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張陸正為何殺陸英父子?網友:聰明反被聰明誤!
《鶴唳華亭》昨天又更新了。這次的更新幾乎全是「硬核劇情」,大反派中書令李柏舟被誅滅三族,終於領了盒飯。但卻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陸英父子在無罪釋放前被張陸正以李柏舟妻族斬首,這真是「人在牢中坐,鍋從天上來」,整個劇感覺陸英父子的戲份基本都在監獄裡了,陸英父子為何會莫名躺槍?明明太子已經命令張陸正去無罪釋放陸英父子,張陸正他為什麼還要冒險殺掉陸英父子呢?
張陸正的女兒已經是懷有皇孫的太子妃,與太子妃關係又日益親密,感情正在不斷升溫。張陸正作為刑部尚書,他本來已經是朝中要員,在倒賣軍馬案中雖然犯了錯誤,但太子已經默認原諒他了,他又是太子的嶽丈,未來的國丈,只要別再和太子對著幹,別給太子惹麻煩,他未來一定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如果和太子合作默契,太子妃再順利產下皇孫,那張陸正即使做不了中書令,但享盡榮華富貴還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如今張陸正借刀殺人殺了陸英,太子派人去攔都沒攔住,太子立馬和張陸正成了敵人,張陸正本想借女兒太子妃的枕邊風幫自己求情,沒想到太子妃陰差陽錯捲入這件事情而被人毒死,如今的張陸正手裡已經沒有任何籌碼。
張陸正本來就是懂得收斂權衡的人,並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官場混跡這麼多年多年,按理說不該如此魯莽,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非殺陸英父子不可?
其一,同門不同心,張陸正和陸英的積怨太深。劇中很早就提到,張陸正和陸英都是盧世瑜尚書的學生,算起來他們倆都是太子蕭定權的師兄。從張陸正的兒子張紹筠和陸英的兒子陸文普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們的父親在本質上的區別。
張陸二人一直不和,陸英曾經也是京官,後來因事被調任川蜀主茶馬政,他的調離和張陸正有直接關係。年輕時張陸正曾經把陸英推入水中,後來他的兒子張紹筠將陸英的兒子陸文普也推入水中,年輕一代的矛盾明顯已經基本化解,但父輩的積怨明顯一直都在,盧世瑜死後,陸英以清流領袖自居,而張陸正則騎在牆頭飄忽不定,時而與李柏舟等人沆瀣一氣,時而又站在太子黨一邊,根據自己的利益及時調整。因此張陸正想除掉陸英,過去的積怨是一個明顯的動因。
其二,陸英父子活著對他的仕途是一個威脅。劇中張陸正像太子坦白時也是這樣說的。張陸正認為,李柏舟倒臺後,如果沒有陸英,自己將是新中書令最合適的人選,但只要陸英在,這一切就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張陸正知道太子曾經愛慕陸英的女兒陸文昔,他害怕太子在陸英被平反釋放後又與陸文昔重歸於好,陸文昔會從他的女兒太子妃手裡搶走太子,他的女兒從此失寵,陸英很可能進一步成為中書令,自己也會隨著政敵的上位,女兒的失寵而黯然退場,這是張陸正最害怕的,為了自己和家族未來的命運,他必須冒險除掉陸英。
其三,懷有皇孫的太子妃是張陸正的退路和籌碼。張陸正並不是不知道殺掉陸英父子的後果,太子一定會和他翻臉。但他知道,自己還有女兒。太子妃已經懷孕多日,與太子感情正在升溫,太子妃一定會在關鍵時刻站在自己的父親一邊,絕對不會見死不救,即使太子想為陸英報仇,但如果太子妃以死相逼,想必太子一定會有所猶豫,後面的劇情也果然如此,因此張陸正暫時活了下來,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太子妃去貴妃宮裡參加宴會卻在陰謀中喪了命,這樣一來,張陸正最後的籌碼就沒有了。
意外和驚喜你永遠都不知道哪個會先來,張陸正的打了一輩子的如意算盤,看似把自己的未來算得明明白白,實則是個不折不扣的糊塗蛋,他這一輩子活得都不如他的兒子張紹筠那樣有趣,可以預見的是,張陸正的結局不會好到哪裡去,至少,他絕不是一個正面人物,李柏舟曾經罵安平伯趙雍,說天地萬物不測,才有了趙雍這個豬隊友,很明顯,張陸正雖然一直一聰明人自居,實際上也是天地萬物不測的產物,網友紛紛吐槽這個張陸正,真的是愚蠢至極,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