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聽到關於降真香的一些說法,諸如:降真香到底是什麼味道?降真香為什麼貴?降真香怎麼用?
<一>
降真香到底是什麼味道
中國古人在文學方面最有修養,他們說「品香」或者「聽香」,一個「品」或「聽」字,就道盡了降真香味道的複雜多變。
喝茶和品茶是有區別的,我們說喝茶,是幾片茶葉加上滾水,晾涼了以後一飲而盡,其目的是解渴。而品,是我們以一定的手法,把這一口水,發揮到極至。在茶葉的一沉一浮中,不僅品嘗到了不同茶的特有口味,更由茶及禪,把品字,延伸到了精神層面。
香用「品」字,就是因為降真香和茶一樣,有太多不同的味道了。因產地不同,各地產的降真香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味道特徵,即使同一產地的香也不盡相同。每一塊香都有它的味道特徵,所謂「一木五香」只有上爐品聞了,你才知道這究竟是一塊凡品,還是一塊極品。所以說,降真香不品不得其味,只靠看是不成的。
「聽」香,就更有意思了。聞,給人的感覺是主動的,而聽,卻是委婉的,琴聲斷續,若有若無,仿佛聽不到,但又無法控制的進入耳朵……品過降真香的人一定覺得這才是降真香給人的感覺:香韻清幽,陣陣襲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感覺到或涼、或甜、或蜜、或雅,有的如蘭花、有的如蜜瓜、有的如青草、有的如藥香的迷人味道。即使香盡,香韻依然滯留在空間中,久久不散。
<二>
降真香為什麼貴
其一,產地主要在東南亞和沉香類似,而國內產量極少,所以不易得;
其二,降真香自然結香過程要到上百年,比沉香結香時間更長,而後還要經過更長的醇化過程才可得,結香過程具有偶然性;
其三,就是上面說到的降真香可入「品」,味道多變,香韻悠長,更佳高貴;
其四,降真香的藥用價值極高,是難得的中藥財,可治病救人;
其五,降真香文化源遠流長,給降真香賦予了極高的文化內涵。
(點擊下圖,查看詳細信息)
<三>
降真香怎麼用
很多人的認知裡降真香就是塊狀像木材一樣的收藏品,根本不知道作為上乘香料,降真香的日常用法。
一種是燃香,這個時候線香是很好用的,燃一支香,滿室皆香,明繆希雍在其《神農本草經疏》中給出的解釋是:「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闢一切惡氣不祥。」由於降真香油脂含量過高的緣故,直接燃香香味太過清烈刺鼻,欲降低降真香的清烈度,只要將其中的油脂去除即可。明朝的周嘉胄在《香乘》給出的方法最簡單:「出降真油法:將降真截二寸長,劈作薄片,江茶水煮三五次,其油盡去也。」這種方法香味清冽,不宜近品。
另一種是薰香,在臥室、車內,可以選用香粉或塊、片狀香料,加熱薰香。這就是古人形容的用香的更高境界「只聞香氣不見煙」。或者香道修習中,源於宋代的篆香,古法隔火薰香的以炭取香,開設香席雅集的,品香、鬥香的至雅活動。
古人云:降真香火燒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甚美。老祖宗玩香肯定也是玩到極致,為大家介紹三種和香古方:
紫氣東來香
釋名:老子出關民間傳說有紫氣自潼關向東漫發,是富貴吉祥之意,此香宜客廳焚用,故名。
用香:降真香、檀香、丁香、乳香、松香、茉莉花、龍涎香、蜂蜜
製法:
降真香必用海南紅土醇化為宜,打細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絕不可用澳洲新山檀,打細粉。丁香以洋丁香之公丁香,打粗粉。乳香、松香打細粉。取少量龍涎香純白粉末與鮮茉莉搗泥。先把檀香、降真香、乳香、松香之粉,由適量蜂蜜和泥,再將此香泥與鮮茉莉花與少量白龍涎香之泥分三層捏合成香餅(上層是降真等香泥,中層為茉莉花泥,下層是兩泥混合之泥)。再製成塔狀,高二寸,燻用,最好用配黃花梨蓋之古香爐,為上佳
傍琴臺香
釋名:古人撫琴必有佳香為伴,講究的琴手無香不撫琴,此香既要氣雅,更取煙清、飄渺神秘,如遇國手,聽覺、視覺、嗅覺三者皆雅,其清福皆在琴臺之側也,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龍涎香、龍腦香、白芨
製法:
沉香用奇楠為宜挫成小方粒,降真香用海南老料為宜,打細粉,龍腦香用真梅片,研細粉,龍涎香用色白上佳者少量研細粉。混沉香粒,降真香粉,以白芨汁適量和成泥,待半乾製成粗香條,滾上龍涎香及梅片混合的細粉,再以白芨汁刷於表面,陰乾,再烘乾即可焚用
尉宗遺風香
釋名:漢範曄字蔚宗,著《合香方》,黃庭堅《有聞帳中香以為熬蠟者戲用前韻》詩中云:「我讀蔚宗香傳,文章不減二班」,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龍涎香、石斛
製法:
降真香用海南老料為宜,打細粉。龍涎香用純白者,少許研細粉,二物混合用石斛汁適量合為香餅,壓成薄片。沉香用海南熟香為宜,挫成粗粒,攤於降真香、龍涎香之薄片上,捲成條狀,壓緊,陰乾再烘乾、焚用。(石斛用熱水泡漲搗爛取黏汁所餘石斛烘乾亦可與降真粉共用)
(點擊下圖,查看降真香藥用)
(點擊下圖,查看降真香養生用)
期待香友們留言分享更多用法!
推薦閱讀,點擊藍字,查看更多資訊!
部分信息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結緣木點 靜心香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