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湖南永順:湘西這些地道風物在直播...

2021-01-20 天眼新聞

9月25日,秋天的永順細雨濛濛,氣溫有所下降。在湘西芙蓉鎮政府拼多多直播間,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社委、華聲在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龔定名,永順縣副縣長向海軍、楊木村駐村扶貧隊隊長戴海文正在直播帶貨,助力湖南農產品「出山」。  9月21日至25日,湖南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系列助農直播活動在湖南安化、新化、永順3縣舉行。此次扶貧助農直播共吸引超145萬拼多多網友圍觀下單,三個基礎薄弱的店鋪粉絲平均增長過萬,直播間銷售額環比上漲190%,安化黑茶、新化腐乳、湘西獼猴桃、永順莓茶等特色單品店鋪銷量增長近10倍。

龔定名(左)現場直播帶貨「湘西是個神奇的地方,很高興在這裡工作過兩年半。」直播一開始,龔定名就對湘西讚不絕口。他說自己喜歡吃湘西的獼猴桃,認為這是一種很健康的水果,現在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新鮮香甜,值得一嘗。  在現場,他還提到湘西的葛根粉是個「寶貝」,並分享了吃法。「把水燒開,然後冷卻到80度,把葛根粉放入,攪拌之後即可食用。」他透露,小時候家裡製作葛根粉比較麻煩,其中會有些許雜質,現在工藝進步,都是純白的葛根粉,質量好多了。  除了獼猴桃、葛根粉,他還分享了自己對湘西美食的感悟。其中,他認為湘西的蘿蔔、泡菜、醃姜等等口感很好。「湘西出行不方便,會一次性做很多利於保存的食物。」他認為這些湘西地道風物,味道絕佳。  「今年,直播帶貨比較風行。」龔定名說,網際網路渠道讓農產品第一時間進入千家萬戶,把農副產品變成看得見的收入。產品銷售出去,可以激勵農戶擴大生產形成產業,打造良性循環的產業鏈條,有助於鞏固脫貧的成果。

楊木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戴海文(左)在直播帶貨現場,湖南省委網信辦駐楊木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戴海文也走進了直播間。他一開播,就把網友呼作「寶寶們」,吸引了網友注意力。  「黃精主要食用方式,就是煮茶。」戴海文倒了一杯黃精茶,現場品茗,「茶湯顏色金黃,口感帶著一點甜味。」他還說,煲湯味道也很鮮美,呼籲網友積極購買。「你們的愛心,讓老百姓看到增收希望。」  直播結束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說工作隊通過近兩年幫扶楊木村種植了黃精450畝。他們成立了生態養殖和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村支兩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積極探索「村社合一」發展模式,發展生態種植、養殖、光伏發電等產業,幫助村民構建可持續的致富路徑。「幾年後,楊木村要變成黃精村了。」  「楊木村大約50%的農產品,是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戴海文坦言,雖然村裡的電商起點較低,但進步很大。「我們實施農村電商工程,搭建了電商服務站,培養3名電商人才,與多個直播平臺達成合作協議。」同時,還幫助70名農村創業者們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和新模式發展農業網紅經濟,電商的道路越走越寬。

永順縣副縣長向海軍(右)在直播帶貨「獼猴桃是湘西特產,不僅人喜歡吃,猴子也喜歡吃,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永順縣副縣長向海軍的直播一開始,就對獼猴桃名稱作了解釋。他還表示,獼猴桃「酸酸甜甜」,就像「初戀的味道」,歡迎大家購買品嘗。網友紛紛留言「原來是這樣」「學習了」。  「條索緊細泛白花,香醇甘美茶奇葩。神秘湘西多好物,土家兒女最愛它。」推介莓茶時,向海軍用一首「打油詩」開頭,為永順莓茶代言。在他看來,莓茶內含多種微量元素,有「黃酮之王」美譽,值得購買。直播過程中,他侃侃而談,旁徵博引,向網友們「種草」湘西特產。  「今年以來,社會掀起直播熱潮,把產業、基地和農民都帶動起來。」向海軍介紹,永順也啟動了全民網紅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活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助推鄉村振興。他認為,直播是農產品銷售的抓手和平臺,在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業價值方面,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截至目前,永順縣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一個,縣級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倉儲(分撥)中心一個,永順縣特色產品展示館一個,192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縣、鄉鎮、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網絡已成雛形。2019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高達8.15億元,同比增長55.8%;農村網絡零售額達4.87億元,同比增長44.51%。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何欣 餘歡

編輯 王小婷

編審 楊儀 王琳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啟程
    9月20日,湖南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出發儀式在長沙舉行。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內,這個由全國主流媒體記者、網絡名人組成的媒體團,將奔赴益陽、婁底、懷化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距離感受湖南脫貧成果。「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活動由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湖南日報社指導,華聲在線主辦,益陽市、婁底市、懷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網信辦及扶貧辦協辦,拼多多全程支持,包含媒體湖南行和直播帶貨兩大主題內容。
  • 2020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行•安化黑茶香天下
    恰逢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南省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 」媒體湖南行媒體團,奔赴益陽、婁底、懷化和湘西4市州5縣,選取黑茶、黃精、冰糖橙、魔芋、獼猴桃等當地特色扶貧農產品,感受群眾豐收喜悅,以茶黑、藥黃、橙金、芋紫、果綠為色,巡禮湖南脫貧攻堅戰場,描繪五彩三湘全面小康新貌。
  • 消費扶貧:永順年貨走進湘潭「三湘農品嘉年華」
    「三湘農品嘉年華」年貨會上滿載而歸的市民新湖南客戶端1月21日訊(通訊員 羅奮飛 楊憶宏 周青青)近日,第一屆「三湘農品嘉年華」活動在湘潭市嶽塘國際商貿城舉行。為推動消費扶貧工作,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委常委、副縣長尚軍輝(湘潭市駐永順縣對口扶貧工作隊長),縣政協副主席張明仁、縣政府黨組成員康雲峰等率12家農特產品企業備足年貨,參加了本次活動。永順縣參加這次展會活動的年貨以優質農產品為主,地道的湘西農產品,儼然是「三湘農品嘉年華」眾多農特產品中的主角。
  • 「湘西美食節,廚神教你做」暨湖南永順縣農產品公益直播正式開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珺羽 張迪木房子臘肉、永順松柏魚稻米、萬坪豆腐、香花菌……21日,一場主題為「湘西美食節,廚神教你做」的農產品公益帶貨直播在濟南市歷下區科技金融大廈開播。濟南市歷下商務局局長韓天穎在直播間為湖南省永順縣的農產品代言,並利用展示的食材現場烹製了三道湖南經典美食,「剁椒魚頭」、「臘肉蒸飯」和「豆乾幹筍湯」。永順縣是濟南市歷下區的對口扶貧縣,這次直播活動是歷下區積極探索直播電商發展模式的一次嘗試。
  • 直播帶貨,湘西永順縣 5 位縣領導為莓茶代言,《芙蓉鎮》女一號助陣...
    神秘湘西,醉美永順。5 月 6 日,快手全國 " 百城縣長攜手助農」永順直播帶貨專場在芙蓉鎮擺手堂舉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商務局副局長符衛興,湘西自治州供銷聯社理事會主任符啟銀等領導出席活動,並走訪直播間與粉絲互動。
  • 精準扶貧在三湘丨湖南大學精準助力隆回脫貧攻堅紀實
    千年學府牽手偏遠瑤寨  ——湖南大學精準助力隆回脫貧攻堅紀實  隆回縣白水洞村,今年將退出貧困村序列。  這是湖南大學的一個扶貧點。10月9日,記者行至半山腰,見到一處名為「梯田農家」的農家樂,農家樂門前有一塊大石頭,上書「飛龍瑤寨」。  梯田農家是村民李修祥的家。2015年,他建起了第一家農家樂。  白水洞村山多田少,傳統產業就是水稻種植。湖南大學駐隆回扶貧工作隊負責人李飛龍和曹鏐每人自掏2萬元,眾籌24萬元,發展富硒水稻生產。
  • 三湘四水五彩盛世 福地福茶福澤萬民——第十二屆湖南茶博會開幕
    9月11日上午9時,2020第十二屆湖南茶業博覽會開幕式暨郴州福茶推介會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芒果館)開幕,同時舉行的還有2020湖南茶葉「十大精準脫貧先進縣」、 「精準扶貧十佳企業」、 「精準扶貧十大區域公共品牌」、「精準扶貧企業品牌」頒獎典禮,正式拉開了一年一度的湖南茶業博覽會的帷幕,2020第十二屆湖南茶業博覽會組委會主任、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劉湘凌代表組委會致歡迎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脫貧攻堅「拼」勁十足,電商直播帶火湖湘土貨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扶貧辦、湖南日報社於9月底舉辦「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活動,對湖南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役進行總結式巡禮。活動中,主辦方還聯合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啟扶貧助農直播間,大山土貨通過電商渠道直達城市消費者餐桌,奏響網際網路「進山」、農產品「出山」的鄉村振興序曲。
  • 「買遍中國」走進湖南 跟著國美雲遊三湘大地
    11月28日晚上20:00,國美聯合央視新聞舉辦的「買遍中國」湖南站帶貨直播如約而至,定位長沙!屆時將有地道的湖南美食上線,吃貨們別忘了準時鎖定國美直播間,跟著國美一起雲遊三湘!湖南有著「芙蓉國」和「三湘四水」之稱,且人才輩出,不負「唯楚有才、於斯為盛。」這裡名勝濟濟,南嶽衡山壽文化源遠流長;嶽陽樓,與湖北武昌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嶽麓山橘子洲碧嶂屏開,秀如琢珠;張家界「雄、奇、幽、野、秀」;鳳凰古城古香古色,幽靜嫻雅。湖南人熱情好客,一曲《辣妹子》,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湘妹子天生不怕辣。
  • 湖南省51個貧困縣農產品齊匯「三湘農品嘉年華」
    聚焦湖南省內貧困地區,助力消費扶貧,更讓蓮城人們在家門口也能買到原汁原味綠色生態特色農產品,以燈籠節、美食節添彩,讓城市的年味兒更濃厚,2020年1月13-19日,中國(中部)嶽塘國際商貿城「三湘農品嘉年華 福滿蓮城年貨節」聚集千種年貨及湖南省51個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結合時下最潮最酷炫的互動玩法,將為湘潭市民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年貨節。
  • 「首倡地」的答卷——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準扶貧」生...
    原標題:「首倡地」的答卷 中國的脫貧故事,註定會在2013年,寫下深情而濃重的一筆。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湖南調研,一下飛機就直奔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 在這裡,總書記與大家拉家常、話發展,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重要論述。
  • 茶訊 | 2020第十二屆湖南茶業博覽會圓滿收官
    、湖南日報、新湖南、紅網、茶頻道、茶業周刊等媒體的對接與合作,加之比鄰廣電、世界之窗等,給展會增加了自然客流,擴大了茶博會人氣、影響,有效地促進了現場銷售。△圖 | 圖為「茶祖神農杯」名優茶金獎頒獎現場在開幕上進行的2020湖南茶產業「十大精準脫貧先進縣、精準扶貧十佳企業、精準扶貧十大區域公共品牌、精準扶貧企業品牌」的表彰為我省茶行業樹立了標杆,
  • 湖南:農業農村發展根基穩 線上線下聯動收穫豐
    中國網9月23日訊 春種秋收,稻花飄香;三湘大地,五穀豐登。9月22日上午9點,以「湘遇豐收年 幸福奔小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在湘西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青團湖南省委、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湘西自治州農業農村局、鳳凰縣人民政府承辦。
  • 【2016湖南國際旅遊節】魅力湘西 鳳凰古城的兩面人生
    紅網湘西9月17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戴科 實習生 熊穎)若有張逾百年歷史的地圖,你會在湘西一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而這個小點就是沈從文筆下的鳳凰,那座儺送和翠翠故事起源的小城。   鳳凰古城,坐落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的西南部,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是湖南的十大文化遺產之一,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譽。
  • 「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湖南永順:多措並舉發展特色產業 為群眾鋪就...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6日訊9月25日,湖南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 「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媒體團來到永順縣。這也是本次活動的最後一站。王羅輝是湘西永順縣高坪鄉場坪村人,他所在的高坪鄉有建檔立卡戶792戶2851人。近年來,該鄉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助推器」,獼猴桃種植面積從2014年的0.9萬畝增加到3萬畝,人均2畝,成為全鄉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在「變身」獼猴桃種植戶前,他曾在部隊當了12年兵,「選擇回家鄉發展,是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王羅輝高興的說。
  • 2020第十二屆湖南茶業博覽會開幕式於9月11日舉辦
    2019年進一步提出「發揮湖南多茶類優勢,支持湖南紅茶、瀟湘綠茶、安化黑茶、嶽陽黃茶、桑植白茶五大品牌的發展,努力構建『三湘四水五彩茶』產業格局,加快千億茶產業建設步伐」。目前,湖南省茶園面積達到280萬畝,茶葉產量28.7萬噸,茶葉出口4.93萬噸,出口創匯1.7億美元,茶葉綜合產值達910億元,連續十四年實現「茶農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
  • 央視直播走進湖南,聚焦龍村瑤族村廢棄老礦山變身現代新農田
    8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湖南,首站來到宜章龍村瑤族村,聚焦龍村瑤族村從遍地小煤窯到美麗鄉村的「變身」過程。臍橙是宜章縣第一大扶貧產業,走進龍村瑤族村山間,部分村民正在為果園除草。該村村幹部介紹,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上市,目前正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預售。
  • 彭莉琴:直播帶貨助銷湘西農產品,挺好的!
    紅網時刻湘西5月23日訊(記者 李豔華 視頻 朱玉涵)「直播帶貨助銷家鄉農產品,用自己的流量為家鄉做貢獻,我覺得挺好的,也感到很榮幸。」近日,湘西網紅、吉首西收費站收費員彭莉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名人直播帶貨形成一股熱潮。彭莉琴表示,湘西的農產品很多,也很有特色,有湘西臘肉、柑橘、獼猴桃、永順莓茶、萬坪豆腐、餈粑等。這些產品在湘西以外都很受歡迎,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銷售出去,讓老百姓增加收入,為家鄉的脫貧攻堅做出自己的貢獻,感到非常高興。她希望更多的湘西人加入直播中來,助銷更多的湘西特產。
  • 湖南地形對交通、經濟的影響分析
    湖南,北枕長江,南鄰廣東,地處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降水絕大多數由湘資沅澧四水流入洞庭湖最終匯入長江,湘江按河段分瀟湘、蒸湘、沅湘,因此湖南又被稱為「三湘四水」。湖南洞庭湖平原是中國傳統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的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