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公司百科:花旗銀行

2020-12-24 網易財經

公司名稱:花旗銀行成立時間:1812年6月16日
外文名稱:

Citibank, N.A.

主營業務:金融服務
總部地點:紐約公園大道399號母公司:花旗集團

公司簡介:

花旗銀行(Citibank)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併購。2010年3月,花旗集團已成為美國第三大銀行控股公司,僅次於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也是一家在全球近一百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它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併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使花旗集團在短短五年時間裡,總資產規模擴大了71%,股東權益增加9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72%,利潤增長 2.6倍,表現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3.82)的情況下,每股淨值仍提高了一倍,價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紐約股市著名的績優藍籌股。

花旗集團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及信貸、企業、投資銀行服務、以及經紀、保險和資產管理等,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匯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誌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約10970億、利潤約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約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複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 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佔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諮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係服務網絡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絡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產品與服務:

信用卡業務

世界範圍內, 花旗銀行的信用卡客戶都可通過花旗銀行發行的信用卡, 或花旗銀行與其他知名機構共同發行的信用卡滿足其消費需求,並適應其不同的財務狀況, 花旗銀行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發行機構。

私人銀行業務

花旗銀行在32 個國家中從事私人銀行業務的員工可透過銀行的人才、產品及策略網絡, 令客戶獲得全球投資組合的第一手資料,花旗銀行協助其尋求投資機會及識別投資風險。

新興市場業務

花旗銀行在新興市場服務客戶接近100年,源遠流長,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因為花旗銀行就像一家當地商業銀行一樣,持有營業執照,了解當地市場,並擁有訓練有素的當地僱員,配合著跨區域性的優勢向客戶提供世界水平的銀行服務, 這是花旗銀行與眾不同的優勢。

企業銀行業務

2013年,花旗銀行在100多個國家與全球性、區域性和地方性公司客戶進行著合作。花旗銀行在世界各地的市場所涉及的深度和廣度是企業銀行業務的基石。無論是在國內, 還是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得到花旗銀行優質的服務和專業的建議。

跨國公司業務

花旗銀行同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之間的成功合作,是基於花旗銀行數十年來所積累的銀行業關係和經驗。這些公司大多希望向海外擴展,特別是向新興市場擴展, 因為那裡的消費者和商品市場欣欣向榮。

花旗銀行在世界各地的深遠發展是最具競爭力的特點。就規模,產品,能力,產業知識和經驗而言, 花旗銀行都比競爭對手領先一步。花旗銀行的目標是將花旗銀行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全世界。簡而言之, 花旗銀行全球獨一無二的網絡可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其所需的服務。

大事記:

1812年6月16日,後來發展成花旗銀行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由紐約州政府特許設立,許可資本(authorized capital)200萬美元,給付資本(paidin capital)80萬美元。同年9月14日,城市銀行在紐約市正式開業,為紐約商人服務。

1865年,加入新成立的美國國家銀行體系(U.S. national banking system),並更名為「紐約國家城市銀行」(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

1897年,在美國的主要銀行中,首家設立外國業務部,並開始外幣交易業務。

1902年,業務拓展到亞洲、歐洲、印度。並在上海、馬尼拉等地設立辦事處。

1904年,開創旅行支票(traveler's checks)業務。銀行總部移至華爾街55號,並一直使用到1961年。

1913年,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首要參股人。

1914年11月10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設立分行,成為首家在外國設立分行的美國國家銀行。

1915年,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設立辦事處。成為美國有最大海外機構網的國際銀行。

1918年,收購一家美國的海外銀行「國際銀行」(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

1919年,成為美國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銀行。

1921年,在美國的主要銀行中,首家採用複利法給儲蓄帳戶(savings account)計息。

1928年,在美洲的主要銀行中,首家給存款人提供無質押個人貸款(unsecured personal loans)。

1929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併購「農民貸款信託公司」(Farmers' Loan and Trust Company),並將之更名為「城市銀行農民信託公司」(City Bank Farmers Trust Company)。

1936年,在紐約市的銀行中,首家開辦不需要最低餘額的支票帳戶(checking account)業務

1939年,在美國以外共有分布於23個國家的100間辦事機構,成為最大的國際性銀行。

1945年,在一系列戰爭貸款及勝利貸款活動中,售出了56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U.S. Treasury securities)。

1955年,更名為「紐約第一國家城市銀行」(The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1961年,發明negotiable定期存款(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成立「第一國家城市海外投資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Overseas Investment Corporation)作為海外分支及從屬機構的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位於公園大道399號的新總部大樓建成。

1962年,在銀行150周年慶之際,更名為較短的「第一國家城市銀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1964年,進軍租賃業務。

1965年,進軍信用卡業務。

1966年,在倫敦市場開辦Dollar Certificates of Deposit,是自1888年來,倫敦市場的首家negotiable instrument。

1967年,開辦花旗銀行的第一張信用卡「第一國家城市籤帳服務」(First National City Charge Service),俗稱「囊闊所有卡」(the "Everything" card)。

1968年,一家銀行控股公司「第一國家城市股份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Corporation,後更名為Citicorp)成為第一國家城市銀行的母公司。

1969年,「囊闊所有卡」改制成為「主人籤帳」(Master Charge,後更名為萬事達卡,MasterCard)。

1974年,第一國家城市股份公司更名為花旗公司(Citicorp),以方便其國際業務。

1976年,第一國家城市銀行變成「花旗銀行國家協會」(Citibank, N.A.)(N.A.表示National Association)。

1977年,花旗銀行開建花旗卡銀行中心(Citicard Banking Center),利用花旗卡與自動櫃員機(ATM)進行服務。24小時的自動櫃員機不再僅是供緊急提現之用,而成為正常業務的一部分。

1979年,成為全球的首要外幣交易代理。

1981年,收購「大來信用證」(Diners Club)。

1982年至1984年間,在加利福尼亞、佛羅裡達、依利諾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收購儲蓄(Savings)與貸款業務,使花旗集團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控股公司。

1984年,花旗銀行倫敦分行成為錢伯斯清算公司(CHAPS Clearing Company)的創始成員機構之一。錢伯斯清算公司是僅次於美國Fedwire的全球第二大實時大體結算系統(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system)。

1985年,在紐約開辦「直接連入」(Direct Access®)服務,通過個人計算機跟花旗銀行連結。

1986年,在紐約與香港首次使用觸屏式自動櫃員機(touch-scree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1989年,成為抵押信用卡(securitized credit card receivable)的首要發行人。在紐約長島市科特廣場(Court Square)的一座新摩天大樓建成。

1992年,花旗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花旗集團的分支機構遍布90多個國家。

199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及籤帳卡的發行人與服務提供人。將1980年代收購的各家存款銀行合併,並以「花旗銀行聯邦儲蓄銀行」(Citibank, FSB)之名統一運作。

1994年,開設俄國第一家外國獨資商業銀行。

1995年,在闊別45年後,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家具備全面業務的(full­servic)分行,並在越南與南非開設分行。

1996年,擁有亞洲最多的信用卡。臺灣是美國以外第一個信用卡數量超過100萬張的國家/地區。

1998年10月8日,花旗公司(Citicorp)與旅行家集團(Travelers Group)雙方的所有屬下合併成為花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itigroup Inc.)。花旗銀行繼續保持為花旗集團旗下的強勢品牌。

2002年,花旗集團分割Travelers Property Casualty Corp。

2004年,St. Paul Cos以179億美元併購Travelers Property Casualty Corp,並更名為St. Paul Travelers Companies,但一直沒有發揮出品牌應有的影響力。

2007年,花旗集團的紅雨傘標誌出售予St. Paul Travelers Companies,並改用Citi為商標。

2009年6月1日,花旗集團被剔出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

2009年10月,據國外媒體今日報導,花旗集團完成了將旗下日本經紀部門Nikko Cordial Securities出售給日本第三大銀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2009年10月,花旗集團(Citigroup)上周剛決定將旗下的Phibro大宗商品交易業務出售給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本周,該集團可能「被迫」將旗下另一明星分公司——墨西哥Banamex變賣。

2009年11月25日加拿大蒙特婁銀行(Bank of Montreal)已同意收購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旗下的Diners Club North American特許資產,從而擁有了在美國和加拿大獨家發行Diners信用卡的權利。

2009年12月15日花旗集團與政府達成協議,償還200億美元貸款,脫離政府的監管,財政部獲利130億美元。

2010年03月15日花旗集團(Citigroup)將斥資2697億智利比索(約合5.197億美元)增持智利銀行(Banco de Chile)控股公司LQ Inversiones Financieras SA的股權額外8.52%至50%。

2012年2月24日花旗集團退出在印度最大抵押貸款機構近7年的投資,以955億盧比(19億美元)出售於Housing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HDFC)的全部股權。

2012年3月19日花旗集團通過大宗交易轉讓了5.0616億股浦發銀行股份給中國太保及旗下太平洋資產管理,佔該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714%。至此,花旗銀行在該公司的股份為零。

花旗在中國:

概述

「花旗」銀行是中國人的戲稱,原因是1902年該銀行進入中國時,銀行門上每天都懸掛著一面美國國旗,所以中國人都稱之為「花旗銀行」,100年來習稱至今。

1902年花旗銀行為經收「庚子賠款」,賄賂李鴻章進入中國。同年5月,花旗銀行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在華分行,標誌著美資銀行首次在中國開業。

如今,花旗銀行已是中國頂尖外資銀行,為客戶提供最廣泛的金融產品。2013年,花旗銀行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天津以及2013年才在南京設立企業與投資銀行分行;在上海和北京設立個人銀行營業網點;在廈門和成都設有代表處;中國區總部也設在上海。作為花旗集團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網絡的一部分,花旗銀行是中國最具全球性的外資銀行。

花旗銀行在中國主要為跨國公司、合資企業、本地企業和個人提供廣泛、多樣的金融服務。花旗銀行通過不斷創新,始終站在行業發展的前沿。

榮耀

2003年8月,被Euromoney中國授予"中國最受青睞的外資銀行"和"中國受歡迎的資金管理銀行"

2004年6月3日,花旗銀行成為首家在華開設財富管理中心 (CitiGold Center) 的外資銀行,花旗財富管理中心在上海新天地落戶開張。

2004年6月,首批獲得金融延伸產品的外資銀行之一花旗銀行成為首批獲中國銀監會頒發的金融衍生產品業務牌照,在中國開展風險管理和金融衍生業務。

被《資產》雜誌評為2003年"中國最佳外資銀行"。

2003年6月,花旗銀行成為首家在華推出個人外匯投資產品 "優利帳戶"的外資銀行。

2003年3月,花旗銀行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批准,成為在中國首批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 託管業務資格的外資銀行之一。

2004年2月4日,花旗銀行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合作的首張信用卡發行。這張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是中國首張有外資銀行提供技術支持並參與管理的雙幣種信用卡。

2003 年1月2日,花旗集團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宣布建立戰略聯盟合作夥伴關係,聯手進軍前景廣闊的中國信用卡市場。2002年12月31日,根據雙方協議,花旗集團首期取得上海浦東發展銀行5%的股份。在監管許可的情況下,花旗集團還有可能增持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股份。

2002年3月,作為中國首家獨資外資銀行率先獲得向中國國內居民和企業經營外匯業務許可。

2002年,《亞洲貨幣》雜誌資金管理民意調研中,花旗銀行中國和亞洲資金管理服務榮登榜首。

是上海證券市場B股美元清算的唯一外資銀行以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美元清算的主要銀行。

花旗集團上海分行和深圳分行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成為首批獲準從事人民幣銀行業務的外資銀行。

作為中國首家外資銀行,於1999年6月引進全新銀行專業售後服務理念"Citi-Service",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為系統和有效的服務;並於2001年成為首家在中國獲得ISO9002的認證證書的*1999年成為中國首家提供完整的國內資金管理系統的外資銀行(針對國內人民幣付款和收款)。

作為中國首家外資銀行,在1999年7月正式加入上海ATM/POS網絡,實現花旗銀行借記卡可在上海約1,500臺自動取款機提款。從而為海外來華投資或旅遊的客商提供莫大的方便。

1994年成為中國首家提供24小時人民幣自動提款和帳戶餘額查詢服務的外資銀行。

社區建設

花旗集團在中國與當地社區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主要在教育、金融教育、小額信貸及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通過贊助獎學金、組織學術交流項目以及讓員工志願者教授實用銀行課程,花旗銀行與中國許多重點大學和學院及非政府盈利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係;同時還通過捐贈等方式,與一些著名非政府機構和非盈利性組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其主要社區項目包括:

2004年11月宣布資助150萬美金幫助建立中國小額信貸促進網絡和小額信貸培訓中心,以期支持小額信貸行業在中國持續、深入地發展。

自1993年以來,花旗集團一直支持中國的高等教育,在中國主要大學設立"花旗銀行獎學金和獎教金",致力於培養中國未來的金融業專業人才。

拓展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關係,成立了"復旦--花旗管理研究中心",提供網絡遠程教學的必要設施,聘用海內外教授任"花旗座席教授"。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扶貧基金會以及中國其他的機構建立夥伴關係,通過向孟加拉鄉村託拉斯(Grameen Trust)一項為期三年的130萬美元的捐款,支持中國發展小額信貸業務(Microfinance Industry),幫助中國中西部地區的貧困婦女脫貧。

長期贊助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對教育培訓、環境保護等計劃提供支持,這些項目均得到了中央政府和社會的極大關注。

投入支持世界資源研究所在中國一項名為"新風險"的項目。該項目致力於培養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

資助美國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雲南省開展的一項能源節省項目,該項目預計在未來5年能降低75%的木燃料消耗。

信用卡

2012年9月19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在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運作。推出的銀聯人民幣信用卡分為禮享卡和禮程白金卡兩個產品等級。是花旗在華首次單獨發行信用卡。

2008年,花旗在華推出首張銀聯人民幣借記卡,此後與銀聯在行動支付、網際網路支付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同時,花旗與銀聯自2005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收單業務合作,陸續實現銀聯卡在花旗ATM網絡和商戶的受理,至2013年,合作範圍覆蓋境內外34個國家和地區。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花旗銀行
    簡介:花旗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通過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為個人、公司、政府和機構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 花旗銀行推出全球API開發中心
    來源: 零壹財經    花旗銀行於近日推出全球API(應用程式編程接口)開發中心。花旗表示,此次開發中心的設立標誌著花旗的技術結構向開放層面轉變,花旗將更加積極的與金融科技公司和消費品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據悉,通過API開發中心的平臺,來自全球的開發人員可以接入八個類別的帳戶功能,包括帳戶管理、點對點支付、資金轉帳、投資產品購買等。
  • 花旗銀行是哪個國家的 名字是如何由來的
    銀行是整個金融體系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在各個地方扮演著不同的智能。那麼,你了解花旗銀行嗎?花旗銀行是哪個國家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關於花旗銀行的相關消息。   花旗銀行是哪個國家的?   花旗銀行屬於美國。Citibank, N.A.
  • BBC:花旗銀行獨立發行信用卡 大步向中國進軍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8日訊(實習記者解瑤)據英國廣播公司2月7日報導:花旗銀行已獲批在中國發行信用卡。這使得花旗銀行中國地區銀行成為非亞洲銀行中的第一家可以在華發行信用卡的銀行。據悉,信用卡將在年內正式發行。     花旗銀行已在中國地區開展銀行個人及公司業務。此舉動更是瞄準了中國不斷發展的消費市場。
  • 花旗清空浦發銀行 婚後十年各自飛
    昨日,花旗集團宣布通過大宗交易向機構投資者定向售出了其所持的全部浦發銀行的股票。至此,在經歷花旗「移情」廣發、浦發引資中移動以及花旗中國獨立發行信用卡等一系列事件後,外界關於雙方分手的揣測竟成真。此次花旗集團共售出2.714%浦發銀行股票,約5.062億股;此次出售之後,花旗銀行在浦發的股份為零。
  • 花旗離岸銀行服務官方帳號登陸微信平臺
    即時發布花旗集團 (紐約證交所買賣股份代號:C)(香港)花旗離岸銀行服務官方微信帳號近日正式登陸微信平臺,客戶無論身處何地,均可使用花旗離岸銀行服務所提供全球性的財富管理,時刻掌握香港、倫敦、新加坡、紐約等全球主要市場的最新動向及投資策略。
  • 香港銀行開戶:花旗銀行開戶條件
    對於很多做外貿的香港公司,香港銀行開戶是必備的。然而在CRS和SCR 「雙高壓」,香港銀行開戶沒那麼容易了,許多小企業只能選擇一些比較小眾的銀行開戶,但還是經常被拒。今天小編來簡單介紹一下花旗銀行開戶攻略。
  • 花旗銀行在華首發花旗品牌信用卡
    和訊銀行消息  2012年8月21日,花旗銀行(中國)宣布在華發行花旗品牌信用卡,其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開始運作。花旗是首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全球銀行,中國的信用卡發行量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位居全球之首。    2012年2月6日,花旗銀行獲批在中國內地獨立發行信用卡,未來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的信用卡將不再加上花旗的品牌,花旗派駐的人員也將撤出。從全球範圍來看,信用卡是花旗的一大收入來源。
  • 花旗銀行推出ULTIMA花旗至極黑卡
    本報訊 記者馬翠蓮報導 日前,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首發ULTIMA花旗至極黑卡。ULTIMA花旗至極黑卡是花旗信用卡系列中最高端產品,專為高淨值富裕人群度身而設。   花旗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歐兆倫表示,ULTIMA花旗至極黑卡專門針對高淨值富裕人群的需求而設計,並且採用針對目標客戶發出邀請的的方式。
  • 花旗銀行入股浦發銀行 攜手合作信用卡業務
    鑑於政府有關部門已批准同意美國花旗銀行作為公司國外戰略投資者,2002年12月31日公司與花旗集團、花旗銀行、花旗銀行海外投資公司、花旗國際有限公司(統稱花旗銀行)正式籤署一系列有關戰略合作、信用卡合作等協議。
  • 花旗銀行錯打了1.75億美元 收款公司拒絕還款
    (原標題:銀行錯打了1.75億美元,公司不肯還怎麼辦?花旗:「在線等,挺急的!」)
  • 花旗發布新一代掌上銀行 APP助力復工復產
    為了更好地滿足了個人客戶個性化的需求,為全社會復工復產助力添翼,花旗中國近日發布了新一代掌上銀行APP。花旗新一代掌上銀行APP的全新設計帶來流暢體驗。數字證書、生物認證識別、一次性口令等科技多重守衛,全面保障帳戶安全。
  • 花旗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生意
    眾所周知,花旗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是世界上開展個人金融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國內銀行紛紛取經。作為一家外資銀行機構,花旗銀行進入中國,在營業網點數量和分布上的不足,對於客戶群的擴展有一定阻礙,在中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當下,做線上推廣,就成為不二之選。只不過要問的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候?
  •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行
    花旗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銀行,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兩億客戶帳戶。花旗集團為個人、公司、政府和機構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個人銀行及信貸、公司銀行與投資銀行、證券經紀、交易服務和財富管理。花旗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
  • 花旗銀行放水,中行臨時轉固定教程
    這兩天花旗卡下卡率就挺高的,有著急辦卡的可以試試這家銀行。花旗銀行一般是不太容易下卡的而且額度也不是很高,因為花旗看中資產。小胖問過花旗的卡員,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拉存款辦卡,有磚的下卡額度一般也是在5萬左右。不過從這兩天看,花旗的下卡率還是挺高的,本地有花旗銀行的可以申請花旗卡。
  • 國有化花旗銀行?
    成立於1812年的花旗集團是美國的驕傲,也是美國以金融服務傲視全球的重要載體之一。但是現在,國有化似乎成了其擺脫不了的宿命。糟糕的是,在這場金融衍生品的泡沫遊戲中,花旗銀行並不是最大的玩家。面對不可期的未來,新任財長蓋特納就能比他的前任更聰明嗎?
  • 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對比特幣新態度:謹慎或歡迎
    今日關注兩個消息:花旗銀行和渣打銀行都對比特幣和相關投資表達了新的態度。 BI公司Microstrategy因為對比特幣的激進態度每出一個新招都會引起全世界關注,前一陣子它宣布再買4.5億美元的比特幣是給已經熱鬧的市場再次帶來浪潮。
  • 花旗銀行在哈爾濱發行紙幣始末
    1902年,該行在上海設立分行,當時稱「萬國寶通銀行」,因為這是第一家在中國開設機構的美國銀行,其門前懸掛的美國國旗由紅、白、藍三色以及條和星組成,給人以「花花綠綠」的感覺,於是中國人很習慣地稱「萬國寶通銀行」為「花旗銀行」。
  • 花旗銀行推出移動技術挑戰賽
    花旗銀行近期正在全球範圍內舉辦一場競賽,以鼓勵個人開發者、開發團隊以及企業努力革新手機銀行和支付應用。花旗杯移動技術挑戰賽將為開發者配備一整套APIs(應用程式界面),用以開發移動或互聯應用程式,最終為消費者使用銀行業務提供便利。競賽入圍者將在邁阿密、紐約以及矽谷進行項目展示,理念闡述。
  • 如何辦理花旗銀行的信用卡
    花旗銀行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併購在21世紀初期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銀行控股公司。那要怎麼申請花旗銀行的信用卡呢?這裡教大家幾個方法。去網點辦理。那要怎麼找網點呢?百度一下就知道啦,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