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7》首日上映672場但票房收入僅有265萬港元
《納尼亞傳奇3》的單日票房在《哈利波特7》的壓制下已經下跌至26萬港元
新浪娛樂訊 姍姍遲來的《哈利波特7》終於登陸了香港影院,首日幾乎是以壟斷的方式在香港上映了672場,但票房收入僅為約265萬港元,遠遠不如《哈利波特5》、《哈利波特6》的香港首日票房成績。而上周的票房冠軍《納尼亞傳奇3》跌至第二名,單日票房已經下跌至27萬港元,累積2140萬港元,其它作品甚至單日不足6萬港元。
本周票房要點:
1.《哈利波特7》相比北美地區延期四周上映,首日上映672場但票房收入僅有265萬港元,本周末將是影片最終票房多少的重要考驗期。
2.《納尼亞傳奇3》的單日票房在《哈利波特7》的壓制下已經下跌至26萬港元,可幸上映時間早,累積票房2140萬港元,成為本年度第八部票房超過2000萬港元的外語片。
3.其它作品的票房已經下跌至6萬港元以下,淪為了炮灰。
表1:香港票房排行榜(2010年12月16日) | |||||
---|---|---|---|---|---|
名次 | 片名 | 票房(港元) | 上映院數 | 上映日數 | 累積票房(萬港元) |
1 | 《哈利波特7》 | 2648208 | 144 | 1 | 265 |
2 | 《納尼亞傳奇3》 | 267634 | 46 | 8 | 2140 |
3 | 《城中大盜》 | 53073 | 16 | 8 | 131 |
4 | 《反鬥高比玩轉聖誕城3D》 | 15455 | 13 | 1 | 30 |
5 | 《三日危情》 | 11745 | 6 | 22 | 348 |
6 | 《美國人》 | 9081 | 6 | 17 | 89 |
7 | 《娜塔莉》 | 8485 | 7 | 8 | 35 |
8 | 《李小龍》 | 8030 | 9 | 22 | 422 |
9 | 《極道非惡》 | 6427 | 5 | 8 | 13 |
10 | 《狗狗學警》 | 5929 | 3 | 15 | 64 |
表2: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2010年12月16日) | ||
---|---|---|
名次 | 片名 | 累積票房(萬港元) |
1 | 《納尼亞傳奇3》 | 2140 |
2 | 《告白》 | 1109 |
3 | 《危情時速》 | 611 |
4 | 《社交網絡》 | 433 |
5 | 《李小龍》 | 422 |
6 | 《三日危情》 | 348 |
7 | 《哈利波特7》 | 265 |
8 | 《山楂樹之戀》 | 178 |
9 | 《城中大盜》 | 131 |
10 | 《美國人》 | 89 |
(一)《哈利波特7》奪冠,首日票房不顯赫
早在11月19日起陸續登陸各地影院的高概念影片《哈利波特7》,儘管首周末便開出1.25億美元的華麗麗北美票房,但第二周起票房的下跌率比較大,截至12月15日時北美票房僅是將近2.6億美元,而全球票房也只有約7.8億美元,要再取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恐怕都很困難了,畢竟除了香港與韓國地區是12月16日上映之外,其它地區幾乎都是11月中下旬開始上映。
作為J.K。羅琳小說原著的最後一部的電影版的上半部分,影片《哈利波特7》儘管為了電影的篇幅及如何將故事、劇情影像化而進行了一定的刪減改編,但大體上還是忠實於小說原著,將哈利波特三人組一邊逃亡一邊尋找死亡魂器的過程轉化為具象化的影像,如那頭巨蛇吞噬犧牲品時便很嚇人,而影片還留下一些懸念為下集做鋪墊(如那把劍是如何出現於湖水裡、引導哈利波特的那隻鹿又是誰的守護神等)……
小說版出版後不久便吸引了世界各地哈利迷的熱愛讚許,且不僅是兒童世界還包括了不少的成人學者,如最近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新書《哈利·波特的哲學世界:如果亞里斯多德掌管霍格沃茨》,便收錄了十多位哲學學者結合哈利·波特的成長故事談哲學裡的道德、善惡、友誼、歧視等命題;電影版的改編後同樣吸引了觀眾們的熱追,前七集的電影版迄今全球票房已經約63億美元,在香港市場,第一集為4279萬港元,第二第三集都跌至4000萬港元以下,但第四到第六集甚至超過5000萬港元。
如今的第七集登陸香港影院,口碑普遍要比第六集時高出一些,如一位網友在雅虎香港電影論壇上回溯了他從8歲時看第一部《哈利波特》到現在看第七部的感受,「今集已經步入大結局了。故事情節開始變為史詩性的傳奇故事,配以眾多華麗的自然場景,為大家帶來終極魔法體驗。開場後,每一情節也令人感受到離別的傷感,看到熟悉角色的犧牲,再配以感人悲傷的配樂,心中自然產生酸酸的感覺……最能觸動我的是戲中有多幕喚醒了大家的回憶和對於以往六集中的聯繫,多番提醒大家一切也已經改變……最令我感觸的場景莫過於開場後,妙麗使用記憶咒去除父母的記憶,不希望她成為父母的負累,這種離別的傷痛隨著照片慢慢加深」……確實,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版,描寫的不僅是一個魔法世界,而是一個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虛擬世界,讓讀者/觀眾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與成長的痕跡。
只不過,就票房收入來看,影片的票價雖然已經在上漲,但票房收入顯然還不如前面幾部那麼賣力,這一部分得益於上集的口碑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當年的哈利波特迷們,已經從童年長大成人,他們以往是跟隨著父母三人去影院看這部電影,而如今,則更可能是兩個人一起看了,無形中減少了觀眾群體。
(二)《納尼亞傳奇3》突破2100萬港元,《李小龍》過400萬
曾有不少評論者將J.K。羅琳的小說《哈利波特》系列與C.S。劉易斯的小說《納尼亞傳奇3》相比,如《哈利·波特的哲學世界:如果亞里斯多德掌管霍格沃茨》中便有作者將兩者比較而認為後者更加純粹更適合於青少年兒童閱讀(《哈利波特》系列則被作者認為有不少的黑暗因素而可能帶給青少年不良影響)。兩部兒童文學作品都於新世紀被改編成電影,但票房的高低、市場的號召力,早已一目了然。
上映第二周的《納尼亞傳奇3》,口碑相比第一集時明顯遜色不少,而票房也隨著《哈利波特7》的登場而直線下滑,單日成績僅有約26萬港元,倒是加上優先場後票房已經累積2140萬港元,成為本年度繼《阿凡達》(《阿凡達》在今年的香港票房高達1.14億港元)、《愛麗絲夢遊仙境》、《諸神之戰》、《鋼鐵俠3》、《怪物史萊克4》、《玩具總動員3》、《盜夢空間》後的第八部票房超過2000萬港元的外語片(《哈利波特7》則成為第九部),儘管不如《納尼亞傳奇》般超過3000萬港元,但已經勝出《納尼亞傳奇2》不少。
《城中大盜》則跌至第三名,票房累積約131萬港元。
票房榜中還有兩部華語片,即鄧東明導演的動畫片《反鬥高比玩轉聖誕城3D》及《李小龍》。前者在上一個周六時放映了優先場,而正式上映後首日上映31場,票房收入只有1.5萬港元,加上優先場的票房後僅有30萬港元;後者《李小龍》則以李振輝回憶中的李小龍為基礎講述少年李小龍的成長故事,但李小龍的時代已經遠離,票房表現不好,即使連續兩周奪取香港冠軍,但迄今累積票房僅有422萬港元,相信最終成績在430萬港元左右。
(三)下周新片:《創:戰紀》與《婚前試愛》
高概念影片《創:戰紀》比北美地區晚一周在香港開畫,影片的北美口碑並非很如意,不知道在香港將會如何,而迪士尼公司的本年度的表現力如何將要看本片是否能再上一層樓了,畢竟是一部視覺衝擊力很強的作品。
葉念琛在長達將近兩年的淡出後的新作《婚前試愛》,沒有了鄧麗欣與方力申這對搭檔,也將會在下周四經受市場的考驗,不過很肯定的是,今年裡的香港電影在本土市場,票房超過1000萬港元的將不足10部,即使加上華語片《唐山大地震》迄今只有9部。今年上半年是港產片的回暖期、小陽春,可惜六月後又陷入低谷了。
此外,12月23日聖誕檔,香港還會上映傑克·布萊克主演的冒險喜劇片《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及家庭類動畫片《超級大壞蛋》(Megamind)。
(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