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兩岸一家親 金門和澎湖的宗親回祖地謁祖

2020-12-14 閩南網

­  2月24日,長泰縣枋洋鎮青陽村熱鬧非凡,村民們敲鑼打鼓迎接金門盧氏宗親會大陸尋根謁祖團到盧經忠諫府尋根祭祖。

­  盧經忠諫府位於青陽村的一個大山深處,它創建於清初,又稱盧氏家廟,是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崇禎七年,青陽盧氏六世祖盧經任河南道監察御史,因忠言直諫彈劾皇叔被下獄。盧經任職期間剛直不阿,秉公執法,疾惡如仇、愛國憂民,其品德深受後人的尊敬。清雍正帝御贈直書「忠諫」金匾,以旌其諍臣品行,盧氏族人乃建祠堂名「忠諫府」,每年春、冬兩祭。

­  明成化年間 (1465年—1487年),青陽三世祖盧志盛渡海入臺,墾荒創業,後裔遷臺南,經300多年來的傳衍已成望族。繼盧志盛定居臺灣之後,青陽盧氏後代還有幾次成群赴臺定居。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赴臺的盧氏後人也會時常回來祖地拜祖省親。

­  「我們這次的團是金門和澎湖的宗親,回祖地謁祖,這次來已經是第四次了。兩崖的盧氏宗親一直保持非常良好的宗親情誼,都有在聯繫。盧氏一家親,血脈是相連的。」金門盧氏宗親會理事長盧懷琪說。 (記者 張雄敏 通訊員 黃心澤 王文強)

原標題:漳州:深山迎宗親兩岸一家親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澎湖臺南金門宗親昨日來廈門同安陽翟祭祖
    澎湖臺南金門宗親來同安陽翟祭祖海西晨報訊(記者 潘薇)「水木之思兮,悠而遠;骨肉之情兮,深而沉。」昨日,廈門同安陽翟陳氏宗祠非凡熱鬧,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澎湖縣議會副議長陳雙全帶領臺南、澎湖、金門「浯陽」陳氏宗親一行50人,來到同安陽翟開展兩岸宗親交流。在宗祠裡,兩岸「浯陽」陳氏宗親上香、鞠躬,祭拜共同的祖先。陳雙全表示, 這次交流活動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兩岸「浯陽」陳氏分支宗親的族譜編寫得更加完整,追本溯源,共敘兩岸的血脈親情。
  • 臺胞黃友恭回憶兩岸往事:大陸回澎探親第一人
    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恢復往來,黃友恭終於重返故土,成為大陸正式回澎湖探親第一人。  回想起當年回鄉的情景,黃友恭記憶猶新。少時分離的兄弟姐妹早在他從香港飛臺灣時就已等候在機場,等待一起坐船回澎湖。下了船,他發現除了同學發小,還有很多素不相識的澎湖鄉親也趕來碼頭。鞭炮從自家門前的巷口就開始放起,一路響到家門口。
  • 大陸回澎探親第一人 黃友恭憶兩岸往事
    1948年,11歲的黃友恭坐船從澎湖到東山的舅舅家玩,本來打算暫住一段時間,未料沒多久,東山解放,兩岸隔絕,澎湖成了他回不去的故鄉。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恢復往來,黃友恭終於重返故土,成為大陸正式回澎湖探親第一人。   回想起當年回鄉的情景,黃友恭記憶猶新。少時分離的兄弟姐妹早在他從香港飛臺灣時就已等候在機場,等待一起坐船回澎湖。
  • 《金門許氏族譜》演繹兩門千年親情
    但由於當時兩門不能來往,只能聽長輩偷偷告訴他們,許氏源自大陸河南許昌,至於金門後湖的開基祖,有的說祖先來自同安,有的說祖先來自漳州。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和年長他數歲的叔叔立志要重修族譜,那時他才三十來歲。  許金龍先生告訴我們,為了追根尋源,他們叔侄兩個人默默耕耘了20年,由於對大陸的情況不甚了解,所以修譜的成效並不理想。
  • 莆田宗親尋找福建晉江縣金井鎮湖厝村赤城(埕)移居至金門、澎湖的...
    修譜 | 尋根 | 聯誼 | 文化 | 公益| 發展服務許氏宗親 攜手共同前進中華許氏網(chinaxushi.net)已創辦第八年尋找福建省晉江縣金井鎮湖厝村赤城(埕)移居至金門、澎湖的許氏族親全國各地許氏宗親
  • 金門烈嶼鄉聖賢祖進香團一行172人翔安謁祖
    金門烈嶼鄉聖賢祖進香團一行172人翔安謁祖 2011年01月30日 14:25:04  來源:福建日報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一派喜慶。
  • 祭拜開臺王,兩岸親一家
    顏思齊,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一1625年)出生於漳州海澄縣(今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這些遷臺居民祖地均為閩南,閩南方言、民間習俗、民間信仰等得以在臺灣保留和傳承,閩南文化在臺灣落地生根,顏思齊功不可沒。
  • 兩岸博餅 廈門漳州金門高雄齊開博(組圖)
    昨晚,在同一片祥和的月光下,廈門育秀中心廣場、漳州天下廣場、金門金城鎮中興街北鎮廟、高雄關帝廟,海峽兩岸四地,一齊響起了歡快的骰子聲,兩岸同胞共同掀起了一場跨越海峽的博餅狂歡 「夜宴」,而隨著四地民眾齊開博共歡樂,也宣告了廈門湖裡萬達廣場「2010年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大賽」正式啟動。
  • 金門葉氏開基六百載,血脈宗親大慶第一回 ▏廈門四海葉氏應邀組團參加落成典禮
    △金門縣葉氏宗祠奠安慶典金門廈門門對門,四海葉氏一家親。11月24日,在金門沙美,葉氏宗祠正式落成奠安。,增進宗親情誼,在二十多年前即成立了「金門葉氏宗親聯誼會」,並於1999年正式立案為「金門縣葉氏宗親會」。
  • 兩岸一家親,臺灣彰化林氏來祖地尋根拜謁!
    兩岸一家親,臺灣彰化林氏來祖地尋根拜謁       拜祖團一行受到了祖地人民的熱烈歡迎,比幹廟大門前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在導遊的引導下,彰化錦園林氏宗親拉著條幅、抱著畫框虔誠的步入比幹廟內。       大殿前,比幹廟負責人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兩岸親如一家人,林氏族人期望通過今天的交流,進一步推進祖地比幹廟的規劃建設,傳承和弘揚比幹愛國愛民的精神美德,增進兩岸和諧健康的發展。
  • 金門縣長楊鎮浯與金門李氏宗親齊聚廈門祭祖懇親
    呂明 攝中新網廈門2月19日電 (黃詠綢 呂明)時值元宵佳節,金門縣縣長楊鎮浯與200餘名金門李氏宗親19日齊聚廈門翔安浦園,參加銀浦李氏始祖君選公誕辰785周年祭祖活動。圖為李氏宗親在李氏祖墓前舉行祭祖、掃墓儀式。 呂明 攝「金門李姓家族由廈門同安(銀城)浦園過去。近十幾年來每一年都會來參加祭祖活動。」
  • 臺灣花燈驚豔廈門元宵 注重「海峽兩岸一家親」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臺灣花燈組的規模更大,也更注重「海峽兩岸一家親」的主題。除了延續去年的做法,今年臺灣花燈顯得更凸顯傳統文化特色。  「玉兔迎春,海峽同樂」。今年廈門兔年元宵燈會在農曆正月十五日當天,共吸引了超過30萬人前往賞燈。其中,臺灣花燈展區無疑是燈會亮點,引得許多遊客流連忘返。
  • 又一位臺灣政壇大佬回漳州祭祖
    11月9日上午,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兩岸企業家峰會臺方理事長蕭萬長率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回祖籍地漳州市南靖縣金山鎮霞湧村祭祖,他深情地感慨:「多年夙願終於實現了。」      昨日上午10時30分許,當蕭萬長及夫人朱俶賢一行抵達霞湧村時,霞湧村的鄉親們以鑼鼓隊和醒獅陣,夾道歡迎他們的到來,並向他們敬獻鮮花、佩掛綬帶。蕭萬長移步向前,微笑著向大家揮手致意。在當地宗親的簇擁下,蕭萬長一行步入蕭氏宗祠四美堂,按照家鄉風俗,舉行上香、進酌、鞠躬、獻祭品等一系列祭拜儀式。祭祀完畢,蕭萬長與霞湧村蕭氏宗親互贈禮品,兩岸蕭氏宗親還在宗祠前合影留念。
  • 尋找福建省晉江縣金井鎮湖厝村赤城移居至金門、澎湖、莆田的許氏...
    修譜 | 尋根 | 聯誼 | 文化 | 公益| 發展服務許氏宗親 攜手共同前進中華許氏網(chinaxushi.net)已創辦第八年尋找福建省晉江縣金井鎮湖厝村赤城(埕)移居至金門、澎湖、莆田的許氏族親全國各地許氏宗親
  • 「祖地文化」後晉古蹟 - 正順廟
    正順廟二進殿堂中間有一天井,天井兩邊廊廡和堂屋有五對石柱和三隻石制大香爐,兩方石碑。堂中供奉神態威武的謝府王爺、平南元帥爺雕像,旁邊配供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太保公、青隆觀、哪吒太子、四聖者。石柱上有三對古代鐫刻的對聯,俊逸猶勁的書刻道出了古剎的人文史跡:「寶樹傳芳光晉史,靈雞早唱警唐營」。正氣溢閭閻威靈共欽廣應,順時興廟宇德澤威稱丕臻。
  • 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翁氏宗親會參訪團到福建泉州謁祖
    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翁氏宗親會參訪團到福建泉州謁祖 2017年07月07日 13:2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翁氏宗親會參訪團在安溪進寶殿前合影留念。(圖片來源:泉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7日泉州訊 7月4日至5日,臺灣前民意代表翁重鈞率嘉義縣義竹鄉翁氏宗親會參訪團一行43人,到泉州市安溪縣謁祖參訪。  參訪期間,臺灣翁氏宗親一行先後走訪了安溪城隍廟、安溪龍門科榜進寶殿。在董公真人的祖殿--進寶殿,參訪團列隊向董公真人鞠躬行禮,虔誠地拜謁董公真人,祈願董公真人保佑海峽兩岸人民安康幸福。
  • 一本族譜圓了兩岸百年夢 臺灣堂親擬回鄉謁祖
    晉江謝清源先生與臺灣堂親通過網絡和族譜相認今天,16位臺灣謝氏宗親將與泉州謝氏宗親到市區金魚巷尋根謁祖。泉州市謝氏宗親會副會長謝華強說,宋末元初時,謝氏從泉州金魚巷遷居晉江和安溪,其後數百年兩地謝氏後人又遷居臺灣,臺灣謝氏宗親希望能藉此機會一圓尋根夢。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項目之一,閩臺族譜對接暨中華百家姓氏聯墨展覽昨舉行。
  • 金門、馬祖、澎湖三地 重開個人自由行!
    在這裡,真的感謝兩岸有關主管單位的積極溝通與斡旋,特別是金門縣政府、觀光處的努力。今天金門的開放,是福建同胞與金門同胞的福音;今天金門的開放又是一個了不起的典型事例,為大陸與臺灣之間關係努力的目標做出一個榜樣。
  • 共飲一江水 兩岸一家親——福建正式向金門供水
    與此同時,金門當地也舉行通水見證儀式。  隨著福建正式開機通水,長期困擾金門的缺水問題終得破解。「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從願景變為現實,為兩岸關係史冊增添了同胞情誼水乳交融的又一佳話。那一渠汩汩清流,不僅是泉州流入金門的解渴「活水」,更象徵兩岸關係發展的源頭「活水」。 閩水入金,背後是兩岸一家親的民族情,是閩臺親上親的手足情。兩岸好,臺灣才會好。從供水金門到惠臺31條,大陸正堅定不移擴大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率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巨大發展機遇,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 兩岸宗親最新考證:鄭成功先祖源於南安豐州
    兩岸宗親最新考證:鄭成功先祖源於南安豐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3日 15:57 來源:   中新社泉州八月十三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