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千年雲霧茶谷」 茶飄香 「明前茶」一年只有十多斤成品茶,十分珍貴

2021-02-19 我愛東安網

(供稿:唐明登)2020年4月12日,素有「千年雲霧茶谷」之稱的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舜管局塘家梯田壩頭上峽谷,十裡長的雲霧茶谷茂林修竹、溪水潺潺、怪石嶙峋、綠意綿延,只見竹林下、澗溪間、亂石中、古道旁隨處可見茶樹嫩綠勃發,茶芽肥碩,滿目翠綠。

眼下,正是茶葉採摘的最佳時期,趁著睛好天氣,塘家村村民胡其兵、胡其泉夫妻踏著露珠結伴而行,前往高山梯田上的香花山採擷茶葉。他們忙著用傳統的方式採摘原生態雲霧茶,在一片盈盈綠意中,雙手在葉片間上下翻飛,輕輕掐下嫩綠的茶芽,握在手中,待到手掌盛滿,輕放進腰間的竹篾篩裡,竹篾篩漸漸「綠」了起來。

「雲霧茶最金貴的就是清明節前後採摘的『明前茶』,十斤茶青才能炒出一斤成品茶。塘家村海拔高、氣溫低,今年天氣多變、氣溫起伏較大,雲霧茶的採摘期比外面晚了5天。」胡其兵介紹道。

「採摘雲霧茶得起早,帶著露水茶葉更嬌嫩,採茶的標準是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動作嫻熟的話,一天能夠採摘5斤以上。」妻子唐小雲說道。因連續採茶,他們的雙手被「侵蝕」得斑駁,伸手觀看,手上全是茶汁沾染的墨綠色。由於長期採茶、炒制,胡其兵手指長滿了繭,還出現了裂紋,皮膚裂開,看了讓人十分心疼。

每年清明前後,是採摘雲霧茶的最好時節。這時候採摘的茶葉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被稱為「明前茶」。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有著「明前茶,貴如金」之說。塘家山雲霧茶上佳的「明前茶」一年只有十多斤的成品茶,十分珍貴。

好茶的「價值」在於好山好水,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是塘家山雲霧茶的最大賣點。在塘家梯田人眼裡,最美不過這方山水。

「塘家梯田周圍群山環繞,空氣清新,山泉清澈,一下起雨,雲霧繚繞,就像人間仙境,雲霧茶是野生茶,不施肥、不打藥、原生態、純天然、零汙染,是百分百的綠色有機健康放心食品。」胡其泉津津樂道地誇起雲霧茶的好處。

據了解,塘家村擁有獨特的自然條件,海拔高、緯度低、晝夜溫差大;氣候溫和溼潤,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每年有近200天雲霧繚繞,獨特的氣候,為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大山深處有豐盈的氧離子,雲霧茶富含胺基酸和茶多酚,村民自古就有喝雲霧茶增強抵抗力,防疫去瘟,保肝護肝的習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茶經有說: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塘家山雲霧茶是天然野生之物,成長在亂石堆中,屬於上等之茶。塘家山的茶葉好喝,是因為這裡山高溪水好,有仙氣和靈秀。

臨近中午,將採摘的茶葉裝袋,滿載而歸,回家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一路談論的都是茶的故事。走在石板古道上感受的是歷史和滄桑,臨近東安縣和新寧縣過界處,同行的67歲村民蔣重權指著一道人字路口,給我們講起了一段紅色革命故事。據他從爺爺處得知,當年湘江戰役後,紅軍踏上北上抗日的徵途,從廣西走湘桂要道越舜皇山前往新寧,走到塘家村過界處,發現當地軍閥在懸崖峭壁處挖斷了道路,部隊行進受阻,前有圍敵,後有追兵,形勢非常危急,紅軍前往村莊求援,塘家村民得到消息後,拿出糧食、茶水慰問支援紅軍,村民拆門板為紅軍駕橋渡險,門板不夠用,每家每戶拿出一床棉褥為紅軍填平了挖斷的道路,保障了紅軍的戰略轉移,擺脫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現在看到的道路已全部用石塊砌堆填充而成,此情此景,令人肅然起敬!

採茶歸來,在夏玉圓家中將採摘下來的茶青攤晾擇淨,然後進行手工炒茶。經過攤青、殺青、炒制、揉捻、烘烤、涼幹、打包等工序才能製成上好的雲霧茶。

塘家山雲霧茶的手工炒茶技藝已經有七八百年的歷史,手工炒制是雲霧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藝。今天炒茶的技師是塘家村首屈一指的制茶技藝三代傳人65歲的李龍保。

「塘家山雲霧茶品質關鍵在翻炒,從『殺青』、『回潮』,到『輝鍋』,每個步驟都講究火候和力度,這樣才能炒出香氣濃鬱、口感甘醇、顏色一致的好茶。」談起炒茶,李龍保說得頭頭是道。他雙手不停地在鍋裡搓、揉、壓、推,那一撮撮青葉仿佛就粘在他的手上,隨著他靈巧的手掌翻轉,鍋裡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茶香。

「我炒制的雲霧茶,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和周強都嘗過。」講到興奮處,李龍保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炒好的雲霧茶,剛好起到烘焙、定香、定型的作用。手工炒茶的獨特魅力:茶葉緊貼著鍋,手在鍋裡不停地炒,有經驗的師傅能根據茶葉的變化,隨時調整溫度、手法和力度。這樣炒出來的茶更重實,葉和芽緊湊地包裹在一起。正因為有了時間和匠心的「點化」,手工茶的回甘更好,也更經泡。

炒茶是個技術活兒,茶的品質好壞全在於炒制師傅的一雙手,需要仔細地盯著茶葉所有微妙的變化。

「炒茶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技巧,需要一批年輕人傳承祖輩的制茶技藝,我願意跟大家交流學習,並把技藝傳授給更多的人。」李龍保,他一邊指點夏玉圓炒茶,一邊道出了自己的心願。

茶葉炒製成品後,大家圍坐一桌,品嘗茗香。燒開泉水,稍作停留,將散發著幽幽甜香的鮮嫩芽頭輕輕抖入杯中。茶葉在水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踴躍上衝,懸空豎立,繼而上下翻騰,然後徐徐下沉,葉片舒展,簇立壺底。衝泡出的茶湯顏色杏黃,香氣清鮮,涼爽甜醇,回甘生津。

茶香微燻時,胡其兵談起了自己的喝茶經:

「家裡老少都愛喝茶,早中晚要泡三次茶,一天茶不離口,我喝再多的茶都能安穩入睡,已經習以為常了。我家喝茶是隨吃隨採,周圍漫山遍野是野生雲霧茶,全家一年要喝掉十五斤的茶葉。」

「我父親今年九十歲了,每天都熬茶喝,一輩子從未吃過藥打過針,如今耳聰目明,行動自如,生活自理,長壽的秘訣在於喝茶。」

「來塘家梯田旅遊的客人,吃過我家泡的雲霧茶,讚不絕口,都誇好喝,主動提出來要購買茶葉,產量少了,供不應求,只能保證自家喝茶開銷,很少外賣。」妻子唐少雲說道。

對於今後的塘家村雲霧茶產業發展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要規範塘家山雲霧茶的採摘、炒制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李龍保說道。

「塘家山雲霧茶要註冊品牌,設計專門的包裝盒,推上市場,賣出好價格。」夏玉圓說。

「依託塘家梯田鄉村旅遊發展,吸引城裡的市民前來休閒、體驗採茶,發展茶葉產業,帶動鄉村旅遊發展,增加老百姓收入。」胡其泉說。

「保護好塘家梯田的山山水水,劃定塘家山雲霧茶產地保護區,嚴禁開發破壞,讓好茶好山水代代來傳。」胡其兵說道。

……

大家你一聲我一語,氣氛熱烈,信心滿滿。願塘家梯田村民的願景一一實現,祝願大家芝麻開花一節更比一節高。

 

相關焦點

  • 明前茶,貴如金
    每到春天,萬物復甦,經過一冬休養的茶樹也就爭先恐後的舒展開了肥壯的嫩芽,「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全國各地早已是新茶飄香。明前茶,作為清明節前採制的茶葉,由於芽葉細嫩,味醇形美,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茶中佳品。春風十裡,不如一品春茶,沉醉芳華。何謂明前茶?
  • 最愛英山雲霧茶——英山雲霧茶系列專題(一)
    汪海龍品英山雲霧茶 雲霧甘泉小筍尖,青青嫩似美人顏。飄香先沁脾心肺,入口清廉衣漸寬。 王 華詠羊角春大別山靈羊角茗,松針雲霧覓知音。甘淳味美烏龍碧,遠客聞香玉液斟。 黃擁軍詠英山雲霧茶 三春嫩綠始爭妍,雨後明前碧茗鮮。
  • 廬山雲霧茶
    地理位置廬山雲霧茶的主要茶區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漢陽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這裡由於江湖水汽蒸騰而形成雲霧,常見雲海茫茫,一年中有霧的日子可達195天之多。由於這裡升溫比較遲緩,因此茶樹萌發多在穀雨後,即4月下旬至5月初。又由於萌芽期正值霧日最多之時,因此造就了雲霧茶的獨特品質。尤其是五老峰與漢陽峰之間,終日雲霧不散,所產之茶為最佳。發展本世紀50年代以來,廬山雲霧茶得到了迅速發展,古老的茶山,日新月異。
  • 喝茶要喝明前茶,高山茶
    而明前茶是代表了春茶的最高級別,高山明前茶更是上上佳品。為什麼明前茶、高山茶會與眾不同,來讓我們更清晰認識明前茶、高山茶吧!明前茶是什麼茶?明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季節對不同階段茶葉的稱呼。江南地區主要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明前茶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及少量的紅茶,而像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
  • 【富陽·茶】雲霧小鎮雲霧茶!
    在雲霧繚繞,宛若仙境一般的安頂山山頂,「茶香滿塢.生態裡山」—杭州裡山「雲霧小鎮」茶文化節拉開了帷幕。同時,也標誌著2016年安頂雲霧新茶正式開採。        開茶節當天,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欣賞安頂山的雲霧,品嘗安頂山的雲霧茶。
  • 品茶,品隴南「明前茶」
    隴南「明前茶」(即清明節前採摘的嫩芽加工而成的茶葉),是一年之中最早的茶,也是質量最好的茶。  隴南茶葉早發品種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清明」前就可採摘。「明前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具有清心明目、消食利水、止渴生津、提神醒腦、防癌降壓、健美減肥之功效。
  • 明前茶為什麼這麼好?五分鐘讀懂「明前茶」
    或許你會認為明前茶就是清明前採摘、製作的茶。其實不然,明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及少量的紅茶,而像大紅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一稱。唐代,明前茶的概念開始清晰,並且成為清明祭祀的供品,因此又有了敬神、尊上的符號。清明宴後,皇帝以茶賞賜大臣。民間受此影響,文人雅士們在清明前的三月三修禊宴飲中,用茶代替了酒,使明前茶又增添了審美符號。宋代,鬥茶成為風氣,而最高等級的進貢給皇家的龍鳳團茶,使得明前茶又多了奢華的符號。「明前茶」的提出《茶經》中說:「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 鐵觀音茶真有「明前茶」?
    原創 | 義芳君說茶:為何說鐵觀音茶沒有「明前茶」?「明前茶」是一年茶季的開山之作,味鮮醇而價高昂,一直以來就是茶市裡的明星,民間甚至有「明前茶,貴如油」的說法。不過,並非所有茶類都有「明前茶」,一般只有綠茶及少數紅茶才有。有些茶友就提出不同意見了:清明節前安溪一些低海拔地區的鐵觀音茶樹都已經開始發芽,有的嫩芽還長得還不錯,嬌嫩欲滴,怎麼就不能製作「明前茶」呢?你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 同是貴州毛尖茶,為何「春江花月夜明前毛尖茶」比不上都勻毛尖茶
    「春江花月夜」牌「明前毛尖」的有機綠茶,選用受原產地保護的鳳岡田壩天然鋅硒有機茶基地的生長健壯良種茶樹的獨芽或一芽一葉鮮葉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和現代先進技術精製加工而成,茶葉色翠天然,香味濃鬱,水葉清而潤厚。
  • 西湖龍井明前茶這麼火爆,苗妹心動了也來釆茶、炒茶
    每年的這個時節西湖龍井的明前茶都是非常火爆的。西湖龍井主產區正宗明前茶每年不是一茶難求就是拍出天價。今年西湖龍井明前茶的預定價格己經到5000一斤,且訂單秒光。雖然西湖龍井明前茶很好喝,卻不是我們每個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
  • 松蘿山,松蘿藥茶,明前茶
    「松蘿茶」竟然也是佛界一點靈光,明萬曆《休寧縣誌》將這段奇緣記載得十分清楚:「邑之鎮北曰松蘿,以多松名,茶未有也。遠麓為瑯源,近種茶株,山僧偶得製法,遂託松蘿,名噪一時。」,明人黃龍德的《茶說》對松蘿茶亦傾注深情,說「真松蘿出自僧大方所制,烹之色若綠筠,香若蘭蕙,味若甘露,雖經日而色香味竟如初烹而終不易。」松蘿藥茶,明前,一年中唯一一次感受松蘿藥茶魅力,古人曾雲,松蘿味在天池之下,龍井之上,不解其義,喝過才懂!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滿屏皆是龍井茶,古人云的龍井之上之味明日一起品鑑。之上之下,喝過才知!
  • 雲霧茶的種類介紹
    比較有名的雲霧茶有廬山雲霧茶,英山雲霧茶,雲臺山雲霧茶,老山雲霧茶。
  • 陽春三月,龍缸雲霧歧陽茶場「明前茶」開採…
    又是一年春茶採摘時。3月18日,位於蔈草鎮的重慶龍缸茶業有限公司茶園裡,茶農們開始採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該茶園是重慶龍缸茶業有限公司打造的高山生態產茶區,已有40多年的茶葉加工歷史。一株株茶樹綿延數座山頭,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在朝陽的映襯下,茶農們斜挎茶簍,手指在茶枝間上下翻飛,不一會兒,茶簍裡就裝滿了鮮嫩的茶葉。
  • 吳裕泰頭茬明前西湖龍井茶即將上市
    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其中呼聲最高的便是明前西湖龍井茶了。今年的春天雖然有些特別,但是春茶生長的腳步從未停歇。吳裕泰頭茬明前西湖龍井茶將於近日開售,為您帶來鮮爽春之味。頭茬西湖龍井茶不漲價春雨初潤,品明前茶正當時。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明前茶採摘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用工難,為此吳裕泰一個月前便開始聯繫採摘工人。
  • 明前茶到底貴在哪?小罐茶獅峰龍井揭露,每一片都是限量款
    從古至今,愛茶的文人墨客不少,蘇軾就是其中一個。"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這句詩便是描寫仙山雲霧中,茶芽被霧所溼潤,麗質天成如佳人的美妙風姿。在我看來,能有如此動人風姿的茶葉,非明前採摘、帶著雨露溼氣的明前茶莫屬。
  • 喬木茶古樹茶,明前茶雨前茶,三前摘翠,知道的夠多,就不怕忽悠
    而且,試想一下,你走進一間茶葉店,貨架上琳琅滿目,看的你雲裡霧裡,你想,還是讓賣茶的專業人士來跟你介紹介紹吧。這個時候,賣茶的小姑娘會跟你提到一些最簡單的概念,什麼明前茶,雨前茶,如果你不知道,她就可以得出結論,你是一個不懂行的入門者,這樣一來,她就知道了,自己說什麼就是什麼,然後,你就等著花高價錢買些次等的茶葉吧。那要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 故鄉雲霧茶
    雲霧繚繞的叢林深處,野生的綠茶剛冒出雀嘴那般的嫩芽,是雲霧茶中最珍貴的精華。趁著早春時節採摘,上市能賣個好價錢。藏在家裡一點點,用來招待最尊貴的客人。以後長出的茶葉味道就大不如前了。以前農村沒啥出產,就靠茶葉,草藥能賣錢,一家油鹽醬醋,零用開支就指望舂茶上市能賣個好價錢。
  • 科普 | 什麼是春茶、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原來大有奧妙……
    我國從來都不是只有春天採摘茶葉,夏、秋、冬季均可採摘,且按滋味等級劃分,春茶也是最好的。在每個冬末初春的漫長等待中,早春茶往往一上市就被高價搶售。這樣的尤物,必須得好好地認識下他。那麼什麼是春茶、頭採、頭春、明前、雨前,你分清楚了嗎!春茶:即是茶樹在越冬後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時間上主要以立春後到穀雨節前,這段時間採制而成的茶葉大體上稱為春茶。
  • 湖南東安:產業扶貧助民富 舜皇山上茶飄香
    (唐明登)綿延四百裡越城嶺山脈的腹地湖南舜皇山,四季雲霧繚繞,十分適宜茶葉生長。上世紀民國和人民公社時代予以擴種,1934年12月湘江戰役後紅軍自廣西全州進入東安舜皇山老山界,野生茶是紅軍消炎禦寒、醒腦驅疲的神葉,六七十年代,舜皇山野生茶曾送中南海供中央領導飲用。胡其兵是個老茶農,天剛亮,他便簡單吃了早飯,爬山越嶺來到峽澗裡採摘野茶鮮葉,按照每斤20元計,一天可收入200多元。
  • 好茶何處尋?雲深不知處:探尋廬山雲霧
    住在那裡的一群小鳥們打聽到在那溫暖如春的南國勝地到處都有叢綠的茶園,便結隊前去銜採茶籽,回山播種。當它們口銜茶籽飛臨廬山之巔時,為那奇峰崔嵬、花繁似錦的景象所吸引,不禁放喉歌唱。它們口中所銜的---顆顆茶籽便撒落在廬山的峰巒嶺崖之間。從此,茶種便在廬山開花結果,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