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採編人到廣告人:風雨過後是彩虹
作者:徐俊霞
大學畢業後,我剛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經一位朋友推薦到一家報社的經濟周刊部任職,周刊部主任是個很有頭腦,很善於鑽營的人,我們的初次會面談得還算愉快。
當時我已經住了一個星期的招待所,主任承諾給我解決住處,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指派的那個住處壓根不能住人。我給主任打電話,卻怎麼也聯繫不上他。
那一夜,走投無路的我只好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館棲身。第二天聽同事們說起,主任每天晚上都有飯局,我那點事他早忘到爪哇國了。
我在那裡整整工作了一年,他由最初對我的欣賞到挑三揀四,今天說我大學裡學的專業知識不夠紮實,明天批評我寫的新聞稿一個套路。
同事們對他的評價普遍不高,大家辛辛苦苦跑來採寫的稿子經他的手掐頭去尾,就成了他的作品,包括業務往來單位的老總對他的為人都嗤之以鼻。
我每天的工作,除了跑新聞寫稿子,還要拉贊助,身體的勞累倒在其次,心上一直緊緊地繃著一根弦。
我暗自鼓勵自己,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有關係?任何關係不都是人創造的嗎?
等我好不容易拉來了第一家企業贊助,主任在結算提成時還要剋扣一部分,充作部門經費。
很多同事受不了他的刁鑽,紛紛離職,我堅持了下來,損失一點金錢沒關係,我臥薪嘗膽學的是本事,就當是交學費了。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任何人都有可交的一面,主任身上雖然有很多毛病,可是在專業領域稱得上行業翹楚。他敢想敢幹,身體力行,聯合相關部門策劃房地產、汽車、婚慶等展會。
展會上我跑前跑後,身兼數職,每次展會都累得我脫一層皮,受主任剝削的同時,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在這些展會上,我認識了各行各業的朋友,組織協調能力越來越出色。
當時地方媒體缺的不是能說會寫的人才,是綜合性傳媒經營人才。
廣告是傳媒的生命線,我打定主意在廣告經營方面做出一些成績。廣告部是個弱肉強食的小群體,市場競爭激烈,以男同事居多,大家對我虎視眈眈,處處排擠。
主任更是使出看家本事,生怕我搶了他的客戶,我深知若想在這塊蛋糕上分一調羹,就需要多花點心思。
時間久了,我發現主任打交道的客戶都是一些本土企業,他很不喜歡和南方客戶合作,碰巧我在南方讀的大學,對南方人的性格多少了解一些,在和一些經營房地產、汽車、醫療的南方客戶共事的過程中,我摸準了他們「小錢摳門,大錢闊氣」的宣傳策略,投其所好,事事為他們著想,為自己謀得了廣告市場的這一片空白。
每天晚上,我都要點燈熬油地寫工作日記,記錄當天的工作得失,做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除了練就一手拿得出門的文筆,我還善於動腦抓住機遇,善用自身的親和力,把每一位客戶都發展成朋友。
在這樣的高壓環境裡,我不但掌握了新聞採編寫的技巧,還給客戶提供從宣傳到策劃、設計一條龍服務,以自己的認真和踏實在圈子裡漸漸樹立起自己的口碑,很多外地的本地的客戶慕名前來,點名找我代辦所有的業務。
主任很眼紅,可他的身邊卻少不了我這樣一位得力的助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在工作中駕輕就熟、遊刃有餘。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我在行業裡成長得這麼快,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小有名氣,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恰好,一家報社擴版在即,報社老總誠邀我加盟,我成功跳槽到那家報社,做了報社廣告部主任。
漫長羈旅,每個人都渴望遇到貴人,但是有時候成就我們的不一定是貴人,惡人的反作用力或許比正面的力量更容易成就一個人,關鍵是我們要有把惡人變成貴人的EQ(情商)。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原創公號:齊魯海風(ID:haishangfeng2016)擅長創作親子、情感、職場故事,作品散見於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