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品同質化,除了門頭、海報,飲品店還有哪些地方能打廣告、做引流?最近,我發現了飲品營銷的「黃金廣告牌」,而且成本相對較低,一起來看!
01
這個「黃金位置」,成本低效果好「抽杯套,定價格!」
前段時間,成都茶飲品牌 SHAKING BOTTLE 的開業活動吸引了我的注意。
具體操作是,開業前7天,顧客在門店任意點一款飲品,就能隨機抽取一個「驚喜杯套」,撕開可見價格數字。活動一共設置了5個不同的價格,顧客撕開後,可以按照杯套上的價格買單,有3元/杯、5元/杯等,最低只要1元/杯。
消費者曬出自己1塊錢的杯套
很多品牌開業時,都會推出1元促銷活動,但往往是當場抽獎(比如抽獎卡片)當場兌現,活動的傳播效果比較短暫。這個杯套玩法讓人眼前一亮:
從成本上看,杯套本來就是固定支出,抽獎信息直接印在杯套上,相當於省了物料,而且還很環保;
從效果上看,這一招把抽獎結果和門店產品直接「綁定」在一起,顧客走到哪宣傳到哪,而且發朋友圈曬幸運,一定會露出產品。
比起單純的1塊錢促銷,抽杯套增添了趣味性。門店做促銷,之前已經有很多「花哨」的展現形式,但顧客很容易記住形式,忘了產品。在杯子上做活動,優勢就在於和產品結合更緊密,能加深顧客對產品和品牌的印象,而且不會增加太多額外的支出,單個成本不會超過1元。類似的玩法,行業裡已經有不少品牌在做:比如把杯套做成「刮刮卡」,購買奶茶,刮開塗層,便可以獲得「再來一杯」或者「買一送一」的獎勵。
本質還是簡單的買一送一活動,但刮刮卡的方式切中了顧客的「賭徒心理」,其未知和不確定的特質,很容易讓年輕人上頭。
還有這個茶飲品牌,在杯套上別了一個卡通小夾子。這樣的設計不僅讓杯套看上去更別致,還可以取下當作小書籤。它還是門店的「通行貨幣」,下次購買奶茶,這個小夾子可以抵扣1塊錢。
這些有趣的杯子營銷背後,是站在用戶角度思考的體驗升級,消費者更在意的是態度,那些更有心的品牌會被記住。那麼除了促銷,杯子營銷還有哪些新姿勢?
02
杯子營銷,還可以考慮這些姿勢
甜啦啦創始人王偉有個理論:花錢買到手裡的東西,消費者才會認真看。「門店的廣告,消費者沒有關係,即便站在那裡看你的廣告,其實也沒有用心;只有當一個東西屬於她(他)的時候,才會認真去看。」梳理一圈,我發現了幾個把這一理論用到極致的做法:
1、把杯子當作「最後一塊廣告牌」
顧客離開門店後,店裡的海報、廣告都看不到了,杯子就是「最後一塊廣告牌」,應該承擔讓品牌優勢更深入人心的功能。甜啦啦就會把產品原料的詳細介紹都貼在杯身上。
比如這個品牌,在杯身上寫著:「珍珠裡只有木薯粉和紅糖,放心吃,0反式脂肪牛奶茶,放心喝」——喝飲品的20分鐘時間裡,消費者反反覆覆都會看到這句話。通過杯身上簡單的文字,強化了品牌健康的標籤。
圖片來自小紅書
這種傳遞健康的方式,比門店海報更直觀,更有「長尾效應」。還有這個品牌,杯子上寫著:「我們的新鮮是以分鐘來計算的。」產品的新鮮感立即就能傳遞出來。讓顧客更直接地感受到品牌價值,為顧客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復購理由。
圖片來自小紅書
還有品牌直接把產品的的最大特性展現出來。比如椰子產品寫著「鮮椰現開」,奶茶產品寫著「料超多,超大杯,1000cc」。替顧客抓住抓住產品的最大賣點,並強化它,加深顧客對產品的認知。
圖片來自小紅書
2、做情感連結,讓杯子變成「握在手裡的感情牌」
那些會用杯子打感情牌的店,往往能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比如文中提到的SHAKING BOTTLE,不單單在杯套上設置了價格,還寫著「莫得事」,「巴適得很」等四川方言,一下子就讓本地消費者感到很親切,而且外地消費者也感到有趣和願意嘗試。圖片來自小紅書前段時間,茶顏悅色把店開到了武漢,為了貼近武漢文化,茶顏推出了6款武漢主題限定杯,融入漢口站、熱乾麵、裡份、過早等武漢生活元素。
武漢主題限定杯,圖片來自網絡
3、增加互動玩法,讓杯子承擔「參與感」
有參與感、凝結了自己勞動的產品,消費者的感情會更深。在參與感方面,飲品本身能發揮的不多,但杯子就不一樣了。比如這個茶飲品牌,本身杯身是透明的,沒有特色。但品牌準備了很多貼紙,讓顧客自己DIY。小紅書上,可以看到不少顧客分享自己DIY的杯子設計。
圖片來自小紅書
互動玩法還有很多,有的品牌在杯子上與顧客「聊起了天」。比如在杯子上寫著「能力之內,一杯好茶」。這樣樸實的文字,也讓顧客對口感包容性提高了。
圖片來自小紅書
拉近和顧客的距離,有助於讓消費者敞開心扉接受品牌,甚至最終成為品牌的粉絲。
4、為公益發聲,體現品牌社會責任感
杯身設計,還可以用來為公益發聲,承載品牌的社會責任。奈雪的茶曾經發起「補一節美術課」活動,並在全國門店上線了與藝術家鄧瑜聯名的「致敬世界名畫」系列手提袋和杯套。喜茶在今年的99公益日,也圍繞騰訊公益的環保、非遺、扶貧、助學等公益類別創作了9款愛心杯套,參與捐1元項目即可領取。這一代95後、00後消費者,更加注重價值主張和認同感。企業的公益行為和價值主張,也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杯子體現。
包裝,是品牌與顧客互動的絕佳載體
有這麼一句話,「產品是最好的營銷」,而產品的外包裝則是顧客最直接接觸到的媒介,是與顧客互動的絕佳載體。可口可樂的臺詞瓶、江小白酒瓶文案、小藍杯的杯套創意、黃太吉的每日箴言......圍繞產品包裝進行營銷的經典案例層出不窮。
有趣新穎的包裝設計,一方面賦予了消費者更多的購買理由,另一方面承載著品牌文化價值、情感價值等附加價值。產品上附著的內容,往往能決定產品價格、創造產品賣點。
作為消費者與品牌連接的橋梁,吸睛引流的背後,還有品牌勢能的提升。在面對審美喜好和需求千變萬化的年輕人,那些有顏、有梗、有態度的包裝,會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打開他們的錢包。飲品店做差異化,不如先從杯子上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