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動脈
脈絡通,百業興
近年來,陽江緊緊圍繞
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
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海城市的戰略定位
狠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如今,當我們俯瞰漠陽大地,高鐵疾馳,陽江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生活圈」;一條條幹線公路暢通無阻,連接四方;蜿蜒的通村公路進村到戶,致富百姓……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幹線公路、農村公路等構築起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經濟活躍、人民幸福的美好夢想也隨著交通建設的脈動照進現實。
陽江是粵港澳大灣區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處於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交匯處,將打造成為珠三角產業轉移承接地、產業鏈延伸區、產業集群配套基地,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大發展離不開大交通。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吹響了在「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展現陽江擔當作為的新號角,我市將加快推進各項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區域重要交通節點城市,為我市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交通支撐。
「1小時融入大灣區,2小時到上海,3小時到北京……」這是陽江交通的新目標,更是我們未來的美好生活。
高質量破局
立足大格局加快「硬聯通」
「轟隆隆……」9月13日凌晨2點,開春高速工程建設現場施工正酣,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泵送完畢,TJ08施工段漠陽江特大橋右幅主橋中跨順利合龍,標誌著漠陽江特大橋全面轉入橋面施工階段,為開春高速今年底實現全線通車奠定基礎。
2019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接近「十二五」期間全部投資,是我市交通建設史上完成投資量最高的一年;2020年,全年重點交通建設項目51個,計劃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10億元。
一個個火熱的建設場面,一組組激動人心的數據,見證著陽江交通的勃勃生機和迅猛發展。
撫今追昔,方覺來路之多艱。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交通不暢,群眾行路難、出行難問題突出,交通成為制約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瓶頸。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格局謀劃陽江發展,高質量破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扎紮實實推動「硬聯通」,一個個交通瓶頸逐漸解決。
今天的陽江,處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中和世界級沿海產業帶上,緊鄰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貿港,通過推動重點項目招商和建設、重點科研項目、軌道交通、陽江機場、應用型本科院校、高水平醫院及大型文化設施建設等市七項重點工作的落實,發展骨架越拉越開,發展格局越來越大。
據市交通運輸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公路總裡程10483.068公裡,路網密度為133.98公裡/百平方公裡。其中,已建成高速公路328公裡,國道4條共536公裡,省道11條共851公裡。建成江湛鐵路、三茂鐵路、陽陽鐵路等共307.3公裡,廣湛高鐵陽江段正式開工,全面加快建設。陽江港建成碼頭泊位15個,2019年完成吞吐量3234.92萬噸,同比增長23.2%。建成陽江合山通用機場,陽江支線機場正加快規劃建設。截至8月底,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1.13億元。
承東啟西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格局從藍圖變為現實,陽江進一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高效率推進
「大交通」變區位優勢為發展優勢
近年來,我市加快構建「海陸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推進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為骨架、國省道為幹線、農村公路為支線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和高快速鐵路「零」的突破,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經濟社會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軌道交通打通互聯互通「動脈」
從湖南來陽江探親的林女士,這兩年刷新了對陽江交通的印象。早上從長沙乘坐高鐵出發,中午就在陽江吃上了熱騰騰的午飯。「現在太方便了,不用像過去那樣拎著大包小包,轉車換乘大巴,節省了時間,感覺離家人距離更近了。」
林女士的出行體驗是陽江交通快速發展的縮影。近幾年,陽江的交通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7月1日,江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陽江高快速鐵路實現「零」的突破,正式邁入高鐵時代。今年6月24日,廣湛高鐵陽江段在沿線地市中率先啟動徵地拆遷放樁工作,這條時速達350公裡的鐵路,正力爭陽春、陽江北、陽西三站同步建設,同步投運,實現「縣縣通高鐵」的宏偉藍圖。
同時,我市正加快規劃建設軌道交通一號線,建設高鐵站、機場、城市中心區和海陵島旅遊區的快速連接通道;力爭贛深鐵路西延線接入陽江成為第三條高鐵,織密高鐵路網。
加速構築便捷高效綜合交通路網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已建成瀋海高速陽江段、西部沿海高速陽江段、汕湛高速陽春段、羅陽高速陽江段等高速公路327.897公裡,瀋海高速公路開陽段改擴建工程陽江段、懷集至陽江高速公路海陵島大橋、中陽高速陽春段將於年內建成通車,「兩縱三橫」高速網絡加快形成。
既要「外通」,也要「內活」。「陽江的路越修越好,出門就是水泥路,不堵車直通城鎮。」說起家門口的那條農村公路,江城區雙捷鎮草朗村村民陸達開滿面笑容。去年,該村的進村公路從單向車道變成了7米寬雙向車道,進出的貨運車、收貨商眼見著多了起來,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今年8月28日、9月10日,陽西縣、陽春市相繼增加45臺、47臺車輛,加入農村客運專線。我市710個行政村全部開通客運班線,群眾出行條件不斷優化,對交通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港口擴能升級增強產業發展動能
陽江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近年來,我市加強港口資源整合,加快海陵灣港區吉樹作業區建設,啟動豐頭作業區建設,加速打造億噸大港。
目前,陽江港建成泊位15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碼頭泊位有9個;在建碼頭泊位13個,正在推進前期工作碼頭泊位21個。力爭陽江港進港航道改造工程年內完工以及18#等10個碼頭泊位建成,建設世界級海上風電運維母港,助力陽江打造千億級合金材料產業集群和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今年8月,國務院批覆同意陽江港口岸擴大開放,陽江港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陽江發達便利的港口交通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我們落戶陽江的重要原因。」廣東甬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趙勇表示,陽江有著便利的水路運輸,上遊熱軋原材料供應充足,下遊緊臨全國最大的不鏽鋼交易市場,合金材料產業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民用機場建設填補航空領域空白
作為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民心工程,陽江支線機場項目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建成後將填補陽江在民用航空領域的空白,對我市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陽江機場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擬按飛行區4C標準建設一條2800×45米的跑道,以及航站樓和相關運行保障設施。項目已列入《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新建類前期工作項目,並已列入《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新建類項目,目前已完成《機場選址報告》編制、環境電磁測試等前期工作,正在開展氣象測試工作。
高站位謀劃
打造粵西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積極謀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全力打造區域重要交通節點城市,為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增強通道支撐。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對標構築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打造「粵西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形成以陽江為樞紐節點,快速聯通粵港澳大灣區的廣佛都市圈、深港經濟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以及海南自貿港核心城市海口和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南寧的「X」型區域性綜合運輸大通道布局,助力我市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著力加強交通樞紐建設
加快完成《陽江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編制工作,啟動「十四五」陽江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前期研究工作,推動大項目、好項目快落地早見效。加快推進陽江支線機場建設,快速連通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湛江機場等,配合打造珠三角地區世界級機場群,有效縮短陽江和國內重點城市的時空距離。
堅持「統籌規劃、遠近結合、深水深用、合理開發、有效保護」原則,加強陽江港的開發和利用,加快陽江港大橋建設和豐頭作業區的開發,加快推進在建13個碼頭泊位的進度、陽江港進港航道改造、陽江港疏港鐵路、疏港公路等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現代化綜合性億噸級大港,促進海陸多式聯運,融入對接港澳、西部陸海新通道,聯通西江,服務泛珠三角地區的世界級港口群發展。
著力構築區域間快速交通網
推進高速鐵路建設,加快廣湛高鐵陽江段建設,使沿海經濟帶西翼三市聯繫更快捷、更緊密。謀劃深珠江陽沿海高鐵陽江段(贛深高鐵西延)、海陵島軌道交通一期工程,拓展大灣區與沿海經濟帶西翼三市區域連接線,擴大高速鐵路覆蓋範圍,實現「縣縣通高鐵」目標,打造區域鐵路樞紐。
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加快推進中陽高速陽春段、瀋海高速公路開陽段改擴建工程陽江段、懷集至陽江高速公路海陵島大橋建設,確保3個項目年內建成通車。加快瀋海高速公路陽茂段改擴建工程陽江段建設,力爭項目2021年建成通車。開工建設西部沿海高速南聯絡線、中茂高速陽春至信宜段(粵桂界),謀劃深圳至南寧高速公路陽江段、瀋海高速公路陽東支線、瀋海高速公路陽西支線等項目,力爭粵西沿海高速公路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努力實現「鎮鎮通高速」的目標,構建「五橫兩縱兩支」高速公路網絡。
著力完善基礎交通網絡
加強國省道幹線公路建設,落實新編普通國省道布局規劃,打通毗鄰市、毗鄰縣、組團與組團、毗鄰鎮之間的「斷頭路」,總體形成「多環+多射+多聯」的網絡布局。力爭國道325線陽江市北慣至白沙段改線工程、國道325線陽西縣城過境段公路改線工程、省道S540平岡至陽江港擴建工程年內完工通車。推動省道540線陽江雅韶至白沙段擴建工程、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山外東至海陵大堤段等3個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國道325線坪郊至輪水段。進一步優化完善內部交通網絡,規劃建設好機場、高鐵站與高速公路的聯接,優化和建設城區快速路網,方便市民出行。
抓好「四好農村路」決勝攻堅,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今年將全面實現1133公裡砂土路清零,實現農村公路的通達通暢,助力打通農村經濟「微循環」。
發展的腳步永不停息。我市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彰顯大格局,搶抓「雙區」建設與「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利好疊加、推動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快速融合發展等機遇,繼續譜寫交通發展新篇章,為我市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於:廣東陽江發布編輯部出品
免責聲明
本文所引用的文字、圖片、視頻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將予以刪除,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