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橋有新有舊,有大有小。從聖母院附近的蘇利橋(Pont de Sully)到艾菲爾鐵塔附近的耶拿橋(Pont d'Iéna),有23座橋進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巴黎的橋每個都有自己的故事、構造、目的和性格。其中4座人行橋,2座走地鐵。26座橋既走車也走人,有3座野心更大,走車走人不說,還走地鐵或有軌電車。
當然,也可以像我這樣部分小偷懶一下,騎個電動滑板車。
探索巴黎橋最好的方法是徒步。穿上一雙舒適的鞋,你可以用一天從東走到西,從第一座橋走到最後一座橋。而在橋上穿梭左右岸的時候,你不但可以欣賞到大小皇宮、艾菲爾鐵塔的最佳角度,還可以試圖走回百年前,回味之前巴黎的感覺。因為熱愛百年前的「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所以我有條自己的路線,分享給你。
起點是離凱旋門不遠的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它是全巴黎,乃至全世界最華麗的橋梁之一。1900年,法國為了世博會大興土木,在巴黎中心修建了現在的大皇宮作為主展館,而同年建成的還有連接了大皇宮和榮軍院的這座拱橋。大橋由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作為禮物捐贈給法國,故以其父親的名字 「亞歷山大三世」 命名。
為了不影響塞納河兩岸的壯美風光,橋身設計得很低,幾乎貼近水面。橋的兩端兩側聳立著四座巨大的石柱,石柱上飛馬騎士鍍銅雕像金光閃閃。每每走過三世橋,我都會抬頭仰望這些新藝術風格的鐵鑄街燈,一個個邊走邊看下去,仿佛在與時空對話。
到了左岸,沿塞納河岸邊向東走,經過波旁宮(現在法國下議院所在地)就到了跟亞歷山大三世橋同時期的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彼時,這裡是從巴黎到奧爾良的火車站,也是趕在1900年世博會前完工的面子工程之一。現在,這裡有全球最大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收藏。
但每次我來這裡,大都是為了沉浸在我愛的新藝術風格世界之中。這部分(永久)展覽在博物館的第3層,你會發現來這裡的人明顯少了很多。但正是如此,你能更仔細地端詳從高迪(來自巴特羅之家和米拉之家的家具作品)到Horta、Guimard等大師的作品。而整個展覽的高潮則是Charpentier唯一被保存於世的裝飾作品:你能想像自己置身於上世紀初某個法國大宅餐廳中情景……那些藤蔓、花草、那些柔軟又充滿生機的線條所展現出的浪漫和理想,讓我流連忘返。
出了奧賽再向東,你可以在左岸向右望向羅浮宮,再之後就是我也無比期待的「新藝術」殿堂——Samaritaine百貨了。下次去巴黎,你一定要抽空去看看耗時15年,耗資7.5億歐元重裝開幕的Samaritaine百貨。這家在法國與老佛爺齊名的歷史百貨公司最獨特的就是其保存完好的「新藝術」風格建築。出了Samaritaine,你就上了「新橋」(Pont-Neuf)。
今年去世的大藝術家Christo包橋的作品也是在新橋。
向左滑看新橋變身。
雖叫新橋,但它卻是巴黎最古老的橋,也大概算巴黎塞納河的中點。新橋於17世紀揭幕(1578年動工,直到1607年才完工),是巴黎第一座完全由石頭建造的橋,兩側設有人行道。它堪稱設計與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你看橋上一個個小「城堡」是幹嘛用的?當時大型馬車通過時,行人可以暫時躲避在這些小堡壘當中……
你可能不曾注意的是橋上亨利四世雕像(也是他為此橋揭幕的)的後面有兩段下行的樓梯。這裡通向西岱島最西端的Square du Vert-Galant,這個絲毫不起眼的小公園是巴黎人的浪漫聚點(電影《新橋戀人》中也有拍到)。它是巴黎為數不多徹夜開放的公園,你懂我了麼?「河水上漲時,廣場一側的鵝卵石堤岸邊,垂柳樹枝輕撫著塞納河水面。你可以走上前去,伸手觸摸河流。」
而新橋在我國被你我熟知,還是朱麗葉·比諾什出演的那部法國影史都有留名的《新橋戀人》 (Les Amants du Pont-Neuf,1991)。富家女Michele失戀又患上眼疾,情緒低落之下決定流浪。她喜歡畫畫,在街頭遇到斷腿,並以新橋為家的Alex。
兩人開始了熱戀,在流浪中互相取暖、療傷,直到互相爭執,被二人不同的世界撕裂……三年後,眼疾痊癒的Michele與出獄的Alex在新橋重遇。那個飄雪的聖誕夜,塞納河上倒映出的璀璨煙花仿佛只為二人綻放。
橋是他們相遇相知相互愛慕的起點,也是他們嫉妒佔有哀怨絕望的終點。而橋對巴黎,對愛情也都有著特殊的象徵和意義。你只需要從羅浮宮外的藝術橋(Pont des Art,這樣叫是是因為之前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羅浮宮叫藝術宮。)上走過,看到全球情侶們留下的愛情鎖就可知曉巴黎橋對愛人們的意義。表達愛意的方式還有更雋永的創作方式,比如設計精湛的珠寶。大約百年前,離這座橋信步即可到的芳登廣場,雅寶小姐(Estelle Arpels)與梵克小哥(Alfred Van Cleef)喜結良緣後,梵克和雅寶家族的兄弟們在這裡落戶開店。
世家本因愛情而起,所以其創立同年的作品圖冊收錄的首款作品,也正是一枚鑲鑽的心形珠寶。自此拉開了世家與愛情的跨世紀之緣:世家不但多次見證舉世愛情童話,其中包括溫莎公爵伉儷,以及摩納哥親王與格蕾絲·凱莉王妃 (Grace Kelly),還創作出Lady Arpels Pont des Amoureux情人橋等動人作品。
2010年,梵克雅寶推出的情人橋腕錶將普通錶盤變為愛情畫卷:撐傘的女子和手捧鮮花的男子每天在橋上深情一吻。如此詩意、浪漫的腕錶一經推出就在當年獲得了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的「最佳女性腕錶獎」。可能你注意到了,此錶盤描繪的是夜間,而有情人怎麼能白天不想見呢?
於是,在情人橋腕錶自問世九年後。2019年,不緊不慢的世家終於推出了全新的「日間」版本,讓這對戀人能在白天近距離看清對方的面龐。淑女每小時移步向前,而佇立對岸的男子則要殷勤許多:每分鐘前行一步往返拱橋。二人最終於正午和午夜相擁。這樣半天下來,感覺男子要心甘情願跑12次,女子才全心傾慕1次。這種甚至有點詼諧的設計讓我想到我愛的作家王爾德所說:「男人總想成為女人的初戀,而女人希望是男人最後的浪漫。」另外一大進步是,世家怕你和橋上戀人都等不急:你只需按下按鈕,戀人深情相擁的一幕瞬間隨時上演。
而光有日夜還不夠,跨越四季才能召喚神龍。世家於是推出了四款全新高級珠寶腕錶,演繹巴黎四季:春天繁花錦繡,巴黎是粉色的;盛夏時節,蝴蝶飛舞;秋日沓來,落葉繽紛;冬日,雪花飄落,銀裝素裹。不知你跟我一樣發現橋上戀人也隨四季換裝時,是否會被其背後的匠心打動?
如果你新年想送我禮物,請真誠地考慮一下這款全新的Midnight Pont des Amoureux情人橋男款腕錶。梵克雅寶是內斂又有底蘊的品牌,愛護自己羽毛,因此從不張揚。它低調如我,所以特別合我心意。而比起訴說時間,腕錶現在更多是買種價值觀、買種人設,買個故事。梵克雅寶本身男表就少,所以更加難得,也更能訴說你與眾不同的個性。而故事,錶盤上一目了然:巴黎格調的屋頂、煙囪和石磚路……比例略大於女版腕錶的兩位主角,站立於以幾何線條和白K金勾勒的拱橋之上。如果男女款都入手,感覺一定愛意十足。
紙上談兵總是不真,最近你有機會近距離目睹「情人橋」的真容。梵克雅寶「相遇情人橋 」限時體驗空間將於 1月 26日至 1月 31日在上海世博創意秀場開放。無論大小,梵克雅寶做活動我覺得的是所有奢侈品牌最用心,也最有真才實學的之一。歷史,對於世家才真正重要。所以之前每年在日內瓦表展,梵克雅寶都會單闢出一個小長廊做個迷你主題展。我每次都會專門留出時間,仔細端詳學習。
此次限時空間有六大主題空間,以沉浸式的主題設計和互動體驗,全方位呈現了世家 Poetry of Time時間的詩篇腕錶作品。「百年芳華」篇章講述了世家璀璨的歷史;「光陰戀曲」讓你看到其時計作品傳遞出的濃情蜜意。「迷人自然」是栩栩如生,又永恆精緻的自然(主題)瑰寶;「詩意星象」讓你在方寸之間見宇宙(比如上圖的Lady Arpels Planétarium腕錶)。「華彩樂章」展示的則是世家以舞蹈為靈感的作品。最後的「金手匠心」呈現了梵克雅寶傳統高級珠寶、鐘錶的工藝和專業知識。
去年冬天在米蘭皇宮,看梵克雅寶的特展「Time, Nature, Love」(時間、自然與愛)。
我對鐘錶珠寶、新藝術(家具、器皿等)、巴黎橋等建築的熱愛和興趣,想想都是因為它們是生活中的美,實用主義的美。它們比一幅畫、一個雕塑與你走的更近,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當你看到這些背後的靈感、故事、匠心或巧思時,如果被打動,大概也說明著你對生活本身的熱誠和敏感。這些感知,都很重要和寶貴。
如我所說,世家做事,無論大小,都精湛細緻,有趣生動如其作品。所以,此次活動錯過現場會很可惜。請在日曆上勾勒日期,期待與你現場不期而遇。
點擊下圖看看這個橋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