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財閥經濟對中國的啟示(一):韓國人一生無法避開的六大財閥...

2020-12-14 虎嗅APP


緣起

 

從二戰後經濟發展來看,後發國家能夠突破自身限制、迎頭趕上,在較短時間進入高收入發達國家之列的,集中在東亞地區。1993年世界銀行發布了《東亞的奇蹟:經濟增長與公共政策》,自此引發了對東亞模式長達二十餘年的研究和討論。


東亞地區,除日本是在戰前就開始工業化之外,韓國、臺灣地區、新加坡乃至中國大陸,都是在戰後才開始實施工業化。儘管歷經多次經濟危機,日韓新臺等東亞經濟體,始終位處發達國家或地區之列,在科技創新方面仍然領先全球諸多國家。歐美日韓學研界對東亞模式的研究和討論從未中斷,直到最近幾年,仍有相當重要的專著產出。

 

中國雖從經濟總量和各項宏觀經濟指標方面已領先東亞諸國,但從經濟質量和人均經濟指標來看,仍與日本有相當差距,與韓國也仍有差距,在關鍵技術和科技創新方面,尤其是前沿科技創新所必需的基礎性研發方面,體現得更為明顯,這種差距要超過大多數國民想像。


儘管如此,自然科學和科技領域的進步其實並不存在實質性障礙,尤其考慮到龐大市場所帶來的各種機遇和網際網路時代專業知識分享的全球化。真正與發展階段不相匹配的,是仍然缺乏對全球情勢能夠進行長期深入研判的社科類學研力量,而中國在這方面的資金和物力投入並不稀少,中國社科領域學研人員的待遇甚至超過相當多數發達國家。


決定未來的最終不在於有多少技術力量,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過往、當下和未來。

 

選擇以韓國為題,在於韓國具有東亞模式的共同特點,並且,韓國比日本起步更晚,無論是資源還是安全等方面的條件,都要比日本更差。但韓國從一窮二白,到出口導向和重化工業政策,再到汽車、船舶、半導體、新材料及其他高新技術發展,相關產業已處於全球中高階段。


同時,東亞諸國的發展,有相當程度的內在聯繫,中國既是日韓的目標市場,也是日韓產業轉移的目標國。從相關產業發展階段來看,日、韓、中分別處於高端、中端和中低端三個階段,戰後東亞的產業轉移,也有從日本到韓國再到中國的現象。中國的發展,對韓國的影響更為直接。早在2012年,韓國《朝鮮日報》即清晰的提出,「韓國的危險在於處於一個『夾心』位置,高端技術比不過日本,在中低端的製造組裝方面又被中國趕超,由於產業轉移,韓國國內製造業出現『空洞化』」。很顯然,韓國的危機意識比中國更強。

 

從更宏觀歷史視角看,東亞的現代化是東西方兩種古老文明融合的典範。借用Carroll Quigley的文明進化史觀來看,日本、韓國乃至新加坡,作為律令制中華文明的邊緣地帶,在近代遭受西方文明的衝擊後,開始與西方工業文明主動融合,但保留了諸多自身特點,這些特點構成了東亞模式的文明基礎,通常的經濟分析一般不會觸及這個層面。


在這個視角下,我們可以將日本和韓國看作是東方律令制中華文明與西方工業文明融合的「先例」。正如Quigley所言,一個文明的核心地帶,在遭受另一種文明衝擊後,並不會像這一文明的邊緣地帶那樣可以及時轉向,核心地帶的轉向往往更慢,因為存在大量既得利益因素,同時存在過往強盛的心理抵制因素。因此,中國的轉向從近代開始,直到今天仍在進行。文明融合的過程,也是原生文明再生與成長的過程。我們仍然身處這個宏大的時代命題之中。對日韓和整個東亞的研究與思考仍然非常必要,天朝上國的心態仍須摒棄。

 

寫作本文,是自我認知提升的一個過程。最近一個多月,我集中收集和閱讀的資料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系統研究韓國政治經濟發展的新近著作,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arry Eichengrenn教授、原哈佛亞洲中心主任Dwight H. Perkins教授、哥倫比亞商學院Huge Patrick教授以及韓國高麗大學樸英哲教授近年的專著,上述學者在東亞經濟和社會研究乃至政策制訂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二是韓國總統和財閥的傳記或評傳,及對部分財閥企業研究的專著。


三是從普通韓國人視角反應韓國經濟與社會變遷的新近著作。


上述材料涉及專著16本、論文十餘篇。


此外,我自己整理了韓國六大財閥的發展歷史,製作了大量圖表,在國內尚屬首次,在文中將逐一展示。


其他資料來源還包括:韓國統計局的相關數據,Fortune 500、Trading Economics、IHS Markit、DRAMeXchange、JATO、Eworldship的研究分析和統計數據。


本文所引用的各項數據及觀點均在文中註明,參考資料來源附於全文末。

 

需要提及的是,「財閥」一詞,在中文裡意含貶義,在國外研究資料中,Chaebol一詞反應的是具有權勢的巨富家族。現實情況是,Chaebol對整個韓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確能夠產生決定性影響。

 

本文主要涉及以下幾個主題:韓國經濟現狀,韓國財閥經濟的形成歷史及其原因,韓式財閥政商關係的形成及其影響,韓國財閥的繼承問題,以及韓國財閥經濟對中國的啟示。

 

由於篇幅較長,本文拆為三篇,分三天發出。前兩篇為大量史實和數據的整理與陳述,我的個人觀點與評述將放在第三篇。在讀完之前,請不用著急做出任何判斷。

 

一、韓國經濟現狀

 

韓國國土面積10.02萬平方公裡,人口5,144萬。以地區生產總值計,首爾是全球第四大都市圈,僅次於日本關東都市圈、美國紐約都市圈和洛杉磯都市圈。首爾都市圈人口2,560萬,佔韓國總人口的49.76%。


與普通國人觀感不同,韓國今天仍是具有相當實力的經濟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韓國2017年GDP總計1.53萬億美元,位列全球第12位;人均GDP為39,387美元,是中國的將近3倍,位列全球第30位;製造業工資水平為4,092.4美元/月,是中國的將近5倍。



韓國共有15家企業位列Fortune 500,包括:


  • 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三星生命保險和三星物產;

  • 現代三大集團旗下的現代汽車、起亞汽車、現代重工和現代摩比斯;

  • LG集團旗下的LG電子和LG Display,還有從LG集團分立出來的GS加德士;

  • 以及SK控股、韓國電力、浦項制鐵、韓華和樂天百貨。


中日韓三國都市圈及Fortune 500分布信息如下:



從超大型企業財務情況來看,韓國六大財閥2017年度總營收約為9,420.12億美元。六大財閥年營收佔韓國年度GDP超過60%,其中僅三星集團年營收就佔韓國GDP超過20%。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韓國的經濟集中度存在雙高情況,一是首爾都市圈GMP佔韓國GDP 60%,二是六大財閥營收超過GDP 60%。這種經濟集中度是韓國過往發展的反應,也反應了韓國經濟方面的問題,後文將詳述。

 

產業發展方面,在半導體、顯示面板、新材料、手機、汽車、船舶及相關零部件行業領域,韓國仍然位居全球前列。以2017年數據為例:


1、半導體領域

 

具有從材料、設計、製造到封測的整體能力。在尖端研發方面,三星電子與臺積電、Intel等形成激烈競爭,居於行業領先地位。三星電子10nm級產品已經量產,用於高通驍龍和三星Exynos晶片,7nm級產品2018年也將量產。


從半導體產品來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在全球DRAM市場穩據70%以上份額,在NAND FLASH市場則穩據50%以上份額。由於下遊產品市場佔比非常高,使得韓國上遊半導體材料公司也具有全球競爭實力,這些企業包括SKC、SK材料、KEC等數十家。


2、顯示面板領域

 

9英寸以下的小尺寸面板中,三星電子和LG Display佔據全球40%以上市場份額;在大尺寸面板領域,三星電子與LG Display佔據全球25%以上市場份額。隨著中國企業產能的擴大,韓國企業市場佔比將會進一步下降。但就LCD顯示面板的上遊材料行業來看,在彩色濾光片、偏光片方面,三星SDI和LG Display基本實現自製,液晶材料和基板玻璃則由美國和日本企業壟斷。


在OLED顯示面板領域,三星和LG是全球主要生產商,中國企業在未來也將擴大產能,但從上遊材料行業來看,韓國的三星SDI、LG化學、鬥山、SKC和歐美日相關企業佔據了幾乎全部市場。


3、手機領域

 

韓國手機在亞洲面臨中國手機廠商的激烈競爭,就全球市場而言,三星2017年出貨量佔比為21%,位列所有手機廠商首位;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出貨量佔比分別為33%和24%,分列第一、二位。由於韓國企業在手機零部件領域的領先地位,整機利潤率較中國企業高很多。當然,眾所周知,全球手機行業超過80%的利潤都還屬於Apple。

 

4、汽車領域

 

韓國主要有現代和雙龍兩大綜合性汽車集團,以及韓泰等大型汽配企業。現代汽車集團具有汽車整車、零部件的完整研發和製造能力,在全球汽車市場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以2017年營收計,現代汽車集團下屬現代汽車、起亞汽車和現代摩比斯三家公司,分別位列Fortune 500第78、209和323位,如將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兩家整車企業作為整體看待,則在Fortune 500將位列第32位,排在豐田、大眾、戴姆勒、通用汽車、福特和本田之後;如果再加上汽車零部件企業現代摩比斯,在車企中排名將僅次於豐田和大眾。

 

以2017年銷量計,根據JATO統計數據,現代和起亞銷量分別為395.11萬輛和251.13萬輛,分列全球車企銷量的第6、10位,如將上述兩家公司作為整體看待,則將位列第3,僅次於豐田和大眾。但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銷量分別比2016年下降了9%和10%,面臨相當壓力。

 

汽車零部件領域來看,現代汽車集團仍具相當實力。根據Automotive News,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現代摩比斯、現代威亞、現代Powertech和現代DYMOS,分列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第7、34、48和56位,若以整體看待,將位列第2,僅次於羅伯特·博世。


此外,韓華集團旗下韓華高新材料在汽車輕量化材料方面也位於領先地位,GMT、LWRT全球市場份額第一,EPP全球市場份額第3。


5、船舶領域

 

造船產業正在從中日韓三國競爭逐漸走向中韓兩國競爭。韓國主要造船企業包括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在高端造船尤其是LNG船領域,韓國佔據優勢。儘管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造船行業處於低谷,但2018年一季度全球成交的18艘LNG船,訂單全部由韓國船企獲得。

 

此外,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的是,三星、現代、SK等公司,從1970年代開始,就已大規模進入能源輸出國市場,參與了沙特、科威特、阿聯、巴林、伊拉克、土耳其、卡達、伊朗、利比亞、巴西、墨西哥、委內瑞拉、挪威、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眾多國家大量的大型能源設施建設。


海外建設領域,包括曾經和目前全球的最高建築,臺北101大廈和杜拜哈利法塔,均由三星建設負責建造。造船、航運與海外建設行業協同,共同構成了韓國的全球能源保障網。

 

從民眾生活水平來看,韓國民眾平均收入為3,544.24美元/月。但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之後,大多數民眾無法再獲得長期僱傭類工作,隨著老齡化的加重和生活成本的提升,大量老年人也需要繼續工作才能維持生計。韓國普通民眾在住房、教育支出方面也面臨諸多問題,後文將逐一涉及。


二、韓國財閥基本情況

 

從前述經濟數據看,韓國的經濟運轉系以財閥為主導。韓國與日本的不同在於,日本除有財閥之外,還有大量中小企業,尤其是製造業隱形冠軍企業。而韓國在財閥之外,中小企業大多數處於服務業領域,這是韓國經濟一直以來的問題所在。在詳述韓國財閥經濟模式形成歷史之前,我們應先對韓國財閥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關於財閥經濟模式的產生和發展歷史,將在後文詳述。下列圖表資料的整理,在國內尚屬首次。


1、三星集團

 

李秉喆於1938年在韓國大邱市創建了三星商會株式會社,從事食品貿易。1947年李秉喆將辦公地點遷至漢城,並與曉星集團創始人趙洪濟合資創建了三星貿易公司。趙洪濟與李秉喆因經營理念不同,後將公司分立,分別形成三星、曉星、韓泰輪胎和其他一些企業。1987年李秉喆去世後,第三子李健熙執掌三星集團。2014年李健熙因心臟病入院,未再公開露面。2018年4月30日,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認定李健熙因為喪失溝通能力,對三星集團下屬公司無法有效控制,在5月1日決定將李健熙獨子、三星集團副會長李在鎔列為三星集團負責人。


(1)三星集團的財務情況:



(2)三星集團的股權結構:



李健熙家族透過十分複雜的交叉持股控制三星集團。三星集團前結構調整本部法務組組長金勇澈於2007年爆出三星大量內幕,後出版《三星內幕》一書,掀起軒然大波,其中對於李氏家族透過交叉持股規避遺產稅等安排有十分詳細的敘述。韓國財閥代際傳承及政商關係等問題將在後文詳述。


2、現代集團

 

鄭周永於1938年在漢城創辦了京一商社,1940年成立阿道服務汽車修理廠,1947年創辦現代土建。1950年鄭周永將汽修與土建公司合併,更名為現代建設。1996年,鄭周永宣布次子鄭夢九任現代集團會長,副會長由五子鄭夢憲擔任。1997年鄭周永提名鄭夢憲擔任現代集團聯合會長。1999年鄭周永宣布引退,要求鄭夢九一同隱退,遭到拒絕。1998年鄭夢九領導的現代汽車集團脫離現代集團,2001年鄭周永第六子鄭夢準領導的現代重工集團脫離現代集團。自此,現代集團分為三家。同年,鄭周永去世。因涉及金剛山開發事件,鄭夢憲於2003年跳樓自殺,其妻玄貞恩繼任現代集團會長。


(1)現代三集團的財務情況:



(2)現代汽車集團的股權結構:



(3)現代重工集團的股權結構:



由於現代汽車集團和現代重工集團的獨立,玄貞恩領導的現代集團目前僅存現代電梯、現代峨山、悅榕莊等少數企業。


3、SK集團

 

崔鍾建於1953年從韓國政府手中購買了在韓戰中被夷為平地的「鮮京織物株式會社」用地,予以重建。1973年崔鍾建去世,其弟崔鍾賢繼任鮮京集團會長。1998年鮮京集團以英文名首字母更名為SK集團,同年崔鍾賢去世,崔鍾建的長子崔泰源繼任會長。

 

(1)SK集團的財務情況:



(2)SK集團的股權結構:



4、LG集團

 

具仁會於1947年創辦樂喜化學株式會社,1958年創辦金星株式會社。1969年具仁會去世,1970年具滋暻接任第二任會長。1983年公司更名為樂喜金星,1995年更名為LG,同年具本茂接任第三任會長,具滋暻任名譽會長。2018年5月20日具本茂去世,養子具光謨擬接任會長。具光謨為具本茂之弟具本綾的兒子,因具本茂喪子,具光謨被過繼給具本茂。

 

(1)LG集團的財務情況:



(2)LG集團的股權結構:



5、韓華集團

 

金鐘喜於1937年成立「朝鮮機修廠」,1953年收購了朝鮮火藥共販股份公司,成立韓國火藥。1981年金鐘喜去世後,金昇淵接任會長。1992年韓國火藥集團更名為韓華集團。

 

(1)韓華集團的財務情況:



(2)韓華集團的股權結構:



6、樂天集團

 

辛格浩於1948年在日本成立日本制果公司。在日期間,辛格浩與二戰甲級戰犯重光葵的外甥女重光初子結婚,獲得日本政商資源。1965年韓日關係正常化,1967年辛格浩在韓國投資成立樂天制果,樂天開始在日本和韓國分頭發展。樂天集團現任會長為辛格浩次子辛東彬

 

(1)樂天集團的財務情況:



(2)樂天集團的股權結構:



從以上財閥現狀可以看到,韓國六大財閥在產業領域覆蓋了石油、化工、燃氣、制鐵、建設、船舶、汽車、電子、信息通信、半導體、物流、金融、醫藥、時尚產品等各領域,年度營收佔韓國GDP超過60%,可謂掌握了整個韓國經濟的命脈,對全球經濟和相關產業有巨大影響力。任何一家財閥的關鍵產品如果出現供應波動,都足以對全球產生重要影響。

 

後續的第二篇,我們將通過回顧韓國近七十年歷史,了解韓國為何會形成以少數財閥為主導的經濟模式,以及這種經濟模式對韓國政治經濟帶來了哪些影響。


相關焦點

  • 韓國財閥經濟對中國的啟示(二):財閥對歷屆政權的影響-虎嗅網
    延伸:韓國財閥經濟對中國的啟示(一):韓國人一生無法避開的六大財閥韓國經濟資源高度集中於少數財閥,三星、現代、SK、LG、韓華和樂天六大財閥2017年營收佔韓國GDP超過60%,產業覆蓋石油、化工、燃氣、制鐵、建設、船舶、汽車、電子
  • 韓國財閥經濟對中國的啟示(二):財閥對歷屆政權的影響-虎嗅網
    延伸:韓國財閥經濟對中國的啟示(一):韓國人一生無法避開的六大財閥韓國經濟資源高度集中於少數財閥,三星、現代、SK、LG、韓華和樂天六大財閥2017年營收佔韓國GDP超過60%,產業覆蓋石油、化工、燃氣、制鐵、建設、船舶、汽車、電子
  • 被綁架的韓國經濟:幹不掉財閥,也離不開的三星
    樸正熙深知自己上位不正,為了贏得民心,他提出了緊抓經濟發展的口號。在樸正熙的帶領下,韓國成立了類似於中國發改委的經濟企劃機構,提出了五年計劃。樸正熙按照計劃經濟的模式,給韓國經濟指明了道路。
  • 被財閥綁架的韓國經濟(深度長文)
    二戰後,日本舊財閥在美國主導的解體令中式微,韓國財閥則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興盛之路,在韓國從戰後廢墟一躍成為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幾十年裡,這些本土家族企業的命運與國家經濟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發展成了互相成就的共生關係。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擺脫了日本殖民統治的韓國雖然獲得了政治獨立,但經濟卻陷入混亂和停滯,高度依賴於美國的援助。
  • 韓國的經濟控制在三星、大宇等財閥手中?並不是,真相超乎想像
    韓國人民實際上是在給美國打工?從某種意義上確實是這麼說。韓國人一生可以離開所有,但是卻始終無法擺脫三星。三星,就是韓國人永遠繞不過去的坎。這個現象足以說明韓國的財閥體制到了多麼嚴重的地步。一個財閥,竟然就控制了一少半的國家經濟命脈,那麼數個財閥聯合在一起,整個國家必然會被其玩弄於股掌之間,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看似熱鬧的韓國政壇,其實,不過是財閥手下的提線木偶而已。上臺後的韓國總統,唯有依附財閥,才有可能明哲保身,不然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身陷囹圄。
  • 韓流水總統,鐵打財閥:韓國的政治為何持續被財閥支配?
    韓國政壇中一直流傳著一句真理:「流水的總統,鐵打的財閥」,為何總統是走馬觀花,而財閥卻是屹然不動,這其實和韓國的政治經濟糾葛有著非常大的關聯;韓國經濟近半都是靠著財閥企業造就的,也因此,財閥在韓國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韓國政治一直無法杜絕財閥幹政的一個原因。
  • 財閥陰影籠罩下的韓國經濟
    到了2017年,三星、現代、SK、LG、韓華和樂天六大財閥的營收佔韓國GDP的比重已經超過60%,僅三星一家年營收就超過了韓國GDP的20%。這六大財閥的產業領域覆蓋石油、化工、燃氣、制鐵、建設、船舶、汽車、電子、信息通信、半導體、物流、金融、醫藥、時尚產品等各領域,不僅控制了韓國經濟命脈,還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 韓國的經濟控制在三星、大宇等財閥手中?並不是,真相超乎想像
    韓國人民實際上是在給美國打工?從某種意義上確實是這麼說。韓國人一生可以離開所有,但是卻始終無法擺脫三星。三星,就是韓國人永遠繞不過去的坎。這個現象足以說明韓國的財閥體制到了多麼嚴重的地步。一個財閥,竟然就控制了一少半的國家經濟命脈,那麼數個財閥聯合在一起,整個國家必然會被其玩弄於股掌之間,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看似熱鬧的韓國政壇,其實,不過是財閥手下的提線木偶而已。上臺後的韓國總統,唯有依附財閥,才有可能明哲保身,不然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身陷囹圄。
  • 被綁架的韓國經濟:幹不掉財閥,也離不開的三星
    樸正熙深知自己上位不正,為了贏得民心,他提出了緊抓經濟發展的口號。在樸正熙的帶領下,韓國成立了類似於中國發改委的經濟企劃機構,提出了五年計劃。樸正熙按照計劃經濟的模式,給韓國經濟指明了道路。
  • 又一韓國女星自殺,韓國財閥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在韓國,財閥們財雄勢大,儘管明星們影響力很大,但也受到經紀公司的控制,並沒有完全的自由,這莫多自殺的女明星,必然跟遭受的「潛規則」不無關聯。年初,韓媒曝光了勝利讓手下職員為訪韓的國外投資人招妓的聊天記錄。「勝利門」所涉及的娛樂圈、警界、商界都受到了影響,就連總統也親自下令嚴查。
  • 還原真相:韓國真被財閥控制了麼?為什麼韓國人不反抗?
    韓國經濟命脈掌控在財閥手中不是秘密,有韓國人說一生難逃三件事,「死亡、交稅和三星」,有些人更是把韓國稱為「三星共和國」,但韓國真的是被財閥控制的國家麼?
  • 深度| 政客、明星、商人……這是一個被財閥綁架的韓國經濟
    二戰後,日本舊財閥在美國主導的解體令中式微,韓國財閥則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興盛之路,在韓國從戰後廢墟一躍成為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幾十年裡,這些本土家族企業的命運與國家經濟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發展成了互相成就的共生關係。
  • 韓國財閥經濟對中國的啟示(三):該上天台的何止是國足?-虎嗅網
    儘管不同時期執政者對各家財閥的側重不一,但由於韓國企業面向的是全球市場,因此在全球競爭壓力下,韓國企業的產品只能以質優、價廉取勝,無法以劣質或者大規模侵權來實現全球擴張,這是對韓國製造業發展的外部約束所在。
  • 又一韓國女星自殺,韓國財閥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該事件的始作俑者韓星李勝利居然能夠全身而退,這讓李勝利背後的財閥,及韓國財閥主導的經濟模式所產生的諸多問題,再次受到了世人關注。在韓國,每一個韓國人一生都躲不過三件事。死亡,稅收,和財閥。吃的,喝的,用的網絡,打出去的電話,開的汽車,坐的飛機,背後都是財閥在掌控。
  • 財閥是如何拖垮韓國的
    來源:南風窗(ID:SouthReviews) 作者:楊露韓國財閥有一個專門的英文單詞「Chaebol」,由韓文直接音譯而來,意為「擁有巨大財富的宗族」。韓國經濟命脈掌控在幾大財閥手中,以三星為代表,不少人直接把韓國稱為「三星共和國」,說韓國人一生難逃三件事,「死亡、交稅和三星」。
  • 控制韓國經濟的30家財閥集團,把自己玩殘的樂天是第五名,對美國的...
    最近,有一家超市在中國成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家超市就是著名的韓國大型跨國商超:樂天瑪特,這件事的起因是這樣的,美國要到韓國部署一個東西,結果沒有原則和底線的樂天集團竟然就把自己的高爾夫球場讓給了美國,一時間激起了千層浪,對於這種公然不顧中國人民感情的行為,中國人民也選擇了最直接的辦法,抵制
  • 深度| 政客、明星、商人……這是一個被財閥綁架的韓國經濟
    二戰後,日本舊財閥在美國主導的解體令中式微,韓國財閥則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興盛之路,在韓國從戰後廢墟一躍成為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幾十年裡,這些本土家族企業的命運與國家經濟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發展成了互相成就的共生關係。
  • 「流水的總統,鐵打的財閥」,韓國財閥是如何崛起的?
    十幾年過去,直到2017年,據相關數據顯示,韓國三星、樂天、韓華、現代等六大財閥的年營收在韓國年度GDP中佔比超過60%。超過一半的GDP佔比意味著韓國財閥的力量,往往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可怕。 財閥公開叫板韓國政府,辱罵韓國政府,幹涉韓國政壇,等等都是韓國屢見不鮮的事。
  • 控制韓國經濟的30家財閥集團,把自己玩殘的樂天是第五名,對美國的...
    最近,有一家超市在中國成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家超市就是著名的韓國大型跨國商超:樂天瑪特,這件事的起因是這樣的,美國要到韓國部署一個東西,結果沒有原則和底線的樂天集團竟然就把自己的高爾夫球場讓給了美國,一時間激起了千層浪,對於這種公然不顧中國人民感情的行為,中國人民也選擇了最直接的辦法,抵制
  • 從最近的韓國娛樂圈事件,說說韓國的財閥
    上次幹政醜聞就可以凸顯財閥們的強大了,請看看這幫財閥們:韓國財閥之所以在韓國長期存在,並且成為一個頑疾,並不是因為韓國財閥有多麼醜惡,一個純粹醜惡的東西是無法在一個國家長久的立住腳的,財閥在韓國承擔著非常微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