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這件事情上,南寧人從來沒羨慕過別的城市。
老友粉、酸嘢、粉餃、燒烤,開在煙火繚繞的夜市,開在僻靜深遠的小巷,開在人來人往的路邊,還有......你家小區門口。
在南寧,千萬不要小看任何一個看起來老舊的社區。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方看起來有些雜亂的土地背後,到底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美味。
今天,就帶你們看看南寧這
五個深藏「功與名」的寶藏小區
帶你從街頭小吃到幾十年老店
探索小區裡地道淳樸的美味
//
講真!在南寧,我只羨慕
住在這五個小區裡的人!
新竹小區位於青秀區新竹路38-18號,從建成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
在這20多年間,新竹小區曾多次被評為文明社區。裡面所有的硬體設施相對完善,小花園、菜市、甚至是健身房都有。
讓新竹小區居民引以為傲的,大概還是小區裡裡外外的美食。
在南寧,問到要吃什麼,新竹路上的很多店,都會成為推薦名單。吃老友粉,會推薦滷字號;喝燉湯,會推薦保春;吃魚粉,會推薦魚鮮粉;吃檸檬鴨,會推薦樂記……
#
鍋仔生料煮粉
📍新竹小區內居民樓的10棟附近
#
運珍桂林米粉
📍新竹小區
運珍桂林米粉也是一家有著十幾年歷史的老店鋪,位於新竹小區靠路邊的一樓的小房子。
雖然店內十幾年來就只賣幾種粉,這裡的桂林米粉算是和桂林比較接近的味道了,滷水就是這裡粉的靈魂,一點點就能讓整碗粉升華起來!
南棉就像是北湖老南寧的縮影,經過歲月的洗禮讓這裡成為了一個極具人情味的生活區,使很多在這裡生活過的人不願意離開。
老城區的安逸和閒適,是醞釀美食的關鍵所在。白蒼嶺的市井氣息,使生活的步伐得到了暫時的放緩。
與久別重逢的好友坐在小小的路邊攤前,幾串燒烤,熱騰騰的,可以好好感受老街道的生命力。
這裡的味道就是很純粹的老南寧的味道,而最大的不同想必當屬於就算刷上了燒烤醬料、蜂蜜等配料,燒烤還保留著原食材的味道。
這裡所有的燒烤都是剛剛好的味道,烤肥腸、烤肥牛、烤魚腩、烤熱狗,每次必點。
福建園小區建成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至今已伴隨小區內的居民走過了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
正所謂「大隱隱於市」,即使現在福建園身處江南商圈中心地帶,當你走進它時,會發現它看起來仍像個隱士一般特立獨行。
作為距離平西最早最近的大型社區,福建園的整個北面都與平西直接接壤,許多居民直接享受到了平西小學、平西農貿市場、江南電影院與平西夜市等所帶來的生活便利。
雖然不比新竹、南鐵與北湖等著名的美食社區,但福建園仍然掌握著令當地居民與過客腸胃愉悅的秘訣。
夜越深,西園大轉盤越熱鬧。從各個角落竄了出來的三輪車,帶著家鄉的美食支起攤來,而小攤後面的塑料凳子上也都已經坐滿了食客。
這家桂林米粉的老闆說話帶著桂林口音,米粉更是正宗桂林味,臺面八種配料,加上調得恰到好處的滷水與給足份量的鍋燒脆皮,吃完粉後再來一碗香濃的豬骨湯,是許多福建園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
龍勝小區位於充滿老南寧記憶的三坊街。在許多人眼裡這些上了年紀的房子又老又醜,陳舊不堪,甚至有些破敗,但也有許多人覺得這裡是他們最溫暖的一方城寨。
曾經的三坊街其實包括了龍勝街、南倫街和尚仁裡,南面是人民路,東是解放路,北至朝陽溪,西邊是南寧一中,都被稱為「三坊街」。
經過了舊城改造之後的三坊街不復當年,現在也只剩下了龍勝街。而這裡也成為了南寧老城滋味的追憶之地。
三坊街夜市,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阿婆粉餃了吧。
粉餃賣相不佳,用料實誠,包裹在粉皮之中的芋頭肉餡,帶有些許馬蹄,味道很好,箇中滋味只有有心等待的人才能知道了。
在南寧,圍繞著社區的,總少不了骨湯中升騰的霧氣、櫃檯玻璃後整齊碼放好的食品與燈光下樸素卻又熟練的獨家廚藝。
沒有過於華麗的環境,勝就勝在,離小區不過短短幾步路。一出門,便能嘗到如此美味,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羨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