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心學四決」的修身處世哲學與「知行合一」的修為準則是其心學研究的最高成就,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素有「文獻名邦」「東南最名邑」之稱的浙江省餘姚市是王陽明的出生地、成長地和講學之地,陽明文化已成為了餘姚市響亮的「文化符號」。2020年10月31日,是王陽明誕辰548周年紀念日,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在餘姚市隆重開幕。本次活動以「陽明故裡 良知善治」為主題,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作為指導單位,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社科院(市社科聯)、中共餘姚市委、餘姚市人民政府承辦。從10月30日到11月5日,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將在此地輪番上陣。「1+3」模式是歷年陽明文化周活動的傳統,「1」即禮賢儀典和開幕式,「3」為「主題論壇篇」「傳承弘揚篇」「創造轉化篇」三大篇章。
10月31日上午,在王陽明故居廣場舉辦的禮賢儀典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學者、當地的鄉賢代表以及文化工作者通過敬獻花籃、行鞠躬禮、頌讀詩歌等一系列活動共同表達了對陽明先生的敬意。在隨後的開幕式上,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長李松殿,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新華,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國賢先後發表了致辭和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宣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正式開幕。紀錄片《王陽明》和「姚江書院」重建方案在開幕式上舉行了發布儀式。
主題論壇:論道陽明故裡
主題論壇篇共設有「陽明心學與良知善治」主題峰會、「姚江書院」重建研討會暨《姚江書院志略》點校本發行儀式、閱讀王陽明的一點感受——「康震專場」、《朱舜水集》編撰學術研討會、「從陽明心學到浙東學派——演進轉型的文化價值與當代啟迪」研討會、寧波陽明心學研究重大招標課題成果發布研討會等6項活動。
在10月31日舉辦的「陽明心學與良知善治」主題峰會上,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發表了題為《陽明心學與書院教育》的主旨演講,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吳光以《關於王陽明研究的若干問題與王陽明<傳習錄>的思想解讀》為主題將陽明思想深入淺出地進行了講解,貴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張新民作了題為《良知實踐與良知善治》的演講。在會講環節,張海燕、胡發貴、杜保瑞、高虹等專家圍繞如何發揮陽明心學的當世價值,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對話。
在「姚江書院」重建研討會暨《姚江書院志略》點校本發行儀式上,來自湖南大學、浙江大學、寧波大學、餘姚文保部門等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就姚江書院的規劃布局、重建方案、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餘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嬌俐表示,這次活動有助於更好地把握重建姚江書院的方向。餘姚市將「姚江書院」重建項目定位為陽明古鎮建設的標誌性建築,項目選址在王陽明故居西側,建築風格為仿明清,在多次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的基礎上,形成重建規劃方案初稿。規劃中的書院總建築規模約16280㎡,主要包括展示、會務、講學、研修、藏書、出版、對外交流、祭祀等功能。書院將深入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弘揚,努力成為國內外陽明心學、浙東學派等學術思想交流高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遊學營地、陽明文化文創產業平臺。
傳承弘揚:讓陽明文化走出書齋
陽明文化只有走出書齋,走進市民群眾日常生活中,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和作用。為了讓群眾成為活動的主體,參與到陽明文化傳承弘揚活動中來,「傳承弘揚篇」設置了「王陽明祖居地」紀念館開館儀式、「此心光明」陽明文化筆會、「陽明文化絲路行」活動、陽明文化「五進」活動、龍泉山中天閣心學講座、先賢遺澤——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遺墨文獻展等6項活動,引導市民群眾崇德向善、知行合一。
10月30日上午,「王陽明祖居地紀念館」在浙江餘姚市大嵐鎮隱地龍潭村開館。餘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嬌俐、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浙江省儒學學會會長吳光和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胡發貴為紀念館正式揭幕。隱地龍潭村是王陽明祖居地,王氏族人已在此傳承近千年。王氏祖祖輩輩都繼承著一種淳樸的家風,人人勤儉持家,清廉為官,牢記王氏家規:言宜慢,心宜善,形成王氏的世代興盛。明正德八年夏天,王陽明曾與弟子等來此尋龍溪之源,訪遠族宗親。佔地約500平方米的「王陽明祖居地紀念館」分為「王陽明祖居地」展示廳和隱地大會堂兩部分,細緻介紹了王氏家族的傳承、陽明先生的生平及陽明先生遊學隱地龍潭村的故事。
陽明文化筆會於10月31日舉辦,部分民盟中央會員參與了本次活動,他們創作了以陽明文化為主題的書畫作品,以此來學習領悟陽明思想,感受其人格魅力。
「陽明文化絲路行」活動是本屆陽明文化周活動的亮點之一,此次活動開啟了浙江餘姚與新疆庫車兩地陽明文化雲平臺交流。餘姚市陽明專家、學校師生與由寧波市援建的新疆庫車縣陽明小學一同開展了陽明文化交流活動。
在餘姚博物館舉辦的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遺墨文獻展將深藏於文保所庫房和民間收藏者手中的餘姚先賢手跡呈現給了大眾,先賢的學術思想、藝術修養和為國為民的情懷為觀眾帶來了諸多啟發。
餘姚市社科聯(社科院)負責人黃士傑表示:保護傳承陽明文化關鍵要把「知行合一」「致良知」「學做聖賢」等思想傳播到老百姓中間,讓每個人都做一個有良知的人。我們走進學校,目的就是讓學生從小立志做聖賢,樹立遠大的志向;我們將陽明文化引進企業,就是要引導他們做有良知的商人,做有質量的產品;進入社區,講究引導百姓互幫互助。
創造轉化:打造陽明文化高地
陽明古鎮府前路歷史文化街開街儀式、「陽明心學傳承與企業管理優化」訪談、「實學家故裡行」全國融媒體採風行動暨「陽明故裡杯」中國微廣播劇大賽是本屆陽明文化周創造轉化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陽明古鎮府前路文化街於10月30日舉辦了開街儀式。作為寧波市重大文旅項目的「陽明古鎮」於2019年開工建設,目前已有30餘家引領性、品牌性的新興文化業態入駐。陽明心市集上,龍門茶會、鯉朵市集、格竹大師等活動吸引力十足,帶有陽明文化印記的古色古香的建築與時尚的業態相融合,這裡將成為市民感悟文化、休閒生活的好去處。
陽明心學所倡導的知行合一的實踐觀是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企業管理過程就是企業價值觀的實踐過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修行良知。「陽明心學傳承與企業管理優化」訪談活動旨在深入感悟陽明心學,提振企業心力,樹育發展信心,探究疫情影響下的企業變革和危機應對策略。
餘姚市自2015年開始,於王陽明誕辰日開展陽明文化日活動;2017年,活動規格上升為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由寧波市委、市政府主辦;2019年,中國歷史研究院作為指導單位參與文化周活動,活動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餘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嬌俐表示:「今年的陽明文化周活動,我們以打造弘揚陽明文化重要高地為目標,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加注重活動的影響力、時代性、群眾性和實效性,具體表現為活動層級不斷提升,活動形式不斷豐富,群眾參與更加廣泛。」
本次活動為期一周,餘姚市將以舉行陽明文化周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陽明文化的挖掘研究、傳承弘揚工作,努力樹立「陽明故裡、心學聖地」的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文化品牌,積極打造弘揚陽明文化的重要高地,王陽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精髓將成為「陽明故裡」最亮的人文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