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僑領返鄉考察:我是帶著家鄉情結回來的

2020-12-19 中國僑網

澳洲僑領返鄉考察:我是帶著家鄉情結回來的

圖為澳洲閩西籍著名僑領陳星惠返鄉考察。(張金川 攝)

圖為澳洲考察團一行與龍巖市衛計委洽談醫療項目。(張金川 攝)

  中國僑網龍巖10月12日電 (張金川)參加廈門舉行的第八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後,澳大利亞宋慶齡基金會會長陳星惠,帶著他的專家考察團隊回到他的家鄉龍巖(俗稱「閩西」)考察洽談醫療項目。

  「我是帶著家鄉情結回來的。」在與龍巖市衛計委項目對接會上,陳星惠他的言語流露出了對家鄉的情結。

  據龍巖市外僑辦主任盧滇介紹說,為加強龍巖市對外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增強僑務聯誼,陳星惠此次返鄉考察洽談醫療項目可算是龍巖市市長池秋娜8月中旬前往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經貿交流和考察訪問的一項成果。

  對於陳星惠來說,這幾個月算是龍巖的常客。9月上旬,陳星惠和澳大利亞龍巖商會會長連金明帶領考察團一行,在龍巖考察了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二醫院老院區提升改造以及規劃中的生態養生養老產業園、龍巖第一醫院分院等項目。

  根據龍巖市政府《關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精神,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革建設,優先選擇並支持具有辦醫經驗,社會信譽好的社會資本通過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

  近年來,圍繞民生龍巖目標,把加快衛生事業發展,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的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改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扶持、人才隊伍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為促進龍巖衛生事業發展、改善醫療衛生條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此次醫療項目對接會上,考察團一行聽取了龍巖市衛計委有關龍巖市婦幼保健院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合作意向建議後,與龍巖市就下一步合作事宜進行交流討論。雙方達成初步共識,擬於11月8日正式籤約。

  「這次醫療項目的溝通非常好,我也是一名醫生,想把澳洲先進的醫療技術帶回家鄉來。」陳星惠在項目對接會結束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把我父親的遺願也完成了。

  陳星惠介紹說,早年父親也想能回來家鄉做點事情,可他未能實現,「我認為這時我回來參與家鄉建設的機會成熟了。」

  「今後,我們將在龍巖發展生態養生養老產業。」陳星惠認為,這既符合國家政策,也符合龍巖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他表示,將認真謀劃和加快推進龍巖生態養生養老項目,共同推動龍巖生態養生養老產業發展,打造生態養生養老產業品牌,為家鄉建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完)

相關焦點

  • 澳洲墨爾本天津同鄉會會長前往天津考察
    澳洲墨爾本天津同鄉會會長前往天津考察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天津僑網消息,近日,澳洲墨爾本天津同鄉會會長王嶺梅到訪天津,受到天津市僑辦主任哈文龍和副主任陳永義的會見,並就組織參與天津市今年重要活動、率團商貿考察進行了商談。
  • 【愛家鄉 愛新疆】馬亞偉:返鄉創業 點水成金
    【愛家鄉 愛新疆】馬亞偉:返鄉創業 點水成金   新疆日報訊(記者梁立華 甄世新 豆興軍報導)近日,記者來到溫泉縣帝泊食品有限公司採訪,車間裡,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忙碌,全自動礦泉水灌裝線正滿負荷運轉,庫房裡包裝好的天山唯依牌礦泉水碼放整齊。
  • 葡萄牙僑領:我親眼見證溫州僑企復工復產
    葡萄牙僑領:我親眼見證溫州僑企復工復產 2020年03月16日 11: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暑期社會實踐紀實】返鄉青年行 | 帶著寶藏走回來
    清華新聞網9月8日電(通訊員 旦增德炯)作為清華大學2020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主題之一,「返鄉青年行」主題支持學生在家鄉深入基層社區和鄉村一線,調研所在地當前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情況,了解家鄉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
  • 回良玉:我的家鄉情結
    原標題:我的家鄉情結 吉林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我年已七十,在吉林度過了四十六個春秋。那是人生中一段幸福美好的時光,是我十分懷念而又無比珍重的歲月。
  • 家鄉味道 | 我的米粉情結
    我的米粉情結□易先根      永州米粉乃瀟湘風味,表現出永州的地方特色。永州人一向口味重,因此對食品的要求是鮮、鹹、酸、辣。       我第一次吃米粉是在苦澀的童年。那時家裡很窮,有道是「三餐吃的包穀飯,筷子夾的苦齋公」,苦齋公是一種苦澀的野菜,是專門為窮人家救命的野菜。在五荒六月青黃不接的時候,窮人家大都揭不開鍋,只有上山採野菜充飢。我在五六歲時還跟姐姐上山掐過苦齋公。       直到有一天,我的父親不知從哪裡弄來了兩個銅板,帶我去我家鄉的街市大盛橋吃米粉。
  • 充滿愛後備箱:帶著家鄉的味道和父母的愛出發
    剛從家回來鹽城回到南京,後備箱就打包好了。根據「常年在南京工作,這次回來,父母準備了大米、土特產、青椒、青菜、南瓜。」張先生,「我們一開始預算後備箱就放一半,但每次父母都塞得滿滿的。」由於疫情,期間他們沒有很好地陪伴父母,這個長假一家人團圓在一起與中國新年非常相似。
  • 福建南安籍港胞黃朝陽捐款5億 用於家鄉公益事業
    南安是中國著名僑鄉,目前共有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同胞330多萬人,廣大僑胞在海外艱苦創業,事業有成之後一直秉承著樂善好施、回饋家鄉的傳統。2017年,南安市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在該市範圍內捐資興辦公益事業總額達1.5541億元,項目220個,創下歷史新高。南安也由此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連續24年僑捐超億元的縣(市)。
  • 旅法瑞安籍僑領捐贈醫療防護物資 攜手家鄉人民同心戰「疫」
    【歐洲版駐法國特約記者安娜】浙江省發生疫情以來,旅法瑞安籍僑領們迅速行動,希望能盡已所能幫助家鄉人民渡過難關。此外,瑞安籍僑領、中法服裝實業商會名譽會長張智武捐贈醫用防護口罩6千隻,希望通過瑞安僑聯送給急需防護口罩物資的醫療單位。
  • 「萬名返鄉學子帶著微博遊漳州贊漳州」活動落下帷幕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張建偉 通訊員 盧興靖)近日,為期一個多月的「萬名返鄉學子帶著微博遊漳州贊漳州」活動落下帷幕。 「萬名返鄉學子帶著微博遊漳州贊漳州」活動共設置了「千名學子免費遊漳州」和「微播最動人漳州」精彩博文評選兩個活動子項目。活動一經啟動就獲得了返鄉學子們的熱烈追捧和積極參與。據統計,在「千名學子免費遊漳州」子項目活動中,#千名學子免費遊漳州#話題被討論8793次,閱讀量達到644.6萬,約有8000名漳州學子報名參與,更有1000名學子幸運地獲得了漳州免費精品一日遊。
  • 川籍僑領齊聚瑞士「水鄉」 為四川發展建言獻策
    川籍僑領齊聚瑞士「水鄉」 為四川發展建言獻策 2019-10-14   四川在線消息(朱遜 記者 袁婧)當地時間10月12日,海外川籍社團會長聯席會第六次年會在瑞士蘇黎世召開,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位川籍僑領出席會議
  • 李克強為過年返鄉農民工衝泡麵 鼓勵回家鄉創業
    昨日,在貴州考察時,李克強為返鄉農民工衝泡麵。   李克強為過年返鄉農民工衝泡麵   探訪貴州省黎平縣中潮服務區返鄉農民工服務站,鼓勵進城務工人員回家鄉就業創業   據中新社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來到貴州省黎平縣中潮服務區返鄉農民工服務站,專程看望過年返鄉途中的農民工。其間,他親手為一位農民工衝泡了一碗方便麵。
  • 全市返鄉大學生「為漳州代言,為家鄉帶貨」系列報導|遊林語堂故居...
    介紹起家鄉平和,李菁似乎有說不完的話,神情也顯得格外專注認真。李菁是來自廈門工學院的畢業生,她在得知閩南日報社與團市委、市商務局、市文旅局聯合開展的漳州返鄉大學生「為漳州代言為家鄉帶貨」活動後,第一時間想起家鄉的琯溪蜜柚,想起林語堂故居,於是帶著對家鄉濃濃的自豪感,李菁充當起了家鄉平和的「代言人」。
  • 黃榮彪:您的家鄉真好盼你返鄉來創業
    環江縣委書記黃榮彪看望慰問創業能人莫國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環江縣委書記黃榮彪看望慰問創業能人譚慧博&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環江1月26日電 1月24日,在召開外出創業能人返鄉創業就業千人座談大會之後
  • 拳拳遊子心 僑領林文鏡助福清洪寬工業村頻創輝煌
    拳拳遊子心 僑領林文鏡助福清洪寬工業村頻創輝煌 著名僑領林文鏡,於1928年3月19日出生在福清市陽下街道溪頭村,7歲時離開家鄉赴南洋與父母親團聚。17歲遭逢父親去世,還未成年的林文鏡只能獨自挑起家庭的重擔。從最初的跑單開始,一路在商海中打拼。天道酬勤,上個世紀60年代末,林文鏡的實業涵蓋了食品、水泥、紡織、地產、採礦和航運等。  林文鏡成富豪後依然惦記著生育他的家鄉——福清陽下溪頭村。
  • 巴中小夥返鄉搞養殖!澳洲淡水龍蝦亮相豐收節!
    巴中小夥返鄉搞養殖!澳洲淡水龍蝦亮相豐收節!2018年,隨著小龍蝦火了以後,楊海將目光瞄準了養殖行業,經多方考察,看好澳洲淡水龍蝦養殖項目。據楊海介紹,澳洲淡水龍蝦原產於澳大利亞山區,是世界知名淡水龍蝦品種,近年來才引入海南廣東等地。它的主要特性就是蛋白質含量很豐富,個頭比較大,同時含花青素,具有抗癌保健特性。澳洲淡水龍蝦喜歡晝伏夜出,對水質要求高,適宜生活水溫為15-35攝氏度。
  • 祖籍廣東省湛江市廉江的香港愛國藝人呂良偉的深厚家鄉情結
    相對於他的演藝事業,他的濃濃家鄉情結和慈善事業同樣值得人們稱頌。呂良偉於1956年12月22日生於越南,60年代從越南遷居香港。他的祖籍位於廣東省湛江市的廉江安鋪鎮歐家村委會歐上村。呂良偉的爺爺及其兄弟們都是走南闖北的商人,先後到過廣西各地謀生,之後他的爺爺才輾轉到了越南。
  • 家鄉的羊兒,故鄉的情結
    今天,在整理照片時看見家鄉的羊兒。這是2019年9月28日,侄兒結婚,我回家鄉時在長江大堤邊拍的一組照片。看到這個畫面,勾起了我對家鄉的思念和牽掛。來廣西十一年了,就回去過兩次,自那以後,我一直沒回去過。
  • 「我和我的家鄉」定西籍千名大學生返鄉實踐活動徽章你說了...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由來已久習近平總書記在任正定縣委書記時,邀請大學生暑期返家鄉搞農村調研,並親自給學生作動員指導,受習近平同志指導農村調研的鼓舞,一批批大學生畢業後到基層一線去接受實踐鍛鍊,踴躍投身到家鄉建設中
  • 家鄉發展與城市生活壓力成返鄉就業主要原因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3名離開家鄉工作和生活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9%的受訪青年考慮過返鄉就業。家鄉發展迅速、與城市差距縮小(56.5%)和大城市生活壓力大(56.0%)是受訪青年返鄉就業的主要原因。76.8%的受訪青年認為返鄉就業方便贍養老人。