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書法家觀看林正亨圖片展 忘情高歌滿江紅(圖)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臺灣書法家陳維德、陳志聲參觀位於北京臺灣街五桂樓林獻堂抗日事跡陳列館的林正亨圖片展,高歌一曲嶽飛的「滿江紅」(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12日北京訊 (記者 蕪同)由臺盟中央主辦的「臺籍抗日誌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圖片特展」,12月10日迎來了從臺灣來的兩位著名書法家。陳維德先生任臺灣明道大學中文系主任兼國學研究所所長,書法作品曾獲中山文藝獎、吳三連獎等臺灣頂級書畫類獎項。陳志聲先生任臺中市參事,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兩位書法家在參觀林正亨圖片展時,對林正亨烈士精忠報國,為真理獻身的精神感佩不已。北京臺灣街五桂樓林獻堂事跡陳列館館長,林正亨烈士長子林為民陪同觀展並親自進行講解。

  林正亨(1915——1950),是臺灣臺中霧峰林家第八代傳人,著名愛國志士林祖密將軍之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林正亨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廣西崑侖關戰役,並加入中國遠徵軍赴緬甸抗日作戰。在緬甸作戰中,林正亨與日軍肉博,身負16處重傷,落下終身殘疾。1947年2月,返回臺灣的林正亨參加了臺灣人民的「二?二八」起義,後加入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1950年1月30日,林正亨在臺北馬場町刑場英勇就義。

  臺灣書法家陳維德、陳志聲在林為民館長的講解下,認真觀看林正亨圖片展(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在參觀到林正亨烈士抗日事跡中的一幅照片時,看到林正亨親筆所寫的詩句「笑斫倭奴頭當球,飢餐倭奴肉與血」時,兩位臺灣書法家深深被林正亨的豪邁氣概所感染。陳維德與陳志聲情不自禁高聲唱起嶽飛的《滿江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兩位書法家的歌聲得到了展覽工作人員的熱烈掌聲。

  參觀結束後,當年曾師從于右任學習書法的陳維德講述了于右任書贈給他的一幅墨寶,其中有「艱難日月作長徵」和「元戎元老騎龍去」的詩句,表達了對辛亥革命前輩的懷念。陳維德說,林正亨等抗日英烈又何嘗不是逝去的中華民族英烈,他威武不屈、鐵骨錚錚的精神值得人們永遠懷念!

  于右任親筆書寫並贈予陳維德的墨寶(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發)

  陳維德還談起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件往事。臺灣海基會副董事長焦仁和先生要與大陸海協會的副會長唐樹備見面,在這個重要歷史時刻代表臺灣方面贈送給大陸的唐樹備什麼書法作品呢?焦仁和與陳維德商量。陳維德並不說話,在宣紙上書寫了于右任的詩句:「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徊海上成功宴,萬裡江山酒一杯」。於是,陳維德先生的書法作品也如同鴻雁,飛躍臺灣海峽,為兩岸關係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陳志聲先生曾任臺中縣政府文化局長,當年是臺灣霧峰林家古建築修復工程的主要推手,對弘揚霧峰林家的愛國愛鄉的傳統不遺餘力。陳志聲一邊參觀林正亨圖片展,一邊講述了霧峰林家的歷史細節。林正亨烈士的父親林祖密是辛亥革命元老,孫中山先生任命的閩南軍司令,陳志聲先生在一張孫中山任命的林祖密與蔣介石一同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命令狀前,講述了林祖密名字、以及林祖密的「字」的來歷,讓籌辦展覽的工作人員大開眼界。

  陳志聲也回憶起自己參與兩岸交流的一件往事。2005年,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首次訪問大陸,第一個行程是拜祭黃帝陵,請陳志聲代擬祭文。陳志聲以駢體文擬完初稿後,還覺得少些什麼,忽然,心中有了靈感:「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和平一家親」。於是一篇言辭莊重、書法秀麗的祭文完成了。而「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和平一家親」,也成了海峽兩岸同胞交流中的名句。

臺灣書法家陳志聲在參觀結束後,應邀留下默寶(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兩位臺灣書法家結束了參觀林正亨圖片展,林正亨長子,北京臺灣街五桂樓林獻堂紀念館館長、林正亨圖片展策展人林為民先生心中十分感慨。他表示,臺灣霧峰林家的歷史和林正亨烈士的事跡,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印證。我們將繼續在祖國大陸弘揚霧峰林家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繼承林正亨烈士的遺志,為促進兩岸交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完)

  臺灣書法家陳志聲、陳維德與林為民館長(從左至右)在圖片展現場合影(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相關焦點

  • 林正亨
    霧峰林家的林朝棟、林祖密、林正亨祖孫三代,曾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保衛臺灣家園,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偉大鬥爭中,英勇不屈,戰鬥不息。今天的《臺灣抗日英雄譜》為你講述林正亨的故事。  林正亨,是臺灣霧峰林家大戶的後代,是著名愛國志士林祖密將軍之子。1915年8月生於廈門鼓浪嶼,在福州讀書。1934年返臺。1937年考入南京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黨36軍見習官。
  • 臺籍抗日誌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圖片特展在京開幕
    (中國臺灣網 吳怡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北京訊 (記者 吳怡)10月24日,為緬懷林正亨烈士的光榮事跡,激勵兩岸同胞繼續為民族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而奮鬥。由臺盟中央宣傳部主辦的「臺籍抗日誌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圖片特展開幕式」在北京林獻堂抗日事跡陳列館舉行。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林為民追憶父親林正亨烈士傳奇式的一生
    (中國臺灣網 郭曉康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北京訊 (記者 郭曉康)「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這是後人對霧峰林家的讚譽。10月24日,由臺盟中央宣傳部主辦的「臺籍抗日誌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圖片特展開幕式」在北京林獻堂抗日事跡陳列館舉行。
  • 臺北馬場町刑場就義的第一位臺籍中共黨員林正亨
    60多年前,這裡曾是刑場,林正亨是第一位在這裡英勇就義的臺籍中共黨員,也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第一位遇難的臺灣同胞。如今,林正亨的名字和卒年被鐫刻在臺灣新北市「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紀念牆上,他生命的時鐘永遠定格在1950年1月30日。
  • 臺灣書法家陳志聲書法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圖)
    陳志聲在進行書法創作(中國臺灣網-蕪同攝) 中國臺灣網4月12日北京消息 臺灣著名書法家陳志聲書法展:《藝繪兩岸——陳志聲書法作品展》,於4月12日至22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為展覽親筆寫了前言。 本次書法展,展出了陳志聲百餘件書法藝術精品。陳志聲浸淫書法領域近四十載,遍臨兩漢、晉唐諸碑,「法古乎上」、真行草章、乃至八分篆籀,皆鑽研精湛,卓然自成風格。其「萬法歸一」書法家理論與傳統底蘊,「秉筆思生,臨池思逸」的書法家性靈,更雅負時譽,為兩岸書法界所重視。
  • 從固始到臺灣圖片展臺灣風情小鎮巡迴展在鹿港啟動
    從固始到臺灣圖片展臺灣風情小鎮巡迴展在鹿港啟動 2012年12月08日 13: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圖)
    這個由20多輛小車組成的龐大車隊蔚為壯觀,車隊浩浩蕩蕩,一路高歌奮進,途中吸引了眾多路人駐足觀看。上午10點多,賞花隊伍抵達留村,眼前一大片金黃色的花海頓時讓眾人興奮不已,大家忘情地歡笑著、向天空歡呼、紛紛拿出手機,與這一片金黃色的感動融為了一體...隨後,來自藤縣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還在現場表演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把活動推向了最高潮!
  • 第一屆中國城市圖片展在日本東京橫濱亮相(圖)
    圖一為「第一屆中國城市圖片展」實行委員會主任藤木幸夫與橫濱市副市長本多常   圖二為橫濱市副市長本多常高等日本友人在現場觀看成都城市照片展區   圖三為「第一屆中國城市圖片展」實行委員會主任藤木幸夫與橫濱市副市長本多常  新華網東京11月2日電 (記者鍾沈軍)為期一周的「
  • 「舞動陝西」攝影圖片展在臺灣高雄開展
    「舞動陝西」攝影圖片展在臺灣高雄開展 2019年10月07日 09:19:00來源:陝西日報   10月5日,由陝西省臺辦、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舞動陝西」攝影圖片展在臺灣高雄市科學工藝博物館開展。
  • 「舞動陝西」攝影圖片展在臺灣高雄舉辦
    新華社臺北10月5日電(記者趙博 彭培根)由陝西省臺辦、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舞動陝西」攝影圖片展,5日在高雄開展。此次展覽共展出來自兩岸攝影家的200幅作品,涵蓋自然風光、人文積澱、民俗風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等題材,全面展示了三秦大地的新景色、新發展、新形象。
  • 人民英模:林正亨,任滄海百年 ,家國情不改
    伴隨著臺灣的歷史沉浮,這個家族歷經興衰起落,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命運、共前進,堅守愛國愛鄉情懷。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展廳中,一幅規模宏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就是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霧峰林家一直以「力田習武」為訓,開基展業。
  • 中華兒女美術館開辦「紀念臺灣光復72周年」圖片展 持續至11月1日
    紀念臺灣光復72周年圖片展吸引不少市民參觀。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李小慶 通訊員 王珊珊)昨天,「反殖民與臺灣光復――紀念臺灣光復72周年」座談會與圖片展在廈門市中華兒女美術館拉開帷幕。圖片展將持續至11月1日,市民可前往觀看。  72年前,兩岸同胞艱苦奮鬥,同仇敵愾,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被日本霸佔殖民統治長達50年的寶島臺灣因此得以光復,臺灣又重回祖國的懷抱。  本次紀念活動把「反殖民」作為主題,以紀念陳逸松先生、戴國輝先生、劉進慶先生這三位先賢為主線,展現臺灣同胞愛國主義精神的全貌,以真實的歷史批駁殖民意識。
  • 著名書法家陳國華:高雄之旅,愉快之旅!
    近日,參加此次交流團的著名書法家陳國華先生回到北京後,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臺灣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北京文化交流團代表、著名書法家陳國華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北京書法協會理事)書寫並向韓國瑜市長贈送了「讓春天從高雄出發」、「惠風暢愛河」等書法作品,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 「黃土尋根·絲路陝西」圖片展在臺開展
    6月24日,「黃土尋根·絲路陝西」大型圖片展在臺灣新北市三重社教館開幕。此次圖片展由陝西省臺辦、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聯合主辦,陝臺兩地攝影家及臺灣觀眾200餘人出席開展儀式。
  • 走親 「閩臺走親鄉鎮行」入島圖片展在臺灣鹿港龍山寺揭幕
    「閩臺走親鄉鎮行」大型圖片展10月15日在臺灣彰化鹿港龍山寺舉辦。參加揭幕的嘉賓合影
  • 2016「魅力北京」旅遊推介會暨圖片展在華盛頓舉行
    圖為圖片展揭幕現場。 張蔚然 攝 由中國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魅力北京」旅遊推介會暨圖片展揭幕儀式當地時間9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聯合車站舉行,此次活動系中美旅遊年期間暨北京華盛頓友好城市的重要推廣交流活動,旨在讓更多美國人了解北京,赴北京旅遊。圖為華盛頓副市長辦公室商業及戰略發展部主任卡莉瑪·伍茲觀看展覽。
  • 臺灣霧峰林家故事:位居五大家族,八代傳人是地下黨壯烈犧牲
    臺灣清治時期將領,霧峰林家第六代,曾參與中法戰爭的臺灣戰事,協助劉銘傳在臺灣辦理新政,以及平定施九緞事件,並於甲午戰爭後支持籌組臺灣民主國。但乙未戰爭卻令他心灰意冷,於是舉家遷至廈門,最後病死上海。通過這一系列親身經歷,林正亨對國民黨政權的獨裁統治徹底失望;經過妹妹介紹,對中共及紅色根據地,逐漸有了新的認識。1944年林正亨赴緬抗日前全家合影不久,他就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日本投降後,受朱學範指示,回臺灣開展地下工作。1946年他帶著妻兒,回到闊別己久的家鄉,同時帶領20多個臺灣青年。
  • 南京紅色日曆 | 血濺馬場町 臺灣之子的紅色傳奇
    因拒絕供出上級和下級,且態度堅決——無過可悔,1950年1月30日,林正亨在臺北市郊馬場町刑場就義,是第一位在此犧牲的臺籍中共黨員。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馬場町也成為最令人痛苦驚悸的刑場。林正亨從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院畢業後赴崑崙關作戰前留影臺灣名門之子,投筆從戎求學南京霧峰林家,幾代人捨身抗日、愛國至誠,素有「臺灣第一家族
  • 萬名樂迷太湖迷笛音樂節忘情狂歡
    4月30日,樂迷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迷笛音樂節上觀看樂隊演出。CICPHOTO/閆珉 攝   4月29日,來自臺灣的激膚樂隊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迷笛音樂節上演出。CICPHOTO/閆珉 攝CICPHOTO/閆珉 攝編輯:胡華薇 (原標題:萬名樂迷太湖迷笛音樂節忘情狂歡)
  • 滿門忠烈,幾代人投身抗日,臺灣霧峰林家是真名門望族
    1936年,林正亨的母親與林正亨(左三)等六名子女在霧峰林宅合影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麼他的愛國情懷有期限嗎?臺灣霧峰林家用幾代人身體力行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在臺灣被稱為「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林正亨,臺灣臺中人,1915年8月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臺灣名門望族霧峰林家的第八代傳人,是著名愛國志士林祖密將軍之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報考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三十六軍軍部見習軍官。後參加廣西崑侖關戰役、中國遠徵軍赴緬甸作戰,身負重傷。1946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回臺從事革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