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頁啊……李堡卜頁啊……卜頁啊……李堡卜頁啊……」
久違的吆喝聲一響起,老街上挑擔叫賣李堡卜頁的影像立刻浮現在我的眼前,這吆喝聲餘音繞梁,不絕於耳,這濃濃的豆香纏綿飄蕩,沁人心脾,深深地藏進了我們的記憶深處,等待喚醒。
李堡卜頁歷史悠久,明太子朱潛曾蟄居在李堡古鎮海寺削髮為僧避難,寺中主持和尚以卜頁供養,朱潛吃後讚不絕口;朱潛圓寂後,就葬在寺的北面。這事有遺畫《雲龍圖》可以作為佐證……
老家屋後就是做卜頁的作坊,坊主老夫妻倆每天深夜2點起來做卜頁,一直忙到天亮。清晨,經不住空氣中豆香味的誘惑,拿個瓷缸,去討一碗新煮的豆漿,細心的大娘會拿起長長的筷子,在大鐵鍋裡挑起一塊漿皮,放進我的瓷缸裡,然後舀上一勺子豆漿,那個香啊,妙不可言……
李堡卜頁,選用優質大豆為原料,井水浸泡,再將顆顆飽滿的大豆磨成豆漿,過濾去渣,乳白色的漿水,散發著清新的豆香。
點滷是李堡卜頁製作中的關鍵工藝,讓李堡卜頁獨有一種柔、嫩、純、香的特色;磨好的豆漿倒入大鐵鍋,用柴火慢慢煮漿後用老滷點制:一手用木棒不停的攪動缸裡的豆漿,一手往豆漿中淋入老滷,雙手協調配合,滷水的多少全憑師傅的感覺。
點滷之後的豆漿漸漸凝成了豆腐腦兒,在方形模子中鋪上一層白紗布,舀兩勺豆腐腦兒,再鋪一層紗布,再舀兩勺豆腐腦兒,然後繼續重複下一層,等鋪滿了模子,用木板蓋上、壓實,經過幾個小時的壓制,全手工經挑、浸、磨、濾、煮、滷、澆、壓等多道工序,造就了豆香味濃鬱,口感細膩的李堡卜頁,無豆腥氣,保留了胺基酸、蛋白質、大豆低聚糖、卵磷脂、大豆異黃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口味獨特的李堡卜頁很百搭,與素菜、葷菜都可以互相滲透,相得益彰。李堡卜頁除了炒韭菜、炒水芹菜之外,還有:大蒜拌卜頁、卜頁結燒肉、卜頁角炒肉……而我最愛的是一張卜頁直接捲起來,蘸上李堡的麻蝦醬,咬一口,那味道,感動自舌尖滋生,瞬間愉悅了所有的味覺細胞。
濃濃豆香,片片深情,」李堡百葉」承載著故鄉的記憶,縱使時光流逝,無論你身處何處,那一抹豆香永遠是海安兒女永遠難以割捨的情感!
來源 | 海安發布 作者 | 林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