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正值高考錄取之際,每個人都想被名校錄取,這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但就像眾多小概率事件一樣,那些讀了名校的大學畢業生,也有少部分過上了世人眼中的「不成功」生活。
一名985畢業生在論壇上發起了一個話題,內容是關於那些畢業於清北華五高校的學生的前途問題。
這裡的華五指的是華東五校,中科大,南大,浙大,上交,復旦。
當然,從概率上來講,大部分名校畢業生都有不錯的收入與人生,但也有少部分人走著走著陷入了窘境,令不少人感到惋惜。
就好比原本穿著光鮮亮麗的外衣,最後卻衣衫襤褸,落差太大,不少網友都無法接受。
比如下面這些網友講述的身邊案例。
高中同學,錄取南大天文系,掛科太多畢不了業,回了老家。
我同學,狀元,清華物院,延畢了,我碩士畢業了,我同學現在在找工作。
同事,交大10本科,在上海國企幹PCB維修,還有個復旦10級物理,在幹計量,年薪十萬吧。
哲學畢不了業,找不到工作。想推遲就業吧,考研考公也沒見他上岸,反正就是太難了,畢竟啥都不會,只有個畢業證也沒用,智商和學習能力也比不上高考那時候了。
我表妹現在河北一個縣城,人大本畢業工資五千,我小學同學也是 、人大本畢業,北京一個月幾千塊錢,房租都要靠家裡人給。我爸也是人大本,現在縣城公務員,所以我一直對人大很無語,我認識的校友都混得這麼差。
一個高中同學去了南大天文,當時信心滿滿地給我們說要出國讀PHD,結果本科畢業跨保本校微電子了,前一陣還給我們說疑似進入了材料大坑,現在天天愁買房,愁怎麼找到畢業後能一起攢首付的女同學。
我同事,南京大學地質工程剛畢業,施工單位五千多一個月,個人覺得不符合他的水平。
表哥2007年進北大生科,畢業以後失業三年。後來給崑山一家小公司當會計。去年考了教師,好像辦輔導班去了。
和我一個科室的同事,交大本科,大三去港大兩年,碩士東京大學。上汽大眾做了一條鹹魚,我覺得我要是他我絕無法忍受這種現狀。
當年高考的時候,學校文科第一去了清華歷史,前兩天在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的錄取名單中看到了她的名字,高中歷史老師。理科前三有兩個人學上交機械,一言難盡。
手下有個清華本碩計算機的,畢業8年了,一年稅前才50多萬,還不如北郵畢業3年的高。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我同事本科清華的也有十幾個了,就沒見過混得差的,就兩個女生相對平庸些,年齡一個35一個40,之前因為生娃啥的耽誤了,稅前年薪大概一個50萬,一個70萬吧,別的無論男女都在百萬以上,我是化學行業。
以上種種,其實都是小概率事件,列舉這些案例只是說明一個事實,如果按照世俗的成功標準,讀名校,選專業,找工作都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裡面,也與個人的持續努力強相關。
君不見,每年一些名校都有退學的學子,這裡面除了極少數是因為不喜歡所學專業而選擇退學復讀外,大部分是因為無法勝任本專業學習,掛科太多而被學校開除。
在這裡給即將上大學的高考學子們送上一句良言:大學不是終點,畢業才是開始,一時的成敗如過眼雲煙,不會給你打上任何標籤。不管在哪裡讀書,無論是名校還是非名校,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努力奮鬥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因此,不要認為考上名校就一勞永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