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南北朝與麥積山石窟有關的一段愛情故事

2020-12-11 阿壩如水蓮子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為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所寫的《長恨歌》中的句子,而這句話成了後人一直引用的愛情經典名句。

然而,在麥積山石窟,有一個洞窟中的雕塑被稱為「西魏的微笑」,有人甚至將這微笑稱為東方的蒙拉麗莎微笑。

這個微笑的背後卻是一段苦澀的愛情。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中最混亂的一代,南北朝是南朝與北朝的統稱,南朝指我國南方的劉宋、南齊、南梁和南陳四個朝代,它們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

在南方有四個朝代匆匆更替,在北國卻有北魏、東魏和西魏以及北齊和北周五國並存。於是,中原大地南北對峙,各自上演著風雲變幻的故事。

在北方的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朝代。其中北魏皇室多為鮮卑族,而鮮卑皇室也逐漸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

然而,北魏有一個威脅如芒刺在背,這就是柔然,北魏沒有能力滅了他們,他們也滅不了北魏,於是雙方之間發生許多扯不開剪不斷的關係。而這個柔然國是這齣悲劇的製造者之一。

北魏在孝文帝的改革後發展很快,他自然想攻克南朝,可是,由於北部的柔然掣肘,使得北魏攻克南朝的時機喪失。直到較親北魏的突厥取代柔然後才較安定。

可惜,北魏後期走向了政治逐漸敗壞的道路,在六鎮民變後國力大衰。經過一系列內亂和爭鬥,北魏已經被高歡和宇文泰掌控,在公元534年和535年,西魏和東魏分別建立,而北魏就已經不存在了。

西魏建立後不久,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殺,宇文泰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西魏文帝,定都長安。而元寶炬成為西魏的開國皇帝。

當年,鮮卑一族不乏痴情種子,比如元寶炬的父親元愉,對他的母親楊氏情深義重,但卻被其兄北魏宣武帝雙雙殺害。 

而他的兒子元寶炬也是一位情種,只不過他太懦弱,一生被宇文泰擺弄——無論事業上還是感情上。

他是一個傀儡皇帝,受到宇文泰的掌控,他的皇后乙弗氏。一個自幼溫柔嫻靜,不苟言笑的鮮卑貴族之女。在《魏書》中記載,當了皇后的乙弗氏依然保持著她的節儉,平日穿舊衣、吃蔬菜,從不配飾珠玉羅綺。

同時,作為一國之母,她為人仁恕且沒有嫉妒心。待人寬厚容易做到,但沒有嫉妒心卻是很少女人容易做到,尤其是宮廷裡少不了明爭暗鬥。

元寶炬很愛這位皇后,從她16歲進宮開始,元寶炬便與她不離不棄,而且,她不停地生孩子,一共生了12個,只是古時候因為醫療條件差,即使貴為皇族,但也保不齊命運多舛,因此,她的孩子大多夭折,只剩太子元欽及武都王元戊。 

可是,在乙弗氏三十歲這一年,她的平靜被打破了。柔然國又死灰復燃,成為西魏的威脅。把握朝政的宇文泰為了與柔然國交好便提出和親。這個和親不是將西魏的公主嫁出去,而是將柔然的公主娶進來。

可是,娶進來的公主不是做太子妃,而是做王妃。可是,柔然的阿那瑰可汗卻不願意在家的女兒做王妃,他提出以必須讓他女兒做皇后,他才答應和親的條件。

懦弱的元寶炬哪邊都不敢得罪,於是,538年二月,他下旨廢去乙弗皇后,令她遜居別宮、出家為尼。

當然,元寶炬本來就非常愛皇后,而且皇后沒有一點過錯卻被廢了,而且還出家為尼,他當然不願意啊,這只是一個權宜之計,於是,他仍常去冷宮探望這位廢后。

皇后名義上是廢后,結果卻是得寵,而新晉的皇后卻被冷落,這擱在誰身上也受不了啊。年僅14歲的新皇后鬱久閭氏從小在草原上長大,無拘無束,當然,她因為還小,在草原上還沒有心儀的男子,於是,滿懷愛情憧憬嫁到西魏,自然不能容忍元寶炬依然對廢后好,於是,原原本本告訴了父親。

柔然的可汗怎麼可能讓女兒受這份屈辱,你元寶炬居然搞陽奉陰違,這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了。而宇文泰更不願意他所建立的與柔然交好的政策受到破壞,更憤怒元寶炬對他耍的小動作。

於是,在柔然和宇文泰的施壓下,元寶炬想了一個萬全之策,將次子元戊派為秦州刺史,讓他帶著母親離開長安到天水去避風頭。

天水,正是古秦州的地盤,這裡誕生了《詩經 秦風 蒹葭》。而且這裡被稱為隴上江南,從自然條件來說,勝過長安,雖然沒有長安繁華,但這裡卻是一片清淨之地,遠離宮廷的紛擾,更因為麥積山石窟而成為當時已是著名的佛教聖地。

於是,就在現今的43窟,奉旨出家的乙弗氏一身緇衣,一盞青燈,開始了波瀾不興的清修生涯,真正有了一段遠離紅塵的生活。  

然而元寶炬忘不了乙弗氏。這個懦弱的男人,既沒有保護她的勇氣,也沒有放下她的能力。只好對自己的原配夫人暗中相助。

一時間,麥積山忽然熱鬧了起來,石窟的開鑿、佛像的修築,比平時積極了許多。元寶炬甚至偷偷寫信給乙弗氏,讓她蓄髮,自己一有機會就把她接回來。

可惜,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個消息徹底激怒了已懷孕的鬱久閭氏,她不能忍受乙弗氏活著,為了腹中的孩子,她要乙弗氏徹底消失。柔然的阿那瑰可汗知道女婿對廢后依然情有獨鍾,徹底被激怒了,為了不能忍受女兒受一點點委屈,也為了他的尊嚴,540年,柔然出兵犯境。

宇文泰大發雷霆,他沒有想到和親本為的是聯盟,這次居然和出了戰火!而這一切都是這個表面聽話實際上卻叛逆的元寶炬所為。

於是,在內外雙重壓力下,元寶炬再一次屈服了,他顫抖著手,寫下一封賜死詔書,命中常侍曹寵捧往秦州。  

接到詔書,乙弗氏,這個自幼便貞靜安詳的女人知道,雖然自己不嫉妒別人,但卻沒有辦法不讓別人不嫉妒自己,她知道元寶炬沒有辦法護她一世周全,只得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她流下淚,和次子武都王元戊訣別,又留下遺言轉呈長子皇儲元欽,其辭甚是悽愴。人生的跌宕,似乎讓她看清了繁華的虛無。乙弗氏請來僧人應供、做法事,又親手給自己的數十名侍婢一一剃髮,令她們出家。然後走入佛像背後的洞穴中,以厚被壓在自己身上,窒息而死。

柔然退兵了。除去心腹大患的鬱久閭氏以為自己心安了,但不知怎麼卻開始經常做惡夢,夢見乙弗氏向她索命,連夜的噩夢摧毀了鬱久閭氏的精神,不久後,她死於難產,年僅16歲。

這個柔然女孩其實也不是天生的惡人,她只是驕傲而任性,卻被父親當做與西魏和親的工具,送到一個愛著別的女人的懦弱男人臥榻。

她還沒有自己的愛情,她也不懂,她只知道,她是柔然的公主,她想得到的一切就能夠得到,只是不知道,人心和愛情不是權勢能夠得到的。即使她把與她競爭的對手滅了,她依然得不到一位男人的愛情。 

這位性格懦弱的男人,這個傀儡皇帝卻為自己的愛情抗爭,可是,他的抗爭毀了他所愛的女人——乙弗氏。 

乙弗氏死後,她的兒子武都王元戊就地開鑿了洞窟,將乙弗氏的棺槨葬入其中,這個洞窟,被稱作「寂陵」。據說,在移棺那天,兩朵白雲飄飄搖搖地,先進了43窟,「神柩將入,有二叢雲先入龕中,頃之一滅一出」。  

隔壁的44窟也開鑿了。供奉的主佛像仔細看,面容分別是一位貴族仕女,她蛾眉鳳眼,嘴角含笑,慈憫俯瞰,恬靜、安詳,那一千五百年來神秘的微笑,如蒙娜麗莎。

據說,那佛像的面容便是依著乙弗氏所塑,這座佛窟,也成為武都王對母親最痛切的追思。  

十幾年後,元寶炬死了,死前遺囑要與乙弗氏合葬。他和乙弗氏的兒子元欽繼位,成為再一任的傀儡皇帝。

元欽比他的父親勇敢得多,他不受宇文泰的指使,被廢、被殺。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愛妻,正是青梅竹馬的宇文氏——宇文泰的女兒。

而宇文泰永遠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只有後人能夠替他回答:「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如今,當遊客來到麥積山第44號洞窟,看到佛像那1500年的神秘微笑,有多少人能理解它背後的傷感與惆悵。

相關焦點

  • 麥積山石窟:為什麼可以與敦煌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麥積山石窟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公元384--417年),以後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幾個朝代,都在這裡進行了營建。 後秦時期,佛教在關中得到大力傳播,麥積山石窟即是此時開鑿的。
  • 麥積山石窟,在斑駁的印跡中尋找那久遠的故事
    眾所周知,河西走廊藏著太多中國歷史發展的印跡,而在這些印跡中,麥積山無異是最富盛名的,因為它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前後經歷了1600多年,它的存在,讓我超乎尋常的痴迷。繼續在麥積山棧道上攀爬,我們來到了這個規模巨大也十分「敞亮」的所在。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裡是建於北周的第4窟,又名上七佛閣、散花樓,是麥積山規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為七梁八柱、平拱藻井、寬31.7米、高15米的單簷廡殿式洞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崖閣建築,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 麥積山石窟:雕塑背後的東方微笑
    風雨飄搖的歷史時空中,麥積山隱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麥積山石窟第44窟麥積山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在麥積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後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的開鑿擴建,遂成為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約在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時候,因為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麥積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毀,窟群分為東、西崖兩個部分。 石窟遠景(東崖)麥積山石窟在東崖保存有洞窟54個,西崖140個。
  • 麥積山石窟:來自東方的微笑
    打卡完成2009年,還在念高中的手手第一次見到了雲岡石窟, 2014年,見到了背山面水得天獨厚的龍門石窟, 2016年,有幸面見敦煌莫高窟的飛天神女, 2020年,心心念念麥積山石窟已久,終於得以造訪。
  • 麥積山石窟探幽「東方雕塑館」
    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山西雲岡石窟一起,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莫高窟以其壁畫而著名,龍門、雲岡以其石刻聞名,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雕塑獨樹一幟,以石窟多、塑像完美、延續時代長久而被稱為「東方雕塑館」。絲綢之路上的甘肅天水,青山掩映中的小城滿目清涼,很是舒服。
  • 為什麼麥積山石窟不是很出名?
    小編了解到: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別是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1.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周圍是西北荒漠,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路,是中西方交流的要衝。它是中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世界藝術寶庫」。
  • 天水麥積山,石窟全在懸崖峭壁上,位列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很多人來到甘肅都知道敦煌的莫高窟,而事實上,除了莫高窟之外,位於天水的麥積山石窟也是一處絕佳的景致,今天就由作者剛行路上帶你走進天水麥積山這個位於懸崖峭壁上的石窟群,一起來探討這個西北最著名的石窟之一,這裡的泥塑藝術歷史。
  • 麥積山石窟---曲折的嚮往
    當地人總是不忘告知,麥積山石窟是一個非去不可的宗教遺蹟。從此在我腦海深深烙下印記。這一記就是二十五年。雖然間中也來過蘭州五次。每次都與同伴嘮叨,要到麥積山看看。這願望終於在2020年的8月20日,在反覆爭取、曲折迴旋、天氣影響、猶豫改籤的戲劇般達成了。七月中旬報名旅遊時,看到行程中有麥積山石窟,其他景區就模糊了。
  • 人文天水抖起來,探訪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
    天水麥積山景區的門票是90元,景區設有區間公交車往返15元。景區大門到石窟步行大概是30分鐘,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建議如果去玩的話還是乘坐區間公交車比較划算。天水麥積山的臺階都是新修的,水泥鋼筋感覺還是比較結實的相對來說的話是比較安全的。沿著臺階,站在最高處,放眼望去,重巒疊翠、山環水繞,煙霧繚繞,細雨濛濛,清爽宜人,如果不是身臨其境的話這種感覺你是無法體會的到的。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石窟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懸於半空距今已有1600年歷史的麥積山石窟是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它也被稱為東方雕塑博物館,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是一座孤峰,高142米。其石窟始建於384-417年,現存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
  • 麥積山石窟藝術展將在常州展出兩個月
    常報全媒體訊 經過近一年籌備,由常州博物館、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共同舉辦的「東方微笑——麥積山石窟藝術展」將於9月初在常州博物館一樓特展廳開幕。該展是常博今秋的重點展覽,已入選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的百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名錄。
  • 中國四大石窟之二麥積山石窟
    繼續聊聊四大石窟,本人心中排名第二的是麥積山石窟。泥塑、時刻造像七千餘件,壁畫千餘平米,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洞窟開鑿於懸崖峭壁之上,「密如蜂房」,棧道「凌空穿雲」連接各洞窟,整個石窟堪稱精妙絕倫的立體建築群,甚為壯觀。
  • 中國四大石窟之—甘肅麥積山石窟
    #遇見美好#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秦嶺山脈,是小隴山中的一個孤峰,高142米,石窟所在的山形因像農村的「麥秸垛」,被稱作麥積山。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 麥積山景區(含麥積山石窟)因暴雨臨時閉園的公告
    「麥積絲語」關注我們麥積山景區(含麥積山石窟)因暴雨臨時閉園的公告為確保廣大遊客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天水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天水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公告通知,決定自2020年8月14日18:00起麥積山景區(含麥積山石窟)臨時閉園,暫停對外開放,具體開放時間根據汛情另行公告。已經網上預約購票的遊客,可通過原購票渠道申請退還票款。
  • 「天水史話」麥積山石窟中早期的皇家石窟
    麥積山石窟中早期的皇家石窟夏朗雲在中國石窟中,皇家曾供養開窟,麥積山石窟就有這方面較早的例子,時代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秦。麥積山石窟中的第98、90、165、74、78、51窟分布在今麥積山西崖,為後秦皇家所供養而開鑿。
  • 峭壁上的東方雕塑博物館 | 麥積山石窟
    之前一直只是聽說,從沒有刻意把它放入我的旅行清單,很巧的是到達蘭州的當晚,我新加入的甘南小分隊群裡,有人提了一嘴說第二天準備早起去麥積山石窟,晚上再回蘭州。我一聽,咦原來麥積山可以當日往返的呀?分別是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加上重慶大足石刻或麥積山石窟。
  • 「東方雕塑館」之『四大石窟之一』—天水《麥積山石窟》
    遠拍的麥垛狀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因山形酷似農家麥垛之狀,故名。窟龕鑿於高20-80米、寬200米的垂直崖面上。麥積山石窟地質公園麥積山石窟,位於天水市東南45公裡秦嶺山脈西段北麓。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 遊天水麥積山石窟記
    原來售票處和麥積山石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可以坐電瓶車。但這麼好的雪景我怎麼會坐電瓶車呢?就一邊走一邊拍雪景。但見山頂置於霧氣中,遍野的樹木都掛著一層白雪,只是小溪還沒結冰,溪邊村莊冒著屢屢炊煙。這就是甘肅嗎?不得不說,之前一說甘肅就是敦煌和嘉峪關。
  • 環遊甘陝川——醉賞漢中花海、追夢三國古鎮、探密麥積山石窟雙飛8天
    甘肅有麥積山石窟,歷經千年數次的天災人禍而存於現世。麥積山石窟是中國佛教石窟,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麥積山石窟以「麥積山石窟-廟宇建築群」之名,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 33 處遺產點之一,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
  • 鑑賞|麥積山石窟造像中的東方微笑
    說到麥積山,說到麥積山石窟,對於中國人甚至海外華人來講,應該都是不陌生的。如果說它所在的天水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片綠洲,麥積山就是這片綠洲上春半桃花般的絕色淑女,而麥積山石窟便是這淑女粉頸上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