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河北省井陘縣林業部門處理了一份十分特殊的「業務」。該縣下轄於家鄉南張井村的村民向林業部門求助稱,有人在該村周圍的山上「放生」了大量的蛇。為避免村民受到傷害,縣林業部門立即派人協同石家莊有關動物專家趕往現場,對這些被「放生」的蛇展開了捕捉。
據估計,被「放生」的蛇很可能超過300條,而儘管有關部門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進行捕捉,大多數蛇還是逃竄在外,給周邊村民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這起事件曝光之後,讓「放生」這檔子事再次被推到了輿論的聚光燈下,也引發了人們對「亂放生」的強烈反感與警惕。
一直以來,在民間,都有不少人對所謂的「放生」極為熱衷。一種粗糙、樸素的道德觀念,讓這些人相信,只要將人為養殖的動物放歸野外,就是在保護動物,積德行善,以至於能夠達成「功德」。為此,在全國各地,人們都不難看到各種「放生」行動的影子。
然而,儘管抱持著相對無害、善良的初衷,大多數「放生」者實際上做出的的事情,卻往往對動物福利與生態環境並無多少益處,唯一的作用不過是讓「放生」者自我感動。有些「放生」者喜歡大規模「放生」魚蝦飛鳥,雖然對環境談不上有什麼危害,但被「放生」的對象往往很難適應環境,贏得真正的自由,要麼迅速死去,要麼反覆被捉,然後由狡猾的商販再次販賣給「放生」者。也有一些「放生」者,因為缺乏常識,不經意間便「放生」了一些入侵物種,這些生物看上去似乎溫順普通,但實際上卻會對本地的生態平衡造成嚴重影響。
抱著自己在「做善事」的信念,這些「放生」者理直氣壯地做出了不少讓人哭笑不得,搖頭嘆息的事情,而這也讓「放生」成了不少生態保護工作者和普通網民深惡痛絕的一件事,引發了不少的社會爭議。
然而,一般情況下,就算是再怎麼不靠譜的「放生」者,也應具備基本的生活常識,知道什麼樣的生物對人類極端危險。垂髫小兒尚且知道毒蛇危險,見到便會躲閃,成年的「放生」者又焉能心安理得地將幾百條蛇放進有人聚居的地區呢?與這種嚴重威脅他人生命安全的「放生」舉動相比,其他的「放生」方式都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倘若這種行為不能得到果斷的制止和追究,以至於在未來引發更多效仿之舉,其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在「放生」者的理論裡,「放生」表現的是他們對動物和大自然的愛。然而,作為萬物之靈長,一個人倘若連關愛身邊的人都做不到的話,又有什麼資格奢談愛動物、愛自然呢?在野外「放生」幾百條蛇的做法,是對他人生命安全極端不負責任的做法,在任何層面上看,這種行為都談不上有任何「功德」可言,只會給「放生」群體進一步招來罵名。為此,當地有關部門還應在捉蛇的同時,積極展開調查,揪出這起「放生」事件的始作俑者,讓他們為自己愚蠢而危險的行為付出代價,如此才能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中青融評:眼見為實,就「視」論事
視頻 / 梨視頻 評論 / 楊鑫宇
—————— ●——————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