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2020-12-21 零壹財經

2019年4月末,各大上市保險公司陸續公布2018年報,分析年報,從中發現「數位化」「金融科技」已成為關鍵詞。事實上,2018年4月份,中國人壽和中國人保已相繼提出將全面實施數位化戰略,並與騰訊、阿里巴巴等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推進保險領域的數位化解決方案。

本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即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與中國太保,著重梳理分析其數位化戰略實施成果。現階段,傳統保險公司已經意識到線上場景、用戶體驗的重要性,近兩年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用於提升數位化運營效率並持續優化保險理賠效率。2019年,眾多的傳統保險公司將科技賦能於產品創新、智能客服與在線理賠等多個環節,探索保險服務價值鏈重塑,以數位化轉型來尋求全新的盈利增長點。

一、戰略升級:「數位化轉型」已成為行業關鍵詞

「數位化」成為我國傳統保險公司的戰略轉型關鍵詞,近兩、三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提出「數位化轉型」發展戰略,尋求以科技賦能保險業。究竟何為「數位化轉型」,業界始終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談及網際網路保險,人們都會聯想到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作為由馬雲、馬化騰、馬明哲聯手發起設立的保險機構,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並且眾安保險早在2017年就聯合中國保險業協會,舉辦了「保險科技思享會」,其中IBM公司提出數位化商業時代這一概念,並指出數位化背後的驅動力正是技術與社交工具。

圖 1:保險業「數位化轉型」概念與驅動力分析

資料來源:IBM企業諮詢服務部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在線數據的獲取與挖掘逐漸成為金融業的關注焦點,數位化商業時代首次創造了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商業模式。這一商業模式背後依賴於各項創新技術,例如,原本要依靠動感地帶、神州行、全球通等通訊數據;逐步發展過程中,則開始探索大數據,並依靠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挖掘、使用大數據;在數據傳輸媒介上則拓展至可穿戴設備與社交媒體等。數據生產的量級、數據使用的廣度、深度等均較此前發生了巨大改變。

關於保險業的轉型與發展,平安集團掌舵人馬明哲的思考及提法值得關注,他提出的「金融+生態」發展歷程與生態圈選擇的核心要素,可為同業機構提供借鑑思路:

馬明哲表示,平安集團「金融+生態」的發展歷程是「三部曲」:第一,用科技強化主營業務;第二,用科技去搭建生態,搭建的生態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場景;第三,生態搭建好之後,再把金融注入進去。

平安集團具體選擇進入哪些細分行業來構建生態圈,主要考慮5大核心要素:第一,它是不是入口,是否對這一生態的上中下遊起到抓手作用;第二,它必須夠大規模,小規模的不會碰;第三,它必須有高門檻,其他人不容易進去;第四,它能不能轉化價值,如果建立了一個生態,無法對金融產生價值轉換也不做;第五,它可以複製並快速發展。基於這一邏輯,平安集團已經實現了科技能力塑造與輸出、五大生態圈建設與科技創新成果深度應用,以及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生態圈注入。

二、創新樣本:四家上市保險公司「數位化轉型」成效

零壹財經發現,中國境內已上市的保險公司共有7家,下表列出成立時間早、數位化戰略推進成效顯著的4家典型代表,從中可觀察我國傳統保險機構的整體轉型方向。在「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下,傳統保險機構加大線上渠道布局,以此作為挖掘用戶需求、優化用戶體驗的切入點,並從中尋找新的贏利點。

表 1:四家典型保險上市公司的「數位化轉型」整體情況

資料來源:保險上市公司2018年報 零壹智庫制表

1.中國人壽:數位化平臺+智能服務+運營服務

中國人壽2018年上半年經營形勢分析會上,董事長楊明生指出未來數位化轉型的「四大行動」——客戶體驗數位化、運營管理數位化、商業模式數位化和全面夯實數位化基礎平臺。截至目前,中國人壽在數位化轉型方面的舉措,主要包括數位化平臺、智能服務與運營服務三部分:

搭建全面開放、線上線下一體的數位化平臺,快速供給各類線上服務。應用大數據分析客戶需求,為客戶推薦多層次、系列化的保險保障方案;通過營銷員大數據社交名片,結合活動主題清晰展示營銷員的服務年限、服務記錄、累計保障額度、服務品質等,以便客戶全方位了解營銷員,強化信任與互動。推出全流程無紙化增員、職場線上運作等數位化隊伍管理工具應用於百萬銷售人員。建立線上職場3.8萬個、線上團隊9.4萬個。此外,依託「平臺+API」,連接合作夥伴共同構築數字生態,已聚合各類服務3000餘個。

在智能服務方面,中國人壽建成大數據、實時計算、智能語音、人臉識別、深度學習五大人工智慧平臺,將智能技術融入各個經營環節。轉變傳統的商業模式,採用平臺化、扁平化的經營思維,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全渠道、全價值的數位化客戶旅程。

在運營服務方面,根據中國人壽公布的2018年報數據,運營服務效能明顯提升。無紙化投保應用率達90%,核保自動通過率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理賠全流程自動化通過率同比提升20個百分點,申請支付時效同比提速46%,直付案件量同比增長10倍以上,覆蓋5000家醫院,實現醫療費用保險金快速給付。

2.中國人保:啟動「智·惠人保」數位化戰略

2018年4月,中國人保集團在北京舉辦了數位化戰略媒體發布會,並在發布會上現場,舉行了與IBM、華為、螞蟻金服、東軟集團、網易五家戰略合作夥伴的多項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中國人保的數位化轉型戰略定位為「智·惠人保」,重點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九大數位化轉型重點。具體在實施數位化戰略方面,將從從客戶體驗、業務運營及商業模式等三個維度出發,加速推動客戶洞察、運營模式、平臺生態等九大數位化轉型。

第二,核心內容是「3411工程」。具體是指:推動財險、壽險、健康險三家子公司轉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數位化、一體化、國際化四大戰略;打好一場中心城市攻堅戰;守住一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第三,構建五大數位化平臺。為了強化集團和子公司之間的戰略協同,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中國人保集團建立前、中、後臺三層聯動機制,打造集團數據平臺、服務管理平臺、綜合移動平臺、綜合e化平臺和綜合接入平臺五大平臺,將平臺化運營作為集團轉型的重心。同時,在建設系統性IT架構方面,看中網際網路巨頭的應用架構能力,與騰訊展開戰略合作。

3.中國平安:「金融+生態」驅動保險業轉型

平安集團成立於1988年,至今已超過30年,它在保險領域的戰略轉型創新可以用「四個十年」來概括——「第一個10年(1988-1997)」主攻保險業務;「第二個10年(1998-2007)」發展綜合金融業務;「第三個10年(2008-2017)」圍繞「金融+科技」展開;「第四個10年(2018-2027)」探索「金融+生態」,推動「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平安集團在保險領域的金融科技舉措,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取得諸多自主研發的專利成果。平安集團2018年報指出,目前擁有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業務從業人員9.9萬名、研發人員2.9萬名。每年將收入的1%用於科技研發,截至2018年12月末,平安集團的科技專利申請數較年初增加9021項,累計達12051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其中PCT及境外專利申請數累計達3397項。

三大核心技術助力業務開展。平安集團重點布局於人工智慧、區塊鏈、雲服務等技術領域,通過構建科技平臺,將科技創新成果深度應用於「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推動保險業務的提質增效。

表 2:平安集團布局「五大生態圈」下的保險數位技術開發

資料來源:平安集團2018年報 零壹智庫制表

人工智慧技術在經營場景廣泛應用。目前,平安集團已經將AI甄選和AI面談工具應用於代理人渠道,通過AI甄選模型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驗證,13個月留存代理人的識別率達95.4%,由此推動平安集團的智能化轉型升級。在客戶經營方面,「金管家」APP全新改版,實現千人千面推薦和分群經營,截至2018年12月末,累計註冊用戶數達1.84億,月均活躍用戶數超2600萬。在客戶服務方面,平安壽險應用AI技術大幅提升承保、保全、理賠等服務時效,升級「智慧客服」。

4.中國太保:打造人工智慧保險顧問並注重協同

中國太保在2018年報中指出,在「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關鍵領域進行變革,其中數位化已全面融入業務管理、投資管理、綜合管理等環節。中國太保在數據化轉型方面的行動舉措,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加速數位化平臺建設。中國太保在2018年加快統一平臺建設,包括客戶數據平臺、數據分析平臺、客戶體驗實時監測平臺等,同時將統一門戶「太平洋保險」APP打造為全量、實時、結構化的億級客戶保險帳戶體系。在具體的保險細分領域,形成了差異化的數位化平臺,譬如:農險業務加快與安信農險的全面融合,打造一體化業務發展平臺;提升車險業務的數位化經營水平,建立新型團車經營模式。

二是打造拳頭產品「阿爾法保險」。這款產品是中國太保打造的人工智慧保險顧問,重點圍繞客戶足跡,積極推動數位化應用創新。截至2018年末,「阿爾法保險」已升級至3.0版本,訪問量突破680萬人次,按需定製能力越來越強。運用深度學習算法,打造多模型融合的語義理解模型,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或文字聊天方式諮詢「阿爾法保險」機器人,了解保險常識,獲取個性化保險建議。

三是推廣雲端智能理賠服務項目。太保壽險研發上線了移動端「雲調查」產品,採取雲地圖、移動調查雙錄、人臉識別、遠程傷殘鑑定等移動新技術,解決過去疑難案件涉及責任認定困難、遠程理賠取證不便等理賠難題。此外,中國太保升級了「科技個險」APP,涵蓋了信息查詢、銷售支持、在線培訓等多項功能,成為營銷員的隨身智能助理,提升團隊的整體運營效率。

四是科技助力跨版塊業務協同。中國太保深入推進協同發展,集團本部成立協同發展委員會,設立協同發展中心,對協同的發展規劃、制度建設、資源調配進行統籌管理。以「百個交叉銷售示範基地」和「百家大客戶生態圈」建設為切入口,進一步推動協同發展,提高交叉銷售佔比。

三、小結

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我國傳統保險公司正在加速布局「數位化轉型」,藉助科技賦能來實現整個交易流程的重塑,在精準營銷、場景嵌入與智能理賠等環節不斷創新改進。平安集團相較於其他上市保險集團,在生態圈布局、發展銀行業務方面更具競爭力,它的戰略規劃理念值得同業機構借鑑。2019年,面對網際網路保險機構與流量大、線上場景豐富的各類生活服務平臺的挑戰,傳統保險機構將迎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唯有加速變革、注重數位化價值,聚焦於主要細分服務場景來開拓客戶、創新產品,未來才能贏取更大市場份額。

相關焦點

  • 車車科技入選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
    該報告通過調研收集50多家保險機構和科技公司的數位化轉型之路,分析了傳統保險公司、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中介、保險科技公司四個不同主體在其轉型時遇到的亮點、痛點和關注點,結合行業優秀實踐案例,指出了保險業數位化轉型的戰略側重點、業務能力和支撐體系,為保險行業的創新轉型提出了框架性策略和實施方案。
  • 線上優勢明顯 人身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時值新冠肺炎疫情撞上人身險銷售旺季的當下,前者像催化劑一樣推動保險銷售向線上轉移。加速行業線上轉型疫情之下,人們被困家中,傳統保險銷售與服務模式均受到很大程度衝擊,以新技術、新渠道、新方式主導的線上非接觸式銷售服務方式優勢凸顯,加速行業轉型升級進程。
  • 中國人保壽險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數位化翅膀
    記者最近了解了公司數位化戰略情況,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科技與業務融合,如同為公司轉型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2016 年,人保壽險啟動ITSP戰略規劃項目,包含四大類、 13 個戰略項目,細分為 38 個子項目,旨在分析並解決公司在銷售、客服、運營、集團協作、產業融合、風控和基礎建設等方面信息化建設的難點、重點,不斷提升公司各業務領域信息化支持能力,為每一位客戶帶來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
  • 在線 智能 生態——《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今日發布
    通過深入調研財產險、人身險、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保險中介、保險科技等各類從業機構,報告發現,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保險公司在渠道依賴和營銷模式方面的深層次問題,也倒逼保險業撇除過往相對粗放的發展模式,強化科技和數據的開發應用,實現科技創新與業務模式的高度契合。
  • 線上優勢明顯 人身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時值新冠肺炎疫情撞上人身險銷售旺季的當下,前者像催化劑一樣推動保險銷售向線上轉移。加速行業線上轉型疫情之下,人們被困家中,傳統保險銷售與服務模式均受到很大程度衝擊,以新技術、新渠道、新方式主導的線上非接觸式銷售服務方式優勢凸顯,加速行業轉型升級進程。
  • 小語電話機器人出席2018亞太保險科技數位化轉型峰會
    9月19日, InsurTech Plus 2018亞太保險科技數位化轉型峰會在上海盛大開幕。本次峰會是近期保險業最為盛大的峰會之一,邀請了300位國內外險企業決策者、首席技術官、信息官以及頂尖科技公司高管出席了此次峰會,並以「賦能保險數位化」為主題展開「保險業數位化與信息化革命」、「數位技術時代保險產品設計與客戶服務」、「信息化技術升級保險風控能力」等多個板塊的深層次討論。小語電話機器人,作為保險行業智能營銷解決方案領導者,也參加了此次峰會。
  • 從智能保險引擎看吉祥人壽數位化轉型
    作為技術創新和業務結合的產物,「智能保險引擎」一方面為客戶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投保服務,同時也為保險公司風控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是科技賦能業務發展的典範。科技賦能 吉祥人壽的數位化轉型之路吉祥人壽在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以下簡稱 「集團」) 「聚焦數位化能力,構建平臺化賦能,引領智能化未來」的IT願景指引下,圍繞營銷賦能、業務協同、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等重點方面,全面開起了以打造「數字吉祥」為目標的戰略轉型。
  • 科技投入持續加碼 北京銀行數位化轉型加速
    北京銀行制定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規劃,聚焦「平臺+數據」、「敏捷+融合」的發展模式,持續加大科技投入。2020年,科技投入計劃增至22億元,較2019年增長22%。  據介紹,北京銀行科技投入主要用於三個方面:第一,數據賦能,深耕細作大數據和人工智慧。
  • 政策護航保險業「數位化」轉型:「數位技術是全新生產力」
    疫情進一步加速了保險公司數位化轉型的進程。「進一步推動數位化轉型,順應行業發展是保險公司的必選之路。」某保險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 在監管層面上,相關政策文件頻發,亦助力整個行業數位化轉型進程的不斷加快,保險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2020科技的進與退:數位化加速與算法控制人類
    同時,已經上市的美國協同辦公企業Zoom和Slack,其市值漲幅「萬綠叢中一點紅」,是暴跌中少有的逆勢上漲的股票。 儘管疫情之後,協同辦公的需求有所回落,行業增長放緩,但辦公在線化的趨勢卻不可逆轉。 協同辦公行業爆發,是疫情為科技按下的第一個加速鍵。
  • 轉型深處人保集團換帥 保險巨頭面臨的變革挑戰
    其中,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因直接參股螞蟻集團,成為其上市概念股代表。其中作為A股上市的第5隻保險股,中國人保上市時間還不到兩年。近期,中國人保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繆建民的辭呈。繆建民因工作調動,辭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該辭任自2020年7月15日起生效。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分論壇...
    這就需要保險機構堅持「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加快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金融保險服務體系,摒棄片面追求規模和業績、以高費用喚醒短期業務發展的經營思路,回歸保險保障本源,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更好的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風險保障和長期穩定資金。保險機構要深刻認識數位化轉型的緊迫性、必要性。
  • 交行郭莽:發揮人工智慧頭雁效應 加速金融業數位化轉型
    交行郭莽:發揮人工智慧頭雁效應 加速金融業數位化轉型 2020-12-09 16:09:34論壇由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主辦,並同步舉辦首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博覽會暨全球科技節(2020)上海場。論壇邀請了政府機構、國內著名高校、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等方面的領導、專家出席,並在第一財經進行直播。  交通銀行作為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聯席理事長單位,於12月7日下午主辦「人工智慧在銀行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分論壇。
  • 2020全球保險科技大會圓滿落幕
    嘉賓陣容囊括了監管、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壽險公司、財險公司、再保險公司、農險公司、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科技公司、保險中介公司、保險諮詢公司、金融基建公司等領域的專家大咖。以下是嘉賓觀點集錦: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作為「新基建」重點的5G網絡基站建設正在加速推進,相信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將會乘勢而上,並藉助於數位技術和國家的政策紅利,實現金融保險轉型升級。 沒有科技賦能,就難以實現保險業的數位化轉型、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
  • 收購敬眾科技、入股太平金服,這家上市公司轉型金融科技,業績還得...
    根據其財報數據顯示,自其上市以來至2015年轉型之前,其營收從2011年的2.83億元增至2015年的6.9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25%,淨利潤從2011年的956萬元增至2015年的5121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52%。
  • 平安健康險數位化轉型之路:凝聚科技力量,再造客戶旅程
    本次峰會同步舉行健康險創新者頒獎典禮,平安健康險榮獲「保險數位化領軍企業獎」,也代表了行業及大眾對平安健康險科技網際網路戰略的認可。 平安健康險總部首席技術總監鮑大倫應邀出席峰會,並發表了題為《平安健康險數位化轉型之路》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平安健康險凝聚科技力量、再造客戶旅程的轉型之路。
  • 「數」·「智」·「雲」 - 如何用三個字叩開保險渠道數位化轉型之...
    ,保險渠道數位化轉型的基礎,就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發展。叩開保險渠道數位化轉型之門,復深藍給出了答案,三個字:「數」·「智」·「雲」。在闡述什麼是「數」、「智」、「雲」之前,我們先可以去解讀復深藍對於保險渠道數位化轉型的理解。復深藍認為,保險渠道數位化轉型並非要通過網際網路取代渠道,而是通過網際網路和算力來使渠道通過數位化變得更加強大,也就是說,這是賦能渠道的過程。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分論壇...
    、數位化轉型,持續推進多機構數據互聯,積極布局基於知識圖譜的前端智能應用,持續做深基於模型和大數據的後端智能應用,做好運營與銷售科技的融合,新基建下保險運營的思考與探索,未來壽險運營服務變革創新的重點、難點等熱點話題發表精彩演講。
  • 歐洲頂級保險科技盛會DIA進入高潮 大咖觀點雲集
    上市公司Blancco高級移動產品專家Kon Maragelis分享如何利用新技術賦能保險公司、擴大收入機會。基於Blancco的移動保險產品,移動保險提供商可以在客戶生命全周期隨時遠程提供保險,可以精準定位賠付價格和賠付範圍。
  • 戴姆勒將投資超過700億歐元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
    【EV視界報導】未來五年,戴姆勒將在研發、不動產、工廠及設備領域投資超過700億歐元,繼續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戴姆勒監事會近日批准了相關業務規劃,大部分投資將用於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業務。同時,戴姆勒卡車也將通過該業務規劃加快實現零排放運輸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