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巡查期東莞信託陷金凰假黃金事件 2019年信託資產實業投向超4成

2020-12-08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7月2日訊(記者 常實 鹿凱) 近期,隨著金凰假黃金一事繼續發酵,包括東莞信託、民生信託在內相繼發布對外公開聲明。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東莞信託也正處於地方部委對其巡視階段。

6月30日,作為金凰假黃金事件主要涉事信託公司,東莞信託率先對外發布致投資者公開信。在信中東莞信託表示,信託計劃存續期間,受不同因素影響,出現了風險,東莞信託協調機構資金實現投資者按期退出,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和社會穩定,履行了國有金融機構的責任與擔當。

同時東莞信託表示,已迅速採取各種追償措施,並與上級單位和監管部門進行了積極的匯報和溝通。目前,正循法律途徑要求保險公司履行對質押黃金的保險責任,維護投資者和東莞信託的合法權益。

無獨有偶,中國網財經注意到,在金凰事件愈演愈烈同時,東莞市委巡察組正對東莞信託開展巡察工作。巡察組從2020年5月20日至2020年7月20日,對東莞信託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總監、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重要崗位領導幹部問題的來信來電來訪,重點是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方面的舉報和反映。就巡查開展具體情況,以及金凰事件最新進展,中國網財經致電東莞信託,對方回應稱:「目前暫不接受外部採訪。」

公開報導顯示,早在今年2月,東莞信託對所質押黃金時,就已發現問題,但直到6月,假黃金事件才爆發。就此事中國網財經向東莞信託核實,對方表示:「現在,市場上信息不太準確,暫不做評論」。依據目前已公開信息,東莞信託旗下有包括宏信金凰集團1號信託、鼎信金凰集團信託、泰信金凰珠寶等多個信託計劃捲入金凰事件;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東莞信託涉事金額達34億元,僅次於民生信託。

中國網財經注意到,與民生信託不同的是,東莞信託通過鼎信信託計劃通過本次交易直接持有金凰集團34.78%股權,從而影響集團股東會重大事項決策,可從企業經營決策層面把控實質風險,並躍居金凰集團第二大股東。而武漢金凰實業,正是此次假黃金事件始作俑者-金凰珠寶第一大股東。這也讓人們對東莞信託早期不作為舉動,產生質疑。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信託成立於1987年,是東莞國有控股企業,國有股份佔比92.97%;註冊資本為14.5億元,是廣東省內5家信託公司之一,從註冊資本排名來看處在行業較後位置。

2019年,東莞信託實現營收10.99億元,和大多數信託公司一樣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也是東莞信託營收主力,去年錄得該項收入8.75億元。但與行業其他公司偏重房地產業務不同,東莞信託2019年擁有信託資產736.89億元,投向實業信託資產佔比43.03%,達317.05億元。而同期,期自營資產在實業卻是零投入。對於巨大差異原因,東莞信託並未回應中國網財經。同時,有信託專家向中國網財經表示:「向單一產業投入過多資產,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風險聚集,但這也是由每家公司業務風格決定的。」

另一邊,盈利表現上,東莞信託2019年實現總利潤6.62億元,實現淨利5.01億元,較上年分別上漲7.46%及7.97%。然而,中國網財經注意到在目前已公布年報數據的信託公司中,東莞信託僅排名42位。人均淨利潤看,去年東莞信託的人均淨利潤為178.22萬元,較2018年減少62.24萬元,同比下降25.88%。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對國內經濟以及金融業都產生一定衝擊,再加上此次假黃金事件,東莞信託能否合理化解風險,並有效改善盈利能力,中國網財經都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80噸假黃金160億,10多家信託公司受騙,金凰珠寶簡訊永「別了」
    第一部分:金凰珠寶實控人簡訊「別了」,信託公司人員內心一涼「完了」。80噸假黃金事件徹底敗露起源於一則簡訊。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的6億信託計劃即將到期,按照實現的約定,信託公司要求要對融資方武漢金凰所質押的黃金開箱檢測。
  • 「假黃金丨」套出300億!信託、銀行、保險組團丨「炸雷丨」
    賈志宏累計借了300億元,目前還有160億元未到期,所有的信託產品將在2020年10月到期。只要賈志宏能夠不斷從信託手裡拿到錢,把到期的信託還上,那些關在銀行保險柜裡的「假黃金」就沒有人發現。不要說是假黃金,就算是狗屎,也沒人在意。
  • 2020年第一案:金凰珠寶百億「雷神榜」
    民生信託的人明確拒絕後,賈志宏又發來了一條消息,大意是對民生信託的支持表示感謝。最後加了兩個字:「別了!」從此,百億富豪賈志宏與他的百億借款一起,人間蒸發。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凰珠寶」)以83.3噸假黃金成功從十餘家金融機構獲取百億貸款,堪稱2020年資管圈最大的爆雷事件。
  • 金凰珠寶質押80噸黃金竟是銅合金,背後布的什麼局?
    做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金凰珠寶,被曝用黃金向信託機構抵押融資,然而在檢測時,竟然發現這超80噸的黃金均為假黃金!《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發現,金凰珠寶實控人為賈志宏,2017年曾用69.98億元收購湖北國資旗下的上市平臺襄陽軸承(000678)。
  • 驚了,83噸黃金全是假的,這家美股上市公司騙了200億
    這起匪夷所思的百億黃金造假大案,涉案主角居然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金凰珠寶」。83噸黃金「不翼而飛」此次事件的導火索,是今年2月份東莞信託向法院申請對金凰珠寶抵押品——83噸黃金展開清算,因後者2019年底信貸逾期兌付。
  • 百億假黃金被曝光,多家信託公司被坑慘?上市公司開啟暴跌...
    無獨有偶,民生信託得到的檢測結果和東莞信託一樣,黃金也是假的!奇怪的是當民生信託的檢測結果出來之後,賈志宏矢口否認黃金是假的,只說是早年收購的老人民銀行金子成色不是很好云云。即使面對記者的質問,賈志宏理直氣壯地的回應稱:「如果黃金有假,東莞信託為什麼不報案?都過去五六個月了。如果有假,趕緊報警抓人不就完了嗎?你想想這個邏輯。」,「哪裡有假?保險公司都開了保單的。」
  • 80噸「假黃金」質押融資 金凰珠寶涉詐騙逾百億多家信託踩雷
    綜合媒體6月30日報導,繼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後,在美股納斯達克掛牌的中概股金凰珠寶,被爆出以假黃金,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人民幣逾百億融資,再傳虛假爆雷。中國基金報報導,以設計、製造大型黃金首飾聞名,中國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金凰珠寶,向包括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長安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大量黃金融資。這些黃金都被存放在銀行的保險箱,直到金凰珠寶因發生信託兌付危機,遭法院強制執行質押,結果開箱驗金,檢驗發現竟然全是假黃金,令人傻眼。
  • 金凰假黃金案法院裁定:人保賠償長安信託8.2億元
    根據一審的(2020)陝01民初149號民事裁定,人保武漢分公司、人保需共同賠償長安信託8.21億元。早在2017年9月26日,金凰公司(借款人)與長安信託(貸款人)籤訂的《長安寧·金凰3號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信託貸款合同》約定,合同項下貸款金額為10億元,具體貸款金額以《借款借據》所載總金額為準,貸款期限24個月。
  • 中國人保就「武漢金凰假黃金案」表態!涉事信託...
    來源:證券時報·信託百佬匯備受關注的「武漢金凰假黃金案」餘波難平。8月24日,在中國人保召開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集團副總裁謝一群表示,「武漢金凰以虛假黃金來投保,不屬於保險合同的保險責任範圍。是否應當賠付業內分歧大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武漢金凰珠寶公司近年來向多家信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質押大量黃金融資,並由中國人保財險湖北分公司對黃金進行鑑定,同時出具企業財產險保單增信,共涉及保單70餘筆,保額達300億。
  • 假黃金套200億資金,信託公司你長點心吧!
    來源:成都二小姐作者:成都二小姐這兩天又一則關於信託公司的新聞炸了屏,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武漢金凰珠寶向多家金融機構抵押了大量的黃金,並且融資,結果黃金拿去檢驗發現竟然全是假黃金,被捲入的機構包括了民生信託
  • 80噸假黃金案背後的金凰珠寶:34次成為被執行人,老闆被限高
    10月19日消息,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於10月16日新增三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為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其中,執行標的金額最多的一條為2.08億元,三條總額達到5.4億元。
  • 信託艱難一年 合規展業承壓
    10月25日,根據用益信託網統計顯示,2020年信託行業違約金額總計超過1348億元,其中工商企業領域的產品違約情形較多,涉及金額最大,為754.25億元;其次為投向房地產領域的產品,違約金額共計達409.07億元。
  • 聯合智評|關於金凰珠寶黃金實物質押類融資模式的經驗與教訓
    事實上,金凰珠寶不止無法兌付長安信託的融資,在其他多家金融機構的融資也出現了違約。據媒體報導,截至今年6月11日,涉及金凰珠寶的仍有未到期有效保單和涉訴保單60筆,保險金額229.4億元,涉及貸款160.65億元,質押黃金標的約83.03噸。
  • 吉林信託一礦產信託已四期違約 高調實際控制人陷困境
    原標題:吉林信託一礦產信託已四期違約 高調實際控制人陷困境  礦業信託迎來兌付高峰 又一礦產信託連續四期兌付失約   吉林信託陷入兌付危機   導讀:吉林信託「吉信·松花江(77)號」第四期日前到期,但投資者本金、收益並沒有被支付。
  • 假黃金騙貸往事,炒「金」模式哪家強?
    據《財新》證實,武漢金凰質押給銀行的「黃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重約83噸。如今,已有十幾家金融機構涉足,合計資金超百億。此前,曾有假黃金質押的騙貸案,涉及豫陝多家金融機構,資金總額超百億,涉事企業的所有股權被公安機關凍結。
  • 「假黃金」騙信託數十億貸款:風控遭遇三大陷阱
    據新浪財經報導,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凰珠寶」)曾以黃金作為質押,向民生信託、北方信託、安信信託等8家信託公司合計融資數十億元(也有報導稱近百億)。但在目前融資人經營狀況惡化之際,信託公司卻發現「質押黃金質量和重量不符合約定」。與此同時,就黃金 「質量與重量「予以承保的某財險公司,卻斷然否認了自己的賠付責任。
  • 武漢200億假黃金騙貸案終審:人保賠長安信託8.2億,但還沒完……
    來源:金融八卦女武漢金凰公司200億元假黃金質押騙貸案有了一個終審裁定結果,由中國人保財險賠償貸款方長安信託8.2億元。 這是武漢金凰系列騙貸案中首個終審裁定,其他涉案金融機構民生信託、東莞信託等案情與此基本一致,中國人保應難逃賠償責任。
  • 200億黃金變銅合金?網友:「黃金大嫖客」重現江湖!
    黃金作抵,東莞信託自然是信心滿滿。據支點財經,到了2019年12月下旬,因武漢金凰當月利息拖欠,東莞信託以此為由宣布武漢金凰所有貸款提前到期,並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強制執行申請。2020年2月,東莞信託隨機抽取了武漢金凰質押的其中1根1公斤重量的金條去檢測。送檢結果顯示,金條為假黃金。
  • 「掛羊頭賣狗肉」 黃金逢牛市 黃金信託卻巨虧
    據悉,劉先生購買的這款黃金信託理財產品,全稱叫「國投飛天4號證券黃金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這款產品是國投信託於2010年4月推出的,發行規模2220萬元,投資門檻100萬元起,產品期限為120個月,正式成立後每月10日可申贖。當時產品出來時以「針對黃金進行投資」為賣點,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但截至今年12月10日,該產品累計淨值為0.5963元,浮虧40%。
  • 盛運環保退市,渝企借殼告吹,關聯方茂田實業又被爆信託產品延期
    盛運環保2019年12月31日披露的《關於籤署框架協議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提示性公告》,表示茂博礦業擬以不超過18億元左右的資產協助公司解決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問題,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本次重組茂博集團擬以股權轉讓方式注入資產代關聯方償還對公司的資金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