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獲捐贈四種四函件少數民族文字珍貴文獻

2020-12-14 光明網

  10月31日,國家圖書館收到了浙江奧特萊斯廣場有限公司捐贈的唐雕版印刷梵文《陀羅尼經咒》等四種四函件珍貴古籍。在浙江杭州國賓館舉行的捐贈儀式上,饒權館長代表國家圖書館接受捐贈並向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浙江省宣傳部副部長李杲、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浙江省圖書館館長褚樹青等領導及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範景中、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館員翁連溪、淨慈寺住持戒清法師等專家出席儀式。活動由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主持。

  饒權表示,金亮先生將自己的珍藏捐獻國家圖書館,是對國家圖書館堅持「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初心使命的鼎力支持,與歷史上周叔弢、傅增湘等社會賢達給國家圖書館捐贈一脈相承,也是今天公私藏家共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圖老專家回信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切實舉措,國家圖書館一定會將這些珍貴文獻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我們熱誠地希望更多社會賢達參與到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保存保護的偉大事業中來,共同鑄就文化自信,以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浙江奧特萊斯廣場有限公司將多年搜集、購置、珍藏的唐雕版印刷梵文《陀羅尼》一件、明麗江版藏文《甘珠爾》一函、清康熙刻本藏文《甘珠爾》一函、清末銅版印刷《般若波羅蜜多八千頌》一函捐贈給國家圖書館,豐富了國家圖書館的古籍收藏,填補了多項館藏空白。

  古籍館副館長薩仁高娃在儀式上對四種古籍做了簡要介紹。

[ 責編:楊帆 ]

相關焦點

  • 杭州下沙奧特萊斯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唐《陀羅尼經》等珍貴文獻
    10月31日,浙江奧特萊斯廣場有限公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唐雕版印刷梵文《陀羅尼經咒》、明麗江版藏文《甘珠爾》等四種四函件珍貴古籍捐贈儀式在浙江杭州國賓館舉行。饒權表示,金亮先生將自己的珍藏捐獻國家圖書館,是對國家圖書館堅持「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初心使命的鼎立支持,是公私藏家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切實舉措,國家圖書館一定會將這些珍貴文獻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 馬祖首次向大陸捐贈地方文獻
    馬祖首次向大陸捐贈地方文獻 2010年05月24日 09:4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23日上午,馬祖知名人士林星寶率馬祖文化交流團一行來到連江,把56種珍貴地方文獻贈送給連江圖書館收藏。這是馬祖首次向大陸捐贈地方文獻。
  • 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4000多冊珍貴漢籍
    國際在線報導(實習記者 朱彥):作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重要紀念活動,日本永青文庫向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漢籍儀式26日在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舉行。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等出席儀式。
  • 快來看,重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展出了
    12月15日,「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展覽廳開幕本次展覽從我市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在摸清全市古籍家底的同時,發現了一大批珍貴古籍善本。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74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重慶圖書館佔222部。重慶圖書館、北碚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4家單位被命名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 劍橋大學圖書館即將公開稀有中國古代文獻
    從其藏書範圍和收藏質量上,劍橋大學圖書館都堪稱世界上最好的中文圖書館之一。作為中文部的主任,艾超世對全館的所有中文藏書的書目情況了如指掌,同時也時刻關注著英國各研究機構的中文文獻研究進展。他提到,即將公開的中文古籍中將包括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珍貴資料和稀有的古代甲骨文文獻。艾超世說,這些甲骨文文獻「可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中文文獻資料」。
  • 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將開展 匯集300多種珍貴典籍文獻
    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的「雙慶」,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將於9月7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一、二、三、四展廳正式開展。該展匯集了全國20多個省份40餘家公藏單位、30餘位私人藏書家的300多種珍貴典籍文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外典籍展覽中數量、規模、等級最高的一次。
  • 崑曲名家捐贈珍貴手稿 獻禮國圖110周年館慶
    9月7日,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館慶日到來之際,侯少奎、蔡正仁、梁谷音、張靜嫻4位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將5部手稿捐贈給國家圖書館,共賀國圖建館110周年。手稿捐贈儀式於9月7日晚「致敬經典」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館慶演出季—崑曲名家演唱會前舉行,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陳櫻接受捐贈,並頒發捐贈證書。此次捐贈的共5件(部)手稿,包括張靜嫻老師抄於40年前的崑劇曲本《千裡送京娘》,梁谷音老師的《牡丹亭?離魂》表演手記,蔡正仁老師兩份手稿,一個是包含九個唱段的崑劇手抄曲本,一個是《擊鼓?
  • 國家典籍博物館的誕生以及國家圖書館被賦予的功能
    圖書館與博物館在歷史上曾經歷合與分的過程,二者在功能上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1937年7月,時任北平研究院院長的李石,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第一次年會與中華圖書館協會第三屆年會上曾發表演說稱:「圖書是文字的博物,博物是實物的圖書。」以圖書與博物闡明了二者的密切聯繫。
  • 從古錢幣到今天的人民幣,上面都有哪些少數民族文字?
    要是拿百元人民幣仔細看,上面除了漢語拼音,還有四種少數民族文字呢。有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維吾爾族文字、還有壯族文字。 在中國歷史上,古代各民族創製的文字總數不少於30種,有十多種已經消亡,但有些文字卻保留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錢幣上面。以下列出幾種少數民族文古錢幣: 早在元代鑄造通行的錢幣上,就用了八思巴文,如大元通寶、折十型大錢,元至大二年鑄造,存世量較大,版式多,市場價格幾百元,收藏愛好者很喜歡。
  • 江西省圖書館迎建館100周年 展出《宋應星四種》存世孤本等古籍
    當日同期開展了「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劉佔昆/攝江西省圖書館創辦於1920年,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新館位於贛江之濱,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江西省圖書館現有館藏文獻402萬冊(件),數字資源251TB,是江西省規模最大、藏書最多、體系最完備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 「中文與拉丁文字版面編年史研究文獻展」中國美院開幕
    「中文與拉丁文字版面編年史研究文獻展」中國美院開幕「這次展覽主要是針對今天中國漢字版面的缺乏質量——既喪失了閱讀的合理性,又失去了傳統漢字的美學精神,簡直成為視覺汙染。」策展人袁由敏說。昨天,「豎排與橫排——中文與拉丁文字版面編年史研究文獻展」在中國美院美術館開展,以150餘件中文、拉丁文文獻印刷品,讓觀眾閱讀到文字的間隔、排布,體會版面上的文字藝術。東方早報記者 葛熔金 通訊員 金曉依
  • 新加坡總統參觀中國國家圖書館 捐贈300餘冊中英文圖書
    央廣網北京6月30日消息(記者張庶卓)2015年6月30日,新加坡總統陳慶炎及夫人徐美娟來訪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300餘冊新加坡圖書,並參觀了國家典籍博物館展覽。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環境與水資源部及外交部第二部長傅海燕,貿易及工業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李奕賢,駐華大使羅家良等新加坡代表團30餘人一同來訪並參觀。
  • 佛光山代表團赴大英圖書館捐贈佛教寶典 開啟東西方交流盛事
    ,開啟東西方交流盛事,也為佛教的文獻典籍及研究、推廣邁進大一步。其後,一行人參觀大英圖書館,觀賞歐洲及亞洲珍藏手抄本及印刷本、清代《金剛經》等珍貴典藏,並欣賞《金剛經》數位化影音,竟發現此誦經音聲出自於佛光山梵唄讚頌團,令一行人驚喜不已。中文部組長Sara Chiesura介紹大英圖書館收藏的經典,包括敦煌莫高窟17窟的中國敦煌文物、後出阿彌陀偈、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永樂大典、梁皇寶懺及瑜伽焰口手印圖。
  • 探訪臺北傅斯年圖書館:納西學者與臺北東巴文獻
    中新社臺北六月十九日電 題:納西學者與臺北東巴文獻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路梅  遠離雲南的臺灣島上,臺北的「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裡,收藏著三百七十多卷神秘的東巴經文;經年研習東巴文化的和力民,六月初專程從麗江來臺北。
  • 百廿浙圖,典蘊華章:浙江圖書館舉辦紀念建館一百二十周年特色文獻展
    、計裡畫方法及西方近代經緯實測法等;雕版印刷——選取館藏19萬餘塊雕版中代表浙江官書局、南潯嘉業堂、清末民國文人自刻書精華的版片展出,展示古代文明傳播的重要環節;文獻捐贈——展示浙江圖書館發展史上重要捐贈者及其捐贈內容;整理服務——展示浙江圖書館利用館藏文獻積極回饋社會的主要舉措,包括將重要文獻製作縮微膠捲、數位化、整理出版,以及針對視障讀者等特殊群體提供無差別服務等。
  • 百廿浙圖 典蘊華章 | 浙江圖書館紀念建館一百二十周年特色文獻展...
    陳訓慈致張元濟信札   二是突出反映歷史上社會力量對圖書館發展的哺育。圖書館文獻積累,除採購外,社會機構和個人的捐贈是主要途徑之一。上世紀30、50年代有過兩次捐贈高潮,捐贈內容包括古籍、雕版、字畫、拓片,甚至包括書樓——南潯劉氏嘉業藏書樓及其藏書、雕版捐贈;90年代,王旭烽、汪浙成、葉文玲等知名作家捐贈手稿,香港出版家石景宜捐贈港臺版圖書,又掀起一股熱潮;乃至近年,又有原浙江省省長沈祖倫捐贈個人所藏當代名人書畫、軍旅藝術家殷翔雲捐贈自創版畫作品、知名浙籍企業家金亮捐贈善本古籍等,不斷充實浙江圖書館的館藏。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國家圖書館
    閱讀空間類——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是京師圖書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圖書館致力於增進與世界各國圖書館界、文化界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國家圖書館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國家圖書館館藏宏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集精擷萃。館藏文獻超過3500萬冊件並以每年百萬冊件的速度增長。
  • 書刊掃描儀助力中山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源數位化
    賽數書刊掃描儀助力中山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源數位化。在古籍和珍貴文獻開放和使用實踐過程中,隨著數字影像技術的發展,對古籍和珍貴文獻的數字信息需求量飛速增長。目前古籍和珍貴文獻主要集中和分散在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和一些科研機構圖書館。
  • ...珍貴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重慶圖書館佔一半,西南大學...
    重慶入選第一至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珍貴古籍已經達到了276部!7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從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獲悉,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的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推薦名單中,重慶又有10部珍貴古籍入選。其中,重慶圖書館就有5部,西南大學圖書館3部,北碚圖書館有2部。
  • 臺作家柏楊捐贈文獻文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新社北京二月六日電(記者 耿軍)臺灣作家柏楊捐贈的五十六箱、共計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五件文獻文物今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柏楊研究中心」籌備小組亦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成立。  「柏楊捐贈文獻文物入藏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多功能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