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販子」書記的
戰「疫」故事
——記優秀共產黨員吳貴燕
為村民農用車消毒
「這裡就是我的家。」2015年9月,吳貴燕被金川縣檢察院選派到河西鄉木居裡村擔任第一書記,2018年她兼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今年是吳貴燕在木居裡村駐村的第五年了。5年來,吳貴燕不僅帶領當地村民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更是與當地群眾建立起了濃濃的「魚水情」。
疫情來襲
她從扶貧尖兵變身戰「疫」先鋒
「我是村裡的第一書記,越是在困難時期越要和大家在一起,我們連夜駕車回村,現在就出發。」2月1日晚,吳貴燕接到鄉裡的電話後,連夜返回村裡。
回到村子後,吳貴燕第一時間召集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召開防疫專題工作會,並結合木居裡村實際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將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排查、防疫卡點設置、防疫知識宣傳、藥物消毒等工作落到實處。
對來訪人員進行登記勸返
為減少因人員流動帶來疫情傳播風險,木居裡村實行封閉管理,在出入村子的各個交通要道設立防疫卡點,嚴格排查進出人員,並勸返外來人員。雖然專門安排了卡點值守人員24小時值守,但吳貴燕仍然不放心,每天都會到卡點看一看,詳細了解卡點值守情況,疫情防控期間她一刻都不曾放鬆。
「嚴防死守,保障村民健康。」這是吳貴燕一直掛在嘴邊的話。木居裡村地廣人稀、區域跨度較大,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繁重,人手有限。於是,吳貴燕召集在村青年成立了青年志願服務隊,並帶領這支隊伍上山下坡、翻溝越壑,走遍了木居裡村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他們一邊宣傳整治環境衛生、重點區域消毒的重要性,一邊積極建立排查臺帳,登記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情況和體溫,並對他們的體溫情況進行日測日報。
指導農戶蓋地膜
疫情擋不住春耕的腳步,為了不影響全村村民的生產生活,防止群眾因疫情返貧,吳貴燕和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幹部自願當起了「代購員」,成立了採購和配送小分隊,建立了「便民購物服務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春耕生產。每天少則幾戶、多則十幾戶村民通過服務群「下單」,「代購員」們按單採購後放在各片區指定地點,村民自行到指定地點領取物品。
指導農戶蓋玉米地膜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吳貴燕不懼風險、迎難而上。在抗擊疫情最基層,她用擔當和責任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脫貧一線
她化身群眾的「雞販子」書記
木居裡村屬於高半山村,長期以來,老百姓出產的土雞等農副產品只是自給自足,外銷渠道尚未打通。自駐村以來,吳貴燕充分發動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和幫扶單位的力量,積極幫助貧困戶打開銷路,將村裡的土雞、雞蛋等農副產品外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因此,吳貴燕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雞販子」書記。
面對疫情,「雞販子」書記依然沒有忘記「扶貧」的本職。同時,吳貴燕還穩步推進護林防火、安全生產、春耕備耕等工作。受疫情影響,該村群眾的土雞、土雞蛋等農副產品滯銷,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如果雞蛋滯銷的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到村民發展產業的信心。」如何保證老百姓的「錢袋子」不受疫情影響成為擺在吳貴燕面前的一道難題,雖然人員不能隨意流動,但信息交流不能受阻。於是,吳貴燕對村裡各家各戶的土雞、土雞蛋等農副產品的數量進行梳理統計,並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和電話等方式向大家進行推薦,電話和網絡成為疫情防控期間木居裡村農副產品的熱銷平臺,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村民生產生活的影響。
「那幾天把吳書記累慘了,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那麼忙,她還要騰出時間幫我們賣雞蛋,真是辛苦她了。」村民胡應新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吳貴燕帶領駐村幹部幫助農戶銷售土雞100餘只、土雞蛋2000餘枚,拿到「貨款」的村民紛紛對吳貴燕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