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京玄武區長江路292號的總統府,是許多遊客來南京必打卡的景點之一,其實總統府全稱叫「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相信接受過九年義務制教育的中國人來這裡的理由,大多都是因為這幅課本插圖吧,當年解放軍打過長江、推翻國民黨腐朽統治的標誌性事件,就是紅旗插上總統府。
「總統府」之稱最早來自於1948年國民黨的「行憲國民大會」,在這齣政治鬧劇上,蔣介石當選國民政府總統,這個院子也隨之改稱「總統府」。有趣的是,總統府改名還不到1年時間,解放軍就以一往無前的勇氣打過長江,解放了南京。
這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大致呈對稱布局,在中線穿廊門頭上,懸掛著孫中山題寫的「天下為公」字匾。
其實住這裡最早的可不是蔣介石,明、清兩朝的王公貴族都曾在這裡開闢府邸。圖為晚清兩江總督府結構模型。
這個地方應該是兩江總督會客辦事的地方,可以看到牆上掛的畫及座椅都十分講究。
圖為復原的馬廄場景。看過稍早一點的關於清朝的電視劇的童鞋應該對這個場景不陌生。
還是馬廄,牆上掛著許多馬鞍。兩江總督是地方大員,配馬很多。
這個房間與馬廄僅一門之隔,是管理馬廄的人的住所,房間內的床上,僅鋪著木板。
這個就不用說了,清朝官員的朝服、頂戴、朝珠、靴子,拍清朝官員的電視劇要是不知道怎麼穿衣服,可以來這裡參考一下。
總督府展區與國民黨行政院展區有部分重合,但這一「串」房子的用處卻大致相同,都是搞後期服務的人住的。
魯迅先生曾在《燈下漫筆》一文中將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分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與「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在封建社會,佔據著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底層勞苦大眾,卻受著封建統治者最殘酷的壓榨。
1853年3月,天平軍以浩浩蕩蕩之勢佔領江寧府,改稱天京,洪秀全在此大興土木,興建皇宮。圖為天王府的穹頂。
圖為洪秀全的龍椅。
圖為洪秀全的龍袍套裝。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這件袍子上的龍十分有意思。
轟隆隆的火車聲將人的思緒拉回近代,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昏庸腐朽的封建王朝一去不返,經過近代一批批有識之士的努力,蔣介石終於在1928年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腐朽的南京國民政府開始了所謂的「黃金10年」。
圖為蔣介石的行政院走廊,典型的民國風格。
圖為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面值已經到了100萬。
圖為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孫中山雖然一手創立了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自己卻沒在總統寶座上坐幾天。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1925年,孫中山先生帶著尚未完成的北伐遺願在北京與世長辭,但是先生留下的無盡的精神財富,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復興事業,奮勇前行。圖為總統府中山廣場上的孫中山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