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眼前看到的和貴樓被譽為建在沼澤地上的『諾亞方舟』。」25日下午,在福建雲水謠古鎮的和貴樓前,多個來自不同地區旅遊團的導遊正在講解面前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建築的前世今生。
7月25日,遊客在福建雲水謠古鎮的和貴樓前聽導遊講解。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25日,福建省恢復跨省團隊遊後迎來首個周末。在福建省南靖縣的雲水謠古鎮,一波又一波的旅行團給原本因疫情陷入沉寂的小鎮帶來生機。
7月25日,遊客在福建省南靖縣的雲水謠古鎮拍照。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一!二!三!茄子!」在古鎮懷遠樓前,來自內蒙古的蔣女士正在為自己的「姐妹團」成員拍照留念。「我們團24號到廈門,在廈門住了一晚後,第二天就來這裡看土樓了,」談起這次旅行經歷,蔣女士顯得有些興奮,「一聽說跨省組團遊恢復了,我們幾個姐妹都是第一時間訂了票,要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7月25日,遊客在福建省南靖縣的雲水謠古鎮參觀。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和蔣女士一樣,來自四川峨眉山的李磊也是24日從成都坐飛機抵達廈門。「正好放暑假了,我們幾戶人家帶著小朋友組了個團,一起來福建看看世界文化遺產。」李磊告訴記者,此番定製的組團遊將持續五天,定位是「親子科普遊」,希望能帶孩子多領略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本來每年我們都會帶孩子們出來轉轉,因為疫情,今年『五一』小長假計劃『泡湯』了,這次正好借跨省團隊遊恢復的東風出來看看。」李磊說。
7月25日,一名導遊在福建省南靖縣的雲水謠古鎮幫遊客拍照。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記者在古鎮的多個停車場發現,除南靖縣本地的「閩E」車牌外,還有不少來自廣東東莞、廣州、深圳等地的「粵」牌私家車和房車。此外,還有多個「閩D」牌照的廈門大巴車出入景區。據景區管理人員介紹,遊覽雲水謠古鎮的外省遊客多會選擇先飛赴廈門,而後在廈門當地組團後乘坐旅遊大巴前往景區參觀。
這個周末迎來的跨省旅遊團,也讓雲水謠古鎮的民宿餐飲等小微商家重見希望。「今天差兩間房就滿客了!」25日傍晚,古鎮上一家民宿經營者簡芸敏欣喜地告訴記者,自家民宿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好的生意了,跨省團隊遊的恢復,讓她重新看到了希望,「人氣旺了,信心就回來了」。
據福建省南靖土樓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毅鴻介紹,雖然當下已逐漸放開了跨省組團遊的限制,但景區仍按照福建省的有關要求,將景區的遊客接待量限制在最大承載量的50%以內,並對進入景區參觀的遊客實行健康碼核驗和體溫監測,確保相關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南靖土樓景區的數據顯示,截至26日上午8時,本周末雲水謠古鎮的遊客接待量已近5000人,接近去年同期的五成,來自省外的遊客數量達到46%,環比上漲趨勢明顯。(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吳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