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河床見底風沙揚」的永定河,將逐漸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景,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5年來,在生態協同治理方面結出的一枚碩果。
9個幹流治理項目今年開工來到早春的園博湖,湖面依舊冰封,但已顯出消融的跡象。雖稱之為「湖」,園博湖卻是不折不扣的永定河河道。這處2013年建成的景觀湖,與早兩年建成的門城湖、曉月湖、蓮石湖、宛平湖連成一線,形成18公裡長的永定河河道,水面面積足有400公頃。
永定河蓮石湖市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領導小組辦公室項目組負責人胡明罡表示,今年上遊實現通水,經過幾年努力,爭取實現全線通水的目標。具體到北京段,現有通水河道將繼續延伸,大致從盧溝橋往南一直到新機場附近,這60公裡很快將成為「流動的河」。
永定河宛平湖水從哪裡來?據介紹,水源一方面是萬家寨引黃河水向永定河應急補水1億立方米,另一方面是通過加大上遊農業節水力度,增加永定河的天然徑流量0.85億立方米。此外,本市也將調配0.75億立方米再生水補充到永定河。
2018年以來,永定河上遊山西、河北已向北京集中輸水1.2億立方米。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計收水近7000萬立方米,官廳水庫蓄水量已達5.3億立方米,創近20年新高。
水來了,河道也要暢通才行。胡明罡介紹,永定河治理含26個水務項目,7個項目已整體開工,今年是項目重點開工建設年,永定河在豐臺、房山、大興段的9個幹流項目如馬廠溼地、新機場滯洪溼地等都將開工。
北京段將新增7萬畝溼地蓮石湖左岸,緊鄰著京原路南側,是佔地120公頃的永定河休閒森林公園,公園內的一處施工現場,幾十個50米長、30米寬的大池子依次排開,這些一米多深的池子內,正在回填石灰石、火山巖、再生陶粒,未來還將種植水生植物,建成面積30公頃的潛流溼地。這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南大荒溼地。
南大荒溼地去年4月正式動工,預計今年底達到主體竣工條件。永定河休閒森林公園管理處項目部主任宋順介紹,溼地一方面是為了美觀,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水淨化。據其介紹,為給永定河補充再生水,本市將從小紅門再生水廠通過管線引水至此,經過溼地淨化後,水質可到地表三類水,再回補到永定河河道。溼地每天可淨化水6萬立方米。
而在永定河上遊,官廳水庫的生態屏障——黑土窪溼地已建成,八號橋溼地也已開建。如果不是豐水期,來自桑乾河、洋河的上遊來水,將經過兩大溼地淨化後才會入庫。「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這是永定河綜合治理的一大亮點。」胡明罡說,幾乎每一個治理項目都有面積不等的溼地,到2022年,永定河北京段預計將新增7萬畝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