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偵查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曾因設備故障推遲發射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日媒報導,當地時間2月9日10時34分,日本發射了一枚運載其政府情報收集衛星的火箭,這顆衛星在之前的發射嘗試因倒計時時出現故障而被取消後,成功地送入了軌道。

據報導,9日,搭載著日本政府情報收集衛星的H2A運載火箭第41號機,從日本鹿兒島縣的谷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運載火箭與助推器和第一節引擎等分離後持續上升,在發射大約20分鐘之後將衛星送入了預定的環繞地球運行軌道。這是H2A火箭連續35次發射成功。

報導稱,此次發射原定於1月28日進行,但由於向火箭提供氮氣的管道出現洩漏而推遲。

據日本內閤府衛星情報中心透露,日本有兩種偵察衛星:一種是光學衛星,可利用類似於數位相機的設備拍攝地面照片;另一種是雷達衛星,可以在黑暗和惡劣天氣條件下拍攝圖像。這次發射成功的屬於「光學衛星」。日本政府計劃今後將衛星數量增至10顆。

相關焦點

  • 日本成功發射情報收集衛星 已進入預定軌道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日媒報導,當地時間本月17日上午,三菱重工業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搭載日本政府情報收集衛星「雷達5號機」的H2A火箭升空。據日本三菱重工等稱,當天,5號機與H2A火箭分離,進入了預定軌道,發射獲得成功。該衛星的設計壽命約為5年,日本政府計劃今後也繼續發射。據了解,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三菱重工業公司今年1月25日發布消息稱,將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搭載政府情報收集衛星「雷達5號機」的H2A火箭33號機。
  • 我國成功發射寧夏一號衛星
    來源:海外網2019年11月13日14時3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將寧夏一號衛星(又稱鍾子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寧夏一號5顆衛星是寧夏金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投資建設的商業航天項目。衛星主要應用於遙感探測等領域。寧夏一號衛星和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分別由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8次航天飛行。
  • 「行雲二號」首射成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周二(12日)公布,當日上午9時許在內蒙古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行雲二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衛星將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據悉,「行雲二號」工程預計在2023年前,建成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嚴重不足而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本次升空的「行雲二號」01星、02星,則是該工程的首發衛星,是「五雲一車」系列商業航天工程的一部分。
  • 推遲兩次後 SpaceX成功發射第16批星鏈衛星總量接近1000顆
    >獵鷹9號升空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5日消息,美國東部時間周二21:13分(北京時間周三10點13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獵鷹9號」運載火箭,將第16批60顆「星鏈」網際網路衛星送入軌道,總量達到960顆。
  • 北鬥衛星為何推遲發射?長三甲系列火箭副總師李聃揭秘背後故事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郭超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火箭,23日成功將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了北鬥工程全部發射任務。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月軌交會對接有多難像浩瀚太空中的「穿針引線」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球表面成功起飛後,進入交會對接初始軌道,隨之在地面測控系統遠程導引下,到達軌返組合體的前方、上方預定位置
  • 天空傳來一聲巨響,又一國火箭發射宣布失敗,最新衛星被迫打水漂
    火箭突發故障墜毀,導致這顆最新衛星被迫打水漂,在惋惜的同時專家稱: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航天工程容不得一絲錯誤,稍有失誤就會導致數億美元慘遭打水漂。因為隨著織女星火箭的第二級點火出現故障,阿聯的這一枚最新的衛星最終墜落到了大西洋海域裡面,徹底的報廢了。而這一枚法國為阿聯定製的最新衛星原本早在2013年就已經籤訂了發射合同,但是由於這枚衛星應用到了大量的美國部件,為了獲得美國的許可,以至於發射計劃一拖再拖,直到今年才成功發射,而且更為諷刺的是,法國的這臨門一腳,直接把阿聯所期待的6年的衛星直接發射到大西洋海底去了。
  • 因火箭主引擎出現故障,日本航天局H3火箭首次發射推遲到2021年
    據日本航天局證實,日本新型H3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被推遲,原因是火箭主引擎的兩個部件出現問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告訴媒體,新的LE-9發動機的燃燒室和渦輪泵發現了問題。火箭主引擎渲染圖JAXA和H3運載火箭的主要承包商三菱重工(MHI)的目標是在2020年底前舉行首次發射儀式,然後在5月發現火箭的主引擎存在問題。
  • 「東方紅」發射紀實:大戈壁飛出的紅色衛星
    因為這是一枚兩級火簡箭,發射若是成功,「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便可以正式實施發射,或者說發射衛星便有了可靠的前提。而且,從當時的技術準備情況和工作進展速度來看,中國完全有可能趕在日本前面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但如果這次發射一旦失敗,那「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計劃只得推遲甚至停止,而日本乘機搶先於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便會成為可能。
  • SpaceX計劃發射更多Starlink衛星
    品玩11月23日訊,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系統正在美國進行測試,SpaceX計劃在23日進行又一次發射,將第16批衛星送入軌道。計劃於美東部時間晚上9:56在佛羅裡達州進行發射,目前推測成行的概率為70%。
  • 因天氣原因紐西蘭小型衛星專用運載火箭電子號火箭推遲發射
    Electron(電子號)是由紐西蘭政府和矽谷共同贊助的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宣布成功研製出的小型衛星專用運載火箭,電子號5月份進行了溼彩排時官方宣布發射窗口為6月11日12:43~14:32,這次是電子號火箭第12次發射,希望在第17次發射時實現回收。
  • 阿聯大手筆慶國慶,你放煙花,我發射衛星
    華輿訊 據杜拜中華網報導 阿聯時間周三早上5:33,阿聯利用俄羅斯聯盟號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顆衛星獵鷹之眼2號,該火箭從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太空中心空間站發射升空。阿聯航天局局長、高級技術國務部長 Sarah Al Amiri 周三在推特上說: 「今天,獵鷹之眼2號衛星在法屬蓋亞那搭乘聯盟號火箭成功發射。
  • 「岢嵐精神」與浩瀚星河的不解之緣——走進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多朝代設鎮、置軍、修長城、屯駐大軍、防禦外侵的一座軍事重鎮;它曾在1948年被毛澤東主席路居時留下了「岢嵐是個好地方」的深情讚譽。「風雲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發射場具備衛星發射能力。 紅色教育基地 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掛牌「紅色教育基地」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也緊隨其後,2019年12月26日掛上「紅色教育基地」的牌子。 中心共有歷史展覽館、航天功勳塔架、革命烈士陵園三個場所入選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首批20個「紅色教育基地」名單。
  • SpaceX執行第16次星鏈發射任務 將60顆衛星送入軌道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太平洋時間周二下午6點13分(北京時間周三上午10點13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將第16批Starlink(星鏈)寬帶衛星送入軌道,這次攜帶的衛星有60顆。
  • 北鬥最後一塊拼圖臨時推遲發射,真相背後是中國航天科學家的擔當
    北鬥最後一塊拼圖臨時推遲發射,本該在2020年6月16日完成發射,最終卻推遲了一周。北鬥衛星系統即將組成之前,科研人員卻在發射前終止了這個項目,真相背後是中國航天科學家的擔當。2015-2016年成功發射5顆北鬥拼圖,之後便乘風破浪,僅在2018年就發射了18顆衛星,直到今年,中國北鬥衛星系統30多顆衛星全部升空,成功覆蓋全球。
  • SpaceX第16批星鏈任務發射成功 將60顆衛星送入軌道
    據國外媒體報導,太平洋時間周二下午6點13分(北京時間周三上午10點13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將第16批Starlink(星鏈)寬帶衛星送入軌道,攜帶60顆衛星。
  • 「懷柔一號」衛星成功發射,衛星「擺渡人」,東陽人!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縮寫為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2020-12-06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多次推遲、兩次中止後,美國「德爾塔4」火箭發射升空
    當地時間12月10日晚,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的「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成功升空。此次發射計劃曾數次推遲,包括兩度自動中止,推遲了3個多月。據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com)當地時間12月10日報導,此次發射火箭為ULA發射的第12枚「德爾塔4」重型火箭。該火箭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20點09分(北京時間12月11日9時09分)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基地發射升空,執行美國國家偵察局(NRO)的NROL-44號間諜衛星的發射任務。報導稱,並不清楚這枚衛星將執行什麼任務。
  • 印媒:印度偵查衛星發射前10分鐘被叫停,原因竟是美國施壓
    俄羅斯《信使》網站報導,印度原本打算在3月5日發射GEO成像衛星(GSAT-1)。但是在3月4日,負責研製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卻發表聲明,稱「因為技術問題而推遲發射」。但是一份印度當地報紙卻揭露,GSAT-1的推遲發射是處於美國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