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庫 | 頂層設計、策劃、規劃、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

2021-01-20 澎湃新聞

頂層設計,工程學術語,正成為中國新的政治名詞。其在工程學中的本義是統籌考慮項目各層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統攬全局,在最高層次上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頂層設計"在中共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建議中首次出現。這一新名詞進入國家新五年規劃,預示著中國改革事業進入了新的徵程。頂層設計是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某項任務或者某個項目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統籌規劃,以集中有效資源,高效快捷地實現目標。在中國,"頂層設計"現已成為一個被各行各業廣泛使用的名詞,對其概念的理解略有不同。

堅持大旅遊、大文化、大融合思路,立足城市特色、人文資源、產業基礎,努力把特色做優、品牌做響、環境做美,文旅融合水平邁上新臺階。這是很多城市都在做旅遊規劃時的一個總體思路。

規劃與策劃的區別,以及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策劃和規劃的區別在哪呢?策劃不是萬能,沒有策劃萬萬不能!

策劃和規劃的區別在哪呢?策劃不是萬能,沒有策劃萬萬不能!

策劃無定法。策劃就是策略,策劃就是通過謀劃、創意和論證,充分考慮景區項目的現有條件和發展趨勢,通過頂層設計,提出具有巨大價值的目標又可落地執行的最佳方案的活動。策劃就是全盤「策」動,就是一個「活」字;策劃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就是一個「勝」字。策劃是戰略、策略、理念、經驗、市場、前瞻、格局、創意的集大成者。

規劃有通則。就是規規矩矩的「劃」,是按規定辦事。按領導旨意做事。規劃不是不重要,是大多數的規劃公司在做「搬運工」,千遍一律模式化的規劃,導致千景一面,萬房一色……避重就輕,只重視效果圖,不重視市場。恨不得把《清明上河圖》的所有場景搬到效果圖上來,誰說我們不專業?誰說我們不重視?誰說我們不賣力?你看,我們規劃的景區大門多麼的高雅大氣,哪怕是景區的洗手間,我們也設計得這麼漂亮……

可是,你想過沒有建設這麼高雅大氣的大門得花多少錢?這錢從哪裡來?遊客來了喜歡不喜歡?總是在景區的規劃概念、效果圖表、理論體系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卻往往忽視景區建設單位的融資投資能力,市場接受能力,遊客的體驗需求能力。

規劃方案完成了,甲方沒有這麼多錢投資建設?能不能吸引大量遊客?那不關我們規劃方的事。景區項目沒有成功,那是你們甲方開發資金不到位,那是你們甲方沒有策劃好。只要總體規劃方案完成,只要付清規劃項目款,哪管景區以後「洪水滔天」?規劃方的小團隊讓公司和自己賺了個盤滿缽滿,拍拍屁股,瀟灑吻別,又屁顛屁顛的踏上了忽悠另一個景區的康莊大道。

策劃與規劃各自任務不同

景區策劃的基本任務是:針對明確而具體的目標,通過各種創造性思維和操作性安排,形成行業核心、商業模式、文化標杆、主題品牌、遊憩方式、產品內容、服務特色,從而形成獨特的旅遊文化的「頂層設計」,建構有效的營銷促銷體系和體驗體系,促進區域旅遊經濟可持續的良性發展,並促使旅遊地在近期內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景區規劃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確定發展目標,提高吸引力,綜合平衡遊歷體系、支持體系和保障體系的關係,拓展旅遊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優化旅遊產品的結構,保護旅遊賴以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證旅遊地獲得良好的效益並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旅遊景區(包括城市)的規劃出現了兩大極端

第一大極端表現是推倒思維:推倒山,填平水,拆毀民房甚至古建築。不管山魂水魄,不管民心民意,不管子孫後代,只管發展經濟,推倒一切重新開始。

第二大極端表現是大餅思維:丘改山,塘變湖,儘管拿來抄來,生搬硬套。以模式去套模式,以規劃而規劃,以放大而放大,十裡變十平方公裡,不管投資能力,不管市場接受能力,不管項目屬性,更不去提煉與構築項目的核心價值。

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

總規、概規、控規、修規到底什麼意思,做規劃的不能不懂。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

總 規

總體規劃

在開發、建設之前,原則上應當編制總體規劃。小型可直接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總規通俗地說就是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10至20年,同時可根據需要對的遠景發展作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對於近期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設項目,亦應作出近期規劃,期限一般為3至5年。

總體規劃的任務,是分析客源市場,確定的主題形象,劃定的用地範圍及空間布局,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內容,提出開發措施。

總體規劃內容:

1、對的客源市場的需求總量、地域結構、消費結構等進行全面分析與預測。

2、界定範圍,進行現狀調查和分析,對旅遊資源進行科學評價。

3、確定的性質和主題形象。

4、確定規劃的功能分區和土地利用,提出規劃期內的旅遊容量。

5、規劃的對外交通系統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設施的規模、位置;規劃內部的其他道路系統的走向、斷面和交叉形式。

6、規劃的景觀系統和綠地系統的總體布局。

7、規劃其他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附屬設施的總體布局。

8、規劃的防災系統和安全系統的總體布局。

9、研究並確定資源的保護範圍和保護措施。

10、規劃的環境衛生系統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汙染的措施。

11、提出近期建設規劃,進行重點項目策劃。

12、提出總體規劃的實施步驟、措施和方法,以及規劃、建設、運營中的管理意見。

13、對開發建設進行總體投資分析。

總體規劃的成果要求:

1、規劃文本。

2、圖件,包括區位圖、綜合現狀圖、旅遊市場分析圖、旅遊資源評價圖、總體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功能分區圖等其他專業規劃圖、近期建設規劃圖等。

3、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和其他基礎資料等。

圖紙比例,可根據功能需要與可能確定。

政府主導的主要包括總規和控規

概 規

概念性規劃

介於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之間的一種新的提法,傾向於勾勒在最佳狀態下能達到的理想藍圖。它強調思路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

概念性規劃主要內容:

概念規劃的內容主要是對城市發展中具有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進行集中專門的研究,從經濟、社會、環境的角度提出城市發展的綜合目標體系和發展戰略,以適應城市迅速發展和決策的要求。

與總體規劃設計相比:概念規劃強調內容簡化,區分輕重緩急,注重長遠效益和整體效益。概念規劃提供的是客觀的全局性的發展政策與設想,在微觀層面(具體操作層面)具有不確定性、模糊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微觀層面的內容可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

概念性規劃成果要求:

圖集,包括區位分析圖、市場分析圖、現狀分析圖、功能分區圖、項目布局示意圖、標誌性景觀及風格控制示意圖、概念性規劃總平面圖、道路交通系統規劃圖、土地利用規劃圖、重點項目示意圖及相關文字和圖表說明等。無須配備文字說明書。

控 規

控制性詳細規劃

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為了近期建設的需要,可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任務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區內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它規劃管理要求,為區內一切開發建設活動提供指導。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

(1)詳細規劃規定所規劃範圍內各類不同使用性質用地的界限,詳細規劃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允許建設建築類型;

(2)詳細規劃規定各地塊的控制指標(包括: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建築間距、建築後退紅線距離、機動車出入口方位等);

(3)詳細規劃確定各級支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坐標和標高;

(4)詳細規劃根據規劃容量,確定工程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5)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及建築管理規定。控制性詳細規劃需收集

以下基礎資料:

(一)總體詳細規劃或分區規劃對本規劃地段的規劃要求,相鄰地段已批准的規劃資料;

(二)土地利用現狀,用地分類至小類;

(三)人口分布現狀;

(四)建築物現狀,包括房屋用途、產權、建築面積、層數、建築質量、保留建築等;

(五)公共設施規模、分布;

(六)工程設施及管網現狀;(七)土地經濟分共資料,包括地價等級、土地級差效益、有償使用狀況、開發方式等;

(八)所在城市及地區歷史文化傳統、建築特點等資料。

控制性詳細規劃文本的內容要求

(一)總則:制定詳細規劃的依據和原則,主管部門和管理權限;

(二)土地使用和建築詳細規劃管理通則;

1.各種使用性質用地的適建要求;

2.建築間距的規定;

3.建築物後退道路紅線距離的規定;

4.相鄰地段的建築規定;

5.容積率獎勵和補償規定;

6.市政公用設施、交通設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7.有關名詞解釋;

8.其他有關通用的規定。

(三)地塊劃分以及各地塊的使用性質、詳細規劃控制原則、規劃設計要求;

(四)各地塊控制指標一覽表:詳細規劃控制指標分為規定性和指導性兩類。前者是必須遵照執行的,後者是參照執行的。

1.詳細規劃指標一般為以下各項:

(1)用地性質;

(2)建築密度(建築基底總面積/地塊面積);

(3)建築控制高度;

(4)容積率(建築總面積/地塊面積);

(5)綠地率(綠地總面積/地塊面積);

(6)交通出入口方位;

(7)停車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用設施。

2.指導性指標一般為以下各項:

(1)人口容量(人/公頃);

(2)建築形式、體量、風格要求;

(3)建築色彩要求;

(4)其他環境要求。

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紙的內容要求

(一)詳細規劃位置圖。圖紙比例不限;

(二)詳細規劃用地現狀圖。圖紙比例為1/1000~1/2000,分類畫出各類用地範圍(分至小類),標繪建築物現狀、人口分布現狀,市政公用設施現狀,必要時可分別繪製;

(三)詳細規劃土地使用規劃圖。圖紙比例同現狀圖,畫出詳細規劃各類使用性質用地的範圍;

(四)詳細規劃地塊劃分編號圖。圖紙比例1/5000,標明地塊劃分界線及編號(和文本中控制指標相對應);

(五)各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圖紙比例為1/1000~1/2000,圖紙標繪以下內容:

1.規劃各地塊的界線,標註主要指標;

2.規劃保留建築;

3.公共設施位置;

4.道路(包括主、次幹道、支路)走向、線型、斷面,主要控制點坐標、標高;

5.停車場和其他交通設施用地界線;必要時4、5兩項可單獨繪製。

(六)各項工程管線詳細規劃圖。標繪各類工程管網平面位置、管徑、控制點坐標和標高。

居住區的詳細規劃設計基本原則

1)詳細規劃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2)詳細規劃符合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

3)詳細規劃綜合考慮所在城市的性質、氣候、民族、習俗和傳統風貌等地方特點和規劃用地周圍的環境條件,充分利用規劃用地內有保留價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築物與構築物等,並將其納入規劃;

4)詳細規劃適應居民的活動規律,綜合考慮日照、採光、通風、防災、配建設施及管理要求,創造方便、舒適、安全、優美的居住生活環境;

5)詳細規劃為老年人、殘疾人的生活和社會活動提供條件;

6)詳細規劃為工業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和建築群體、空間環境多樣化創造條件;

7)詳細規劃為商品化經營、社會化管理及分期實施創造條件;

8)詳細規劃充分考慮社會、經濟和環境三方面的綜合效益。

企業負責主要包括概規和修規

修 規

修建性詳細規劃

對於當前要建設的地段,應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任務:在總體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細化,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

1、綜合現狀與建設條件分析。

2、用地布局。

3、景觀系統規劃設計。

4、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設計。

5、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6、旅遊服務設施及附屬設施系統規劃設計。

7、工程管線系統規劃設計。

8、豎向規劃設計。

9、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系統規劃設計。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

(一)規劃說明書

1、現狀條件分析;

2、規劃原則和總體構思;

3、用地布局;

4、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

5、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

6、各項專業工程規劃及管網綜合;

7、豎向規劃;

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般應包括以下各項:

1)總用地面積;

2)總建築面積;

3)住宅建築總面積,平均層數;

4)容積率、建築密度;

5)住宅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

6)綠地率。

7)工程量及投資估算。

(二)圖紙

1、規劃地段位置圖。標明規劃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圍地區的關係;

2、規劃地段現狀圖。圖紙比例為1/500~1/2000,標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綠化、工程管線及各類用地和建築的範圍、性質、層數、質量等;

3、規劃總平面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應標明規劃建築、綠地、道路、廣場、停車場、河湖水面的位置和範圍;

4、道路交通規劃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應標明道路的紅線位置、橫斷面,道路交叉點坐標、標高、停車場用地界線;

5、豎向規劃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標明道路交叉點、變坡點控制高程,室外地坪規劃標高;

6、單項或綜合工程管網規劃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應標明各類市政公用設施管線的平面位置、管徑、主要控制點標高,以及有關設施和構築物位置;

7、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模型或鳥瞰圖。

規劃圖中的「七條線」

規劃紅線 一般稱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規劃控制線。包括用地紅線、道路紅線和建築紅線,對「紅線」的管理體現在...

七線:紅線、綠線、藍線、紫線、黑線、橙線和黃線

「紅線」主要針對道路控制;

「綠線」是規劃城市公共綠地、公園、單位綠地和環城綠地等;

「藍線」規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護堤;

「紫線」規定歷史文化街區;

「黑線」規定給排水、電力、電信、燃氣等市政管網。

「橙線」軌道交通管理

「黃線」地下文物管理。

"紅線"是指道路用地與其它建設用地分界線,紅線與建築控制線之間還有可能存在綠線,黃線等。

紅線

所謂「建築紅線」,就是指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授權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劃定的用以界定公路兩側能否建蓋永久性非公路設施的界線。建築紅線控制就是路政管理部門按照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建築紅線範圍以內建蓋永久性非公路設施的管理過程。

建築紅線由道路紅線和建築控制線組成。道路紅線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基地與道路鄰近一側,一般以道路紅線為建築控制線,如果因城市規劃需要,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線以外另訂建築控制線,一般稱後退道路紅線建造。任何建築都不得超越給定的建築紅線。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87)規定建築物的臺階、平臺、窗井、地下建築及建築基礎,除基地內連通城市管線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線不允許突出道路紅線。允許突出道路紅線的建築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許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寬度不大於0.4米;(2)2.50米以上允許突出活動遮陽,突出寬度不應大於人行道寬度減1米,並不應大於3米;(3)3.50米以上允許突出陽臺,凸形封窗、雨棚、挑簷,突出寬度不應大於1米;(4)5米以上允許突出雨棚、挑簷,突出寬度不應大於人行道寬減1米,並不大於3米。2.在無人行道的道路上空:(1)2.50米以上允許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寬度不應大於0.4米;(2)5米以上允許突出雨棚、挑簷,突出寬度不應大於1米。

規劃紅線

一般稱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規劃控制線。包括用地紅線、道路紅線和建築紅線,對「紅線」的管理體現在對容積率、建設密度和建設高度等的規劃管理。

規劃綠線

是指城市各類綠地範圍的控制線。按建設部出臺的《城市綠線管理辦法》規定,綠線內的土地只準用於綠化建設,除國家重點建設等特殊用地外,不得改為他用。

規劃藍線

一般稱河道藍線,是指水域保護區,即城市各級河、渠道用地規劃控制線,包括河道水體的寬度、兩側綠化帶以及清淤路。根據河道性質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藍線控制也不一樣。

規劃黑線

一般稱「電力走廊」,指城市電力的用地規劃控制線。建築控制線原則上在電力規劃黑線以外,建築物任何部分不得突入電力規劃黑線範圍內。

1、道路規劃紅線:一般稱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規劃控制線。

2、河道規劃藍線:一般稱河道藍線,指城市各級河、渠道用地規劃控制線。

3、綠地規劃綠線:一般稱綠線,指城市各級綠地用地規劃控制線。

4、電力規劃黑線:一般稱電力走廊,指城市電力線路用地規劃控制線。

5、文物保護規劃紫線:指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或建築保護單位用地及其周圍進行規劃保護的規劃控制線。

6、建築控制線:指根據城市規劃需要確定的建築物可建範圍的控制線。

7、建築紅線:指經規劃確定的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綠線

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某某城市綠線規劃管制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112號

《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已經2002年9月9日建設部第6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建立並嚴格實行城市綠線管理制度,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根據《城市規劃法》、《城市綠化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綠線,是指城市各類綠地範圍的控制線。

本辦法所稱城市,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鎮。

第三條 城市綠線的劃定和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綠線管理工作。

紫線

城市紫線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119號

《城市紫線管理辦法》已於2003年11月15日建設部第2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紫線,是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的歷史文化街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範圍界線,以及歷史文化街區外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護的歷史建築的保護範圍界線。本辦法所稱紫線管理是劃定城市紫線和對城市紫線範圍內的建設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第三條 在編制城市規劃時應當劃定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紫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紫線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時劃定。其他城市的城市紫線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劃定。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紫線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紫線管理工作。

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划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紫線管理工作。

黃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144號

《城市黃線管理辦法》已於2005年11月8日經建設產第7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管理,保障城市基礎設施的正常、高效運轉,保證城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根據《城市規劃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城市黃線的劃定和規劃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城市黃線,是指對城市發展全局有影響的、城市規劃中確定的、必須控制的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

第三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黃線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黃線的規劃管理工作。

第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基礎設施用地、服從城市黃線管理的義務,有監督城市黃線管理、對違反城市黃線管理的行為進行檢舉的權利。

第五條 城市黃線應當在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時劃定。

藍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145號

《城市藍線管理辦法》已於2005年11月28日經建設部第80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6年3月1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水系的保護與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防澇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功能,促進城市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藍線,是指城市規劃確定的江、河、湖、庫、渠和溼地等城市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

城市藍線的劃定和管理,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藍線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藍線管理工作。

第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服從城市藍線管理的義務,有監督城市藍線管理、對違反城市藍線管理行為進行檢舉的權利。

第五條 編制各類城市規劃,應當劃定城市藍線。

城市藍線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各類城市規劃時劃定。

城市藍線應當與城市規劃一併報批。

來源:特色小鎮規劃設計院、國源智庫要聞

——END——

往期精選

★ 民生智庫 | 亦企服務港,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新模式(下篇)

★ 民生智庫 | 亦企服務港,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新模式(上篇)

★ 民生智庫 | 《2019年北京餐飲產業發展報告》(下篇)

★ 民生智庫 | 《2019年北京餐飲產業發展報告》(中篇)

★ 民生智庫 | 《2019年北京餐飲產業發展報告》(上篇)

☞ 生活小貼士 ☜

北京市明日(11月24日)

出行提醒——限行尾號5和0

天氣預報——晴,7℃/-3℃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關於我們

民生智庫是中國最早專注於公共事務領域的社會研究智庫,也是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政府合作智庫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退出評估唯一社會智庫,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委託單位,擁有國內唯一專注於民生領域的大數據研究院。

智庫秉持「真實社情民意、權威評估諮詢」宗旨,以「為社會思考、為國家獻策」為己任,關注民生,體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國社會發展實際,破解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難點問題,為我國政府提供政策決策依據和諮詢建議,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貢獻力量,在公共事務研究領域獨樹一幟。

原標題:《民生智庫 | 頂層設計、策劃、規劃、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民生智庫 | 頂層設計、策劃、規劃、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
    這是很多城市都在做旅遊規劃時的一個總體思路。規劃與策劃的區別,以及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策劃和規劃的區別在哪呢?策劃不是萬能,沒有策劃萬萬不能!策劃和規劃的區別在哪呢?策劃不是萬能,沒有策劃萬萬不能!策劃無定法。
  • 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
    總規、控規、修規、概規到底什麼意思,做規劃的不能不懂。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各規劃關係圖:概念性規劃在國外比較常見,它不是規劃層次系列中的某一層次,而是在任何一個層次均可進行概念規劃。但是,由於概念規劃側重於發展方向和各學科的綜合平衡,而不是做出詳細的規劃設計,因此多出現於城市的、社區的或局部地帶的層面和規劃範圍。與總規相比,概念規劃強調內容簡化,區分輕重緩急,注重長遠效益和整體效益。
  • 城市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土地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及其關係
    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及相互關係鑑於目前仍處於國土空間規劃與土地總規、控規並行階段,這裡也將現行土地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的內容及相互關系列示如下,有利於增強大家對於土地規劃的了解: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
  • 「技術分享」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及相互關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鑑於目前仍處於國土空間規劃與土地總規、控規並行階段,這裡也將現行土地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的內容及相互關系列示如下,有利於增強大家對於土地規劃的了解: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
  • 規劃與策劃的區別,以及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之間的關係
    大多數景區(園區)的領導人分不清策劃與規劃哪個更重要,哪個在前,哪個在後。用慣性的思維在做景區項目前期開發,還在學習二十年前房地產賣樓花的老套路,拿了地之後,只要設計了規劃圖,效果圖,戶型圖,地還是一塊地,地上還長著野草,可是草地上假想的連影子都沒有的「房子」全部售罄,房奴的錢全部到了開發商的口袋裡了。
  • 民生智庫 | 千萬億級的鄉村旅遊策劃,別忽略頂層設計
    鄉村旅遊的策劃是通過創造性思維,整合農業觀光休閒資源,實現資源、環境、市場與項目優化擬合的創造過程。其基本任務是:在規劃之前,通過深度研究和創造性思維,進行準確目標定位、功能定位、市場定位、主題定位和形象定位,建立核心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獨特的產品形態和營銷行動計劃,為休閒農業具體規劃和單體設計奠定基礎,指明方向。
  • 何子張:以「多規合一」推動規劃體系和規劃體制改革
    但有的城市在工作伊始便是以某一部門規劃為主導、展開土規和城規差異的梳理和比對,如以城市總規作為母本進行協調,但總規由於集中在中心城區並未完全涵蓋全市域,中心城區外圍還存在縣、鎮總規,村莊規劃等,難以實現對市域統籌發展的引領。
  • 朝陽區東壩西區控規批覆 有4條規劃軌道交通線路
    北青-北京頭條7月21日從北京市規自委了解到,近日,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正式批覆了東壩西區街區控規。本次規劃範圍內,有4條規劃軌道交通線路,分別為M3、M12、M22和L4線,引入北京中學、朝陽區博物館、國際化醫院、東壩中央公園等重要民生類項目。
  • 推進「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現場會在廈門舉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對症下藥,在全國率先啟動並持續推進「多規合一」工作,通過實現系統性、整體性的體制改革,明確城市發展底線、理順規劃體系、重構空間規劃秩序、形成空間規劃「一張藍圖」、建成運行「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種種成果,從源頭上解決「規劃打架」問題,避免城市「攤大餅」式擴張。  適應新形勢,把握新要求,開啟新時代。
  • 朝陽區東壩西區控規批覆:規劃4條軌道交通,實現職住平衡
    7月21日,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東壩西區街區控規已於近日正式批覆。規劃東壩西區為城軌融合、幸福宜居示範區,通過軌道交通帶動城市發展,以商業商務、居住及配套為主導功能。目前東壩西區涉及的東壩車輛段和3號線、12號線、東風站、北崗子站等,已按照相關規劃方案啟動建設。
  • 北京文博|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主任張維:核心區控規突出政治中心和...
    黨中央、國務院在批覆中指出,核心區控規由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這是核心區控規和其他地區控規的不同之處,也是「首都規劃權屬黨中央」的具體體現;駐北京市的黨政軍單位要帶頭遵守規劃,承擔共同責任。大家齊心協力,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批覆要求,共同把核心區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 推進市域規劃覆蓋 開展村莊規劃修編
    其中,在總規層面,重點推動雙城、四城組團以及泉州芯谷石井高新技術園區等區域協調規劃的編制工作,同時加快東田鎮、翔雲鎮、眉山鄉、向陽鄉等鄉鎮總體規劃編制和修編工作,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全域設施一體化布局,促進城鎮之間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集約高效;在控規層面,完成中心城區(城南片區)、南翼三鎮、康雪洪組團等單元控規的編制工作,啟動中心城區城北片區城市設計和單元控規,在市政府批准的單元控制基礎上
  • 首規委辦主任張維:首都規劃體系四梁八柱已初步形成
    在《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以下簡稱核心區控規)正式公布之際,首規委辦主任、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主任張維就如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指示和要求、核心區控規的亮點與創新點、重要內容與要求、如何保障規劃實施、吸納群眾意見等方面接受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的採訪。
  • 鄭陸鎮控規(修改)獲批 推動「兩規合一」
    常報全媒體訊 《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日前獲市政府批覆。本次修改重點對鄭陸鎮、東青、焦溪等片區的用地布局、路網體系、綠地系統及設施配套等內容進行優化調整。據了解,以往的控規修編均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上位依據,而本輪規劃首次以《天寧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修改方案為上位依據,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鄭陸鎮控規進行修改。該方案是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渡期內,推動「兩規合一」的一次創新嘗試,對於過渡期間的規劃編制及修改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
    投資拓展工作中經常聽到城規、控規、修詳規等概念,很多朋友表示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們就把投資人員所接觸到的相關規劃概念做下系統梳理。很多基礎設施是以人口為基準的,所以人口容量通常也是總體規劃的重點。在總規中,規劃大概的用地性質(商業、公服、住宅等用地比例),以及相關的產業配置等。(3)分區規劃分區規劃是指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局部地區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進一步安排。
  • 濟南2020最新規劃出爐!中心城50個片區控規修編全啟動
    記者了解到,2020年濟南將加快自貿試驗區、臨空經濟區、黃河生態風貌帶、沿黃國土空間綜合保護規劃編制,中心城範圍內50個片區控規修編工作全面啟動,力爭全年供地5.5萬畝,其中市本級供地3.5萬畝,同時探索建立「山長制」。
  • 青島市市北新規劃七大片區控規一齊亮相
    市北七大片區控規一齊亮相!未來的市北將這樣劃片發展!11月24日晚,青島市規劃局官方網站發布了,市北區7大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這也是自青島市區劃調整、老四方併入市北之後,官方首次清晰地公布了市北區這些片區未來將如何劃片發展。
  • 全套規劃術語:紅線、綠線、藍線、紫線、總規、控規、修規
    北極星大氣網訊: 規劃紅線 一般稱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規劃控制線。包括用地紅線、道路紅線和建築紅線,對「紅線」的管理體現在...《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87)規定建築物的臺階、平臺、窗井、地下建築及建築基礎,除基地內連通城市管線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線不允許突出道路紅線。
  • 首規委辦主任張維:首都規劃體系四梁八柱已初步形成
    在《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以下簡稱核心區控規)正式公布之際,首規委辦主任、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主任張維就如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指示和要求、核心區控規的亮點與創新點、重要內容與要求、如何保障規劃實施、吸納群眾意見等方面接受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