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瑞典發生了種族大屠殺

2021-02-23 押沙龍yashl


大家可能知道,我今年一直在寫世界史的音頻節目。這個節目寫著寫著的時候,我想到一個問題。

01


二十世紀有過好幾次種族滅絕。這裡說的種族滅絕,不包括種族內部的殘殺,而是特指一個種族去有組織、有計劃地滅絕另一個種族。
按死亡人數來看,二十世紀有三次最嚴重的種族滅絕:
一個是希勒特的屠猶。
一個是盧安達胡圖人屠殺圖西族。
一個是土耳其人屠殺亞美尼亞人。


為什麼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希勒特對猶太人的屠殺?
人們當然還記得盧安達的屠殺,但是它帶給歷史的衝擊很小。有一句有名的話說:在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一種罪惡。可是沒人說:在盧安達屠殺之後,寫詩是一種罪惡。
至於亞美尼亞的屠殺,很多人甚至根本沒聽說過。一百五十萬亞美尼亞人幾乎是白死了。

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希勒特殺的最多。
但數字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圖西族人口超級多,被殺了一千萬,盧安達大屠殺的影響還是不會超過希特勒屠猶。

還有一個解釋,是希特勒殺人的手法太新穎了。
他用的是現代工業化的手段。猶太人怎麼搜捕,怎麼運輸,到了地方怎麼甄別,怎麼分類,怎麼毒死,怎麼焚燒,怎麼處理遺物,一切都有條不紊。一個大屠殺,被希特勒搞得像開了個罐頭加工廠似的。這確實要比亂砍亂殺更可怕。
但是,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發生在德國。

在大家心目中,德國是先進的,是文明的。
一個先進而文明的國家殺人,和一個落後而野蠻的國家殺人,它們帶來的衝擊是絕不一樣的。對歷史來說,前者要比後者重要的多。
這麼說當然有點政治不正確:難道先進國家的人命就更值錢?難道歐洲猶太人的命就比非洲圖西人的命更值錢?
我們當然不能說生命是有等級的。但對世界來說,德國人之殺猶太人,就是比胡圖人殺圖西人更可怕。
事實就是這樣。

02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
如果明天非洲某個國家,發生了一次種族屠殺,殺死了十萬人。我們會說:哇!真可憐啊!
可如果明天瑞典人關起門來,大規模捕殺境內的少數民族,也殺掉了十萬人。我們會怎麼說?
我們會說:這個世界瘋掉了。

所以說這跟強大不強大沒有關係。瑞典並不是個強大國家。這跟富裕不富裕也沒有直接關係。中東那些石油國家也很富裕,可如果出了這樣的事件,我們並不會有世界瘋了的感覺。

我們不管嘴上怎麼說,但是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當然知道有些國家比另一些國家更文明。有些國家代表這個世界的過去,而有些國家可能預示著這個世界的未來,至少是其他國家追趕的方向。
如果這個世界的過去沾滿了血汙,我們會說:發展起來就好了,進步了就好了。
可是如果這個世界的未來沾滿了血汙,那怎麼辦?我們只會覺得,現代文明一定是從根本上出了大問題。

如果不管怎麼進步,最後還是雙手血汙,那麼我們人類可能註定就是雙手血汙的一個物種。

03


說回到德國。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德國是個文明國家。

德國是世界第二大的工業國,是當時全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它的文化也極其繁榮,巴赫、貝多芬、託馬斯曼、華格納、高斯、普朗克,都是德國人,連愛因斯坦其實都是德國人。

德國人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也很高。蘇聯紅軍後來反攻進德國的時候,看見德國的農舍都驚呆了:

這麼幹淨,這麼整潔,這麼富裕,居然還來侵略我們這些窮光蛋!這幫德國人腦袋絕對很有問題。


就連猶太人也覺得德國是個文明國家。

哪怕被希特勒關進集中營,要挨個毒死了,原德國籍的猶太人還是瞧不起東歐來的猶太人。他們覺得自己來自「更文明的地方」。
但是德國人就是搞了大屠殺,就是慘無人道地殺了成千上萬的人,連嬰兒都不放過。


這跟盧安達屠殺,亞美尼亞屠殺不同。

對於受害者來說,那種慘痛是沒有區別的。但是對於世界來說,它們帶來的心理衝擊是不一樣的。德國的大屠殺的影響是顛覆性的。

人們對盧安達屠殺的反思,往往停留在技術性層面:如果當時聯合國態度更堅決一些,如果美國沒有被黑鷹墜落事件嚇住,如果當初殖民者沒有強化兩個民族的區別……那麼這場悲劇可能會避免。

可是對猶太大屠殺的反思,卻往往是整體性的,指向現代文明的本身。


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還在不斷拍德國集中營的電影,寫德國集中營的小說,就是大家還沒有從那種震驚裡完全恢復過來,還在回味那個感覺: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

04


西方很多知識分子,尤其是我們說的「白左」,你會發現他們往往有點雙重標準。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主流國家,他們會大喊大叫:歧視啊,虛偽啊,不平等啊,不尊重啊。可如果發生在另外一些國家,他們卻往往扯到不同的文化上,不同的傳統上,咱們要尊重人家的選擇等等。


這當然很討人厭。咱們中國很多人厭惡「白左」,就跟這個有關。我們覺得這幫人是一群聖母婊,白蓮花,假仁假義的蠢貨。
但是我總覺得,他們這種雙重標準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種認知。那就是他們也相信,有些國家就是比另一些國家更文明,所以我們要用更高的標準去要求它們。


這種話他們絕對不會承認。承認了就政治不正確了,就墮落成他們鄙視的「種族主義者」了。
但是我相信,他們內心深處是知道這一點的。
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知道?

05


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罵川普的人,比罵那位俄羅斯大帝的人還多。

那麼他們這種雙重標準有沒有道理呢?
雖然很讓人討厭,但也是有一點道理的。


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承認,事實就是這樣,這個世界上有些國家的道德滑坡,就是比另一些國家的道德滑坡更可怕,對世界主流價值觀的毀滅性也更強。

人們對它們當然應該有更警惕、更嚴格的態度。


所以,盧安達的屠殺是一場巨大的悲劇,而德國的大屠殺則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暗深淵。
希特勒永遠是歷史上一個難以測度的魔鬼,凌駕於恩維爾帕夏和巴高索雷之上。


06

對了,你不知道他倆是誰吧?

相關焦點

  • 一場堪比納粹大屠殺的「種族滅絕」殺戮
    在訪談中,古雷維奇談及大屠殺發生前盧安達存在已久的種族衝突,以及最終導致大屠殺發生的導火索。他也梳理了大屠殺發生時西方世界的態度,以及大屠殺結束後,留給盧安達的混亂局面及其引發的難民問題。30年後,當我們重新審視這一歷史慘劇,似乎能夠回答「它為何發生」。然而,類似非人(inhumane)的集體行為,是否真能「永遠不再發生」(never again)?
  • 觸目驚心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屍橫遍野慘烈至極!
    沒錯,夢小霞這次去的就是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紀念館,因為紀念館內不允許拍攝,所以由夢小霞參觀完後講述感想。歡迎進入背包去環遊的歷史小課堂(以下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請做好心理準備)簡介: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又稱盧安達內戰,發生於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圖族對圖西族及胡圖族溫和派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
  • 亞美尼亞大屠殺引發種族滅絕爭議
    路透社4月23日發表103歲亞美尼亞老婦回憶——《100年前1915至1923年期間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今年4月剛滿103 歲的西爾娃德至今還清楚記得,當年法國軍人是怎樣由奧斯曼帝國手中,把她、她的姊妹和他們的父母從大屠殺中救出來的;最先讓她們從土耳其撤到埃及,最後來到今亞美尼亞首都。
  • 見證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館
    大屠殺紀念館位於一座山丘頂,在這裡可以俯瞰葉裡溫的全貌。平坦的山頂有一個紀念碑,像一個倒扣的盆子,由12塊傾斜的厚石板組成,象徵著一戰後列寧與土耳其的阿塔圖克為達成和平協定而劃給現代土耳其的12塊「西亞美尼亞」省份。石柱包圍的中心區域下陷,是個圓形區域,裡面有長明燈火 。
  • 瑞典學者:在打種族歧視擦邊球
    瑞典媒體:涉華視頻一點也不好笑,在打種族歧視擦邊球【文/觀察者網張紅日、武守哲】瑞典第一大公共電視臺瑞典電視臺日前播出的《瑞典新聞》欄目中,充斥著侮辱和歧視中國人的內容。而製作方23日還狡辯稱,懂瑞典語才知道這是幽默,因此「不需要道歉」。但,真的是中國人「誤解」了嗎?
  • 海地大屠殺:靠「香芹」判定生死,究其原因又是美國佬的種族歧視
    當歷史家談到20世紀的暴行時,我們往往會想起發生於兩次世界大戰或是兩次大戰之間的那些事。除了現代土耳其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中國的南京大屠殺、和德國的水晶之夜,還有另一個恐怖的種族清洗活動在一座位於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島嶼上發生。
  • 一場塵封逾半世紀的悲劇:1921年,美國土爾沙種族大屠殺
    誰也不會想到,就在1921年的5月31日,此地爆發了一場血腥的種族屠殺,短短一夜之間,數百條無辜的黑人生命被白人屠殺,無數建築被熊熊烈焰所吞噬。「土爾沙騷亂」老照片直到90年代俄克拉何馬州成立了專門調查委員會,試圖理清1921年大屠殺的細節,並在2001年發布相關報告,稱那是一場沒有預警,但有預謀的大屠殺,那些參加暴亂的白人目的就是為了殺掉
  • 從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到百年世仇
    從此刻開始,對亞美利亞零星的屠殺就開始了,而1915年4月開始,終於成為了土耳其有預謀的,大規模的種族大屠殺。 1915年4月19日,凡城省長傑夫戴特以徵兵為理由,要求凡城立即提供4000人。亞美尼亞人認為其中有陰謀,沒有依從,因為在此之前就已經以搜查武器為藉口展開了針對亞美尼亞的屠殺。
  • 亞美尼亞大屠殺 Armenian Genocide of 1915: An Overview
    亞美尼亞大屠殺的原因:奧斯曼帝國的瓦解大屠殺的爭論:它是種族滅絕嗎?大屠殺與現代政治:土耳其政府與大屠殺否定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正經歷逐漸衰落的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有200萬之多。土耳其人拒絕歷史學家的觀點以及種族滅絕這個詞,因為他們認為發生在亞美尼亞的殺戮並不是有預謀的,也沒有系統性(它們認為,這場殺戮只是戰爭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定義為種族滅絕)。今天的土耳其仍然有「侮辱土耳其國格」的罪名。它被常常用於否定亞美尼亞大屠殺。
  • 作家:臺灣也應訂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若議案通過,加拿大將是西方世界第一個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國家,展現普世人權價值。根據日本《產經新聞》近日的報導,日本自民黨議員對此事感到憂心,認為此紀念日將使日本人與日裔加拿大人飽受批評。日本議員向加拿大表明,關於「南京大屠殺」,日本與中國立場不同,彼此對遇難人數統計也有出入,應交給專業的史家解決。
  • 反擊土耳其,亞美尼亞興奮:敘利亞譴責奧斯曼帝國實施種族大屠殺
    亞美尼亞人力挺敘利亞同時,亞美尼亞對敘利亞感謝:敘利亞譴責土耳其發動了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大屠殺。2月18日,亞美尼亞各政黨和公眾代表的參與下,對敘利亞人民委員會一致通過一項譴責亞美尼亞人在奧斯曼帝國滅絕種族的決定表示感謝和讚賞。居住在亞美尼亞的亞美尼亞-敘利亞社區成員參加了遊行。與會人員高舉敘利亞和亞美尼亞的國旗,以及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畫像。
  • 土耳其外長:美國承認「亞美尼亞種族屠殺」,是「政治作秀」
    當地時間12月12日,在美國與土耳其在S-400反導系統、F-35戰鬥機以及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開展軍事行動等議題上矛盾重重之際,美國國會參議院又通過承認「亞美尼亞種族屠殺」的決議。土耳其外交部長批評美國此舉為「政治作秀」,是對美土關係的「毀滅性打擊」。
  • 瓜地馬拉種族屠殺案何時能判?
    蒙特總司令執政期間士兵實施的大屠殺、強姦和拷打。眼看審判即將結束,4月23日,判決卻遭到延緩,負責此案的法官被調離。這一決定可能意味著此案的重頭再來,讓至今已取得的成果統統化為泡影。 遭遇挫折之日也恰恰就是此案最為敏感之時,已經進行到了製造種族大屠殺意圖何在這一階段。法庭認為,證據足以表明罪行的確發生過,當下法庭力求證實,前獨裁者和他的共同被告,前任軍事情報主管何塞?毛裡西奧?
  • 一個曾經被種族滅絕過的國家,這裡記載著那場慘劇的全部
    但要說對亞美尼亞最沉痛的傷害,還得是發生在上個世紀的那場種族滅絕大屠殺。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紀念碑遭受過歷史上多次傷害的亞美尼亞,主要是由於它所處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都是東西方衝突的前沿。甭管哪一方出現一個強國,亞美尼亞都避免不了成為它傲視群雄的犧牲者。
  • 盧安達大屠殺——人類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簡介 盧安達大屠殺發生在位於中非的盧安達,是胡圖族人對圖西族人進行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從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100天裡,約有50萬-100萬人被殺,約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0%。
  • 拒絕種族歧視——細數歐洲足球強國中的移民球員 瑞典篇
    儘管FIFA一再倡導消除種族歧視,但是在歐洲,種族歧視者大有人在。這個在中國大多數人體會不到的字眼,在歐洲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歐洲足球強國隊內依靠移民球員打江山的絕不在少數。2018年世界盃上,瑞典隊的土耳其裔前鋒杜爾馬茲在對陣德國隊的比賽中替補上場鑄成大錯,隨後竟然遭遇了瑞典自家球迷的種族歧視,成為了俄羅斯世界盃上的一個汙點。
  •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承諾承認1915年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據外媒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4月24日表示,如果當選總統,他將保證承認亞美尼亞的種族滅絕。川普總統和歷屆美國總統都選擇迴避這個問題。那拜登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其實這應該是一種競選策略。土耳其政府當今仍拒絕承認這是一起官方發起的有預謀的屠殺行為,但亞美尼亞、俄羅斯和多數西方國家都認為這是一起種族滅絕行為。實際上,拜登之前曾在推特上說:「如果當選,我保證支持一項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的決議,並將把普遍人權作為頭等大事。」
  • 這要從「亞美尼亞大屠殺」說起
    一百年前,土耳其曾屠殺了上百萬亞美尼亞平民,這也是人類歷史上三次著名的種族滅絕事件之一。 20世紀人類史上,出現過三次大的種族滅絕事件,它們分別是1915-1917年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二戰時的納粹屠殺猶太人和九十年代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
  • 屠宰、殺戮、嗜血,現代文明下的驚天大屠殺,是誰召喚了惡魔?
    在事情必然發生的某一時刻,死亡已經不是不可以接受,只是期待死的不要太痛苦。但一個人無論如何接受死亡,他都不會願意被虐殺而死。虐殺減少,祈求安靜的死亡成為被屠殺者死前的追求。為何現代文明背景下大屠殺依舊會發生,哪些雪花撬動了如此大的雪崩?人為製造的民族矛盾雪崩的根本還是來自雪山的內部。盧安達大屠殺是指胡圖族對圖西族的殺戮。
  • 刪除南京大屠殺史實照片是推特之恥
    其陳列的展品中,有日本對中國人民使用過的刑具,還有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遺骨。推特給出理由是這些資料「無端血腥」。除了凍結帳號、刪除圖片以外,推特還被指「限流」了一些相關的文藝創作和紀錄片, 比如旅美畫家李自健油畫《南京大屠殺》以及一段長達兩分鐘的南京大屠殺英文介紹,均被推特以「敏感內容」為理由進行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