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流傳了很多的諺語,而這些諺語是老祖宗們歷經千百年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它不僅閃耀著人民的生活智慧,而且對農民們的生活和農事管理是很有幫助的。特別是一些關於畜禽養殖的農村諺語,對一些養殖戶來說可是寶貴的財富。
而一些養殖的農村諺語,能給我們農民帶來一些必要的提醒,讓農民們可以針對一些諺語提示的氣候特點,及時的採取必要的管理和應對方法。而筆者認為,一些關於養殖的農村諺語,也是養殖的一部分,只有掌握好一些與季節變化,以及氣候變化還有畜禽行為特點有關的農村諺語,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管理畜禽,讓養殖更輕鬆。下面李子來說一下:
而關於養殖的農村諺語也是很多的,有豬的、有雞的、還有牛羊的等等。
而豬的農村諺語有:槽內無食豬拱豬。老母豬護崽十八天,豁出命來和狼幹。小豬崽,十八天,吃食不吃奶。除了豬以外,而牛羊的農村諺語也是很多的,比如有:牛驢騾馬餵養好,加強防疫常檢查。小豬要動大豬靜,放羊滿天星為佳。牛欄要通風,豬圈要軟松。能馱千餵豆餅,兩得利,肥了牲口壯了地。
所以來說,上面這些農村諺語,都是一些養殖的經驗。而今天筆者介紹一下一些有特點的農村諺語,有利於我們農民的養殖和管理。
第一,與季節變換有關的諺語,能提醒我們搞好過渡時期的畜禽管理。
「打了春,偷歡喜,還有四十冷天氣」 :而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令,表明春天就要開始,但並不說明馬上就是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季節了,因為還沒有出「九」,天氣依然寒冷,而畜禽養殖定要繼續沿用冬天的保暖措施,繼續搞好圈舍保暖工作,把預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放在首位,還要注意搞好春瀉病的發生。同樣的道理,「大雪不封地,不過三二日」也是揭示氣候變化規律的諺語,在養殖管理上也需要加以重視。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在北方地區,由於春季日照時間加長,氣溫回升,萬木復甦,但一般在清明之後才能保證不出現降雪,穀雨以後才能沒有霜凍,寒冷應激依然會出現。因此,在「穀雨」之前,畜禽管理要注意早晚防寒,根據本地疫情特點,為過冬畜禽接種疫苗,尤其要注意避免「倒春寒」襲擊對畜禽造成危害。
第二,與氣候有關的農村諺語,能夠幫助我們農民在特殊的氣候下,進行管理。
「天氣漸寒,畜舍堵嚴」:而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立冬過後,天氣就變得越來越冷了,在寒冷的天氣下農民養殖戶一定要做好畜禽的保溫工作,因為在寒冷的冬天,晝夜溫差也是很大的,如果控制不好一些晝夜溫差,就會造成畜禽的發病,造成流感。因此農民養殖戶們除了及時的修補畜舍、禽舍外,還要檢查一下畜禽舍裡面,以防止賊風的進入,給養殖戶造成損失。
「北風不受南風欺」:春天颳風,秋天下雨,特別是冬春季節,氣候是很容易流動的,上午可能就刮北風,到了下午又會來南風。而初春季節常常會看到一些南風的晴朗天氣,天氣逐漸回暖。但是南風過後,北風又呼嘯而來,而氣溫又會驟降,所以來說在春天裡,一些「倒春寒」的現象時有發生。而這時候,農民們在管理畜禽的時候,一定不要放鬆警惕,不能因為短時的氣溫回升而麻痺大意,而放鬆了保暖工作,俗話說「春要捂,秋要凍」,這時候養殖畜禽的時候,一定不要把畜禽舍裡面的門窗打開。
第三,與畜禽行為特點有關的諺語,能幫助我們根據畜禽的生理特點進行飼養管理。
而一些畜禽出現某些異常行為,這就說明天氣會有變化,以及畜禽的身體或有一些不適,所以我們養殖戶一定要根據畜禽的異常行為進行診治,並進行科學管理飼養,下面我把代表性的一些畜禽異常狀況來說一下。
比如,「老母豬護崽十八天,豁出命來和狼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老母豬是有護崽行為的,特別是剛剛生了小豬的母豬,是異常兇猛的,如果有生人進入養殖舍內,老母豬聞到生人氣味,就會立馬警覺起來。而如果生人對小豬有什麼舉動的話,這時候老母豬可以豁出命來保護小豬,不管對方是狼還是人。
「牛要餵飽,馬要夜草」:也是說的一些畜禽的生理特點,而牛的胃分為4個胃的,分別為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而牛又是反芻動物,是經過快速大量食草後,才可以消化的,因此來說在飼餵牛的時候一定要餵飽才行。而馬呢,恰恰和牛相反,由於馬的胃容量是很小的,一次不可能吃太多的草料,但是馬的活動量也是很大的,為了保證馬的影響,必須在夜間給馬加夠足夠的飼料,才能保證馬的健康。
「豬吃百樣草,看你找不找,有了水浮蓮,養豬不賠錢」。 而這些也是根據豬的生理特點來的農村諺語,由於豬是雜食動物,對一些植物、糧食都是來者不拒的,而在農村裡,一些放養的豬是比圈養的豬健康的。這是因為一些荒地野嶺裡有一些治療各種疾病的雜草,在豬長期吃後,就會讓豬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是不生病的。因此一些有經驗的養豬戶也是從山上採集一些野菜、野草來讓豬來吃。比如水浮蓮就是一味很好的中藥菜,豬吃後可以抵抗多種疾病。
所以來說,一些農村諺語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而在養殖上也是如此,這是因為一些家畜家禽是我們的老祖宗經過千萬年而馴化而來的,其畜禽的生理特性老祖宗們是非常了解的。因此就有一些關於養殖畜禽的農村諺語,但是這些諺語我們後人還是要傳承下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畜禽,讓養殖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