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 家園美 百姓樂
城市公園,讓百姓樂享美好生活
林都迎賓不用酒,捧出綠色就醉人。伊春以森林生態文化為魂,以自然稟賦為底色,因林而生,依林而建。伊春之美,美在自然景象的天成,美在四季變幻的風光。這裡山清水秀,林茂石美,生態環境完好,盛夏中的伊春陽光澄澈,綠意疊蕩。
打造美麗宜居的城市、讓人們更加幸福地生活,是我伊春生態園林建設與城市公園建設的根本目標。作為森林生態保持最好的城市之一,伊春將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深度相融,在青山綠水間,傾力打造森林裡的家。在這裡,山青、水碧、天藍,人們可以盡情地與大自然親近,或陶醉於奇幻的勝境裡,或傾倒於大美神韻中。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伊春人追求綠色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立足「生態立市、旅遊強市」,今年,我市以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為目標,在市中心區按照「針闊彩 喬灌草 微地形 可進入」多層綠化原則,高標準實施小區增綠、公園廣場綠化提檔升級工程,加快城市綠化更新步伐,實現「推窗見綠、行路有蔭、提鼻聞香、舉目望景」的城市景觀。
公園城中建,人在畫中遊。盛夏的伊春,不論是清風習習的清晨,還是華燈璀璨的夜晚,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園裡綠樹成林、百花盛開,每天都有眾多市民成群結隊地來到公園觀光遊覽、休閒小憩。在水上公園、細水公園經常看到人們打太極、跑步、跳健身舞……大家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著鍛鍊帶來的快樂和愜意,感受著伊春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盡情享受城市裡的綠色生態。
如今,伊春的「綠色資產」真正變成百姓的「生態福利」。優美的生態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齊全的配套設施,完備的健身功能,公益的服務理念,一個個城市生態公園,不僅營造出了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更獲得了群眾發自內心的「點讚」。
市中心區3座城市景觀綠地公園建設改造
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不斷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今年伊春市委、市政府在伊美區先後建設改造了3座城市景觀綠地公園。2020年5月19日,經伊春市規劃委員會討論通過,根據我市景觀綠地總體規劃、建設內容及服務功能,3座城市公園被命名和更名為紅松公園、朝陽公園和佳龍公園。
在建設改造過程中,我市遵循「以人為本、森林惠民」的原則,通過改造林相,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結構和森林景觀,3座公園不僅成為我市新的景觀綠地公園,同時更突出「林都伊春」的地域特色。
紅松公園:
紅松公園俯視圖
原花海觀賞園,位於市中心區雲杉路東側、回龍灣大街南側、林都大街北側。今年對原花海觀賞園進行改造升級,規劃面積14公頃,服務半徑500米,景觀綠地以栽植紅松、興安杜鵑等鄉土樹種為主,具有遊覽觀賞、休閒娛樂及緊急避難場所等功能。
1985年8月31日,伊春市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決定,命名紅松為市樹,興安杜鵑為市花。為進一步強化市民和遊客對我市市花、市樹的認識,將花海觀賞園更名為「紅松公園」,與紅松體育館、紅松路形成三位一體的地名標識,有效提升了群眾保護培育紅松這一珍稀古老樹種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我市「紅松」品牌的影響力。
朝陽公園:
朝陽公園效果圖
原沙灘浴場,位於伊美區伊春河北岸,翠河灣街東段,面積6150平方米,服務半徑500米。按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要求,今年對原沙灘浴場進行改造升級,規劃面積0.5公頃。根據該公園地處朝陽辦事處轄區,主要為朝陽辦事處居民提供觀光遊覽、休閒小憩的綠地場所,將原沙灘浴場更名為「朝陽公園」。
佳龍公園:
佳龍公園效果圖
位於佳龍賓館東側,育林路西側,新興東大街北側,和平東大街南側,規劃面積5.2公頃,服務半徑500米。今年對該處空地進行景觀綠化建設,建成後將為附近居民提供一個生活、休閒的景觀綠地場所。因該公園毗鄰五星級「佳龍酒店」,為酒店周邊配套項目,命名為「佳龍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我市文化旅遊新名片。
錦繡山水公園
公園主要由水上公園、林都木雕園、小興安嶺石苑組成的文化藝術觀賞區,以及以興安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生態景觀遊覽區兩大區域。2015年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錦繡山水公園——水上公園:
水上公園 李高林 攝
水上公園風景區位於市中心區新興中大街南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景區寬闊、景觀豐富、設施齊全,是集休閒、旅遊、娛樂於一體,環境優美、品位高雅的大型綜合性水上公園。水上公園風景區始建於1997年,1998年6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免費對外開放。先後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全省十佳廣場」「全市文明風景旅遊區」「全省十大廣場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2013年,伊春市委、市政府對水上公園人民廣場進行了改擴建,新建公園佔地近4萬平方米,新建了入口廣場、舞蹈廣場、國家地質公園廣場等7個廣場,重新鋪設了大理石道板,更換人民廣場草坪1萬平方米,修繕了公園河堤護欄,並新建了300平方米的親水平臺,新增加休閒座椅60套、健身器材50組、滑梯一座、花缽40個。將一個更加美麗、各項功能更加完善的公園廣場呈現在市民和遊客面前。
錦繡山水公園——中國林都木雕園:
市民在林都木雕園休閒遊覽
中國林都木雕園是以展示木雕藝術為主的特色公園,建成於2002年,佔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園內共分為八大景區,木雕作品與根雕作品栩栩如生。公園內木雕作品材料均取材於小興安嶺優質木材,由本地藝術工作者和浙江東陽雕刻工匠設計、雕刻完成,該園有著濃鬱的地方風情特色,是全國最大的木雕園林景觀。
錦繡山水公園——小興安嶺石苑:
遊客在小興安嶺石苑遊覽
小興安嶺石苑始建於2002年,佔地面積3.6公頃,是集石刻、碑刻、石雕、奇石和多種興安奇花異木於一體,具有濃鬱文化氛圍和自然生態環境的獨特園林。其中,有秦漢書法的古樸遺風,魏晉書法的瑰麗英華,大唐名家褚、顏、柳、旭、素等人的絕代書法,宋元名人蘇、黃、米、趙等人的瀟灑筆跡,明清書法大師、民族精英及皇室貴胄的筆情墨趣。石苑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使市民和遊客能夠領略到古往今來石刻藝術的風採。
錦繡山水公園——興安國家森林公園:
興安國家森林公園山頂林海明珠塔
興安國家森林公園是錦繡山水公園生態景觀遊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公園建於1993年,是距城區中心最近、面積最大的一處充滿著自然生態氣息的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4515公頃,為伊春風景名勝之一。
公園內山峻林密,古道幽森,清泉與天溪相連,喬木與灌木並牽,有仙水般的醉泉和蜿蜒奔流的小溪,有充滿生機、恬靜淡雅的白樺和陰翳蔽日的參天紅松,有直上雲霄的興安塔。園內以低山地貌為主,平均海拔420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眾多生物的繁衍提供了天然佳境。據考證,園內現有植物1300多種,其中有國家珍稀保護植物黃波欏、水曲柳、胡桃楸等4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60多種,堪稱迷人的綠色寶庫。這裡春可浴日觀花,夏能漂流避暑,秋賞百果千葉,冬遊瓊枝滑雪,是人們旅遊、度假和享受「森林浴」的愜意天堂。
興安嶺植物園
興安嶺植物園——西區(原北山公園):
綠樹環抱的興安嶺植物園西區(原北山公園)
建於1983年,位於伊美區山河大道與通河路交匯處西186米,佔地面積55.5公頃。主要景點有生態文明廣場、「伊春之魂」主題雕塑、「東北抗日聯軍第三、六軍軍政幹部學校舊址紀念碑」、動物館、狩獵館、歐式鐵藝長廊、紅松古堡等,體現歐風林海風格。園內生長著紅松、樟子松、落葉松等30餘種木本植物,動物有棕熊、獼猴、孔雀等。
興安嶺植物園——東區(原植物園):
別具特色的興安嶺植物園東區(原植物園)入口
建於1978年,伊美區山河大道西50米,面積354公頃,省級科普教育基地,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植物園。栽培小興安嶺木本植物30科、114種,野生藥用植物327種,引進國內外樹木98種,是集科研、科普、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園林,主要景點有主題雕塑、樹木園、綠色長廊等。
伊春鐵路公園
伊春鐵路公園位於伊美區林都木雕園南側100米處,是旅遊觀光火車線路的起點。市旅遊觀光火車線路全長15.3公裡,其中新建線路2.5公裡,維修線路12.8公裡。
伊春鐵路公園的大門採用鋼製和黃鏽石花崗巖結構,高7.68米,寬15.3米。大門後側是中式風格的木質長廊,多功能候車室內設有超市、洗手間、售票室等便民服務設施。公園大門一側是靜態火車,可供市民和遊客休閒、餐飲,另一側是動態火車,負責運營。每節車廂可以承載遊客64人,兩節車廂共128人,運行時速大概是每小時40公裡。
「口袋公園」讓城市推窗見綠
市中心區火山巖地質公園一角
口袋公園,又稱迷你公園、袖珍公園、街心綠地,其選址靈活、面積小、離散性分布的特點,為周邊居民親近自然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閒空間,更賦予了城市更多文化內涵。
按照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今年,我市在市中心區規劃實施公園綠化7處、街角綠化9處、道路綠化13處、老舊小區綠化23處。補植奧林匹克公園、中俄友誼公園等綠化項目5處。今年春季栽種喬灌木9萬株,新增綠地面積30.1公頃,主城區綠化率達42.76%。
一個綠色、健康、美麗、時尚的「全景伊春」呈現在人們眼中!森林裡的家——伊春,一片真正意義上的「詩意棲居」理想地,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成為人們心中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原創: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