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房子已經住了差不多十年了,十年前裝修的時候,流行的還是水晶燈,燈泡+LED面板的那種,可是隨著年頭越來越長,水晶燈已經到了壽命,燈泡壞了一半,LED片也壞了一部分,一直想換一套,懶~趁著今年的雙十一,一口氣弄了三個米家智能吸頂燈,一個客廳吸頂燈,一個臥室吸頂燈450,一個臥室吸頂燈350,一口氣將家中常用的幾個燈都換成智能的,因為沒有選擇安裝服務,所以這次我也親自動手更換家中的燈,文章有點長但很全面,也許可以給同樣想自己動手更換燈具的朋友參考。
上面就是我家中服役了差不多十年的燈具,水晶大燈在剛安裝時好看,但是後來發現並不實用,光源非常的刺眼,圖中可以看到燈光下光影交疊非常嚴重,長期在這樣的燈光下,嚴重影響視力健康,其中的水晶吊墜有一次掉下來險些砸到頭,這就更堅定了這次要換燈的決心。
在更換之前,先來看一下本次入手的三款米家吸頂燈。
兩個臥室吸頂燈還比較小一些,但是客廳吸頂燈包裝非常大,選擇的三款燈具客廳吸頂燈適用於25~40平米照明空間,臥室吸頂燈450適用於15~25平米照明空間,臥室吸頂燈350適用於8~15平米照明空間。
吸頂燈有打孔定位板,包裝上厚厚的泡沫和塑料保護,很結實。
大燈尺寸為960*640*106.8mm,與牆壁通過四個孔進行定位,四個孔包含了兩個兩個長條形孔和兩個葫蘆安裝孔,這樣的設計是通過先安裝兩個長條形的孔螺絲後,再安裝兩個葫蘆孔螺絲,然後側面用力推,從而將葫蘆孔為卡死,不過我在實際安裝中發現,沒用到這麼麻煩,後面安裝的時候慢慢講。
底座與燈罩通過10個卡勾固定,非常結實。
燈好不好,也要看看內部的做工,米家客廳吸頂燈內部燈板排列規整,而且走線和接頭部位的做工都比較精細。
接線部位設計了一個線材收納盒,採用火線,零線,地線三相電接入,官方對於接地要求比較嚴格,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一般熱水器,空調,冰箱等等這類電器是必須接地的,因為會有觸電風險,對於吸頂燈,如果原來穿線的時候有地線就接上,沒有也不必強求。
增韌PMMA材質燈罩,圓潤而且有磨砂質感,透光出色而且防蚊蟲。
另外兩款臥室吸頂燈,450要比350大一些,內部做工與客廳大燈一樣,做工依然出色,不同的是採用旋扣式安裝,輕輕旋轉即可,接線部位同樣為三相電。
親自動手更換:
拆卸也是一個精細活,先拆掉四周的玻璃條,然後卸掉支架,燈泡等,總之慢點細心一點就好。
卸掉這種舊水晶燈的底座,需要注意的是鬆開固定螺絲的時候,最好對角先鬆開兩個,然後再鬆開另外兩個,拖住底座不要掉下來,最後拆掉支架,大功告成。
個人建議可以將打孔定位板四周用透明膠帶輕輕貼在牆上,這樣可以下來目視一下,角度是否合適,然後在四個孔位用筆輕輕勾畫標記。
使用8mm的鑽頭進行鑽孔,塞上膨脹管,鑽孔的時候可以用紙袋接著灰土,四個孔費了點力氣,畢竟電鑽不是專業水電工用的大功率。
原本是擰上螺絲以後,橫向推固定,但是我發現擰上以後很緊了,無需再推,所以葫蘆孔就使用了兩個大一些的墊片固定了一下,擰緊四顆螺絲即可。
電工穿線的時候只穿了火線和零線,沒有地線,所以大燈我就只接了火電和零線,扣好盒蓋。
客廳大燈安裝好以後的效果圖,我還是非常滿意的,只要工具齊全,自己動手輕鬆安裝好。
臥室吸頂燈我沒有選擇牆壁打孔安裝,因為臥室的吸頂燈比較輕,所以我選擇使用原來的孔,而在燈板上面鑽了孔,好處就是安裝沒有那麼麻煩了,基本上一顆或者兩顆螺絲就能固定了。
感受一下沒安裝燈罩時的亮度,白色和暖色LED搭配,使用的時候通過手機可以調節不同的光照風格。
燈光效果:
冷色燈光效果
暖色燈光效果
夜燈效果
個人感覺大部分時間使用偏暖色光會比較多一些。
暖色光模式下觀看電視以及教孩子寫作業
夜燈模式下觀看投影儀
APP控制:
通過米家APP綁定三款吸頂燈接入WIFI後,可以使用小愛同學/手機/蘋果SIRI/遙控器/牆壁開關等等多種多樣的控制方式,真正體驗玩轉智能家居的樂趣。
通過APP內的左右滑動調節燈色溫值,上下滑動調節亮度。
預設了幾種官方精細搭配的燈光模式,點擊可以快速切換,也可以編輯自己喜歡的燈光模式收藏使用。
通過手機APP,智能開關等設備控制的前提是牆壁開關要保持開啟狀態,開關燈通過WIFI進行,不然牆壁開關斷電,吸頂燈斷電斷網了,無法實現智能操作,APP內還可以定時開關等,綁定手環睡眠自動關燈,牆壁開關三種開啟順序的調整,固件升級等等,如果家中有其他更多的米家設備,還可以實現聯動,語音控制開關燈等。
寫在最後:我相信還有很多老房子和我一樣目前使用的是水晶大燈,但真心不好用,我用了這麼久終於下決心換新的,這次的親自動手更換比較累的地方就是牆壁打孔和後期的清潔工作,不過這次更換以後非常的滿意,亮度任意調節,米家APP控制,重要的是光線柔和不刺眼,如果你的家中現在使用的也是水晶大燈,不妨也來嘗試一下這款吸頂燈,自己動手安裝也是別有一番樂趣~而且還能省下一筆安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