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夏初的時節,天氣卻已是不斷在升溫,但有這麼一處地方,卻仍鮮花盛放,清涼宜人,巍巍不絕的高山、茂盛參天的古木,潺潺流動的溪水,這座遠離城市的原始森林,是華東「西雙版納」,是中國「森林氧吧」,也是無數護林人所奉獻一生的家園。
皇甫山公園大門
轉變:利用森林資源惠及周邊百姓
2003年的皇甫山,是典型「一根木頭撐天下」的國有林場,可利用森林資源少,經濟收入低,職工生活條件差,現任滁州市皇甫山國有林場黨總支書記、場長的劉緒香,03年5月剛上任時,面對這樣一塊貧困林場,毅然決然帶領職工轉型開發森林旅遊業。「打造秀美皇甫山,創造周邊老百姓美好生活」,這是一代代護林職工的心願,也是劉緒香所秉持的初心。因為這份初心,他帶領職工堅守崗位18年。
04年,劉緒香著手謀劃啟動皇甫山的森林旅遊開發工作,林場多次組織召開了各種形式的會議進行宣傳發動工作,動員員工支持開發旅遊業,為了更好的發展旅遊業,劉緒香帶領職工利用木材資源發展旅遊業,根據林場的資源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旅遊業 ,森林作為獨有的天然瑰寶,以「氧吧」為著眼點,主打綠色,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休息度假的好去處。
皇甫山公園林間路
從貧困林場到如今的華東的「西雙版納」轉變的不僅僅是森林資源,轉變的也是劉緒香的工作觀念,從林場護林者到旅遊開創者,劉緒香為了更好的完成這個轉變,在他人參觀其他景區時,劉緒香更關注的是景區的設備和小細節,林場的轉變也改善了周邊百姓的生活。從一貧如洗的貧困林場,到2016年的「中國森林氧吧」,從入不敷出到如今的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地。轉變正在帶動著周邊百姓的轉變。「不忘初心」劉緒香仍堅持著他的本心。
皇甫山景區一角
建築:基礎設施改造推動旅遊發展
剛開園的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只有一片原始森林,在劉緒香的帶領下,職工們架設晃橋,建設茶樓,修林間行步道,多年來更是堅持義務打掃景區衛生,但基礎設施仍不完善,劉緒香多次向市政府分管領導匯報協調,請求改善皇甫山通往外界的道路,隨著皇甫山通往外界交通條件的改善,皇甫山的遊客也不斷在增加。隨著遊客的增多,景區的廁所,停車場,餐廳已經融納不下太多的遊客,面對這一不足,劉緒香帶領職工勒緊褲腰帶,擠出資金來重點建設基礎設施,修建停車場,擴大餐廳規模,增加打掃衛生的次數。
皇甫山公園的發展背後是這一群群無私奉獻的護林員。。。。。。
劉緒香帶領職工植樹造林、保護園內生態
合作:與旅行社、職工合作,共同建造園內設施
2005年的5月1日,皇甫山公園正式開園 ,當年景區門票只收了五萬元,這對景區而言,並不能算是成功,為了彌補景區宣傳的不足,2006年,公園同合肥的一所旅行社合作,資源互置,06年景區門票收入50萬元,07年景區門票收入90萬元,這對雙方而言,是一個共贏的項目。
為了更好的惠及職工,公園鼓勵職工開展旅遊人家和農家樂。為了更好的幫助職工開展旅遊項目,為解決職工「出行難」和遊客「進山難」問題,林場鼓勵場裡的一個職工家庭開通皇甫山至滁州市區的旅遊專線班車,並多次陪同該職工到運管部門協調,終於得到了運管部門的批准。2005年5月從皇甫山林場發往滁州市區的交通旅遊班線車正式開通,從此偏僻的山村林場也有了自己的旅遊班線車,同時職工出行也方便了。這也為了職工開展農家樂提供了便利。
中國林場協會考察組指導皇甫山園區建設
創新:文旅融合推動景區發展
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除了擁有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外,還蘊育著許多人文歷史以及傳說。皇甫山古稱「曲亭山」,昔因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大將軍皇甫暉在此屯兵而得名。此外,公園主要人文景點有彌陀寺、彌陀泉、南譙貢茶園、仙人洞等。
為豐富旅遊內容,劉緒香帶領一班人排除重重困難,十多年來相繼建成了將軍閣、將軍井、高山滑索、洪武茶樓、森林遊樂競技場、野生動物園、科普館,叢林穿越等眾多景點,給遊客們增加了互動遊玩的興致。
皇甫山公園茶山一角
縮影:職工奉獻精神成就皇甫山發展
在18年的艱難發展歷程中,劉緒香也猶豫過、彷徨過,但最終他選擇了堅持。通過轉型發展走上旅遊發展這條路,劉緒香對他的家庭和親人心存愧疚。唯一一個女兒,三年級開始就獨自在外求學,只有到周末偶爾才能回城裡和女兒團聚下,作為一個父親他虧欠女兒的太多了。這期間也有幾次調回城裡機關工作的機會,他都主動放棄了。因為他生在皇甫山長在皇甫山,他深知是皇甫山這方山水養育了他,他永遠是這個大山的兒女。在他心中始終裝有一個綠色的夢想,他要把這片生他養他的地方建設成一個生態優良、文明和諧、職工富裕的現代化國有林場,劉緒香其實就是一位默默無聞的「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普通林業人。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國家的生態建設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18年來,他年年被單位和上級黨組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度被原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授予「中國森林公園發展三十周年突出貢獻個人獎」,2015年度獲國家旅遊局授予的全國首批「中國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稱號。劉緒香是皇甫山發展的一個縮影,是無數護林者的精神提煉,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一群人的存在,皇甫山才能由貧困農場轉變成「天然氧吧」,才能成就這一幅「青山綠水」的美好畫卷。
鳥瞰皇甫山
編輯: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