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義烏全面有序復工復產,公共場所逐步開放。今天一早(3月25日),得知義烏博物館的開館消息,記者隨即趕往,提前給大家探探路。
每日三次消毒,同期參觀人數嚴格控制
「今天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已經充分做好了防控和接待工作。每天上午、中午、下午,整個場館都會進行消毒。」義烏博物館館長王永平說,「工作人員也嚴格按照要求,每日進行測溫、消毒工作。來訪的市民需要戴好口罩並攜帶身份證,在亮碼、測溫的同時填寫來訪登記,就能入館了。」
如何做好博物館的人流管理,避免扎堆呢?王永平說:「博物館在疫情結束前不接受任何團體參觀,同時在館的參觀人數控制在50人以內。為控制各展廳的人員數量,場館內會有工作人員指引,避免人員過於聚集。」
延期的」海絲絕響」展覽繼續開啟
步入博物館,便能看到「海絲絕響-館藏清代廣東十三行外銷藝術品展」的大型宣傳展架。
「這個展覽本該在春節期間推出,但是受疫情的影響延期了,如今開館的同時也開啟了此次展覽活動。」王永平說。
「海絲絕響」展品列於兩個臨展廳,主要展出了18-19世紀中國外銷西方的一些工藝美術品。這些中西結合的外銷商品,展現了當時「海上絲綢之路」中西方貿易之時,中國傳統產品對西方建築設計、裝飾工藝、生活方式的影響。
數位化博物館建設開啟
身處大數據時代,越來越多的實體場館開啟「雲」模式,義烏博物館也不例外。
王永平說:「博物館已經開啟了數位化建設,線下展品會以3D的形式在數字博物館展出,近期已經有團隊在博物館採集資料,網上博物館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了。」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義烏博物館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讓我們見識了古人的精湛技藝、對美好事物的極致追求。因疫情影響而擱置的「龍淵印社」書畫作品也將繼續展出,市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前去好好感受下義烏博物館的風採。
【來源:浙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