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生產水,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官網宣傳視頻上如是說。「搬運工」是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給其自身的定位,也是國人對這家企業印象的匯聚點。
《資本一線》了解到,「搬運工」農夫山泉要赴港上市了。北京時間4月29日,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
據招股書披露,農夫山泉2017-2019年收益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和240.21億元(人民幣,下同),期內錄得淨利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和49.54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19.4%、17.6%及20.6%。
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增速為5.8%,全球軟飲料行業為3.1% ;國內外軟飲料行業平均盈利水平不足10%。
在毛利率方面,相較過去三年公司整體56.1%、53.3%和55.4%的毛利率,包裝飲用水和茶飲料兩大產品類別的毛利率高於平均水平。其中在2019年,包裝飲用水和茶飲料的毛利率分別為60.2%和59.7%。
資料顯示,農夫山泉2012年至2019年,在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市佔第一。以2019年零售額計,其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上的市佔均位列中國市場前三。包裝飲用水產品、茶飲料產品、功能飲料產品和果汁飲料產品四類產品中,後三者取得了市佔第三的成績,四類產品2019年市場份額分別為20.9%、7.9%、7.3%和3.8%。
以2019年為例,上述四類產品貢獻的收益佔比分別為59.7%、13.1%、15.7%和9.6%,合計98.1%。其他產品貢獻的1.9%則來自於農夫山泉近年嘗試開拓的市場,包括咖啡飲料、蘇打水飲料、植物酸奶產品及農產品。
不過,農夫山泉曾深陷「毀林取水」輿論漩渦。今年1月11日,武夷山當地居民強雯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舉報農夫山泉(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分公司)未經審批,在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內施工,現場有大型器械設備施工,破壞植被。
對此,1月12日武夷山國家公園官方微信發布通報稱,經核查,相關取水點不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範圍內,距離公園邊界有50多米;取水點附近修築的施工便道所造成的毀林情況已由武夷山市森林公安部門在2019年11月18日立案調查。
武夷山政府辦人士對澎湃新聞的回覆中稱:「林業局已經前往實地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毀了一顆杉木,其他53棵為雜木,對此林業局也立案調查,該怎麼處罰會按規定處罰,但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樹木當時並不在國家公園的範圍內。」
據澎湃新聞的報導,舉報者系大安源生態旅遊有限公司。該事件牽涉到背後各方利益,武夷山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武夷山林業局、武夷山水利局均參與了調查,得出的結論是「農夫山泉項目與大安源景區不存在糾紛」。
巧合的是,農夫山泉的「兄弟」企業在同一天於上交所掛牌上市了。萬泰生物實控人即為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兩家公司的母公司均為養生堂。
4月29日,萬泰生物(603392)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8.75元/股。截至4月30日收盤,萬泰生物報收13.86元/股,較發行價上漲58.4%,市值約為60.10億元。
(End)
撰文|趙筠
編輯|陳小魚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