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兩天吵得最熱的就是剛剛!教育部: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實驗操作將納入中考,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複習、備考都將變得沒有重點了呢?難道真的要「盲考!」
其實,不管政策怎麼變,重點知識範圍不變,答題技巧不變,只要好好把課本搞懂,然後跟著小萬萬及時學習中考命題要點,然後去精準備考,你一樣可以直擊中考!
下面,在期末考試即將來臨之際,還是要多刷刷真題,及時複習、背練高頻考點。
2018—2019學年度上學期學業水平抽測
九年級歷史試卷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小偉一家計劃到某國旅遊,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一 國度,他在百度搜尋引擎上輸入了「尼羅河」「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關鍵詞。請判斷他們將要去的國家是( )
A、埃及
B、印度
C、希臘
D、伊拉克
2、大河流域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人類璀璨的文明。下列不屬於大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類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代中國文明
D、古希臘文明
3、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統治者通過派遣使臣和留學生,積極學習中國隋唐封建制度,使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改革是( )
A、伯利克裡改革
B、大化改新
C、1861年改革
D、明治維新
4、某歷史活動課場景:同學們激烈討論,暢所欲言,內容涉及查理馬特改革、丕平獻土、城市自治。這堂課正在探究的是( )
A、亞非奴隸制文明
B、歐洲奴隸制文明
C、亞洲封建國家
D、歐洲封建國家
5、在古代世界,充滿著強國與弱國,以及不同文明間的矛盾與碰撞。這個過程伴隨著暴力、奴役和壓迫,但是在客觀上也導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下列哪一國不是人類歷史上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 )
A、波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俄羅斯帝國
6、在一次歷史知識搶答賽中,主持人說道:「世界上各地區各民族都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世界文明的交響樂中,不同文明的交流與事例是歷史的主旋律。」下列選項中被譽為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
A、羅馬人
B、阿拉伯人
C、希臘人
D、西班牙
7、2009年5月9日,扶風縣法門寺舉行了隆重的佛指舍利安奉大典,世界唯一的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被永久供奉在剛剛落成的高達148米的合十舍利塔地宮「大金塔」中,這裡已成為世界億萬佛教信徒心中的聖地。佛教的起源地是( )
A、耶路撒冷
B、古希臘
C、古印度
D、麥加
8、2012年2月27日,美國士兵焚燒《古蘭經》(是默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說教集)引發世界抗議,反美示威蔓延!這則消息的空格處應填寫(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9、天平是大家在做物理實驗時常用的儀器,發現其原理的科學家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他是( )
A、阿基米德
B、愛因斯坦
C、愛迪生
D、牛頓
10、「天方夜譚」被比喻虛誕誇飾的議論,荒誕不經的說法。此成語來源於一部民間故事集的名字,這部民間故事集創作於( )
A、古代羅馬
B、阿拉伯地區
C、古代希臘
D、中國
11、下圖是上海世博會的會徽,寓意:你、我、他的人類社會。世博會的核心理念永遠都是我們——「人」。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
A、人文主義
B、新航路的開闢
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D、工業革命
12、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從獨立到現在只有短短200多年的歷史。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矛盾激化
C、種族之間矛盾尖銳
D、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多才多藝「百科全書」式人物達文西的繪畫作品是( )
A、蒙娜麗莎
B、向日葵
C、西斯廷聖母
D、擲鐵餅者
14、美國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矗立著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銅板,銅板上刻著「1776.7.4」。1776年7月4日( )
A、發生波士頓傾茶事件
B、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
C、薩拉託加戰役扭轉了戰局
D、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15、有人認為,2010年3月日本豐田汽車「召回」事件將成為豐田公司的「滑鐵盧」。「滑鐵盧」作為失敗的代名詞,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
A、克倫威爾
B、聖馬丁
C、羅伯斯庇爾
D、拿破崙
16、九(1)班同學在一次探究性學習中形成了以下結論:它充分體現了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它客觀上促進了新大陸的開發;它把災難帶給了非洲這片古老的大陸,部族之間戰爭被挑起,上億人口被掠奪。據此可知,他們探究的是( )
A、新航路的開闢
B、世界市場的形成
C、三角貿易
D、美國內戰
17、有人比喻英國「像海綿一樣從恆河邊上吸取財富,又擠出來倒在泰晤士河中。」這句話揭示了( )
A、英國在北美進行殖民統治
B、英國在印度進行殖民掠奪
C、法國在印度進行殖民掠奪
D、歐洲殖民者在美洲瘋狂屠殺印第安人
18、下列人物中,能夠按照「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組合在一起的是( )
①克倫威爾②華盛頓③玻利瓦爾④章西女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19、19世紀中期俄國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均屬於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其主要依據是( )
A、兩國的改革都是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進行的
B、兩國的改革都是採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改革使兩國都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D、改革使兩國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
20、有這樣一段廣告詞:「一個蘋果讓牛頓吸引了世界,一壺沸水讓瓦特轉動了世界,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愛迪生點燃了世界」是指( )
A、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B、發明內燃機
C、研製成功耐用碳絲燈泡
D、改良蒸汽機
21、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請判斷這一事件是( )
A、塞拉耶佛事件
B、國會縱火案
C、慕尼黑陰謀
D、五月流血周
22、恩格斯說:「未來的戰爭是世界戰爭,規模空前、破壞巨大,將長達3—4年,將有800—1000萬士兵互相殘殺,把整個歐洲吃個乾淨,導致歐洲貧困普遍化。」最先驗證了恩格斯說法的戰爭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第二次世界大戰
C、「冷戰」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3、下面是一位男士的簡歷,他的中文譯名應該是( )
A、牛頓
B、達文西
C、愛因斯坦
D、達爾文
24、一部《英雄交響曲》,把一個曾叱吒歐洲政壇幾十年的風雲人物和一個歐洲最偉大的音樂家連在了一起。這兩個人物是( )
A、馬克思和恩格斯
B、拿破崙和貝多芬
C、達爾文和梵谷
D、牛頓和愛因斯坦
25、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通過歷史事件、家庭關係以及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描述了沙皇俄國的社會生活。這兩部文學作品的作者是( )
A、德萊賽
B、肖洛霍夫
C、奧斯特洛夫斯基
D、託爾斯泰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0分,第27題10分,第28題17分,第29題13分,共50分)
26、(10分)在主題為「世界聯成一體」的歷史活動課上,一個小組的同學向其它同學展示了四幅選自歷史教科書上的圖片:
他們提出挑戰,請其他組同學派出一個代表,上臺回答他們的問題。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你能順利完成這場挑戰嗎?
(1)首先,他們要求同學寫出以上四幅圖片內容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名稱?(8分)
圖1:
圖2:
圖3:
圖4:
(2)接著,他們要求上臺的代表任選一幅圖(註:只選一幅作答),然後說出圖中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你會選哪一幅呢?(2分)(請註明你選擇的人物,再作答)
27、(10分)人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在不斷的向前:從專制走向民主,從人治走向法治,從愚昧走向文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果理髮師不經奴隸主許可,就把不屬於他的奴隸的奴隸標誌剃掉,那理髮師的手應該被砍掉。」——《漢謨拉比法典》
材料二 :「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伯利克裡
材料三: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材料四:「廢除資產階級私有制,實現共產主義」……「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什麼國家的社會狀況?(1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古代哪個國家的的民主制度? (1分)
(3)材料三出自什麼文件?(2分) 其發表有何進步意義? (2分)
(4)「廢除資產階級私有制,實現共產主義」這種新的民主是在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 個戰鬥綱領中提出的,該綱領的名稱是什麼?(2分) 它的發表標誌著什麼? (2分)
28、(17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我們的印象裡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 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1)上述材料中的「這場革命」指的是什麼革命?(2分)
(2)請寫出在「這場革命」中的科技成果。(2分)
(3)在這場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機被廣泛運用到各生產部門,從此,人類進入了什麼時代?(2分)
材料二:美國人湯姆開汽車到倫敦郵政大廈,給遠在美國紐約的媽媽拍了一封電報,電文內容為:「親愛的媽媽,明天我將乘坐上午8點起飛的民航客機回家, 與您共度聖誕佳節!」
(4)請你寫出材料中涉及到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科技成果。(3分)
(5)第二次工業革命又使人類進入到什麼時代?(2分)
材料三:自從全球湧現出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後,煙囪、廠房、機器轟鳴聲,打破了人們恬靜的田園生活。……1827年,法國數學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會使大氣變暖,在他之後,瑞典學者阿倫尼鳥斯提出了「溫室效應」。
(6)依據材料三說明,在社會生產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什麼問題?(2分)
(7)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認識。(4分)
29、(13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某班同學就「思想解放運動和科技革命哪一個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最大?」的主題進行了討論,下面是幾個同學的發言。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同學一:當然是思想解放運動的作用更大。邱吉爾有句名言:「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
同學二:不然,路易十六在獄中閱讀了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怎麼會感嘆道:「原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
同學三:那不一定,《大國崛起英國》也有這麼一句:「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如果沒有瓦特,工場手工業的生產方式還要延續更長的時間吧。鄧小平也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材料二:我認為「光榮革命」帶來了政治穩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結果就是普通國民感覺有一個他們可以依賴的政府。由於對政府持有好感,國民願意納稅來支持政府。 ——英國倫敦大學王家學院教授 安德魯波特
(1)莎士比亞是哪次思想解放運動的代表人物?(2分)這場運動有何歷史作用?(2分)
(2)路易十六為什麼說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2分)
(3)材料二中所述的「可信賴的政府」屬於什麼政體?(2分)確立這種政體的關鍵性文獻是什麼?(2分)
(4)如果你正參與這場討論,你的發言是什麼?(3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題(共50分)
26、(10分)
(1)圖1:新航路開闢;圖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圖3:工業革命; 圖4:南北戰爭(美國內戰)(8分)。
(2)如:哥倫布:發現美洲,開闢了從歐洲向西橫跨大西洋至美洲的新航路;克倫威爾:領導議會軍隊打敗王軍,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林肯:領導美國人民取得內戰勝利,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任選一個作答,2分)
27、(10分)
(1)古巴比倫王國(1分);
(2)希臘(雅典)(1分)
(3)《人權宣言》(2分);
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確立了資產階級依法治國的法律體系,促進了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發展。(2分)
(4)《共產黨宣言》(2分);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2分)
28、(17分)
(1)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2分);
(2)火車機車、蒸汽輪船(2分)
(3)「蒸汽時代」(2分);
(4)汽車、電報、飛機(3分)
(5)「電氣時代」(2分);
(6)環境汙染問題(2分)
(7)①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迅速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分)②要注意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並重,注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分)
29、(13分)
(1)文藝復興(人文主義)(2分); 作用;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伏爾泰和盧梭宣傳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2分)
(3)君主立憲制(2分);《權利法案》(2分)
(4)思想文化的宣傳引發人們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促使人們為實現美好的生活而進行鬥爭;科學技術的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