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北京人,北京城裡每天的生活用水是從哪裡來的?有人會說是密雲水庫,有人會說南水北調,還有人會說是京密引水渠輸送而來。這些回答都是對的,但是要問北京人京密引水渠是從哪裡起始至哪裡結束?估計就都回答不上來了。
我也是帶著這些疑問,昨天下午、今天上午兩次前往京密引水渠的源頭進行了探訪。
因為京密引水渠的起始點的「渠首」比較偏僻,遠離公路,也只有密雲的一些當地人才知道它在密雲的什麼位置。由於疫情,這裡原本還有一趟區間公交車現已停駛,只能自駕前往。
沿著密雲濱河大道的密關路向北,朝著密雲水庫方向前行,在君山北路的一個小路口向西轉彎,行駛兩公裡後可見一個S形轉彎,在第二個拐角即可聽到譁譁的水流聲。
這是一個水閘,上面書寫著「京密引水渠首「幾大字。
附近有幾處明顯標識。
京密引水渠始建於1960年,分兩期建設,1966年全面通水。全長105.059公裡。
京密引水渠是北京供水「大動脈」,既承擔著正向為北京城區輸供生活和環境用水的重任,也擔負著反向將南水北調來水輸至密雲水庫,並沿途向水廠、城市河湖輸水和回補地下水。
主管部門:北京市水務局管理單位:北京市京密引水渠管理處。
「渠首」為密雲水庫白河大壩下的調節池出水口,經六次跌水進入懷柔水庫,再從鳳山口閘出口,沿西部山前地帶南折至青龍橋,穿流頤和園昆明湖,在海澱區羅道莊與永定河引水渠匯合後,流入玉淵潭。京密引水渠橫貫密雲、懷柔、順義、昌平、海澱5區、縣。
「渠首」的位置在密雲水庫白河大壩下遊三、四公裡處,距我所住地溪翁莊有四公裡,呈三角形。在兩次探訪中見到了幾個水務機構的工作人員、維修人員及附近農村抽調的看護員。
附近有一條廢棄的鐵路線,夾在山與水渠之間。
當我站在京密引水渠「渠首」,向南邊的北京城方向順水遙望。
此時,感受頗深,結合這一個時期在密雲水庫周邊採風所耳聞目睹:水庫上遊區域為保證庫區水質,數年來堅持退耕還林,杜絕飼養大型牲畜,限養雞鴨;水系沿途全部封閉,專人護水值守........
我真是深刻體會密雲人民為保障北京市的生活飲用水的質量做出了巨大犧牲與貢獻。
從「渠首」可以沿著護堤往大壩前的七孔橋方向駛回,沿途有水泥墩阻攔大車、貨車通行,轎車暢行。
雖然有鐵護欄隔著,但是水中自然風景十分秀麗,我是時停時緩,手按照機快門不停。
飲水思源,我終於來到京密引水渠源頭「渠首」,收穫頗多,真是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