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小湊鐵道/官宣視頻截圖
《孤獨美食家》第五季第九集,五郎終於又出了東京,並且去了此前第一季、第二季他都去過的千葉。只是前兩次,他去的是距離東京較近的新浦安(具體點擊:),以及更遠的銚子(具體點擊:),這一次,他到的則是大原站。
很早之前,阿布旅行手記就說過,挨著東京都的千葉縣,是個很大的縣。比如成田國際機場,很多人感覺好像是在東京都,但實際上,這個機場卻是千葉縣的地盤,畢竟,人家囊括了整個房總半島呢。
別看五郎已經去了三次千葉縣,但從銚子到大原,還遠著呢。它們一個在千葉縣的東北海邊,一個在千葉縣的南邊,步行距離70多公裡,從銚子出發,坐火車更需要2個半小時才能抵達。
從東京到銚子、大原/阿布旅行手記製圖
在去年我們寫銚子的文章裡,將它定義為日本東京本地人嫌棄鎌倉外地遊客太多,又想去看海,結果退而求其次選擇的替代地,只是它的旅遊配置,遠沒有鎌倉那麼高級,那這次的大原,又會是個什麼地方?
平心而論,大原對我們的吸引力,要遠遠高於銚子的海,不僅因為它是個優質漁港,同時,從大原出發,還有一條國內遊客不是那麼熟悉,東西穿過房總半島的小火車線路。
換言之,這是一條觀光東京郊外漁港和鄉村,遊客並不多,又非常有意思的小眾線路。
東京郊外漁港和鄉村
我們繼續看千葉縣地圖,東京人如果想就近找個周末度假休閒,或者退休後養老的郊外清淨之地,東京周邊,多半會考慮這2個地方,即西邊的多摩,或者東邊房總半島區域的千葉。
包括房總半島的千葉縣域/阿布旅行手記製圖
只是,多摩是山地,千葉則靠海。
此間還有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對東京有錢人來說,多摩更容易被青睞,而去千葉的,相對就沒那麼有錢了。大抵這有多摩地勢較高,比夏天容易受到颱風襲擊的千葉海邊更有安全感的因素,同時,從東京去多摩,交通也更便利。
片子裡,千葉在東京人眼裡的定位,也有所體現。
五郎先坐車到了位於夷隅市的大原站,再上了夷隅鐵道,又向西幾站路,到了國吉站,然後,就被接待方帶著去看房子。這個房子做什麼用的呢?片中介紹是為了吸引城市裡過來,養老定居的人,進而先做的體驗樣板房。
千葉縣的獨棟村屋/《孤》5截圖
接待五郎的那個人,自己介紹說,他原先也是東京澀谷一帶出生的東京人,當時在IT公司工作,45歲後搬家到千葉。雖然這僅僅是片子裡取出來的樣本,但它卻是說明,千葉作為東京人實現鄉居生活目的地的功能。
而國吉站附近,衛星地圖上看,它其實是個面積不大的鄉下小鎮,一條小河從它旁邊流過,有小學、有初中、有醫院,有文化會館,還有寺廟和神社,但它北面和西面,更大面積的還是規整的農田,確實算是個適合養老的安靜之地。
夷隅鐵道國吉站附近/阿布旅行手記截圖
這個橋段,應該是《孤獨美食家》第一次出現這樣的鄉村振興方式,難得五郎去這樣一個鄉下地方,話題還是吸引城裡人返鄉。
但阿布旅行手記本篇要寫的重點,並不是這個國吉,而是在千葉能實現的,東京郊外的漁港和鄉村小火車之旅,它真正的重點,還是鐵路。
五郎從東京站坐火車到大原站,就需要2個小時左右,即走北邊的總武本線,過了千葉市,在蘇我站換乘外房線抵達,或者走南邊,沿著東京灣往東,經過迪斯尼的京葉線,同樣過了千葉市,在蘇我站換外房線最終抵達大原站。
大原港樣貌/《孤》5截圖
所謂外房線,即房總半島外側,即東側沿著海邊的鐵路線,大原站既然是它中間的一站,說明大原這個地方靠海,並且五郎還想在大原吃龍蝦,想必這裡海產不錯。
後來再一查發現,這個大原,不僅靠海,大原漁港還是日本第三類漁港——全國性的那種大港,五郎最後沒吃上龍蝦,而是吃了大眾食堂的豬肉,但附近,確實有不少賣龍蝦的海鮮食堂。
而對外國遊客,去大原,不僅有海鮮可吃,有漁港朝市可逛,它還有漁港小城市風景和漁民生活可賞。以阿布旅行手記在兵庫縣福良的遭遇來看(具體點擊:),去這種小地方的漁港城市,一般會比小樽這種知名海港城市(具體點擊:)更容易獲得滿足感。
既然房總半島外側是外房線,那是不是它的內側,還有一條內房線?
答案是肯定的,即和東京隔著東京灣遙遙相望,房總半島的西側,還有一條沿海鐵路,便是內房線。
但這兩條海邊線路,仍不是我們要說的重點,鐵路線的重點,是從外房線大原出發,劇中五郎坐過的夷隅鐵道,外加繼續向西北,到上總中野站開始延伸的小湊鐵道。
夷隅鐵道和小湊鐵道/阿布旅行手記製圖
小湊鐵道再繼續西北行,最終與內房線交匯於五井站。
阿布旅行手記覺得,對外國遊客來說,想在房總半島來一趟難忘小火車之旅,最合適的,莫過於在大原吃了海鮮,逛了海港後再出發,走夷隅鐵道和小湊鐵道,穿過房總半島,最終到五井再換返回東京的火車。
從夷隅鐵道到小湊鐵道
看過《海女》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在那部晨間劇裡,故事主題相當多內容,都是圍繞東北小火車線路三陸線的存廢和振興展開,現在寫到夷隅鐵道,就好像又再度回顧了一遍《海女》「鐵路保衛戰」的劇情。
別看夷隅鐵道距離東京也不遠,但曾經的遭遇,和三陸線沒什麼兩樣。那便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鄉下人口去了城市,鐵路客流量越來越少,到了一個應該要廢線的標準,但鐵路所經過的一些地方自治體不願意。
夷隅鐵道風景/官宣視頻截圖
櫻花叢中過的小湊鐵道小火車/官宣視頻截圖
畢竟,還是要有人坐火車出行的,原本有鐵路人口還外流,再廢線,簡直對地方經濟釜底抽薪,這是上世紀70年代末的事情。
那還能怎麼辦?採取各種措施,拼命保住鐵路。
夷隅鐵道也有過這麼一段時光,而結果,便是鐵路沿線撒上油菜花,把列車塗裝,改善列車餐食和內部設施等等,拼命發展旅遊業,吸引城裡人前來坐火車觀光,甚至,沿線的路牌甚至鐵道,也向法人單位出售冠名權。
至今,在夷隅鐵道的官網上,還能看到仍在出售冠名權,價格也不貴,鐵道冠名一年的費用,也就3000萬日元,不到200萬元人民幣,但這個冠名期限,至少得5年起步,而站名,花費相對少一些,但具體價格面議,期限至少3年。
三育學院大學久我原站站牌/官宣圖
這也使得如今,夷隅鐵道的有些站名,上面就有了冠名,比如久我原站,就被三育學院大學買下了冠名權,結果,它的站牌上就印著:「三育學院大學久我原」,當然,現在不止這一個站賣出了冠名權,還有好幾個站也都有冠名。
看到這個冠名,阿布旅行手記想的是,它現在只對法人單位開放,要是對私人開放,沒準還能吸引一些想出名的人,把自己名字給印到站牌上。
再到小湊鐵道,別看它和夷隅鐵道名字不同,但就是連著的一條線,只是背後運營公司不一樣,並且,它比夷隅鐵道還要更懷舊,甚至它都不是電氣化鐵道,線路也是單線,至於經過的那些鄉野,也更野趣和廖落。它的站臺,也更小,但外形也更有特色。
也是因為在旅遊上的努力,幾十年過後,從夷隅鐵道到小湊鐵道,還是成為了一條在日本人,尤其東京人中有點名氣的小火車旅遊線路,因為出了東京不遠,不用去北海道,坐小火車就能坐出北海道鄉村的味道。
油菜花海中的小湊鐵道小火車/官宣視頻截圖
油菜花海中的小湊鐵道小火車/官宣視頻截圖
當日本人想像春天油菜花開的景象,小湊鐵道基本上就是他們提及概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而除了油菜花,一路上還有櫻花,比如飯給站周邊,櫻花就很美,並且還是這個站的展示圖片背景。
當然,因為東京市區看櫻花的地區很多,春天走小湊鐵道-夷隅鐵道看櫻花的也沒那麼多人,於是,它就成了雖然著名,但仍偏小眾的踏青火車路線。只是,人少有時候也是優勢,景色也會看起來更美,尤其是看過這兩條鐵道的宣傳片後,阿布旅行手記就惦記上了這條線路。
讓我們惦記的,還有這條線路上的車站周邊。
比如前面說的那個久我原站,它被認為是東京附近的秘境車站,它的位置在山裡,周圍都是山,人跡罕及自然更秘境;而距離久我原三站車程的大多喜站,則是個古城,至今還有城堡的遺蹟。
夷隅鐵道停靠站臺/官宣圖
小湊鐵道沿線地圖(橫屏欣賞)/官宣圖
小湊線上,還有一個堪稱東京郊區看紅葉最好的地方——養老溪谷。
東京人看紅葉,多半不會先到大原站坐小火車,而是直接開車,或者走內房總,再走小湊線到養老溪谷,因為這樣更近,所以,你從大原先走夷隅鐵道,沿線逛完再去養老溪谷,也算是個另類的方式,路途雖然遙遠,卻又多了個漁港,想想,至少感覺不錯。
最後,再回到五郎在大原去吃的那家大眾食堂,它現在已經關門了,還是老情況,館子經營者無人為繼。但它還營業時賣的當地豬肉,據說特別好吃,甚至比當地龍蝦還要好。
已經關門了的大眾食堂/《孤》5截圖
已經關門了的大眾食堂/《孤》5截圖
這似乎也是日本豬肉的一個特色,本地豬肉就是特別香,就比如阿布旅行手記在鹿兒島曾經吃的當地黑毛豬肉,至今也能記得起當年的那個味道,但大原這家,很遺憾,現在你已經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