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十飛行員揭秘閱兵:緊盯前方沒看天安門一眼

2020-12-11 搜狐網
  開欄語

  10月1日上午,作為空中梯隊之一,來自成都空軍航空兵某團官兵,駕駛我國自行研製的最新型殲擊機——殲-10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這是殲-10戰機首次亮相國慶閱兵。

  這支來自祖國大西南的部隊,是如何從眾多強手中脫穎而出,獲得參加國慶閱兵的光榮任務?在閱兵村,受閱官兵們的生活和訓練是什麼樣的?今日起,本報將推出連續報導,帶您走近駕駛殲-10戰機的英雄部隊飛行員,請他們為您講述榮光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10月1日上午11時16分,成空15架殲-10戰機,組成3個「楔形」中隊編隊呼嘯而來,首次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剎那間,天空、地面群情激昂。短短的幾十秒,就這樣烙印在編隊帶隊長機、成空某師副師長楊旭的腦海中。

  10月8日,成都。清晨時分,些許寒意襲人。即使穿著T恤,即使坐在家裡軟軟的沙發上,楊旭依然坐得筆直,熱情而自信。回望執行受閱任務的日日夜夜和「殲-10第一團」背後的故事,那股沖天豪氣還在這位帶隊長機心底激蕩。飛行的每一個細節,都如電影畫面,不停地在他腦海中回放。爽朗的笑聲,也不時在房間裡迴響。一旁,他的妻兒,幸福地依偎著,聆聽著……

  「作為一名駕駛殲-10戰機的飛行員,我為之而驕傲!」楊旭這樣對自己定義。其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楊旭與受閱  特級飛行員也得每天交「試卷」

  2009年5月底,隨著警報聲在紅土高原某機場響起,數十架殲-10戰機編隊騰空而起,跨越高原,空中轉場飛行3000多公裡,進駐華北某機場。他們,成為空中梯隊第一支在閱兵村訓練的部隊。

  這是一支被譽為「殲-10第一團」的部隊。今年37歲的楊旭,曾任該團團長。在閱兵村經過了4個月的訓練後,他作為長機,帶領4架僚機飛越天安門。

  為了達到「秒米不差」標準,作為長機的楊旭,和所有受閱飛行員一樣,每天都像一名小學生,期待交出一份滿意的「試卷」,「神經都繃得緊緊的,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每天的訓練情況,要接受稱之為「電子判官」的信息化系統的檢驗,由電腦進行統計,然後出具訓練成績。

  隨著國慶一天天臨近,9月底的訓練駐地,卻是連續3天的綿綿陰雨。直到10月1日清晨,天氣依然不好。這天,楊旭6點半準時起床,所有的安排像平時訓練一樣,「我們有信心讓飛機"起得來"」。

  據悉,早在進駐閱兵村前,這支部隊就來到素有「霧都」之稱的山城重慶進行低氣象訓練;進駐閱兵村後,又重點研究起複雜氣象條件下編隊飛行的技術難點和方法,先後制定出各類預案,預案足足編成了一本書。

  不過,9點過後,機場天氣好轉。上午10時許,起飛後不久,整個殲-10梯隊便準確地加入了基準航線,穩穩地勻速前進。一路上,楊旭全神貫注地關注著儀表和機群隊形,上午11時17分,順利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檢閱。「在飛行的過程中,眼睛只能緊盯前方"一往無前"。」楊旭都沒有來得及看天安門一眼,全程只是全神貫注地關注著儀表和編隊隊形,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放鬆。當最後一架受閱戰機安全降落在華北某機場時,楊旭的戰友們早已等候在那裡。迎接受閱歸來的英雄們的是鮮花、掌聲、淚水和擁抱。  

楊旭與戰友  雄鷹是這樣煉成的

  國慶60周年大閱兵,讓這支「殲-10第一團」走進公眾視野。瞭望藍天,那精彩的瞬間留給人們難忘的記憶,而背後卻是艱辛的付出。「一名成熟的戰機飛行員,需要6年時間來培養,受閱飛行員都是飛行員中選拔出的精英。」和絕大多數飛行員的經歷相似,楊旭高中畢業後,參加部隊招飛,最終帶著光榮與夢想,翱翔藍天。1991年,楊旭第一次接觸戰鬥機,到現在,已經19年。

  「國慶60周年閱兵中的國產戰機梯隊,我們最有希望。」早在一年之前,楊旭和戰友們就有過這種預感。

  5年前,歷史機遇降臨這個英雄的團隊。成空航空兵某師領受了殲-10改裝的任務,楊旭所在的團,成為我軍首個成建制改造裝備殲-10戰機的部隊。

  官兵們比喻,駕駛殲-10與駕駛以往的二代機相比,好似開小汽車與開拖拉機的區別。這就對飛行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二代機的駕駛手冊,32開,幾百頁;而殲-10的作戰手冊,16開,上千頁,容量擴充了好幾倍。」

  2007年5月,楊旭走馬上任團長,當時正值該團第三批飛行員進入新機改裝訓練。「據說殲-10戰機飛行一個小時的費用超過10萬元,如此精良的武器裝備交給我們,我們決不能辜負重託、有辱使命。」一次,楊旭在查看新飛理論摸底考核成績時發現,有考滿分的,但也有剛及格的。

  「新飛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飛行苗子,我們要讓每一個苗子都轉變成尖子戰鬥員!」楊旭果敢地提出「讓尖子更尖、讓苗子變尖」的全員滾動推進式人才培養思路。

  飛行員孫軍,在理論改裝時就顯現出了過人的能力和毅力,楊旭發現後有意優先安排計劃、優先安排帶飛、優先安排進度課目,為其快速成長開拓了空間。後來,孫軍成為同批第一個放單飛的飛行員。

  據統計,近年來在該團進行改裝訓練的數批新飛合格率均達到100%,成長周期比原來大幅縮短。這幾年,還為後續改裝新機的兄弟部隊輸送團長、大隊長、飛行、保障骨幹數十名,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新機人才儲備基地。  

楊旭與家人  「這些年,辛苦他媽媽了!」

  10月5日凌晨,楊旭平靜地回到了成都的家中。這是今年,即春節之後,楊旭第二次返家。

  「我不去接,他都不知道家門朝哪開了!」董鳳雲笑著說。楊旭和董鳳雲長期兩地分居,結婚13年來,夫妻倆在一起的日子,算起來不過兩三年。

  這次回家,楊旭也只是在天津買了一把麻花,算是給妻兒帶回來的禮物。「你知道,戰機不是民航機,不能帶東西……」楊旭有些內疚地解釋。倒是董鳳雲不在意,說只要人回來,就好。

  楊旭回到家,最高興的,還有11歲的兒子楊石雨。這次回家休假4天,楊旭最繁忙的事,竟是給兒子的作業籤字。父親很少回家,楊石雨很懂事,寫完作業,就忙前忙後地喊爸爸籤字。楊石雨說,他不想老師和同學說他的父親不關心他的學習。

  說到這裡,楊旭大笑起來,眼裡卻滿是內疚。  

記者手記  感受「最可愛的人」

  楊旭的「新家」家具簡單,一幅兩人抱著一歲兒子照的全家福,幾乎是唯一的裝飾。這是楊旭在孩子一周歲時照的合影。在本報攝影記者的鏡頭下,楊旭有了第二張全家福。照片中,楊旭和妻子緊緊摟著兒子楊石雨。11歲的小男孩,在父母中間,咧著嘴,燦爛地笑了。這兩張全家福照片,跨度達十年。

  董鳳雲講起丈夫的故事,一臉的幸福。「我累點,心裡就更踏實,家裡什麼事都沒有,他就會全身心投入訓練。」董鳳雲講了一個故事:楊旭的很多戰友都離開了部隊,去了民航繼續飛行,現在已賺得盆滿缽盈。雖然楊旭駕駛殲-10戰機,但和民航飛行員相比,收入差距很大。為此,楊石雨曾問媽媽,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有車接送,「是不是爸爸沒本事掙大錢?」董鳳雲對兒子說,正因為有你父親的存在,別人才能在和平的環境中掙大錢。

  對此,楊旭說,人這一生有追求金錢的,也有追求事業的。而他,選擇了後者。採訪快結束時,他提筆贈言成都晚報讀者:「報效國家、熱愛生活」。

  因為選擇了那方藍天,就在記者採訪結束後幾分鐘,楊旭很快又離家歸隊,董鳳雲和兒子又開始守候著那份等待……

  國慶60周年盛大閱兵式,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楊家的採訪,記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大閱兵背後那些「最可愛的人」,大閱兵背後所展現的不辱使命、精忠報國精神,更讓我們動容。

  盧曦 王大德 嚴闖 記者 熊德壯 宋林風 (來源:成都晚報)

(責任編輯:楊建)

相關焦點

  • 飛行員回憶國慶閱兵:曾冒險謊報飛行高度(圖)
    1999年10月1日,包括轟炸機、殲擊機、強擊機、空中加油機、直升機在內的17種機型132架戰機,在7分鐘內以75.637公裡的空中總長度序列通過天安門上空,成為我軍閱兵史上最經典和激動人心的瞬間之一。  其中,第七梯隊長機就是鄭群良,時任空軍某師師長。
  • 2019閱兵天安門廣場紅飄帶設計寓意是什麼?有什麼功能?
    天安門廣場上的紅飄帶已經顯露出了雛形,看上去既莊嚴又靈動。這個紅飄帶在設計上有什麼寓意?它會在慶典當中承擔什麼功能?  「紅飄帶」確實在施工的過程中,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現在施工圍欄已經撤除,已經完整地呈現在天安門廣場兩側的綠地上。
  • 閱兵典禮上,他們出現在天安門!
    (不完全紀錄,歡迎補充)閱兵方陣中的江西製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的最後一個受閱梯隊,是由5架教-10、5架殲教-9和12架教-8組成的教練機梯隊。這幾型飛機主要承擔飛行員培訓任務,受閱飛行員全部為飛行教官。龐大的機群掠過,劃出7條美麗彩帶,向新中國獻上生日祝福。
  • 2018國慶閱兵嗎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直播回顧
    今天,很多人等待著看國慶閱兵儀式,也好奇著究竟能不能看到國慶閱兵儀式,國慶當天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又有什麼不同呢?【2018國慶有沒有閱兵儀式】  沒有,我國閱兵基本會選擇在國慶當天舉行,但是國慶閱兵不是每年都有的,2018年既不是整年也沒有特殊紀念意義,因此是不會舉行閱兵的。
  • 國慶閱兵時間確定 全方位揭秘國慶60周年慶典
    同時,後勤裝備方隊也將參加國慶閱兵。  空中梯隊——  10月1日,15型151架飛機將在預定時間從北京周邊7個軍用機場起飛,到達空中編組點後,開始編隊飛行。在11時左右,空軍預警機作為領隊機第一個準時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擔任護衛機的空軍八一表演隊飛機拉著彩色煙霧飛越天安門廣場,在它們身後的是預警機編隊。
  • 南海艦隊航空兵講述飛越天安門背後的故事(圖)
    飛越天安門背後的故事  在國慶60周年閱兵儀式中,南航部隊是代表海軍參加受閱的唯一一支海軍空中梯隊。他們駕駛著15架殲擊轟炸機「米秒不差」地飛越天安門上空,而主力飛行員大多是80後——  刺蒼穹,嘯海天,穿雲破霧來去自如。  10月1日上午,天安門廣場上空。由15架「飛豹」組成的殲擊轟炸機空中梯隊轟鳴著飛越天安門上空。「南海雄鷹」以「米秒不差」的優異成績圓滿完成受閱任務後,展翅向華北某機場飛去……他們就是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某殲擊機團組成的空中梯隊。
  •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緊盯備戰打仗抓管理
    聚力一流促正規——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緊盯備戰打仗抓管理工作側記特約記者吳旭 通訊員王猛 陳熠文「戰場只認第一去年,該旅奉命參加國慶閱兵。進駐受閱機場後,他們就面臨著環境陌生、氣候差異大、管理力量薄弱等困難。國之大典不容任何閃失。為確保訓練質量,他們制定了《閱兵任務部隊管理規定》等法規措施,定期組織訓練形勢分析和安全隱患排查,開展「優秀飛行員」「優秀機組」等評比活動,引領官兵保持務實姿態和一流標準,不斷提升保障能力和編隊水平。
  • 新中國,甲子大閱兵——國慶60周年閱兵全景實錄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新華社天安門廣場10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白瑞雪、陳輝、徐壯志)2009年10月1日,必將成為未來歲月裡一個醒目的坐標。    這一天,新中國迎來她生命歷程中的第一個甲子。這一天,中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新世紀首次國慶盛大閱兵。    這是新中國的第14次國慶閱兵。這是邁入新世紀的中國第一次舉行盛大國慶閱兵。
  • 黨旗國旗軍旗,國慶閱兵首次出現三個旗組通過天安門
    央視網消息:在前不久的國慶活動演練中,細心的觀眾可能看到了儀仗方隊高擎黨旗、國旗、軍旗出現在了天安門廣場。這支曾被中央軍委授予「軍旅標兵」榮譽稱號的部隊,先後代表國家執行了4800餘次儀仗司禮任務,每次都萬無一失。今年國慶閱兵場上,儀仗方隊的三位擎旗手將高擎三面旗幟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 機位、技術、平臺矩陣,「硬核」揭秘央視閱兵直播
    10月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景式、立體化的閱兵直播帶給全國億萬觀眾大氣、雄壯、震撼的視覺體驗和衝擊。但是你知道閱兵式是怎麼拍出來的嗎?用了哪些「大招」?小編為你揭秘。
  • 殲-20飛行員閱兵服裝曝光,小帥哥白龍現場展示五大標誌設計
    在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殲-20再一次亮相,首次以5機編隊的戰鬥姿態飛臨天安門上空,給國人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近日,央視軍事紀實欄目曝光了殲-20飛行員的受閱服裝,小帥哥白龍現場展示受閱服裝的設計樣式。白龍,何許人也?
  • 再賞閱兵藍:七色彩煙讓天安門上空最美
    再賞閱兵藍:七色彩煙讓天安門上空最美 (1/10) "← →"翻頁
  • 2019國慶彩車天安門展出時間及參觀指南
    、10月1日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和聯歡活動。  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  2019年10月1日  關於金水橋暫停通行的通告  來源:天安門管委會 發表時間:2019-10-01  2019年10月2日,天安門金水橋將暫停通行。前往故宮參觀的遊客可自中山公園南門、勞動人民文化宮南門免費通行。
  • 2019國慶閱兵觀後感軍人故事:他兩次參加大閱兵!
    2019國慶閱兵觀後感軍人故事:他兩次參加大閱兵!  10月1日上午,當國慶大閱兵徒步方隊的預備役部隊方隊成員,踏著整齊的步伐從天安門城樓前經過時,距離北京2000多公裡外的漳州市詔安縣,沈順木指著電視上的一個小夥子自豪地說道:「這是我兒子沈超,他第二次參加閱兵了!」  那麼,來自漳州詔安的沈超,是如何有幸兩次參加了閱兵?
  • 硬核懸念大揭秘:國慶閱兵上這群人背後的那些事
    (原標題:硬核懸念大揭秘!原來國慶閱兵上這群人還有好多你不知道的事兒!)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視頻刷爆朋友圈,你看過癮了嗎?小編身邊很多人更是激動到熱淚盈眶,還有就是被那種氣勢磅礴震撼到了!
  • 2017年沙場閱兵飛行員講述「七機穿雲」驚險過程
    這些變化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改革故事,下面讓參加2017年沙場閱兵的飛行員,為大家講講他的經歷。空軍某部飛行員白龍: 大家好,我是空軍某部飛行員白龍,通過上次閱兵任務,我也被好多人熟知了,其實個人只是一個飛行剛剛起步的飛行員。
  • 閱兵面孔丨你信不信,真的有人踢著正步「上天」了!
    「走過天安門,可連它的全貌都沒看清楚」知道有記者採訪,袁霖峰有些詫異。這些年,他更習慣默默地去做好一件事,「說話並不是強項」。得知我們想知道他十年前的閱兵經歷,袁霖峰似乎放鬆了一點,緊張的表情也漸漸被上揚的嘴角牽了開來。「到現在,我都覺得那時的自己挺幸運的。」袁霖峰這樣形容十年前的入選。
  • 2019國慶文藝晚會節目單完整版 2019國慶閱兵有哪些亮點?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大會後將舉行盛大的閱兵活動和群眾遊行,晚上將舉行聯歡活動。國慶閱兵陣容:》》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徒步方隊(15個方陣具體介紹圖片)》》2019國慶大閱兵方隊順序 70周年國慶閱兵有哪些方陣》》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國慶閱兵怎麼看直播?
  • 國慶參與閱兵的遼寧彩車回家了!看記者揭秘彩車的背後故事!
    10月1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的閱兵儀式相信大家都觀看了,一個個閱兵隊伍矯健的身姿,整齊的步伐,彰顯了中國軍人的氣質和中國軍隊的強大。在閱兵儀式後,全國人民的歡慶遊行,相信大家也記憶猶新,遊行隊伍展現出的精神面貌與歡樂氛圍,正是我們幸福生活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