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微型盆景的取材途徑,整形技法和養護措施
王 平 馬 超
松柏類植株,因四季常綠、針葉細小、根幹奇特、生命力強、易造型易養護的生態特性和飽含文人墨客賦予的人文精神,成為微型盆景規模化生產的首選素材。
1 取材途徑
松柏微型盆景常選用黑松、真柏等。可用扦插或籽播法成批量獲取小苗,並可採取周期循環生產模式供應市場。
1.1 扦插繁殖
扦插苗是黑松類微型盆景獲取材質的主要來源,一般避開寒冷、炎熱季,選擇空氣溼度大、氣溫適中的天氣來進行。所選插穗從盆景修剪時所剪下的枝條中選取,不要求形態完美,但應生長健壯、具備折彎有致的雛形。剪取長約 10~15cm 枝條後,插入疏鬆且排水良好的種植床內,加以養護,枝條生根成活後,移入小瓦盆中栽植。上好盆若放置於沙槽上培養,成活率更高。
1.2 播籽繁殖
籽播法用於微型盆景的真柏小苗繁殖。春季,將真柏種子用溫水 40℃~50℃浸種 2h後播種於苗床,一般半個月即可發芽。播種可點播,也可撒播。小苗長至 20cm 左右移栽於小瓦盆中進行初步定型。
2 整形技法
微型盆景整形,要把握好修剪造型枝條豐滿、節間緊湊的基本要求,靈活運用截幹、蟠扎、修剪、雕刻、抹芽、疏葉等整形技法,通過不斷地整修來逐漸完善樹的形態。
2.1 截幹蓄枝
此法是培養小苗前期階段主要的整形方法。根據松柏小苗的形態,在適當高度把主幹截斷,主枝截短,目的都是打破頂端優勢,促發主幹增粗生長、促發主枝上側枝萌生。要每年修剪 1~2次,保證植株營養集中供應預留枝條。
2.2 蟠扎修剪
枝條要根據原取材插條的造型形式和枝條位置,因材取勢進行蟠扎修剪。針對枝條不理想的生長角度,可利用鋁絲蟠扎矯正;對於生長重疊交叉枝條,應剪除廢棄,均衡分枝、均勻樹勢。蟠扎操作要根據枝幹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鋁絲,緊貼外皮纏繞枝幹,纏繞方向保持與枝幹截面呈 45°,疏密適度,鬆緊得當。纏好後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生長中當鋁絲將要陷入樹皮時,把鋁絲去掉,這時枝條基本上已經初步定型。
2.3 雕刻整形
幹多疤痕露滄桑,採用人工雕刻技法增加樹幹的蒼古之感。樹幹選擇性雕刻出深約近半的各型疤痕,數次雕刻,皮層癒合後,留疤處藝術效果凸顯;樹幹底部到上層枝幹中間部位可進行皮層劃痕,扭曲樹幹定型,自然古幹虯曲之態神韻而生。
2.4 抹芽疏葉
當樹型輪廓基本定型後,為使定型盆景保持矮化,應及時摘除頂芽,使得營養分散而抑制長高生長,促發腋芽萌生,讓分枝更細更多,表現樹小但枝繁葉茂的大樹形態。疏葉就是把枝尖梢的葉剪除,也是要防止枝徒長及促進腋芽萌發,使靠近根部的枝變粗,樹冠的枝變細,樹勢才會強健。
2.5 定向培養
如果培養懸崖式或傾斜式造型,應在第一年栽苗時即將苗根傾斜於盆的一側,主幹傾斜於反方向栽植,奠定基礎造型便於後期成型培養。懸根式造型,需在淺盆中將土堆高,讓根部跨在盆土之上,以幹為中心,向各方向均勻伸展,保證上部樹勢生長均一,枝葉生長才會整齊美觀。
2.6 成型上盆
養至第四、五年植株形態及比例基本完美。在春天發芽前,將成型小株從種植盆中取出,修理根須,按景配盆,一般取用淺盆,便於植株受限於盆土少抑制生長的作用。
3 養護措施
微型盆景的盆土有限,生產過程中養護更要細心周到,偶有疏忽,即使部分枝葉死亡都影響整個盆景成型效果。成型前應掌握:①澆水原則:細水慢澆,間隔多澆,幹透澆透,不幹不澆。②光照控制:充足陽光促壯長,盛夏庇蔭細管養。③施肥方法:薄肥勤施,可餅水複合肥液盆浸,可肥料施於沙床間接吸收。成型後陽光充分照射,應少施肥、控澆水,使根部得不到充分的水和養分而致矮化防徒長。
4 規模化生產分析
松柏微型盆景產業規模受到許多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局限,目前仍然停留在個人侍弄和小範圍培養。進行規模化生產,首先根據市場需求製作固定形式的盆景造型,便於流水整形作業,促進量產。其次培養園藝專業人才,進行松柏微型盆景的開發栽培,進行個性化造型發展,從而保證微型松柏獨特魅力。最後,積極開拓市場,做好產品更新,開發形式創新,拓展盆景需求的市場維度。三者相輔相成,盆景產品的生產才能達到高效率和高質量的要求,滿足人們對盆景高雅文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