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洗碗機的優缺點,網上普遍流傳著兩種用戶的聲音:一是表示洗碗機是個好東西,二是表示後悔購入 —— 前者的理由無非是省力、乾淨、簡單;而後者則是後悔買晚了。
作為「舶來品」,洗碗機漸漸進入更多國人的視野,不少國產品牌,甚至是國產化的國際品牌都特地為中式餐具做了設計上的優化;原本起居高位的廚房家電,漸漸開始平民化,而被期盼入局洗碗機已久的小米,終於在最近推出了「米家」品牌的洗碗機 —— 米家網際網路洗碗機 8 套嵌入式、米家網際網路洗碗機 4 套臺面式,眾籌價分別 1999 元、999 元。
筆者之前在選購洗碗機前,做過了不少資料,綜合當時的預算、性能和設計等,最終選擇了美的的一款 8 套嵌入式洗碗機;或許是筆者對嵌入式 8 套洗碗機有所了解和體驗,這次小米推出的洗碗機,對小款的 4 套臺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於是,米家網際網路洗碗機 4 套臺面式(下問簡稱「米家臺面式洗碗機」)到手了。 ▍什麼是臺面式?什麼是 4 套?一般來說,現階段的洗碗機形態有四種:
一種是「獨立式」,較小型的家用洗衣機般大小,一般立地而用,相對較佔空間,這種洗碗機一般容量也會很大,一次性能洗很多鍋碗瓢盆。
(圖為西門子獨立式洗碗機)
另一種能跟廚房環境融合得比較好 ——「嵌入式」,一般嵌在櫥櫃裡,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取代消毒櫃的位置。
(圖為米家網際網路洗碗機 8 套嵌入式)
還有一種「水槽式」,佔用了一個水槽的位置,看似美觀,實際洗碗效果不及其它洗碗機,還佔據了臺面,筆者不推薦使用。
(圖片為方太水槽式洗碗機) 而米家臺面式洗碗機是當中最靈活的一種,小巧易搬、安裝簡單,但佔領臺面空間、容積相對較小,適合兩口之家。
那麼洗碗機的容量又是用什麼定義的呢?一般用可容納的成套餐具數量來算 —— 一套國際標準餐具為一個標準,「6 套」表面上指的是能容納得下 6 套國際標準餐具,因此理論上套數越大,洗碗機的容積也就越大。 一套國際標準餐具包含有:湯碟、平碟、淺碟、託碟、茶杯、水杯、刀、叉、湯勺、茶勺和小勺各一件;雖然中式餐具的有所不同,國內大多洗碗機的結構也對中式餐具進行了一定的優化,但「套」的單位原意基本不變。 獨立式一般以 13 套居多,嵌入式一般以 8 套居多,臺面式一般以 4 套居多,當然也有 6 套的,體積會相對較大;水槽式一般以 6 套居多。 ▍米家設計帶到臺面式洗碗機4 套的米家臺面式洗碗機出自小米生態企業「雲米」之手,從說明書的製造商和機器上的操控提示音能確定。
親手上手米家臺面式洗碗機的一刻,就能感覺到它濃濃的「米家」感,整機純白的設計,並沒有任何多餘的設計,簡約依舊(好吧,這個詞已經被用到爛了),不過也因為太大面積地使用了白色的塑料,並不會給人一種高端感,但也不會很顯掉價,跟米家其它家電擺在一起非常的和諧融洽。前方斜向上一個黑色操控面板,預約、功能選擇觸控鍵在左,啟動/暫停、開關鍵在右,功能和狀態指示燈在中間。
米家臺面式洗碗機的並沒有使用內透的玻璃設計,這樣從設計角度看,也是為了外觀一體性和簡潔;不過內部無照明的設計,在夜間較昏暗的廚房機內整理餐具還是比較不便的。櫃門採用了磁吸的設計,既保證了防水,又方便日常打開和關閉。
另外,洗碗機內部並非不鏽鋼內壁設計,可以說能防止長時間使用積水導致生鏽,也可以說是成本上的控制,設計上還是能看得出小米在外觀的堅持和部分的成本妥協。
米家臺面式洗碗機的安裝方法也挺簡單的,需要將水龍頭的水分流到洗碗機上(不過筆者廚房空間有限,唯有把它放到地上,跟洗衣機共用一個水龍頭),將廢水出水口接管然後導到水槽或者排水道,再接上電源即可。
▍洗碗機比手洗省水,當真?除了部分水槽式、獨立式洗碗機還採用了類似洗衣機的滿水洗碗模式,但絕大多數的獨立式、嵌入式和臺面式洗碗機都採用了高溫循環噴灑的洗碗方式,這種方式會非常省水,甚至部分臺面式洗碗機無需接入水管,在工作前只需要往入水口倒入一定量的水待用就行(當然米家臺面式洗碗機並不支持)。
在洗碗機工作時,直接打開門能看到,水量只鋪上洗碗機內底部淺淺的一層,據說一次完整的清晰過程用水量是普通手洗的 1/7:米家臺面式洗碗機在標準模式和快洗模式下,分別耗水 5L,而能耗最高的「強力洗」模式下,用水只有 6L;無非就多了電力的消耗,而且平日手洗用流動的熱水,洗碗機的能耗比手洗底也不是不可能的。 除了水、電,洗碗機在那些方面需要用錢呢?—— 耗材。
手洗需要洗潔精,而洗碗機洗碗需要洗碗粉、軟水鹽,甚至是亮碟劑(漂洗劑),而臺面式的米家洗碗機是不需要亮碟劑的,只需要軟水鹽和洗碗粉。
軟水鹽顧名思義,是用來軟水防止結垢的,一次性添加到軟水鹽存儲倉裡面能用挺久了(取決於當地的水質);而洗碗粉就相當於洗衣機的洗衣粉,需要每次按需撒到洗碗機內(米家臺面式洗碗機沒有獨立的洗碗粉盒),因為清潔的原理不同,洗碗機內千萬不能使用普通洗潔精!
筆者使用的是 Finish 的洗碗粉和軟水鹽,在某東,1kg 洗碗粉 69 元,即使每天使用預計可用 2 ~ 3 個月;2kg 的軟水鹽 25 元 —— 其實這個不必到網上賣專用的軟水鹽,到實體鹽業商店可以直接以個位數價格買到更多,這個成本其實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用好軟水鹽,不僅能減少硬水對餐具表面和洗碗機的破壞,甚至還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洗碗粉的用量。
▍確實省力,能否乾淨?一般來說,家用的洗碗機主要是通過高溫高壓的可旋轉噴流水對餐具進行全方位的物理淋刷,而添加的洗滌劑能將餐具表面的油汙進行分解,在熱水與高壓的共同作用下,讓油脂與食物殘渣在餐具表面分解脫離;而高溫還能一定程度上起滅菌作用。
米家臺面式洗碗機也是如此,有標準、快速、強力、節能、玻璃和消毒 6 種洗滌模式,在標準、強力、節能和消毒洗滌模式下,最高水溫達 75℃,而快速洗、玻璃洗最高溫度分別 55℃、60℃;除了快速洗需時 28 分鐘,其它模式耗時都在 2 小時上下。
(以上 gif 經剪輯) 兩個小時乍一看似乎很耗時間,但別忘了這個過程包括了洗碗和消毒(高溫衝洗 + 烘乾),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消毒櫃的作用,這樣的耗時個人其實還是能接受的。
(以上四圖,入機前的餐具狀態) 已經有不少實驗證實,經過洗碗機正確清洗的餐具潔淨程度要高於一般家庭手洗;洗碗機的潔淨力來自於對油脂、食物殘渣的分解和高溫,這比單純使用蠻力有效得多。
作為已經擁有不止一臺洗碗機的用戶,私認為洗碗機把碗給洗乾淨,需要除了靠洗碗機本身,還需要懂得科學合理地利用空間,所有餐具開口必須斜向下,並留有一定的空間,才能讓衝刷不留死角。
當然,洗碗機不是萬能的,需要用對待洗衣機的心態對待洗碗機,畢竟洗衣機也有洗不乾淨衣服的時候,有時一些頑固的汙漬需要先手洗,在扔到洗衣機裡面。洗碗機也一樣,洗碗的原理、空間的大小、噴頭的噴力還有擺放的位置,都有可能制約清潔能力;有時擺放不正確、洗碗鹽添加過少、餐具殘留物過多,洗完拿出餐具後,雖然油脂是去掉了,但一些殘渣還殘留在餐具表面,在米家臺面式洗碗機中也會碰到這種情況,實屬正常。
(以上四圖,清洗後的餐具狀態,最後一張平底鍋周邊有殘留) 因此,建議入機前用水將食物殘渣稍微衝走,平時可以備上一個小刷子,如果鍋燒糊了,可以稍微用流水輕輕刷幾秒,再放入;放入的餐具也有講究,開口必須斜朝下,如果直朝下或者朝上,這餐具基本上跟乾淨無緣了;注意餐具擺放的間距,特別是米家臺面式洗碗機僅 4 套的容量,如何合理利用好空間就成了一門小學問,不過多用幾次、多試幾次,就會很自然地學會餐具如何擺放,熟練掌握洗碗機清洗鍋碗瓢盆碗碟筷的小竅門了。 ▍網際網路?還是那個米家米家網際網路洗碗機 —— 即使不加「網際網路」三個字,它也不會破滅米家「智能家電」的屬性,它跟米家大多數的家電類似,都是可以接入米家平臺,利用米家 app 來進行遠程遙控、與小米生態鏈的其它產品聯動。
加了「網際網路」三個字,網際網路的屬性就更強嗎?不見得,米家臺面式洗碗機的功能其實並不複雜,app 裡的操作有 90% 能在主機面板上直接操作完成,即使是不聯網也不會影響;當然,接上 app,預約的時間更精確了、能在遠方遙控、了解洗碗機,這也是米家智能家電的傳統技藝,命名上的「網際網路」三字就不用太過糾結了。 ▍生活歸回生活,家務交給 ...挺喜歡某家政服務公司的一句廣告詞:讓生活回歸生活,讓家務交給XX。 洗碗機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它跟洗衣機一樣,解放出更多時間,交還給生活。
米家臺面式洗碗機,4 套的容量確實有點小,適合不開大鍋吃飯的個人或者雙人,一旦餐具多了,還是要動動腦想想如何擺放,或者分兩次清洗了。雖然在這個價格上用料有所妥協,但洗滌效果還是不錯。
解放自己,讓時間花在更值得的地方,或許這也是人類「懶」的藝術,洗碗機的發明,或許是這門藝術中的一個小小火花。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WHYLAB。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