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人活,人類在茹毛飲血的時候就已經對自然界的事物開始關注, 「美」也逐漸被開發出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對於「美」的研究也開始多樣化起來,涉獵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因而形成不同派別、不同形式的各種藝術。
當文明達到一定高度時,會產生別樣的藝術形式,比如行為藝術作為其中一種總是給人荒誕不經的印象,雖然經過藝術家們似是而非的解說,但這種超出正常人思維範疇的藝術仍然不能被普遍接受,過於隨性的行為藝術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異類」。
只是藝術的欣賞和藝術本身一樣,具有較高的多樣性,有人做就會有人欣賞,高山流水遇知音,古往今來屢見不鮮。今天我們要說的內容就是85萬一根的天價香蕉,卻在展廳上被一遊客吃掉,後來結果怎樣了呢?
一、藝術的多樣性
藝術同樣是文化的一種,最大的功效就是提高人類的審美意識,欣賞性的高低決定它的價值,而欣賞性的評判標準則有很多方面,往往一件藝術品表達出更多、更深層次的內容,甚至產生靈魂與精神上的升華,那麼這就是一件優秀的藝術品。
每個藝術家在創作期間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出發點就會產生不同的作品形式,「美」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並且「美」也只是藝術表達內容的一種,所以說,藝術能夠給人無限的創意空間,藝術的多樣性讓每件藝術作品的誕生都會擁有獨特的思想展示。
於是,藝術家們經常在一起切磋、探討,展覽館是他們最好的溝通交流「聖地」,一件件匪夷所思的創作構想,不斷突破人們對藝術欣賞水平的認知,而對於普通的參觀者來說,只能看到作品的表面,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說的就是如此。
當藝術家們對某件作品評頭論足的時候,普通參觀者只能不知所云,如同牛聽彈琴一樣,只恨自已對藝術的理解根基尚淺。所以,藝術家們是孤獨的,如同一個在沙漠中行走的旅者,渴望遇到同伴,更渴望似水一樣解渴的知音。
知音難覓,大多數參觀者都很難欣賞到高層次的藝術真諦,尤其那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藝術品,更是難以理解。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總會有人認可這種藝術價值的存在,比如一根普通的香蕉,就有人願意花85萬的天價購買。
二、展覽會上的「香蕉」
「香蕉」是常見的一種水果,果肉香甜軟滑,營養價值頗高,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在一些熱帶地區香蕉還作為主要糧食,具有讓肌肉鬆弛效果的鎂元素,適合工作壓力較大的朋友食用,歐洲人因為它能解除憂鬱而稱它為「快樂水果」。
如果從正常思維角度來想,香蕉能夠出現在展覽會上,應該是以「農貿交流合作」為主題的會場,或者是以「餐飲」的形式存在,而今天我們所說的香蕉則是出現在「藝術展覽館」中,並且以「天然去雕飾」的手法展現於人們眼前。
這是一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香蕉,黃色的皮膚,略帶幾枚斑點,流線型的弧度在努力地釋放出最優美的線條,由同樣一條不起眼的膠帶讓它與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牆壁緊緊貼合一起,有些突兀,也有些天然,更多的則是茫然。
面對這根「質樸」的香蕉,參觀者在努力設想作者的構思,所要表達的內涵,只是怎樣也領略不到作者的創作意圖。於是,這根香蕉在藝術品中成為了討論的焦點,相比其他精美的藝術品,這個渾然天成的香蕉顯得格外出眾。
藝術的創作是無止境的,什麼都可以稱之為「藝術」,相信這是大多數參觀者最後下的定論,奈何對藝術理解的能力有限,只能自愧弗如,他們驚嘆於藝術的表現力,更深刻體會到「藝術的敵人就是不學無術」。
當大多數人對這根香蕉抱著觀望態度時,一個富商以85萬的價格拍下了它,在展覽會上引起一片譁然。如果說這根香蕉,在它最昂貴品種之中,也不過值幾元錢的價格,而在展覽會上華麗變身為天價香蕉,不得不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是富商深刻體會到了藝術不能用金錢衡量的真諦,還是富商譁眾取寵變相炒作,這些我們無從知曉。對於事物無法追求背後真正目的的時候,我們只能看表面現象,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也許其過程根本就不重要。
我們對展覽館中藝術品的認知,僅停留在藝術大師洋洋灑灑的畫筆下勾勒出無數的人與物,透過表面可以看出大師們紮實的創作基礎和高深的創作構想,以此來不斷提升自已對藝術品的鑑賞能力。
比如李奧納多·達·文西創作的《蒙娜麗莎》、達維特創作的《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伊莉莎白·路易絲·維瑞創作的《畫家和她的女兒》,而中國也有很多名作流傳於世,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堪稱典範。
近代名畫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這些名作的欣賞價值遠遠高於使用價值,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就是對藝術的一種褻瀆。這位與眾不同的富商以85萬的天價購買下了這根普通而又平凡的香蕉,很多參觀者都佩服富商極高的藝術鑑賞天賦與能力。
三、被吃掉的天價香蕉
富商成功拍下了這根香蕉,展覽會上的負責人在準備把這件昂貴的藝術品與富商進行交接時,一位路過的遊客把牆上的香蕉摘了下來,剝皮、入口、吃掉,一系列輕車熟路的流暢舉動,驚呆了全場,天價香蕉竟然被幾口吃掉!
香蕉雖然是普通的香蕉,但它由於與藝術掛上了勾便擁有了超凡脫俗的身份,證明了它存在的藝術價值,它已經不再是一根普通的香蕉,就這樣被遊客吃掉,展覽會的負責人必然要給一個說法,85萬不是小數目,又要怎樣給富商一個交待呢?
當圍觀的群眾議論紛紛時,只見負責人派人又拿出了一根普通的香蕉,再用膠帶粘了上去,保持與之前相同的樣子,也就是說,如同吃掉一根香蕉一樣,眨眼的功夫,一根天價的藝術香蕉又輕鬆「誕生」了。
展覽會負責人如此潦草地敷衍了事,顯然引起圍觀群眾的不滿,出天價的富商也倍感「掉價兒」,而負責人卻說,富商買走的是作品的創意,並不是香蕉本身存在的價值,只要符合作品創意的香蕉,都值得這個價格。
聽著負責人似是而非的解釋,顯然得到了富商的肯定。創意確實是無價的,再好的香蕉都有保質期,如果單純看香蕉的話,香蕉則毫無意義可言,很多平凡而又普通的事物,一旦與創意結合在一起,就會成為天價的藝術品。
小結
天價香蕉讓我們對待藝術的認知又提升了一步,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也許香蕉被遊客吃掉而「再生」都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人類思維的無限構想,促進了文明的進步,藝術與文明共存,當認知達到一定高度時,一種新的藝術範疇又會躍入人們的眼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