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羊山鎮: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
自濟寧市生態文明建設大會召開以來,羊山鎮統一思想,高端布局,突出重點難點,落實強力措施,全面提升鎮域生態文明水平,早日建成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助力生態濟寧、生態金鄉建設。
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美麗鄉村。開展「大綠化攻堅會戰」,發動群眾1萬餘人次,創建了1個綠化樣板村,6個綠化示範村,完成羊靛路6公裡綠色通道種植任務;落實「以獎代補」政策,集中力量對南謝線、羊靛路、羊馬路、古鎮區域採取打「殲滅戰」的辦法,實現整片連線整治,建立長效保潔機制,配備106名保潔員,採取「戶集+鎮運輸」模式,保證鎮村環境日日清理、有效運轉;大力改善農村基本生活條件,新硬化公路30994米,架設路燈1000盞,對28戶貧困群眾實施房屋改造,加大農村水網管護建設,確保群眾住安全房、喝乾淨水、走平坦路。年內先後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文明行動「百鎮千村」示範鄉鎮和「省級生態鄉鎮」。
「兩區同建」,夯實發展基礎。進一步完善規劃設計,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益遊則遊」的發展思路,結合現有產業布局,規劃出「五大產業園區、七大農村社區」的建設框架,並由濟寧設計院進行優化提升。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完成羊泰馨城社區二期建設和回遷安置工作,推進歡德營社區建設進度,力爭「五一」節前完成回遷安置,加快新成立社區班子組建,完善教育、醫療、超市、治安等服務設施,全面提高社區服務水平。運用市場機制,通過土地資產置換、出讓公共設施經營權、財政貼息貸款等途徑,積累社會資金,加快城鎮道路、綠化、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著重抓好垃圾和汙水處理,建設環境優美、生態循環的新型城鎮。
生態產業,助推綠色崛起。規模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潤田草莓今年新增100畝,擴大種植規模,歡德苗木基地流轉土地200畝,栽植白蠟、大葉女貞等樹種花卉10萬餘珠,金鄉縣共贏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江蘇蘇中製藥廠籤訂訂單協議,流轉土地500畝,由廠家負責技術指導,開發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以綠色、生態為衡量尺度,依託羊山工業園和羊山景區,成功招引泰鑫棉業、金利鋼結構、弘揚特鋼等環保型企業入駐,明確排汙標準,倒逼企業改進生產工藝,落實排汙措施,實現技改提升。加快旅遊產業提檔升級,推進羊山歡樂城、野生動物科普教育基地和羊山生態酒店建設,實施地質公園、檀道濟紀念館改造提升,2014年計劃上馬包括「三十六計」主題公園、觀光小火車、馬術俱樂部在內的「景區十大工程」,打造經濟效益高、娛樂性強、生態環保的核心旅遊產品。
鄉風文明,催生碩果纍纍。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一萬平米的鎮文化廣場,完成「一村一廣場」標準建設,村級文化大院60個,農家書屋24個,組建 「三新」藝術團、軍武藝術團、羊泰馨城舞蹈隊等12支民間文藝隊伍,已登記的「農民演員」2000餘人。深入挖掘民間傳統藝術,歷時數年,對全鎮傳統民藝傳承現狀進行實地調研,走訪62個行政村,訪談人數1400餘人次,確定重點保護項目10餘個,《徐樓花鼓》直接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開展「四德工程」創建,選定茂松科技、恆闊機械、羊泰馨城社區、孟營後村、南胡村為創建示範點,實現由點到面的演變,在全鎮62個行政村指導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村民」評選,約有300餘名群眾光榮登榜,村民們進一步增強對文明的理解,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有意識的說文明話、學文明禮、做文明事,文明之風在鄉村也悄然盛行、越來越濃。(通訊員 鞏懷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7—3366066,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