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了解松山機場運作 民眾笑臉相迎贊兩岸直航
馬英九了解松山機場運作 民眾笑臉相迎贊兩岸直航 2011年12月01日 15:4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直航為松山機場帶來大好機會
松山機場曾經熱鬧非凡,老一輩的臺灣人記得接送貴賓的場面,人山人海在機場排隊搖小旗子。蔣經國時代的「十大建設」,桃園機場是其中之一。1979年啟用桃園機場後,松山機場轉型為境內機場,但是正值臺灣經濟起飛年代,當局有「開放天空」政策,生意未見衰退。
-
馬英九今視察松山機場 望桃園國際機場繼續努力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今日上午視察臺北國際航空站時表示,很慶幸把松山機場保留下來,改建後煥然一新,服務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希望桃園國際機場多學習。 據報導,馬英九一早到松山機場視察,聽取臺「交通部長」毛治國的簡報,並與現場候機、準備前往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及大陸上海虹橋機場的旅客話家常。
-
臺當局開放香港包機直飛臺中 國民黨:只是選舉花招
華夏經緯網8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陸委會」昨日宣布開放港聯航空以包機往返香港、臺中,還邀請民進黨臺中縣長提名人丘太三、臺中市長提名人林佳龍與會討論,外界質疑此舉意在為縣市長選舉造勢。國民黨團質疑,如果臺當局真的有心嘉惠臺商,為何過去遲遲不做? 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表示,國民黨歡迎臺當局的開放動作,但除了臺中清泉崗機場外,工商界也一致要求開放臺北松山機場與大陸直航,畢竟松山機場周邊都是企業聚集之處,開放直航最能嘉惠臺商。
-
臺北松山機場惹出爭議
日前臺灣當局將對松山機場附近建築高度從60米放寬為90米,相當於增加10層樓的高度。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質疑,松山機場限建標準放寬後,大型飛機無法起降,等於宣告松山機場不可能成為兩岸直航機場。國民黨2008參選人馬英九說,這是民進黨當局在「政治綁票」,搞選舉操弄。那麼臺灣當局對臺北松山機場附近建築高度放寬限制,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
馬英九的眼界要高過松山機場
臺《經濟日報》發表社論說,馬英九在臺北市長任內就主張以松山機場做為兩岸直航機場;「大選」政見亦將松山機場納入七個直航機場之一。臺北市政府為配合這項政策,也打算讓原本規劃直行民生東路的捷運民生汐止線繞個大彎,繞進松山機場後再繞回民生東路。
-
臺北上海直航進入倒計時 松山機場概念股起飛
臺北松山機場定位「小而美」,正在加緊進行相關調整和建設,以趕及6月14日與上海虹橋機場對飛、10月與日本羽田機場對飛。圖為5月30日,馬英九所視察的建設中的松山機場貨運站。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對飛計劃進入倒計時,在馬英九周日發表利多談話後,昨天松山機場概念股成為臺股的最佳主角,包括觀光、營建、航空等類股,都鼓掌叫好。 據報導,松山飛虹橋首航班機預定6月14日起飛,加上可直航韓國首爾與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松山機場即將斥資10億元新臺幣進行重整,可望躋身東北亞黃金航圈。
-
臺北松山機場重現生機 兩岸空中直航是主因
中國臺灣網2月17日消息 據臺「中央社」報導,1979年桃園機場啟用後,30年來臺北松山機場只能發揮島內線機場功能。現在臺灣民航主管部門將松山機場定位為「商務機場」,讓松山機場重現生機,而兩岸空中直航航線的開通是主因。 據臺媒報導,臺灣民航主管部門統計,島內航線在1997年達到最高峰,當時松山機場1天起降班次多達520多班,其中臺北飛高雄的航線就佔了一半,被視為黃金航線,後來因參與的競爭者太多(最多時曾有 9家航空公司),加上新建的高速公路陸續通車,島內航空市場逐漸走下坡。
-
劉兆玄巡視松山機場日月潭 了解包機直航準備情況
劉兆玄巡視松山機場日月潭 了解包機直航準備情況 2008年06月22日 13:5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復興航空空難致多人死亡,臺北松山機場遷移問題或爭論再起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陳水扁任臺北市長時,雖曾成立松山機場遷建小組,但因條件不成熟而未有進展。馬英九競選臺北市長時,曾把高鐵通車後遷建松山機場列入政見,也因牽涉太過複雜而無動作。 此外,在臺北市長選戰中,松山機場遷移問題也被頻頻提及。
-
116位「立委」連署 促臺當局開放鬆山機場飛港澳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十五日電 臺北消息:綜合《聯合晚報》十五日報導,國親「立委」蔣孝嚴、丁守中、潘維剛、李慶安、黃義交等人共同提案,要求開放臺北松山機場飛航港澳地區,目前該提案已獲得一百一十六位、過半數的跨黨派「立委」連署支持,其中包括十五位民進黨「立委」。
-
兩岸海空將全面直航 臺四大海空港口定位將調整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兩岸即將邁入海空全面直航,臺灣海空港口定位也將全面調整。據臺當局交通部門規劃,臺灣四大國際商港,初步敲定基隆港為「加值型物流港」,臺中港為「油品輸運港」,高雄港發展轉運及自由貿易港區,花蓮港為觀光休憩港。
-
臺北松山機場全力趕工 7月測試迎接大陸遊客
中國臺灣網6月4日消息,據臺「中時電子報」報導,為了迎接兩岸周末包機赴臺,臺灣當局「民航局」臺北航空站正在全力趕工,在臺北松山機場增設專用通道,並規劃三處登機橋及候機樓供周末包機使用。同時第二航站樓一樓大廳,目前也在加緊趕工,增設海關查驗通道及行李轉盤,預定6月底可以全部完工。
-
「鑽石航線」上海虹橋-臺北松山航線正式開通
上午10時27分,首航班機臺灣華航CI201航班由臺灣松山機場飛抵上海虹橋機場。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新華社上海/臺北6月14日電(記者 賈遠琨 潘清 李凱 傅雙琪)14日上海虹橋-臺北松山定期航班成功對飛,這標誌著被稱為「鑽石航線」的上海虹橋-臺北松山航線正式開通,大大方便了兩地人員出行,滬臺「一日生活圈」夢想成真。
-
臺航空業衰退 島內西部或剩臺北至高雄1條航線
中新網11月14日電 臺灣「民航局」日前統計顯示,今年1至9月臺灣本島每個機場的載客率都呈下滑,有的機場更不到去年一半。據了解,未來臺灣西部走廊航線,很可能只剩臺北-高雄這一條航線,甚至可能會演變為全面退出。
-
臺北松山機場掛巨幅畫作迎大陸遊客 慶賀重現輝煌
張彩杏是臺北松山機場資深員工,花了一個月時間創「臺灣有個阿里山」巨幅畫作,選在機場60歲生日掛出。臺灣民眾兒時的順口溜,現在已變成大陸觀光客赴臺旅遊的口頭禪,現在更躍然紙上,變成畫作掛在臺北市松山機場入境長廊牆底,成為松山機場唯一的迎賓畫。 這幅2.5米長的畫,就叫做《臺灣有個阿里山》,不是出自大師名家的手筆,沒花臺當局「民航局」半分錢,但松山機場卻要當成「鎮站之寶」,原來作者是在松山機場工作40年的「航廈阿姨」張彩杏。 「不用詩人題字,就叫一二三到臺灣!」
-
兩岸航線開通讓臺北松山機場重現生機
據「中央社」報導,臺北松山機場原本就是國際機場,1979年桃園國際機場啟用後,30年來松山機場只發揮島內線機場功能。現在臺灣民航主管部門將松山機場定位為「商務機場」,兩岸航線的開通是主因。 臺民航主管部門統計,島內航線在1997年達到最高峰,當時松山機場1天起降班次多達520多班,其中臺北飛高雄航線就佔了一半,被視為黃金航線,後來因參與競爭者太多(最多時曾有9家航空公司),加上新建高速公路陸續通車,島內航空市場逐漸走下坡。
-
馬英九:爭取臺北松山與上海虹橋機場雙向直飛
馬英九:爭取臺北松山與上海虹橋機場雙向直飛 2006年01月15日 07:1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包機直航 臺東機場爭取成為首批航點 - 聚焦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中國臺灣網6月18日消息 兩岸周末包機直航即將啟動,但臺東機場被臺當局列為第三批開放,令臺東民眾及旅遊業者感到失望,臺東縣表示將爭取臺東機場為首航機場。 據臺「中央社」報導,臺東縣政府表示,開放兩岸包機直航,是馬英九的政見及承諾,目前臺灣規劃出松山、桃園、臺中清泉崗、高雄小港、花蓮、臺東、澎湖馬公及金門8座機場做為直航點,但臺東及花蓮機場卻因臺當局防務部門的反對,將兩機場列為最後階段開放,讓臺東縣民眾以及旅遊業者相當的失望。
-
上海虹橋和臺北松山機場5月有望對飛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消息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北松山、上海虹橋機場能否提前在世博會期間實現對飛,臺當局「民航局長」李龍文昨(14)日表示,改以包機先飛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機位一票難求,兩岸民航單位可儘快協商航班等。據臺灣方面估計,最快在5月初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