央企巨無霸科創板上市擬募資78億,就能解決「卡脖子」問題嗎?

2020-12-13 瀟湘晨報

中國經濟周刊-金臺資本組 記者 郭志強

中芯國際引發A股追「芯」熱潮後,又一「巨無霸」擬登錄科創板的消息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

6月15日,中國鐵建分拆控股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鐵建重工」)科創板IPO獲受理。此次進軍科創板,鐵建重工計劃融資77.87億元,這一募資規模是繼中芯國際的200億元以及中國通號的105億元之後的第三位。

央企打響分拆赴科創板上市第一槍

2019年12月13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

5天後,即2019年12月18日晚,中國鐵建率先公告擬分拆鐵建重工赴科創板上市。

這是央企拋出的首份實質性的分拆上市方案,被外界解讀為「央企『巨無霸』打響新規後分拆上市第一槍」。

對於分拆鐵建重工上市,中國鐵建表示,「公司分拆鐵建重工上市,有助於推進其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大做強公司裝備製造板塊,進一步實現公司業務聚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專業化經營水平。」

6月15日,鐵建重工科創板IPO獲受理,標誌著「巨無霸」中國鐵建分拆上市邁出實質性一步。

招股書顯示,鐵建重工本次擬募資77.87億元用於研發與應用項目、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三大方面,涉及多達15個項目。

中國鐵建是「A+H」上市公司,本次發行前,中國鐵建直接持有鐵建重工99.5%的股份,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土集團間接持有公司0.5%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東。股權穿透後,鐵建重工的實際控制人是國務院國資委。

財務數據顯示,鐵建重工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66.51億元、79.31億元、72.82億元;同期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1.37億元、16.07億元、15.30億元。

廣發證券研報稱,「分拆完成後,鐵建重工的發展與創新將進一步提速,其內在價值得以重新釋放,其業績的增長也將同步反映到中國鐵建的整體業績中。」

高端裝備行業「領跑者」

鐵建重工於2007年成立,是集隧道施工智能裝備、高端軌道設備裝備的研究、設計、製造、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大型央企。

鐵建重工在全球大型定製化高端工程裝備行業中擁有絕對的競爭力。

據悉,為做到無可替代且充分掌握市場定價權,鐵建重工董事長劉飛香也一度對全員下達命令:鐵建重工只做非標產品,而且只研製能填補國內外空白的產品,產品市場佔有率和科技水平必須處於國內行業前兩名。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掘進機械分會的統計,以產量計算,2016年至2018年,鐵建重工巖石隧道掘進機裝備在中國內地市場份額保持第一,盾構機保持在前兩位。

鐵建重工是掘進機裝備、軌道系統設備和特種專業裝備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之一,目前已主編或參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團體標準達到42項,其中國家標準18項。

從研發上,公司投入較穩定。2017-2019年,鐵建重工研發支出分別為4.07億元、4.11億元和4.68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6.12%、5.18%和6.43%。

據報導,鐵建重工多項技術解決了國內裝備「卡脖子」問題。劉飛香也宣稱「要攻克大直徑軸承、高性能刀具等『卡脖子』關鍵零部件」。

但從創新角度來看,多位裝備行業的技術人士告訴記者,鐵建重工技術僅為集成創新,離行業界定的「卡脖子」技術問題還有距離。

6月17日,一位從事裝備研發的技術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鐵建重工依靠的只是一個集成創新技術,技術含量並不高。但他們在央企平臺上,整合各方資源做大了產業。」

以鑿巖臺車為例,2015年8月,鐵建重工與挪威AMV公司達成合作,高起點跨入全球鑿巖設備產業。當年12月,鐵建重工首臺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在挪威順利完成調試。

挪威AMV公司成立於1860年,專注於隧道礦山設備研究,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電腦隧道鑿巖臺車的企業,在世界全電腦鑿巖臺車市場中佔據70%的份額。

「類似國內鑿巖臺車的研發突破就是靠引進國外技術,做得比較成功的技術集成創新。」上述裝備研發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

6月17日,裝備行業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裝備行業,真正『卡脖子』技術還是在諸如泵、閥、馬達、液壓元件等元器件方面,國產替代還需要時間。」

繞不過的「檻」: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是各方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央企分拆子公司上市繞不過的一個「檻」。

6月3日,鐵建重工上市輔導機構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輔導總結報告》指出了鐵建重工在輔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包括鐵建重工與控股股東中國鐵建及旗下企業的關聯交易、鐵建重工的獨立性、同業競爭、應收帳款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鐵建重工與控股股東及其控制的下屬企業關聯交易規模並不小。

根據招股書,2017-2019年,鐵建重工向控股股東中國鐵建及其控制的下屬企業採購商品/接受服務金額分別為43470.82萬元、68259.62萬元和 36749.28萬元,佔報告期營業成本比重分別為9.85%、13.27%和 7.55%。

同時,鐵建重工向中國鐵建及其控制的下屬企業出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資產租賃收入金額分別為137936.44萬元、200039.47萬元和131901.77萬元,佔報告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 20.74%、25.22%和18.11%。

「在央企系統中,關聯交易不可避免。不管是從付款還是競標上,系統內承接訂單肯定更有優勢。央企內部規避這個事是需要智慧的。」上述裝備行業資深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坦言。

「這是行業特徵決定的,在國內施工領域,以鑽爆法隧道施工裝備銷售為例,一個溼噴臺車市場需求就肯定是在幾大施工巨頭系統內消化。」6月17日,一位鑽爆法施工裝備製造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鑑於鐵建重工上市的考慮,公司肯定會重點解決關聯交易這類問題,也會更傾向於承擔系統外的一些業務,「但解決系統內的關聯交易並不容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硬科技投向標|聯想集團擬科創板上市 京東方擬定增募資不超200億元
    海康威視:擬分拆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海康威視公告,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通過本次分拆,螢石網絡將作為公司下屬智能家居及雲平臺服務業務的上市平臺獨立上市。根據螢石網絡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螢石網絡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的淨利潤分別為0.37億元、1.19億元、2.60億元。
  • 科創板首家央企中國通號今起招股 高鐵核心技術企業將實現A+H上市
    中國通號今日起進入發行程序,公司擬發行量不超過18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17%,募投項目共需資金105億元,發行成功後,中國通號將成為登陸科創板的首家大型央企,也是科創板「A+H」第一股。7月2日凌晨,中國通號披露招股意向書、上市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今日起開始網下路演,這是科創板IPO公司中首次出現A、B隊網下路演。作為全球領先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通號在我國高鐵、地鐵全套列車控制系統技術領域實現了完全自主化和產品國產化。
  • 均勝電子子公司均普智能擬赴科創板上市 JDI獲蘋果2億美元投資
    《科創板日報》(上海,米婭)訊,主要內容有:博瑞醫藥與美國公司籤署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仿製藥獨家合作協議;均勝電子(600699,股吧)子公司均普智能確定IPO板塊為科創板;猿輔導完成10億美元新融資;日本顯示面板製造商JDI正式獲得蘋果2億美元投資;出行公司「Via」獲2億美元E輪融資;工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優也科技」獲得用友千萬元戰略投資。
  • 諾泰生物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擬募資5.5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6月17日下午,上交所官網顯示,江蘇諾泰澳賽諾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泰生物」)的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擬募資5.5億元,保薦機構為南京證券。  招股書審報告顯示,公司是一家聚焦多肽藥物及小分子化藥進行自主研發與定製研發生產相結合的生物醫藥企業。
  • 超市中的奧特萊斯Grocery Outlet上市:募資3.78億美元
    雷帝網 雷建平 6月24日報導美國折扣零售商Grocery Outlet於上周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GO,初始價格區間15-17美元,發行價22美元,募資3.78億美元。Grocery Outlet上市當日收盤價為28.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0%,市值在24.5億美元。據介紹,Grocery Outlet成立於1946年,是美國最大的折扣零售商之一,銷售優質、名牌消費品和當季產品,在全美擁有超過323家門店。
  • 「巨無霸」京滬高鐵要來了,戰略配售比例高達50%,募資額或超...
    其從10月22日申報上市材料到11月14日過會,京滬高鐵僅用了23天時間,這已經超過了近10年來「最快」的工業富聯,工業富聯從申報到過會用了36天的時間。值得注意的是,京滬高鐵發行規模低於招股書,本次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62.86億股,發行價格將於2020年1月2日確定,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為491億股。
  • 浙江中控成功闖關科創板IPO 創始人褚健身價將達35億元!
    突破控制系統領域的「卡脖子」中控技術致力於面向流程工業為主的工業企業提供以自動化控制系統為核心,涵蓋工業軟體、自動化儀表及運維服務的智能製造產品及解決方案,賦能用戶提升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 高鐵巨無霸今日上市 「插座一哥」也來了
    不止高鐵巨無霸上市,更有三隻新股和兩隻可轉債可以打。新股申購京滬高鐵今日上市京滬高鐵此次發行總股本491.06億股,發行價4.88元,發行市盈率23.39倍,股票代碼為「601816」,本次上市股份26.0421億股。
  • 「巨無霸」企業密集上市,對市場資金的「抽水效應」有多大?
    超大體量公司近期進入密集上市期,一批千億、萬億級企業陸續完成或準備IPO。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當天,滴滴被傳出計劃最快年內在香港IPO,目標估值超過6000億港元。
  • 青島中加特借上市圈錢意圖明顯「一股獨大」空殼代理商等問題凸顯
    華夏天信於2019年5月便遞交了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由於鄧克飛在華夏天信任職期間與兗礦集團仍有業務往來,經過上交所的兩次問詢,質疑其是否存在向華夏天信輸送利益的行為,雖然華夏天信悉數回復了上述問題,且看似「滴水不漏」,但在主動回復後的10日,華夏天信與輔導券商中泰證券同時向上交所遞交了終止上市的申請。
  • 致遠互聯科創板正式敲鐘上市,總市值超60億人民幣
    文:竇悅怡 據悉,致遠互聯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688369,開盤價75元人民幣,較發行價上漲51.85%,總市值約
  • 這家晶片龍頭周二申購,募資462億,豪華戰投配售...
    「作為港股上市公司,科創板IPO價格以港股價格作為重要參考是慣例,這也是參與詢價的投資者主要報價策略。IPO公司詢價在國際上同樣是隨行就市,例如阿里巴巴、京東赴港上市,投資者參與詢價也會參考美股股價進行定價。」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闡述,從董事會通過科創板IPO到加速推進至今的兩個多月中,中芯國際和國內半導體板塊的基本面和估值都出現了積極變化,上述定價結果實屬正常。事實上,此前多數券商給予中芯國際科創板IPO定價區間也基本集中在24元/股—30元/股。
  • 兩家蘇企攜手過會科創板 合計擬募資32.65億元投向研發
    本報訊(記者 戴曉剛)昨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113、114次審議會議上,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點軟體)、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微科技)這兩家蘇州企業雙雙過會。至此,蘇州科創板過會企業已達30家,其中已上市18家,已註冊待上市2家。
  • IPO日報:超級巨無霸京滬高鐵即將上市 京東物流被曝有意海外IPO
    這個超級巨無霸,或成近年最大IPO!有著23天「閃電」上會經歷的京滬高鐵上周末拿到了IPO批文,這意味著公司上市在即,或將成為近年最大IPO。巨無霸京滬高鐵上市在即,公司是京滬高速鐵路及沿線車站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京滬高鐵本次擬發行不超過75.57億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503.77億股;募集資金擬全部用於收購京福安徽公司65.0759%股權,收購對價為500億元。
  • 海天瑞聲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
    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  【相關報導】  又有公司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 原因是什麼?公司回應:好事不怕晚!  又一家公司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  一位接近海天瑞聲的人士對中證君表示,此次系公司主動撤回申請材料,主要考慮公司長遠發展的戰略布局,鑑於公司發行規模及科創板對戰略配售規模的指導,公司或有提前引入戰略投資者等考慮,股權結構恐發生變化,故主動終止科創板上市申請。  中證君致電海天瑞聲,公司方面回應稱,「好事不怕晚,未來公司將擇機再次申請上市」。
  • AI公司雲天勵飛衝擊科創板,華大系華大智造擬募資超25億
    木業股份擬發行不超過8351.78萬股,計劃募資2.34億元,將用於東區二港池多用途泊位工程項目。木業股份的主要業務包括木材加工產業綜合配套服務以及非木材物流服務兩個板塊。致力於為客戶打造木材加工全產業鏈綜合配套服務以及充分利用港口資源及物流運輸設備設施,開展其他貨種的港口和運輸等物流服務。
  • 盛美半導體接受上市輔導 擬闖關科創板IPO
    海通證券依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和《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輔導協議》的有關規定,對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輔導工作。盛美半導體主要從事高端半導體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盛美半導體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前,公司主要資方有上海創投、浦東科股、張江創投等。
  • 杭可科技今日「闖關」 有望成為蕭山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今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本年第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位於蕭山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杭可科技」)等三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將上會,如能順利通過上市所需的各項流程和環節,杭可科技將成為我區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據了解,上市委員會審議工作,是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的重要環節之一。
  • 盛美股份科創板首發過會 募資18億元用於設備研發製造等
    原標題:盛美股份科創板首發過會 募資18億元用於設備研發製造等   9月30日,上交所
  • 最前線|5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中報概況,寒武紀預計虧損超2...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共有123家公司於科創板上市,57家公司已經發布了2020年中報業績預告。在已經披露了2020年中報概況的公司中,16家公司業績明確預增,12家預減,14家預虧,2020年上半年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呈現分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