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甸發布
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成立於1989年9月,縣域面積6111.5平方公裡,位於遼寧省東南部,鴨綠江中下遊,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16.5公裡,是遼寧省最大的少數民族邊境縣。
寬甸,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擁有遼寧最高山峰花脖山、最大瀑布青山飛瀑、面積最大植被最完整的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最廣規模最大火山遺蹟群黃椅山、最大鷺鷥鳥棲息保護地白鷺村,東北最長最險峻的「一線天」景觀天華山通天峽,黃河以北最大淡水湖水豐湖,明長城最東端起點虎山長城,中國楓葉最紅最豔的楓葉谷天橋溝,北方的香格裡拉綠江村……
青山溝景區的青山飛瀑
寬甸,還是革命老區,抗戰初期東北第一個紅色政權——四平鄉人民政府舊址、抗聯英雄戰士紀念塔、誓報血仇碑、羊洞溝抗聯密營、大黑溝密營、大佛爺溝戰鬥遺址、楊靖宇指揮部遺址、雅河抗聯密營、鍋頭峪抗聯戰鬥遺址、左子元部抗聯密營、新開嶺戰役主戰場、革命烈士紀念塔、抗美援朝河口斷橋、毛岸英陳列館及抗美援朝英雄雕塑,這些遺蹟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有著數不清的紅色故事。
天橋溝抗聯遺址楊靖宇雕像
寬甸,曾被譽為「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曾被眾多中外遊客贊為「天然氧吧」「人間仙境。」全縣上下不斷加大旅遊景區建設,積極招商引資,緊鑼密鼓進行旅遊市場開發,旅遊業風生水起,先後開發出「山水生態遊、民族民俗遊、中朝邊境遊、火山地質遊和紅色區域遊」品牌,成為遼寧省生態旅遊大縣。
河口斷橋
寬甸景區規劃面積3100平方公裡,共有國家A級景區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 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市級自然保護區1個。三星級酒店6家,旅遊接待床位3萬多張。農家樂合作社6個,農家樂1100多家。2016年以來,寬甸年均接待遊客300萬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效益達15億元以上,旅遊產業對縣域經濟的帶動能力不斷提升。
黃椅山景區玄武湖
寬甸積極推進「遼寧生態旅遊實驗區」建設,編制實施《遼寧生態旅遊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以「綠色寬甸,神仙嚮往」為主題定位,立足旅遊產品特質,申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等旅遊品牌工程,擴大旅遊知名度、影響力,提高綜合競爭力。
目前,寬甸旅遊產業發展已經實現三個突破:在旅遊業發展定位上,實現由國民經濟優先性產業,向戰略性支柱產業轉化的突破;在旅遊發展態勢上,實現由單個局部發展,向全域整體推進的突破;在旅遊市場開發上,實現由省內客源,向省外客源市場延伸的突破。
寬甸享譽中外的旅遊勝地有:國家級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沿聞名遐邇的中朝界河鴨綠江入海口溯江而上,江水流經8個鄉鎮,流長216.5公裡。沿途有明代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太平灣水庫、河口斷橋、水豐水庫、綠江油菜花海等景點,山光水色與異國風情融為一體,令人留連忘返。還有人間仙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青山溝;曠世佳境、萬景奇山—天華山;火山地質博物館—黃椅山;中國楓葉最紅最豔的地方—天橋溝;遼寧最高峰—花脖山;國家森林公園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景觀神奇,特色各異,千姿百態,渾然天成……加上縣級眾多景區景點,構成了山高水長、風情多姿、人文勝景、生態完美、絢麗多姿的唯美畫卷和令人神往的旅遊佳地,春有春姿,夏有夏味,秋有秋色,冬有冬韻。
天橋溝森林公園
2017年以來,寬甸堅持「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發展戰略,以全域旅遊為牽動,走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之路。著力打好邊境牌、生態牌、民族牌、紅色牌、文化牌,充分發揮旅遊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做強做大旅遊消費市場。建設完成了綠野藍灣溫泉度假村、天橋溝玻璃索橋、天華山玻璃觀景臺、溪山聖地、滿家寨、三道河朝鮮族民俗村等重點項目,精心推出旅遊後備箱工程9大系列幾十種產品,不斷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推進旅遊產業化發展,打造了一批品牌化、集團化的旅遊大企業。系統規範鄉村旅遊管理,促進鄉村旅遊走向「高端化」,樹立「一個鄉村就是一座民俗酒店」的發展理念,開創了標準化、規範化、組織化、網絡化的全域旅遊新局面。
美,在於發現。旅遊的最高境界,就在於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陶冶美的情趣。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寬甸奇山秀水,尚有許多「養在深山人未識。」寬北屏障果子嶺,海拔1200多米,蔥蘢鬱閉的原生林海,溪流淙淙的高山流水,令人留連忘返羨嘆不已,景色天成尚待開發。這些優美的自然生態旅遊資源,已經引起中外遊客和投資商的濃厚興趣,旅遊態勢和開發前景廣闊壯麗。
2011年,寬甸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省旅遊工作示範縣」,長甸河口村被評為「全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三道灣成為國家A級景區。2013年,寬甸成為「遼寧生態旅遊實驗區」。2016年,天橋溝景區成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寬甸也被納入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名錄。2017年,寬甸成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
黨的十九大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旅遊支柱產業的戰略定位,帶領全縣人民在鄉村振興中努力實現生態資源產業化,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旅遊,建設東北東部綠色發展示範縣,綠水青山已經變成金山銀山。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