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子
眾所周知,為了謀求所謂的「陸上霸權」,印度不惜破壞南亞和平大局,向周邊兩個鄰國露出獠牙。近日,印度開始高調進行所謂的「戰前準備」,大批武器彈藥被緊急運往邊境前線,不由得讓人產生「馬上開戰」的錯覺。
(印度陸軍展示武器彈藥)
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經濟時報》12月15日報導,近日,印度軍方高調宣布,正式授權印度軍隊的武器彈藥儲備數量從10天量提升到15天量,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雙線短期軍事衝突」。換句話說,印度軍方已經正式開始著手囤積更多的武器彈藥,這也是各國戰前準備工作中標誌性的重要一步,具有相當的威脅意義。
(印軍採購大批武器彈藥)
印度媒體報導,印度軍方目前花費了5000億盧比的巨款,向各大武器彈藥工廠採購足夠的子彈、坦克炮彈、單兵飛彈等裝備配套彈藥,並且將在第一時間運往前線。據悉,目前印軍從印度兵工廠內採購的首批彈藥已經打包裝車,正在通過公路運往前線,不日即可分發到前線官兵的手中。然而,印軍大肆採購武器彈藥一事,卻無意間暴露了印軍巨大的軟肋。據印度商業內幕網站報導,由於印度本土彈藥產量和質量均達不到印軍的要求,導致印軍僅採購了少量國產步槍彈、榴彈和炮彈,而更加先進和可靠的單兵飛彈、步槍彈等裝備則需要分別從美國、以色列、俄羅斯等國進口,並且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交貨。
有印度專家指出,這不僅標誌著印度的戰備工作將受到時間上的延遲,而且暴露了印度自身戰略保障能力的薄弱。一旦印度邊境發生衝突,彈藥消耗量迅速增加,印度自己的彈藥產能根本無力支撐,只能向外求購。而在那種情況下,恐怕絕大多數國家都會為了避免激怒印度的對手國家而拒絕向印度出售彈藥,最終將導致印軍陷入「有槍沒彈」的尷尬狀態,只能老老實實繳械投降。
諷刺的是,在印巴戰爭時期,印度軍隊的儲備彈藥數量足夠支持40天的高強度戰爭,但由於國際局勢趨於和平,於是印軍為了省錢,就將儲備彈藥量改為10天——結果到了緊要關頭,發現不僅不夠用自己還造不出來,只能花費重金從其他國家手上買,可以說是「自廢武功」的絕佳例子。更諷刺的是,印度軍方還在近日公開表示:我們已經採購了大量的飛彈、炮彈等彈藥,足以同時在兩個方向開戰,並且強調自己對此「非常滿意」。
不過,值得警惕的是,即使印度缺乏戰備保障能力,但其大量囤積武器彈藥、意圖與兩個鄰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陰謀仍然是客觀存在的,這對於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和平大局來說都是極為致命的。因此,許多印度社會人士和學者都在奉勸印度政府放棄不切實際的軍事擴張幻想,將控制疫情、復甦經濟放在國家工作的首位,否則一旦印度政府在這場「豪賭」中輸得一敗塗地,最終承擔代價的還是13億印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