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有座1300年歷史的花園,藏著關中八景,于右任楊虎城都住過

2020-08-20 蹦躂達人

蹦躂達人前一段時間去了一次三原縣,回來後的感觸就是,為什麼長這麼大才去這個寶藏地兒。

對三原的印象就像是關中的「小京城」:歷史人文遺址遺蹟遍布、產出的名人眾多、名小吃從味蕾到歷史讓人臣服。本來是奔著周家大院去的,到目的地後被三原城隍廟精美的建築藝術以及氣勢、李靖故居的秀美景色和精緻布局、于右任故居的歷史典故深深吸引,今天就推薦下一處陝西必去景點,有著1300年歷史的美麗花園---東裡花園。

東裡花園位於三原縣城北4公裡處的魯橋鎮東裡堡村,因此得名東裡花園,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隋朝涼州刺史韓擒虎外甥李靖的故居,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又稱李氏園或唐園,東裡花園,如今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A級景區。驅車穿行過關中村落,拐個彎看到李靖故居大門,估計不少人都被驚喜到!景區大門猶如一道美麗的屏風出現在人的面前, 建築風格獨特,和周偉民居形成鮮明的對比。大門口是于右任手書的門聯:天地有正氣,園林無俗情,橫批:天下為公,更添氣勢。

購票進入後廣場對面一塊大石上書:李靖故居,兩旁分別是石獅子,氣宇軒揚。院內古樹參天、亭臺樓閣、秀美優雅。順著導覽圖依次遊覽了女貞林、史可軒烈士墓、妙香亭、八卦亭、魚池、李靖像、關中八景微縮等參觀點。景區內基本保留著原貌以及面積,並未擴建所以並不很大,遊覽起來輕鬆自在,加上一步一景讓人留戀,還覺得意猶未盡。蹦躂達人是在周末上午去的,這個時間,除了我們一行三人外,就一對中年夫婦,園子裡靜謐到讓人不想回。

據說李靖故居仿《紅樓夢》大觀園布局,取蘇杭園林藝術之奇巧。除了亭臺閣和榭奇卉異草讓人驚嘆外,本次最讓我驚喜的是在這裡還邂逅了60餘座唐代田野零散石刻。這些時刻大部分來源於三原縣境內的唐代墓陵,種類豐富,有石羊、石虎以及石翁仲(石人)。都是唐代帝王陵墓前石刻,雕琢手法古樸大方,簡練逼真,遺憾的是多有損壞。

據說這座園子除了李靖在此居住外,于右任、楊虎城都曾在此居住,所以人們又稱這裡是「靖國公園」和「楊虎城花園」。院內綜合了唐宋明清的建築以及多個名貴樹種和花木,更將這座有1300年歷史的花園,奠定了陝西第一古典園林的地位。

關注「蹦躂達人」,一起去感受和探索更好玩、更好吃和更新奇,一起打開新世界大門!文圖均為原創,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距離西安僅1小時,有處清代古典私家園林,古今兩位將軍曾住過
    一說到園林,很多人會想起蘇杭,那裡的古典園林可以說代表了中國傳統建築審美的極致,少有人知的是,一向以粗獷示人的陝西其實也有一處古典園林,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300多年前的隋唐時期,這便是陝西鹹陽三原縣的
  • 望我故鄉:參觀三原于右任紀念館
    這就是于右任先生所寫的《望大陸》,溫家寶總理曾經稱這首詩為:「震撼中華民族的詩句!」於先生晚年在臺灣,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終未能如願,所以才有這樣刻骨銘心之作。    于右任先生的祖籍,在涇陽縣鬥口於村,他從小生長在臨近的三原縣,這裡有很多與他相關的紀念地。
  • 三原,于右任的故鄉,值得徜徉的古京畿之地
    三原縣是涇陽東北的一個縣,涇三高佔據關中白菜心,並護衛著京城長安,古稱「池陽」,自古以來就是京畿要塞,現在是陝西歷史文化古城。三原擁有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積澱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更是中華民族藝術瑰寶之一的書法之鄉。
  • 距離西安1小時車程,名為故居,為什麼看到的是花園和天下為公?
    在陝西三原的第一天拜謁了民國著名政治家、書法家于右任故居,遊覽三原城隍廟,得知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是唐衛國公大將軍—李靖。第二天便驅車,懷著仰慕之心前來拜謁。1300多年來仍然忠實的守護著這座園林。這裡曾留下過誰的身影?李靖故居,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地方,這裡都留下過哪些名人的身影?
  • 陝西有個唐代故居,歐式門樓民國標誌明清園林,這種風格不多見
    李靖故居的正式名稱為「東裡花園」,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三原縣東裡村。李靖故居建於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初期稱為李氏園,也稱唐園,是唐代衛國公李靖的府第,是渭北地區著名的古典園林。近代靖國軍曾在園內設司令部,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長期在此居住,所以也叫楊虎城花園。作為園林的主角,我們有必要了解李靖其人。
  • 李靖故居,距離西安1小時車程,這裡曾留下過誰的身影?
    在陝西三原的第一天拜謁了民國著名政治家、書法家于右任故居,遊覽三原城隍廟,得知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是唐衛國公大將軍—李靖,他的故居就在三原。第二天便驅車,懷著仰慕之心前來拜謁。1300多年來仍然忠實的守護著這座園林。這裡曾留下過誰的身影?李靖故居,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地方,這裡都留下過哪些名人的身影?
  • 「轉載」《于右任傳》——書生司令
    刊印善本叢書,必須了解版本學,因此舉凡寫本、歷代刊本、傳錄本、批校本、稿本,以及每一書的雕版、傳抄源流,孰為善本,孰為原刻,以至藏書印記、版式行款等,于右任都下過一番工夫。他還經常與學者名流相往還,與版本學專家「藝風堂」主人繆荃蓀交往最多,黃季剛也是他的座上客,四馬路棋盤街一帶古籍書鋪的書賈們都熟悉搞版本學的「於大鬍子」。
  • 藝術精湛 線條圓滑流暢的陝西省三原縣周家大院圖記兼訪三原人文
    穿過二門,兩邊廊房門格上木雕刻的內容更為豐富,東雕有陝西著名的「關中八景 」及唐、宋、晉、 明四位大詩人的名作,西雕有「漁樵耕讀」的場面。穿過廊房,便是大廳,廳房鑲嵌十二扇格子門,門上雕有不同時代的典故圖案,一個圖案代表一齣戲劇,如「嶽母刺字」、「郭子儀大拜壽」等,如舞臺再現,栩栩如生。
  • 陸炳文敬致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的賀電
    華夏經緯網4月18日訊:臺灣地區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院長、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今天4月18號,敬向《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承辦單位、陝西鹹陽三原的于右任書法博物館館長王天喜致上賀電,電文如下
  • 陝西關中平原的這個縣,經濟發展不錯人文資源豐厚,或將撤縣設市
    陝西關中平原的這個縣,人文歷史資源豐厚,未來或將撤縣設市。其實這個縣就是地處陝西關中平原中部的三原縣,三原縣隸屬於鹹陽市管轄,不過三原距離省會西安也很近,只有30公裡左右。前一段時間,剛好有個機會去了三原一趟,發現三原比自己想像的要好,以前認為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縣,沒想到這些年發展得還不錯。
  • 「關中刀客」楊虎城 提槍上街打死一方惡霸(圖)
    我們,歷經數月,追隨楊將軍曾經走過的足跡,遍訪那些記錄著楊將軍歷史的人物、風物。  從今天起,我們告訴你,一個你所不知道的楊虎城。  甘北村位於蒲城縣東。2006年11月14日,在村民的一路指引下,村子西南方一條土路旁的低矮院門出現在記者眼前。與兩旁紅磚堆砌的二層民居不同,院門嵌在門簷下斑駁的土牆裡。從一指寬的門縫望進去,廳堂間的院子雜草叢生。
  • 小曦帶你遊,紅色渭北,人文三原
    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三原史稱「甲邑」,古稱「池陽」,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因境內有西原(又稱七裡原)、中原(又稱新興原)和東原(又稱陵前原)而得名。三原地處西安、鹹陽、渭南、銅川等周邊大中城市的弧心位置,東與臨潼、富平、閻良相連,南與高陵接壤,西鄰涇陽、淳化,北靠銅川新區、耀州區,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區和省會西安的北大門。三原縣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的故鄉。
  • 「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活動在三原隆重舉行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文物局、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主辦,中共三原縣委、三原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活動,於2019年5月18 日上午9:30分,在三原縣于右任書法博物館隆重舉行。
  • 三原于右任紀念館關於門前草坪相關問題的情況說明
    三原于右任紀念館關於門前草坪相關問題的情況說明2月22日,「三原老張」公眾號上傳了「關于于右任紀念館門前草坪開裂」的文章,我館高度重視,關於草坪問題,現說明如下:1、該塊土地所有權非紀念館所有,屬私人土地,因緊鄰紀念館不便於開發利用,故閒置多年。此間,于右任紀念館、縣文化和旅遊局、縣自然資源局多次就土地轉讓問題同所有人進行協商,一直未達成協議。
  • 「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舉行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張丹 見習記者 田錫超) 5月18日,「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在三原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書法界專家、學者等齊聚三原縣共同追憶于右任的精神世界。此次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文物局、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發起的「百年巨匠」系列書法藝術展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題「望故鄉」取自于右任晚年所作的表達其懷鄉思國之情的作品《望故鄉》。此次展覽精選三原縣于右任書法博物館館藏71件(套)作品,其中多為首次展出,反映了于右任一生書法求索的過程。
  • 關中八景都有哪些?
    關中其實是最早的天府之國,關中平原沃野千裡,自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為關中平原的如此豐厚自然條件,所以自古就有了得關中者得天下這一說法!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著著名的關中八景,素來為人們所稱道!關中八景都有哪些呢?
  • 清河灣廣場看中國書法之鄉——陝西三原
    當地特產有蓼花糖,泡油糕,金線油塔,疙瘩面等;名人有李靖,于右任,王恕,周瑩,劉自瀆等;古蹟有城隍廟,文峰木塔,古龍橋,李靖故居,于右任故居等。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于右任《望大陸》一統山河壯 , 中興萬事新。——于右任倚南窗以寄傲,臨清流而賦詩。——于右任李靖,三原人,軍事家,封衛國公。李靖為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著有《李衛公兵法》《李靖六軍鏡》等兵書。
  • 三原嵯峨山,麥田、楊樹與油菜花,繪出關中北緣的春色
    在西安北郊居住的日子裡,晴朗夏日,常常可以望見一座巍峨的山峰,那座山峰就是眼中北緣的最高峰了。多次從關中到陝北,記住了這座山的名字--嵯峨山。卻一直未能走近山根,細看這座有故事的山巒。春天,終於自駕來到這座山前,青青麥田、嫩黃油菜花、挺拔的楊樹,還有那地下的四合院--地窯,讓我認識了嵯峨山的春天。嵯峨山,位於陝西省涇陽,三原,淳化三縣交界,距古城西安60公裡。登頂嵯峨山南眺,關中平原盡收眼底。嵯峨山是一個有故事的山。詩曰「終南之北太華東,千仞嵯峨峙其中。巒突峰兀丘壑壯,山明水秀民物雄」。
  • 關中環線,三日遊遍(第二天)
    三原縣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渭河以北,為省會西安市的北大門,因境內有孟侯原、豐原和白鹿原而得名。三原縣是唐朝軍事家李靖的故鄉,也是近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的故鄉。離開三原縣沿關中環線繼續前行,中間經過涇陽縣的鄉鎮,由於離縣城較遠,我們就沒有到涇陽縣,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鹹陽市禮泉縣城。途中還經過了聞名全國的禮泉袁家村,由於以前去過了,這次就沒有進去。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因為已經下班關門了,也沒有參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