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一花店老闆娘帶領殯儀新風 研發卡通花牌
近年不少大型殯儀花店都改制西式花籃及花圈,工序較中式花牌省時之餘,保鮮度亦更長,年輕殯儀花店老闆娘陳惠雅喜愛創新,把花店當成實驗室,自行染花製作特別花牌。圖自香港《明報》
由於市面上沒有藍色及肉色花,為製作叮噹花牌向保全叔致敬,陳慧雅特地提早兩星期以食用色素染色,實驗過程中使用了數百朵花。 圖自香港《明報》
中新網3月29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陳慧雅6年前創業開花店,「人家以為花店老闆娘得閒插嚇花,間中還有俊男經過買花。」但這些情節統統都不會在她身上發生,皆因她經營的是一間白事花店。雖然家族做殯儀長生店,但經營一間白事花店需要不少專門知識,當時24歲的陳慧雅由小鋪做起建立口碑,更把花店化為實驗室,研發不同新穎卡通花牌,希望打破禁忌,令喪禮與時並進。
日升花店光源十足、設計現代,若非店鋪坐落紅磡「大酒店」,路人大概聯想不到那是一間辦白事花牌的花店。修讀平面設計的陳慧雅畢業後曾任設計師、建築物料採購、金融秘書等,直至2008年金融海嘯公司有裁員危機,她才萌生創業念頭。做生不如做熟,經營殯儀業的家人鼓勵她做殯儀業的周邊生意,她喜歡花朵,也看好殯儀花牌及靈堂布置有需求,決定開設殯儀花店。
自小熟悉殯儀行業行規與禁忌,但當時24歲的少女想不到會碰釘無數。試過送上靈堂的花牌無故失蹤,又曾外送花牌至其他區殯儀館,客人投訴名不符實,才驚覺花牌上的名牌被調換,也少不免有客人拿著非自己花店的花牌投訴質量,後來陳慧雅都一一化解,「只有自創獨特的一套,別人才模仿不到,可以保護自己生意。」
搜羅書法字型印名牌
陳慧雅致力改良花牌設計,例如行內老師傅多以科學毛筆寫花牌上的名牌,但有顧客反映字體潦草看不清名字,陳慧雅於是花數千港元購買A3印表機,並運用自己設計專業,搜羅中國書法字型,列印名牌,後來行家也仿效。她又找紙廠訂製自選框紋以印製名牌,紙廠後來加印向行家推銷,結果大家都用。以往竹造花籃會漏水,弄得靈堂地板溼漉漉,陳慧雅便先用膠袋包裹花泥,結果不少行家都跟隨。
為叮噹配音員林保全制叮噹花牌
別人認為做白事花牌是沉悶的行業,陳慧雅反而認為喪禮看盡人情世故,大家族辦喪事「好似上映連續劇」。陳慧雅「不甘平淡,一世做同樣的花牌」,不斷挑戰試做另類花牌,Hello Kitty、小提琴,甚至立體3D欖球花牌及裝飾都做過,叮噹配音員林保全靈堂上的叮噹、大雄及叮鈴花牌,都出自她的手。經常把花店當成實驗室的她,運用讀書時學過的技巧,反覆試染花朵,即使不成功也可用在一般花牌上。
她說,特別花牌訂單不多,挑戰機會得來不易,「最好有人肯訂,我就肯做。」陳慧雅說,正研究製作立體動物花牌,她打趣說:「如果成功整到個西施狗花牌,相信會很受歡迎。」
日制200花牌廣建客源
記者訪問期間不斷有人進出店鋪,店內的不鏽鋼長桌猶如一個小網吧,聚集了不少年輕行家。陳慧雅說,因為店內有Wi-Fi,吸引年輕行家聯誼,「行頭細,好多生意都靠交際爭取回來。」由一間只有兩名員工、日制50個花牌的小花店,試過淡季生意差而遲出糧,發展到10名手足,每日製作200個花牌的大型花店,都靠一手一腳建立客源及人際網絡。
陳慧雅說,這種滿足感是做老闆才有,即使每日開工至凌晨也值得。不過,即使贏得口碑,她也不忘殯儀行業是要服務先人,「我相信因果,會有好的回報。」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